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教案(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7 22:18:11
2023年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教案(模板14篇)
时间:2023-10-27 22:18:11     小编:温柔雨

教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学习而精心设计的一份教学计划,它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份好的教案应该清晰明确,内容充实,方法灵活。现在我们需要准备一份教案了吧?教案中应包含充分的示例和练习,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这里收集了一些经典的教案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指导。

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教案篇一

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1.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19竹编成一组密码:4-3,7-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5+2-3,5-2-2,1+5+3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教案篇二

1经力对数量为8.9的物品进行分解、组合的过程,感知8、9的分解、组合。

2感受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力,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8、9的分解组合,感受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筹码”、“数字卡片”、“分合号”

2、学具:“筹码”、“数字卡片”、“分合号”纸、笔人手一份。

3、《操作册》第27页。

活动过程一、运用“数字碰球”游戏复习数的分解、组合。

二、学习8的分解、组合。

1、教师分给幼儿每人8片筹码,按自己的想法分成两份,并用“数字卡片”、“分合号”记录分解结果,先请分成7和1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法和结果,引导幼儿感受将8分成7和1或分成7和1,虽然改变了两个数字前后顺序,但合起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2、请8分成2和6,3和5两种分法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解过程和结果,引导幼儿找出与这种分法的另外两种记录结果。小结俩个部分数,交换了位置,合起来总数是一样的。

3请还有不同分法的幼儿展示:即8分成4和4.

4让幼儿集体完整地读一读8的分解和组合。

三、学习9的分解、组合

1、教师分给幼儿每人9片筹码,让幼儿尝试把自己每次分到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并引导幼儿在摆分合式时按一个分数递增,另一个部分数递减的规律来摆分合式并记录,再找出其中有相同数字的分法。

2、把幼儿分解的结果展示在黑板,并进行检查。

四、游戏活动:做手指游戏“找部分数”。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六、活动延伸:完成《操作册》p27

教学反思

2不足:教师讲课不够幼儿化。上课时间太长。

已后要多锻炼自己,不断提高上课的奇巧。

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教案篇三

1.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2.锻炼的动手操作能力

3.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能用印章进行记录

雪花片、小印章、作业单、印泥

重点是能理解5的组成与分解

难点是能熟练操作作业单

1.集中注意力

“今天,小朋友们的爸爸妈妈来看小朋友上课,你们看见了吗?”

2.“可是今天我有了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出示5个水果,“我准备了几个水果,一个盘子里放不开,想请小朋友把它们分到两个盘子里,谁想来试一下?”“我要把它们记下来,不然过会我就忘了“示范记录。

3.“现在小朋友们看看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什么?”出示雪花片,引导操作并记录

4.进行小结,用分合式表示,和孩子一起读出分合式,并讲解分合号、总数与部分数

5.拍手游戏:“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3和几?老师,我告诉你,5可以分成3和2。”以此游戏使熟练掌握5的组成与分解。

6.操作作业单、巩固5的组成。最后和一起验证答案。

延伸:在区域中巩固5的组成与分解

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感知10的分解和组成。

2、发现并掌握分解和组成中数的相互交换和递增递减规律。

3、增强合作能力,发展观察、分析力。

活动准备:

创设情景“羊羊超市”、不同种类实物(每种数量为10)、记录表、货物种类标志、题卡及操作材料(每人一份)、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羊羊超市”开张,幼儿按类别摆放货物,并记录。

1、创设情境,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羊羊超市”要开张了,请小朋友们去帮忙,好吗?

2、幼儿每两人一组,自由组合,按要求摆放货物,并做好记录。

师:现在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去超市摆放货物,每组选择一种货物,把货物按照不同的`类别摆放在货架的左右两边,并做好记录。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情境体验、实物操作、数字记录等方式,充分感知10的不同分法。

