优质红色教育参观心得体会辅警总结范文(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8 03:43:14
优质红色教育参观心得体会辅警总结范文(14篇)
时间:2023-10-28 03:43:14     小编:文轩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整理和梳理自己的思绪,提高表达和沟通的能力。写心得体会时,要注重反思和总结,通过对自身经验的总结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他们的经验和故事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

红色教育参观心得体会辅警总结篇一

杨超

按照公司党委安排,参加了赴易县狼牙山党性锻炼活动。我被五壮士为国赴义的精神所震撼、所感动。

在1941年9月,侵华日军纠集三、四千人的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当时在这一地区隐蔽着我们的许多干部和三、四万群众。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部队安全转移,我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5名勇士,承担了阻击敌人的艰巨任务。面对敌我力量悬殊,他们毫不畏惧,英勇作战,边打边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棋盘坨的悬崖绝壁。他们与敌人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多次冲锋,打死敌人50多名。当手榴弹、子弹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毅然跳崖,以身殉国。他们毫不畏惧、不怕牺牲、宁死不屈、舍身为国、慷慨赴义的崇高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到达目的'地首先我们跟随烈士的遗迹攀登了狼牙山。一路上山花烂漫,绿树荫荫,山里很安静,但一块块裸露出来的利石仍然在提醒着人们,在祖国被侵略的时候,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捍卫尊严的殊死搏斗。狼牙山的山势颇为陡峭,为感受先烈的遗迹,大家的情绪异常高涨,一个多小时就攀登到了顶峰。五勇士纪念塔巍然耸立,塔正面有聂荣臻手书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九个红色大字,十分醒目。之后的下山之旅是乘坐缆车。狼牙山海拔较高,切地形陡峭。说实话,我坐在封闭良好的缆车里向下张望腿也会不禁的发软,可是想想当年五壮士面对敌人的阻击,摔碎了枪支,义无反顾地跳下去,这种英勇献身的精神是多么的让人敬佩!一种悲壮的心情油然而生,年轻战士在生死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彻底感动了我。

下午大家还参观了狼牙山五壮士陈列馆,看着一幅幅革命时代的老照片,听着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仿佛我们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闭上眼仿佛又看到了五壮士跳崖时的悲壮场面,仿佛听到了五壮士跳崖前呼喊的口号。

我作为一名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群众,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勇于奉献。要像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了这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对党、对国家和人民始终无限忠诚和热爱,怀着深厚的感情把工作做好、做到位。在工作中遇到一点小困难就退缩,甚至是放下。而五壮士竟然敢为革命而牺牲,我这点芝麻大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以后必须要向他们一样拥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勇往直前、毫不退缩,一步一步走向胜利,走向成功!我今后无论在工作中、生活中还是学习中,身处逆境时一定做到不气馁,不退缩,勇往直前;同时在顺境中,也要保持不骄不躁的作风,淡薄名利,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红色教育参观心得体会辅警总结篇二

作为一名辅警,我有幸参观了几所红色教育场馆,深刻领悟到革命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以及付出的巨大牺牲,同时也意识到我作为辅警应该肩负起守护社会、保卫人民的重任,树立起“服务先行、安全至上”的信念。

第二段:参观红色教育场馆的收获

参观了红色教育场馆,我被革命先辈们的精神所感动,他们舍生忘死、勇往直前的精神,无不令人敬仰。在这些场馆,我们不仅了解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当时的历史背景,也体会到了中国革命精神的深刻内涵。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了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如岳飞、文天祥等传统文化的结合,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发展。

第三段:军民鱼水情

参观红色教育场馆还让我感受到了军民鱼水情。在红色教育场馆中,我们了解到,革命先辈们为保卫家园,不畏艰险的投身到了战争中,成为了人民军队中的一员。在战争中,革命先辈们与百姓群众同甘共苦,反映出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信念。作为一名辅警,我也深深体会到了作为辅警,自己要时刻维护民众和平安祥的生活。

第四段: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红色教育场馆中,我们还了解到了革命先辈们所树立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他们坚信,正义最后必定战胜邪恶,终将取得胜利。革命先辈们的信念让我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信仰,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把人民安全放在心上,发扬革命先辈的精神,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段:总结

参观红色教育场馆让我深知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也让我更加清楚了作为辅警所应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我将继续发扬红色精神,时刻铭记先辈的历史,以更高的热情、更饱满的精气神,投身到反恐维稳、维护安全的工作中,用辅警的职责将人们的安宁送到家门口。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国人透过参观红色教育场馆回顾历史、了解发展、汲取精神,进而去发扬光大先辈们的红色精神。