二、在感知10的多种分法的基础上,发现并掌握数的相互交换和递增递减规律。

1、师幼共同将记录表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出10的9种不同分法。

2、引导幼儿发现并掌握数的相互交换和递增递减规律。

三、统计货物,感知10的组成。

1、幼儿随机抽取统计卡,根据要求对已摆放好的货物进行记录。

2、将记录表进行统计,师幼共同归纳总结10的组成。

四、竞聘“超市理货员”,进一步巩固10的分解和组成。

1、幼儿操作题卡,巩固提升经验。

2、评价活动,并根据评价结果予以奖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教案篇五

1、学习9的分解,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递增递减的关系。

3、体验数学操作和探索的乐趣。

重点: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

难点: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递增递减的关系

1、教具:小猴9只、绳子两条、算式卡片

2、学具:小猴若干、记录卡、操作练习

(一)复习8的加减

游戏:开火车

玩法:师:我的火车就要开,幼:几点开?老师出示一算式卡片:请你猜猜看?幼:16=7你的火车7点开。

游戏时速度由慢到快,由集体游戏到小组、个人游戏。

(二)学习9的组成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启发幼儿积极动脑)

2、幼儿动手操作。

(1)介绍操作要求。

(2)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幼儿的记录卡,。

师:你用什么方法分的?哪种分发更好?引出递增递减。

4、做小小训兽师,指导小猴爬绳。

(1)教师说幼儿动手操作。

(2)幼儿之间互相说互相操作。

5、通过操作练习巩固复习9的分解。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强调幼儿的坐姿以及书写姿势)

(2)幼儿做,教师指导。

师:做完后请爸爸妈妈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看看。

结束活动。

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教案篇六

大班数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10以内的分解组合,以往只要是学分解组合,我就会创设类似一个这样的情境:帮忙给两个小动物分蔬菜,或者是小动物一家收到了邀请函要去作客等等,诸如此类的形式往往注重“如何分”的问题,几次下来,虽然孩子们掌握了“分”的问题,但孩子们的兴趣点却越来越低,怎么办呢?那就从“合”出发吧。

因为是第二个课时,以创编应用题为主,所以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我事先准备了十几个磁性教具番茄。今天我们要去菜园里摘番茄,7个番茄就能做成一道精美的菜肴,要求不能多摘和少摘,需要两个人一起合作完成。我先示范摘了一个番茄放在了黑板上,接下来应该再摘几个呢?孩子们有的陷入了思索,反应快的小朋友已经举起了小手,我请晴晴来摘,她不紧不慢的从筐子里取了六个番茄教具放在了黑板上,对么?大家一起数了数,哦,摘对了。怎么出口头的应用题呢?孩子们尝试着说韩老师从菜园里摘了一个番茄,后来晴晴又摘了六个番茄,请问她们一共摘了几个?列一个加法算式是什么呢?孩子们也都轻松的说出算式。接着孩子们陆陆续续有的摘三个,摘四个,有的摘两个,摘五个。熟练掌握了口头应用题和加法算式以后,下面的环节开始了随意创编应用题,同样让孩子们两个两个结合,一个出应用题,一个列算式,相当于一题一答的形式,孩子们的想象力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番茄的数量,而是各抒己见,想象丰富。有说天上的飞机、老鹰、云朵,也有的说水里的小鱼、乌龟、小鸭,还有的说草地上的兔子、大象、老虎。说什么的.都有,但基本上都是围绕7的6种分法来创编,孩子们的相互配合也还算默契。

最后的一个环节我增加了抢答,以竞赛的形式锻炼孩子们思维的敏捷性,回答问题次数最多的小朋友给予奖励,“一题一答两人合作完成”在竞赛与抢答的作用下,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了。

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教案篇七

1.知道5以内(除1外)的数都可以外为两个较小的数,两个较小的数合起来仍是这个数。

2.学习运用数字、分合号记录操作的结果。

3.初步理解总数和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1.经验准备;幼儿在数学区玩过3以内的“分一分”游戏。

2.材料准备;男孩,女孩的头像各一个,糖果3颗,分合号标志;苹果若干,盘子若干,画有分合号的记录表若干,花朵图片。花瓶若干。

1.回顾“分一分”游戏,学习3以内的组成与分解。

(2)你分好了吗?3颗糖果分给弟弟和妹妹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弟弟1颗,妹妹2颗;另一种是弟弟2颗,妹妹1颗。