红色教育参观心得体会辅警总结篇三

五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区局团委组织我们全体团员来到湖南韶山,瞻仰伟人故居。第一次踏上红色之旅,感受红色教育,我感觉突然之间经历了许多事情,有的转瞬即逝,有的刻骨铭心,永世难忘,而且时间过得越久,印象就愈加深刻。

5月2日的韶山,温度直逼30度。顶着炎炎烈日,我们来到了韶山,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的苍松翠竹,铜像广场上的毛主席铜像让人肃然起敬。毛主席故居是一座泥砖的平房,背倚群山,面临清澈荷塘,是南方常见的普普通通的农家住房。走进故居,里面的摆设一切依旧,主席少年生活的痕迹历历在目,横屋里摆放着的方桌,板凳,卧室里的方型架子木床,青色大布蚊帐,天井边房中陈列的农具、水车、蓑衣、风车,经过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褪尽了它原有的色彩。导游向我们娓娓诉说着伟人年少时的智慧和风采,贫困的中国农村生活,养成了伟人勤劳、勇敢、朴素、苦读的秉性。

走出故居,展现在眼前的是满眼绿色,依山傍水,环山围绕,青松郁郁,翠竹婆娑,大自然的气息,使我们心旷神怡,让我们领略到“圣地”灵气和岁月的记忆。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抚今追昔,我们由衷地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这次参观毛主席故居的过程中,我们瞻仰故居,重温他老人家写下的字字句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深切的感到共产党的伟大,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一名生在和平年代,在红旗下成长的人,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更应该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首位。

匆匆吃过午饭后,我们赶往远在三十八里外的花明楼,“刘少奇故里”五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进入大门,宽阔的甬道拾阶而上,道路两侧的松柏高大挺拔,亭亭玉立,平台中央的花坛里,冬青郁郁葱葱,寓意着刘少奇同志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台阶一平台一台阶循环往复,直至最高处,矗立着刘少奇铜像,铜像高7.1米,造型美观,神态逼真,栩栩如生,生动的再现了日理万机致力于强国富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光辉形象。

铜像四周,辟有小巧的广场,四周有雪松、桂树、松柏掩映,绿草盆景,四季春色,庄严肃穆幽深,给人一种对伟人肃然起敬的感觉。纪念馆位于故居南侧约250米处的山坡上,四面群山环绕,间有水塘辉映,并有亭阁飞檐,外观庄严雄伟。纪念馆座北朝南,呈三级展开,为分散自由群体,庭院结构,分为序厅和八个展厅,系统的展示了刘少奇同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事迹。

红色教育参观心得体会辅警总结篇四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这是一次非常珍贵的机会,让我深刻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红色文化的源远流长。作为一名辅警,我认为这次参观是对我工作的一种启示和激励。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红色教育是一种精神启示

在红色教育基地,我们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革命斗争的重要节点。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辅警,我们的工作岗位是人民群众安全的守卫者,我们要深入人民中去,了解他们的需要,才能真正做到为民服务。红色教育让我深刻明白,我们的工作不单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要努力实现人民的全面安全和幸福。

二、红色文化是一种情感激荡

在红色教育基地,我们不仅可以获得重要的历史知识,更接触到了红色文化所代表的情感。无论是红色音乐、红色电影,还是红旗飘扬的红军长征路线,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相信这样强烈的情感激荡,可以激发我们对工作的热情和使命感,鼓励我们在岗位上和人民群众的交往中,充分展现出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三、红色教育是一种历史警醒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时,我们也走进了中国曾经的艰苦岁月。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付出生命和牺牲的革命先辈,让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要感恩。只有铭记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珍惜现在、预见未来。同时,作为一名辅警,我们也需要时刻谨记越是强大,越是要警惕。无论我们在保障人民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还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治安上,都需要更高的警觉性,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准备。

四、红色教育是一种思想指引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对我们现代人有很强的启示作用。我们从革命先辈的精神和理念中,获得了心灵上的升华、思想上的升华,这是现代社会远离失范的关键。同时,在当前的多元化社会环境中,我们更需要一个拥有思想深度的精神寄托。它可以源源不断地给我们带来理解与体验的真正动力,使我们的人生走的更加扎实、真实。

五、红色教育是一种精神丰盈

红色教育给我们提供了不一样的、有别于日常工作的视角,这样的体验让我们在精神上得到了充分的滋养。同时,它还赋予我们智慧和力量。面对现实环境的多变和不可预测性,只有具备一种精神上富有内涵的观念,才能在马不停蹄的人生道路上实现更高的自我的境界。

总之,这次参观给了我太多的收获。红色教育既是对革命先辈的缅怀,更是现代意义上我们思想需要的深度思维提升。每一个人都应该适时的向着心灵深处那个灯塔,它会给我们指引前方前路上明媚的光芒。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确保人民群众的幸福和安全。

红色教育参观心得体会辅警总结篇五

为庆祝建党95周年,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激发党员传承革命先辈优良传统,近日,福建省龙岩市青草盂地区检察院组织全体党员干警赴闽西红色革命圣地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做合格党员”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党的历史,通过现场学习的形式给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据了解,该院党员干警先后参观了党史教育基地—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永定支部旧址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区革命遗址—永定区“泽东楼”,纪念馆内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穿越历史的图片,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分。工作人员结合当年领导人用过的桌椅、武器等革命文物细致讲解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付出、无私奉献的事迹,党员干警们怀着敬仰的心情,聆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大家在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的同时,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坚定了要做好“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的要求。

随后,在红色圣地“泽东楼”现场,高高飘扬的党旗下,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柳春军给全体党员干警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他要求党员干警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把“两学一做”融入到具体的检察工作中去,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修养,争当红土地上的一名合格党员。

在一天的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中,大家感慨万千,纷纷表示要以此次主题活动为契机,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继续按步骤更加扎实有序进行,将其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检察工作实际,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做一名党性强、作风正、素质好、业务精的检察干警,做一名新时期的合格共产党员。

红色教育参观心得体会辅警总结篇六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辅警,我有幸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全方位感受了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通过参观,我不仅增强了对“红色基因”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认识,更深深地体悟到了革命历史的光辉和伟大。在此,我愿分享我的参观心得和体会。

一、感受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在参观“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时,我仔细观察了照片和实物展示,听取了工作人员的详细解说,了解了长征中伟大胜利的来之不易,也地确把毛主席提出的“革命胜利靠什么”这一命题贯穿始终。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证明了革命先烈的斗争和无私奉献精神的伟大。当时的红军在物资、武器和人员方面处于劣势,但是他们信念坚定、毫不妥协地奋斗下去,彰显出了“只要有信念,就有胜利”的伟大精神。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在革命先烈们的奋斗和牺牲下得到的,因此我们更应当学习他们无私奉献、坚定信念的精神,珍惜现在的生活,做好自己的工作,对自己和国家负责。

二、领略革命时期的艰苦环境

在红色教育基地的“抗日战争纪念馆”中,我看到了许多有关长期战争的实物记录,这让我感受到了当时的战争环境非常恶劣。革命时期,许多先烈们在战火中死去,无论是军队的战士还是普通人民,身体和精神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同时,战争中的人民非常拮据,他们要面临的不仅仅是安全的问题,还有温饱、伤病、生活、工作、教育等各方面的问题。这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让我们深刻体会生命的可贵,懂得珍惜现有的生活,对生活有浓厚的热情,为实现更好的人生而努力。

三、感受党领导下的民族团结

我们在红色教育基地的“民族团结纪念馆”中看到了许多展览,其中许多东西令我感到震撼。在革命时期,党领导下的团结是非常强烈的,不管是现在还是那个时候,都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支柱。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团结起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应该效仿先烈们那种在艰难困苦面前勇敢拼搏、不忘团结的精神,通过革命历史的镜子,提高自身的修养。通过团结的力量,共同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和国家。

四、加强思想意识和道德修养

在红色教育基地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纪念馆”中,我们了解了党的发展历程和优良传统,让我们深刻理解到什么是革命精神和道德水平,什么是真正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还学到了党的发展进程和历史背景,这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现在所在的时代背景和当前重大问题,提高自己的全局意识和建设性思维,用科学的方式现代环境下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

五、激发个人奋斗精神

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我受到接受刺激和启示,能够继承和发扬先烈们为国捐躯、勇猛精神,学习党史、国史、军史,发扬革命精神、优良传统和道德风范。我认为,为了实现个人成功,我们应该增强自己的勇气和信任,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勇敢地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企业、品牌创造更多的价值,创造人生辉煌。

总之,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我们可以深刻感受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欣赏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做出的卓越成绩,增强自恃和价值感,同时,我们也会惊叹于中国历史的长河,热爱和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自己的未来。希望我们凭借着这种经验,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可以更加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责任,投身到社会发展的队列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做出更为卓越的贡献。

红色教育参观心得体会辅警总结篇七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

心得体会

3篇

红色教育是指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务实的落点在于教育。呼唤有志青年忧国忧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以下是豆花问答网小编整理的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3篇,欢迎参考。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篇一】