2.学习用数字和分合号记录分合结果。

(1)引导幼儿认识分合号。

引导语:怎么记录刚才的两种不同分法呢?这是分合号(边出示分合号边说),表示分合的意思,可以用来记录刚才我们分的结果。3颗糖用数字3表示,摆放在分合号的尖尖上面,分给弟弟1颗用数字1表示,摆放在左边分合号的下面;分给妹妹2颗用数字2表示,摆在右边分合号的下面。分给弟弟2颗用数字2表示,摆放在左边分合号的下面;分给妹妹1颗用数字1表示,摆在右边分合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幼儿一起读"3可以分成1和2".“3可以分成2和1”

3.幼儿操作活动,学习4的组成与分解。

(1)以小动物分饼干的形式,引导幼儿操作4的分解与组成。

引导语:这里有4块饼干,请你们把这4块饼干分给大猫和小猫想想可以怎么分呢?有几种分法?请你们动手分一分,分好后用刚才学的分和号给他表示出来.

(2)幼儿操作并记录,教师观察指导。

(3)分享交流

引导语,4块饼干,大猫分几个、小猫分几个?你们分好了吗?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4)小结:原来4可以分成1和3、2和2、3和1。

1和3. 2和2.3和1合起来都是4.你们队了吗?

4.练习操作活动,学习5的组成与分解.

(1)小猫咪送给我们许多的花,请把小花化插到瓶子中去,每次要插得不一样,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把结果用分和号表示出来。

(2)师幼分享交流。

引导语:有几种不同的分法?请你来说一说。

(3)小结: 原来5有4种分法, 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你分对了吗?掌声鼓励一下自己吧。

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教案篇八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加减。

根据物体的某种特征分类计数,并运用特征标记的`数字进行记录。

注意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教具若干

集体活动。

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

游戏:看谁说的快。

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组成、加减。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并且注意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教案篇九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加减。

根据物体的某种特征分类计数,并运用特征标记的'数字进行记录。

注意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教具若干

集体活动。

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

游戏:看谁说的快。

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组成、加减。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并且注意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教案篇十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1.3.4 5以内数的组成|人教课标版。

2、使学生能熟练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书p19—p20页内容: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方法,理解数的组成表达方式。

数字卡片、5根小棒、每生每根小棒

(一)、复习旧知:

1、前面我们学了哪些数?谁能数给大家听?

2、复习比较大小。

(二)、新知:

1、创设游戏情景,小组学习5的组成

(1)、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兴趣:

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方法多。(师巡视指导)

(2)、交流展示:

让分法不同的学生汇报,得出5的组成,写出分合式,领读。

(3)、归纳小结:

按顺序提出5的组成,小学数学教案《1.3.4 5以内数的组成|人教课标版》。

(4)、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2、做一做:

同桌玩手指游戏:如我说3,我说2,3和2组成5。

3、课间活动:

手指操。

4、自学4、3、2的组成

(1)、分别把4根小棒、3根小棒、2根小棒分成两份,有几种方法?边分边说4、3、2的组成。

(2)、学生依次汇报,师分别板书4、3、2的组成,领读。

(3)、玩猜数游戏。(同桌间玩)

5、做一做:

书第20页:用5的组成连线。

学生做,互相检查、汇报、订正。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1、玩找朋友游戏:如两个数字合起来是5的小朋友可以当好朋友。

2、拍手游戏:如师拍2下,生拍1下,合起来3下。

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最大的优点是:创设情境,以动促思。教师向学生多方面创设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主要缺点是游戏过多、教具不够丰富。

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教案篇十一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3和4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一、凑数游戏《苹果和生梨》

请1个幼儿上来带领大家玩凑数游戏。

春天的花园里有个数学王国,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数学王国找一找那些东西的数量是3和4,然后你可以把3和4的分成全玩出来,才可以到其它地方玩。把你的发现写在纸上。

二、幼儿分组操作

1、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游戏。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幼儿,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幼儿交流讨论

2、幼儿各自介绍自己的发现。

四、学习6的组成

1、教师:今天小猫的一家也到数学王国来玩了,数一数有几只猫?用数字几来表示?看看它们长得都一样吗?引导幼儿从猫的大小、颜色、花纹、蝴蝶结来分。

3、教师归纳:4有3种分法,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它们合起来都是4送糖果。

我们小朋友本领真大,不但学会6的组成,还学会了记录,现在我们一起准备好,开上小汽车和小猫们一起到数学王国去玩吧。(听音乐,幼儿做开汽车动作)