6月16日,我很荣幸能够参加区里组织的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活动。活动中,我们参观了北镇市王桂兰干部学校,重温了入党誓词,观看了电影《为了这片土地》,还前往大朝阳抗战遗址,重走抗联路。整整一天时间,充实且感触颇深。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担任村支书二十五年,为正二村的乡亲们付出所有的王桂兰书记。也亲眼看到了眼前真实的正二村,心里由衷地佩服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书记、老大姐。结合自身,感觉自己与桂兰书记之间差距很大,我要向桂兰书记学习。

学习桂兰书记的“拼”字精神,“拼字当头,万事可求,不拼不搏,一世蹉跎”。这一拼,果真让她拼出了一片天地,干出一番作为,也让老百姓信服她,敬她,爱她,称她“一个为了村民幸福而玩命拼搏的好书记”。我也要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坚持“拼”字精神,更加努力工作。

学习桂兰书记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当干部的要求就要比别人高”,所以时时刻刻都不能忘了自己是一名干部,而且是一名带领支部全体党员干部一起努力的干部,要当好“领头雁”。

学习桂兰书记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把他们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来办。作为区纪委常务副书记、机关支部书记,我要继续在纪检监察工作中不断听民声、知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事。

学习桂兰书记“不给任何人留下人生欠条”的精神。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要对得起这个职业和职位,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坚决“不给任何人留下人生欠条”。

桂兰书记是值得我们所有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她的事迹不是一朝一夕间一件或几件小事,而是二十几年风风雨雨中,与村民们在田间地头的心心相印里一点点积累的,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重走抗联路,回首党和国家、民族的沧桑历史、发展与现实,再看看我们身边的桂兰书记,我们还有什么要说的?没有!只有听党话、跟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再接再厉,继续带领支部全体党员干部为我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篇二】

在党的xx周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为进一步感悟初心使命,踏寻红色印记,锤炼党性意识,更好地为古塔振兴发展服务,区委组织部组织我们来到北镇王桂兰干部学校、大朝阳抗日义勇军密营遗址参观学习。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深刻地感受到这里的一山一水无不镌刻着历史的丰碑,一屋一舍无不凝聚着信仰的力量,一景一物无不闪烁着党性的光芒。我们一路学习,一路感慨,一路深思,穿越历史追问、唤醒红色基因;对比榜样力量、传承历史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习近平主席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我们要汲取王桂兰同志的时代价值,就是要穿越那段苦难而辉煌的岁月,带着“历史之问、时代之问、党性之问”来探寻伟大的理想信念。一问,理想信念的“源泉”在哪里?就在于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上。二问,理想信念的“根本”在哪里?就在于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先进性上。三问,理想信念的“基础”在哪里?就在于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中。

让红色基因觉醒,让信仰种子发芽。我们自开蒙之日,就知道“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我们的血液里天然就流淌着红色基因,心底里自始就埋藏着信仰的种子。此次参观大朝阳抗日义勇军密营遗址,与其说是“追寻”,不如说是“传承”。当年,抗日义勇军与日本侵略者的誓死抗争,共赴国难,血洒疆场。他们执着坚定的信念,强烈炽热的爱国情怀及伟大的爱国壮举,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传承。如今,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愿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愿做信仰的种子,愿做复兴路上的燎原星火。不论压力有多重、阻力有多大,我们都会破土而出、向下扎根、向上拔节,历经风雨,长成参天大树,聚成广袤森林,成为支撑起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篇三】

为在党员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激发大家铭记历史、发奋图强的爱国情怀,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20xx年x月28日-29日,城建学院教工党支部到潮汕地区进行为期2天的红色教育基地学习活动。

第一天,教工党员一起前往参观石炮台公园,公园是以崎碌炮台为主景点建筑而成的纪念性公园,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旧汕头的东南角,为环圆形城堡建筑,是清代粤东地区的主要海防建筑。

随后,教工党员沿着习总书记视察线路,参观了老汕头中心地带的小公园亭、潮州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湘子桥,了解汕头开埠历史、设立经济特区以来的建设发展情况、潮汕侨胞心系家国故土、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的历史。

第二天,教工党员一起前往革命伟人周恩来同志办公地点潮州涵碧楼、潮州革命烈士纪念碑、潮汕革命次东根据地葫芦山等参观。

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大家缅怀了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教工党支部书记唐丰带领支部党员向纪念碑行注目礼,向革命烈士表达敬意的同时,也提醒大家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潮州涵碧楼,大家回顾了潮州的历史,1927年,南昌起义军入粤,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郭沫若等人于9月23日到达潮州,指挥转战于潮汕各地,发动群众建立红色政权,帮助农民自卫军摧毁反动民团、打击*,至30日撤出,史称“潮汕七日红”。红棉南国,一战千里,枪林弹雨,强渡韩江。同志们在烈士遗物和图片资料前驻足观看。一组组丰富的人物模型、一帧帧沧桑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史料让大家对那段红色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深受教育并倍受鼓舞。

在短短两天的红色之旅中,城建学院教工党支部党员不仅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感受潮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亦通过追忆先烈的英勇事迹,重温党带领人民夺取美好生活的伟大功绩,坚定了为党和国家奉献一切的决心。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不断提升党性修养,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努力工作,锐意创新,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我们学院健康快速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参观红色基地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教育学习活动。我们参观林峰故居革命基地教育基地。瞻仰了革命纪念碑,重温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全身心地融入到了红色文化中,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浅谈我此次学习的一些心得和感受。

第一、要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江山来之不易,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坚定共产主文理想信念,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霏的是无数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夺取胜利。我们要象林枫等革命先辈那样,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在实践中把这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落实到我们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地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确保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第二、要学习革命先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中国革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的。但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团结一致,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党组织的先进性。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今天,面对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面对幸福生活,我们要记住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弘扬艰苫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政府干部,更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庆幸遇上了今天好的年代,我们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于政府的日常工作,切实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努力学习,身体力行,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履行本职,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切实当好人民好公仆,时刻保持在职在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红色教育参观心得体会辅警总结篇八

红色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体系,它将弘扬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社会主义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在广大学生心中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红色教育的价值,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理论和实践结合,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红色教育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红色教育活动,可以深刻了解许多伟大的革命先辈,掌握大量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知识。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而且还激发了我们的创新和实践精神,更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唤起爱国情感,激发爱国热情

红色教育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唤起了我们的爱国情感,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通过学习红色革命的历史,我明白了多年来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更重要的是,我深刻体会到了爱国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三、加强道德教育,增强民族精神

红色教育也是一种道德教育,它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忧国忧民的精神,从而强化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通过学习伟大的革命领袖和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感受到了他们的高尚品质、坚定信仰和高度的情操。因此,我们逐渐形成了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民族精神。

四、强化科学技术教育,提高科学素养

红色教育还强化了科学技术的教育,不仅使我们明白了科技是现代文明的发动机,更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科学素养。随着红色教育的深入开展,我们学会了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五、习思笃行,传承红色基石

红色教育不仅是一种思想保障,更是一种实践行动。我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去传承红色基石,广泛发扬先进的思想和民族精神,进一步铸就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总之,红色教育在当代青年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深感自己在红色教育中的受益匪浅,将一直遵循红色教育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红色教育参观心得体会辅警总结篇九

近日,我参观了一次红色党史教育活动。通过参观,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很多思想上的启迪。以下是我对这次参观的心得体会。

首先,参观红色党史教育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支伟大的党。一个党的光辉历程往往离不开无数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不懈奋斗。参观中,我看到了先辈们努力奋斗的足迹,他们为了国家民族的解放事业,不畏艰难困苦,甘于奉献自己的一切。他们的事迹让我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了敬意和崇高的社会使命感。

其次,参观红色党史教育活动加深了我对党的初心使命的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初心使命是党的灵魂,也是我们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的宗旨。通过参观,我看到了那些共产党员们始终如一地坚守初心使命,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们为人民的利益而战斗,他们为中国的崛起而努力。这些故事让我明白,只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才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向未来。

第三,参观红色党史教育活动让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革命精神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中,充满了革命的精神。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通过参观,我看到了那些革命先辈们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无尽绝望中的顽强拼搏、曲折艰辛中的不屈斗志。他们的革命精神启示着我们,只有坚定信念,勇于拼搏,才能战胜困难,实现民族复兴梦。

第四,参观红色党史教育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党的艰苦奋斗和自我革命精神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革命党,自成立以来,几经艰难,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参观中,我看到了党的历史上那些重大转折点,每一次变革都是党自我革命的结果。这些历史经验让我想到,只有时刻保持对自身的批评和革命精神,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长治久安。

最后,参观红色党史教育活动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希望,是中国人民的利益所在。通过参观,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巨大力量和无比魅力,也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现实。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引领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的明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通过这次参观红色党史教育活动,我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对党的初心使命、革命精神、艰苦奋斗、自我革命精神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我将认真学习党史、红色故事,坚定信念,明确目标,为实现中国梦、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也会将参观所得转化为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努力践行初心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色教育参观心得体会辅警总结篇十

昨天,我乡教育干部在工会主席窦福成的带领下,来到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遵化沙石峪参观学习。一路前往,宽阔的公路,疾驰的汽车,原野青青,鸟语花香,天空湛蓝,鸟儿翱翔...车驶入山区,偶尔看见山脚下的鸡鸭牛羊,看见围着头巾的少妇,看见赤着胳膊的男人,看见掠过的青山绿水,看见平地里幽幽的绿草...仿佛进入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怎能想象在五、六十年代,这里没有水,没有地,没有果木庄稼,衣食不足,民生穷困,很多人背井离乡外出谋生活。同事们都很感慨,沙石峪的变化真大呀!

沙石峪村位于遵化市东南20公里处,是全国闻名的当代“活愚公”村。20世纪 60年代,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北方农业的一面旗帜”。沙石峪过去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素有“土如珍珠水如油,满山遍野大石头”之称。在第一代党支部书记张贵顺的带领下,硬是肩挑臂挎,从石头缝里取土,在青石板上造田,创建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世界奇迹,共造优质梯田33公顷。

我们来到沙石峪,在纪念馆前,听着历史,看着现在,农家的粮仓,院落的葡萄,新建的采摘园,忙碌的农民,怎会想起当年的人们背井离乡,又怎能不感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如今,沙石峪已是处处花果山、道道米粮川。然而,数字是沉重的,走万里路,挑千担土,造一亩田。这不是想象是事实!听着讲解员的介绍,感慨万千。劈山开地,填土造田,打井取水,兴修水利,蜿蜒山路,肩挑背担...这是何种精神?愚公移山的精神!不屈不挠的精神!战天斗地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敬爱的周总理曾于20世纪60年代先后两次陪外宾到该村参观视察,给予很高的赞誉,并先后有120多个国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该村参观访问。

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要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坚韧的革命品格;就要爱岗敬业,珍惜现在的职业,为之奋斗,为之奉献;就要忆苦思甜,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懂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要立足本职工作岗位,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努力发展业务,以敢为人先的气魄,事争一流的精神,时不我待的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青山绿水,田野飘香,春风荡漾,欢声笑语。我们赞美沙石峪,更加赞颂我们的党优秀儿女,更见赞叹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沙石峪人们成就了自己的梦!如今,我们每个人更要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我们中华儿女的豪情壮志实现更加伟大的中国梦!

沙石峪精神让我想起了我学过的高尔基的《海燕》,最后我以赞叹海燕的勇敢无畏精神为切入点,抒发一下我参观沙石峪红色教育基地的感悟,与同志们共勉:

展翅高翔的海燕啊——

你深深地激励着我。

你以大无畏的气魄,告诉我应怎样生活。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生长在红旗下。

我的心中——

高唱着发自人类灵魂工程师内心的歌!

可是我未经过复杂的世态,在大风大浪面前手脚畏缩。

经历过多少次深刻的实践,直面了无数惊险的**,方才领悟到;胆小的人,扛不起先烈肩上的红旗,更不能沿着正确道路,披荆斩棘,朝气蓬勃!

我要扎根农村教育炼红心,学习敬爱的周总理。

学习老支书张万顺,宝贵人生报效祖国。

沙石峪精神啊——

你深深地激励着我!

在斗争中成长,在风浪中生活。

我要像青松那样傲冰雪,像海燕那样穿云如梭。

经受广阔天地的战斗洗礼,让革命青春红似火。

做一名躬耕农田的老黄牛,祖国未来的守护者。

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让奉献二字装满心窝。

摒弃社会上的陈风陋俗吧!

安于贫穷,安于淡泊,因为我是一名教师,忠于革命事业,为祖国建设奉献年华,是我的毕生职责。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红色教育参观心得体会辅警总结篇十一

红色基地,不是游玩旅游之地,而是中国革命红色教育之地。红色教育重在育人,教育党员,培育青少年。盘活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何为红色教育?红色教育指在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务实的落点在于教育。呼唤有志青年忧国忧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同时,革命老区也需要与时俱进,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当年奉献出无数红军战士以致将军和元帅的革命老区正在涌现新一代风云人物,而且还在呼唤更多各方面的紧缺人才。红色教育将以红土地教育下一代,以哺育人才建设红土地,在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滋养绿色生命,实现革命老区与人的可持续发展。红色教育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红色资源被开发,红色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多党团员和群众带着崇敬之心、敬畏之心,来到革命遗址接受红色教育,汲取精神营养,并把这种精神在工作中传递和发扬。走进教育基地,身临其境感受那一段段苦难和辉煌交汇激荡的历史岁月,对人们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起到了正面引导的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有些单位说是学习革命精神,但到了现场以后,横幅一拉,党旗一摇,姿势摆好,照片一发,就算“学习”了,这种形式主义的红色教育,不仅不能实现初衷,反而可能对优秀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形成伤害。导致红色教育走样走偏,不入脑入心,甚至只满足于“到此一游”的形式感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知到红色基地,红色灵魂在哪里?。到红色基地参观学习,组织者和学习者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反正是去看看,参观参观就行了,更有甚者,把红色教育当作是“旅游”,在革命老区等这些红色教育基地,仍嘻嘻哈哈,并未能把当前的工作融入到教育学习过程,反而大大降低了学习效果。

二是不知道为什么去参观学习红色基地?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措施,有的单位组织学习活动,时间往往很紧,还要各种拍照留痕,只能走马观花看一遍,真正记住的内容不多,导致学习者“身入”但未“心入”,甚至完全是为了完成考核任务而去。部分党员不重视,以忙业务等理由不参加,严肃性不够。

三是不注重红色教育育人方式。参加红色基地教育,往往都是以讲解员的讲解为学习内容,一味地灌输式教学,不生动,互动性也不足,很难激发学员主动学习的`兴趣。红色基地红色资源挖掘还不够,同质化现象严重,条件好的基地,运用主题浮雕、人物场景、油画等艺术手法,呈现历史人物事迹或历史事件,条件一般的基地,里面的展览内容比较简陋,就是一些简单的事迹介绍,再有少许老物件,这很难吸引学员的注意力。

红色教育几点建议:

一是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红色教育就是历史教育。充分发挥支部委员会的作用,支部委员会是支部活动直接的组织谋划者和具体实施者,必须要突出其组织开展活动的主体作用和责任,支部领导班子强,支部则强,支部活动就会开展得有特色、有生机、有活力。

二是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目标明确认真策划。提高党日活动质量。活动开展前应进行调研,了解机关党员的需求和关切,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目标明确认真策划,鼓励机关党员自下而上的提出活动创意,使活动适应机关党员新特点新变化,增强活动的针对性。

三是发挥地方特色盘活资源,挖掘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教育要给观众以较强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提升红色教育基地讲解员的工作素质和业务水平,将基地教育活动进一步形象化、生动化。

红色教育参观心得体会辅警总结篇十二

在得知要做社会实践活动后,我们小组第一时间聚集到一起,讨论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考虑到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决定以自身实践感受加之宣传调研的方式来完成此次实践。在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上,我们比较深入地了解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国情和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同时也考虑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小组选择以一次爱国教育之行来切身了解中国的过去,切身地体会中国现在建设成就的来之不易,同时也做好爱国主义精神的现状调研和宣传。考虑到地理和可行性,我们最终选择旅顺作为红色之行的目的地。

总的来说我们的实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参观旅顺的主要红色景点。首先,我们参观了万忠墓。旅顺万忠墓纪念馆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九三路,是为纪念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惨遭日军杀害的近2万名中国同胞而于中日甲午战争100周年之际新建的。该馆主要分为基本陈列内容包括“甲午战争前的旅顺口”、“甲午战争与旅顺口的陷落”、“震惊中外的旅顺惨-案”、“旅顺万忠墓”四部分。整个陈列真实地反映了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旅顺制造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的罪恶行径,时刻提醒着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在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下痛苦的呻吟与哀嚎。落后的清王朝用血的教训和耻辱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被他国肆意践踏和凌-辱。

之后,我们游览了旅顺军港。旅顺军港始建清代,其实早在明代旅顺就设有水师营,由此出海巡哨,随着帝国主义不断侵入黄渤沿海。为加强旅顺口海上防务,从1880年至1890年10年间,清政府命北洋大臣李鸿章筹建北洋水师,经营旅顺港。在旅顺征民大扩航道,疏浚港湾、填海、筑炮台、建港池,使旅顺口成为当时世界闻名的军事要塞,并为五大军港之一。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在旅顺只经营了16年,随后的几十年由日俄分别侵占,1955年4月15日,中苏举行旅顺军港交接仪式,从4月16日起旅顺军港的防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掌管。,现做为北海舰队的一处训练基地,西港正在进行扩建之中。中国的第一艘航母从这里出发驶向大海。我们无缘窥其真容,但岸上先进的现代化武器和静静浮在海面上崭新的军舰告诉我们:唯有强大才能保卫国家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才能保卫民族的尊严和荣誉,才能保卫人民的生命和安全。

然后,我们向旅游者和行人发放了社会实践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中国的近代史正慢慢的被广大国民所遗忘,中国的国耻正慢慢的淡出人们的印象,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遗失。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建设发生了无数的奇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丰碑,社会的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国民日渐富裕。但物质上的成就不能掩盖精神上的缺乏,广大民众需要正确的信仰和伟大的精神的支持。爱国主义精神是伟大的、坚强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需要全体中华人民的努力,需要爱国主义精神将所有国民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国家和社会要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国民要自觉地爱人民、爱国家、爱社会主义。

红色教育参观心得体会辅警总结篇十三

[1]近年来,红色教育在学校越来越普及,许多学校都积极推行相关的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国家历史、了解革命先烈、了解五四运动、了解新中国的成立等,以及对国家先进力量和模范人物的崇拜和追溯。身为大学生的我,在这一过程中也收获了许多。以下是我在参与红色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心得和体会。

[2]首先,我感觉到红色教育既是一种爱国主义,也是一种历史使命感。在学习红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同时,也需要通过先辈们的奋斗、牺牲,了解我们自己的肩负的责任和我们自己的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脚踏实地是每个学生在红色教育中认识到的需要努力奋斗的理念。这样的理念是培养青年成长的关键之一,让我们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向前行进。这就是红色教育的使命。

[3]其次,参与红色教育还让我体会到了对先进人物的尊敬和崇拜。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一代代有为青年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而在革命历程中,许多杰出人物为了中国的崛起付出了无数艰辛努力;对于这些人物,我们应该抱有敬意和感激。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先辈们大多都是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的。他们的事迹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更让我们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历史责任。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红色教育不仅是对先辈们的缅怀,更是对我们今天的自我修养和自我要求,因为他们曾经的奋斗就是我们今天的楷模和榜样。

[4]更重要的是,参与红色教育也让我对祖国充满了自豪感。红色教育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祖国的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和多元文化,同时也理解了祖国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更应该明白,祖国的航程是非常漫长的,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种爱国主义的信念为我们树立了前进的信念和踏实的态度,更加坚定了我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5]总的来说,红色教育能够让我们了解国家发展的历史和道路,同时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度地了解并发现了中国革命历程中的一系列宝贵资源。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而红色教育正是为我们打下未来道路的坚实基础。红色教育不单是一门知识体系,更是一种爱国主义的信仰、一种精神寄托和宣传,它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祖国发展的方向,更引导着我们不断努力,使中国在世界上走得更高、更远、更广,脚踏实地向着我们美好的未来前进。

红色教育参观心得体会辅警总结篇十四

最近,作为一名党员,我有幸参观了红色党史教育基地。这次参观带给我深刻的触动和心灵震撼。通过亲身体验和了解,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伟大,红色基因的珍贵以及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段:回顾红色革命历史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先后了解了党的创建历程、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红色革命历史事件。我深感这些历史瞬间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困难和敌人的重要阶段,更是我们党的伟大胜利的重要里程碑。这些历史提醒着我们,我们今天所享受的幸福生活是由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努力去维护。

第三段:感受党的精神

红色党史教育不仅让我了解到红色基因的伟大和历史的沧桑,更深深烙印在我的内心的是党的精神。红色党史教育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共产党员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无私奉献,勇于牺牲自我,不畏艰难险阻,为党的事业矢志不渝。参观教育基地,我不禁为这些英雄豪杰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并决心继承和发扬党的精神,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段:面对现实的思考

通过参观红色党史教育基地,我不禁思考我们今天的社会现状。党的理想信念的坚定,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挑战的信心所在。然而,现实社会中存在着一些人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浮躁心态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这些现实,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我们作为党员应该以身作则,努力把红色党史教育中的精神内化为行动,发扬共产党员精神,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第五段:给予自己的期许

通过参观红色党史教育基地,我对自己有了更高的期许。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时刻保持干净、纯洁的党性和思想作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党性修养。我要坚守初心和使命,积极服务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身边的群众和同志,共同为党的事业而努力。同时,我要牢记历史,珍惜现在,不断学习和进步,为党旗增光添彩。

总结:

通过参观红色党史教育基地,我深刻认识到党的伟大、红色基因的珍贵以及我们作为党员的责任和使命。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回顾了红色革命历史,更感受到了党的精神和担当。面对现实的问题,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发扬共产党员的精神,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给予自己更高的期许,激励自己始终保持初心和使命,坚守党性原则,为党的事业增添光彩。这次参观让我受益匪浅,也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和未来的努力方向。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11998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