数学王国到了,看看国王今天都准备了什么礼物?(各种糖果)

国王还准备了这么多糖果盒子,请我们小朋友帮助他来包装糖果。记住,每个盒子了只可以装6粒糖果。你一边装一边说,几粒红色的糖果、几粒兰色的糖果、或几粒黄色的糖果、几粒绿色糖,一共是6粒糖果。装好以后你可以送给周围的爸爸妈妈检查一下,也可以给好朋友检查一下,你对吗?如果正确了就请你把糖带回家,可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教案篇十二

1、通过思维体的插放,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通过4的分解组合操作活动,能够说出四的分解,并能够通过操作实物来感知说明。

3、幼儿发现和体验数越大,分解和组合的方法越多。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1、演示板一套

2、思维学具每人一套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有顺序地取思维学具

一、情景导入

教师与幼儿一起来复习“3的分解组合”

二、操作探索

游戏一、学习4的分解

教师:请听题、思维板上有几个思维体呀?

幼儿:(训练耳朵)4个思维体

教师:好棒啊!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不好啊?

幼儿:好,1、2、3、4、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和思维体做游戏好不好?请听题

幼儿:(训练耳朵)

幼儿:操作

教师:现在,有两种颜色的思维体说要小朋友帮忙,他们要和4个红色的思维体做朋友,请小朋友帮助他们(出示黄、蓝色的思维体)。现在呀,老师把1个黄色的思维体插到第二排(与4个红的的思维体对应)我们来看一下,还要插放几个蓝色的思维体才能和红色思维体的一样多呢?(三个)好,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吧?1、2、3、小朋友们很棒,那小朋友们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他们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4可以分成1、3 2、2 3、1 )

游戏二:学习4的组合

幼儿:操作

让幼儿不断地练习说出4个思维体的组合方法,并在演示板上做记录(用数字卡片及符号卡片)

游戏三、4以内的分解组合练习

教师请幼儿取出四个红色的思维体在思维板上插放,让幼儿拿出不同颜色的思维体来插放和红色思维体同样多的思维体。(教师可以从2|—4之间不断地练习)

三、交流总结

4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组成“4”以及“4”的分解组合有几种

四、迁移运用

1、教师可以用闪看思维体来练习4以内的分解

2、引导幼儿发现了3比2的分解组合方法多,及4比3的分解方法多。

让幼儿了解数越大分解组合的方法就越多

3、幼儿有序的收思维学具并有序送思维学具

1、在生活中,不断引导幼儿练习2—4的分解及组合

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教案篇十三

1.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

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迁移整理已有经验的能力,逐步促进幼儿思维深刻性的发展。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初步理解组成的意义。

概括5以内各数组成情况,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

教具(大房子图一间2层、数卡"1"3张,"2"2张、"3"一张,表示分合意思的符号四个)学具(操作分合学具出现不同结果的记录纸、房子图10张,人手2套1-5的数字卡、宝贴)过程:重点讨论--幼儿迁移运用--集体交流--结束活动1.重点讨论a.目标: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理解组成的意义。

b.指导:

a.出示房子图,引导幼儿将相应数字布置上去,如屋顶上是2,下面2个房间里分别是1和1;b.将房子拿掉,请幼儿讲讲2、1、1是什么关系,该怎么念,引出"":分开、合起来的意思。

c.同法学习"3"的组成。重点是体会3有2种分法。

2.幼儿迁移运用目标:在前一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迁移整理5以内各数的组成的经验,并用数字表示。

指导:a.教师介绍玩法b.幼儿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房子图里有数字表示3.集体交流:

目标:整理有关5以内各数的组成经验指导:(1)幼儿介绍,教师有序排放5以内各数的组成卡片。

重点指导幼儿体会把一个数分成2份,这2份合起来还是原来的数。

(体验:记录越来越多--分的方法越来越多)4.结束活动(1)小结有关数的组成的一些经验,激发幼儿下次活动的兴趣;(2)肯定活动中有进步的幼儿。

本课的新知教学部分分为三部分:教学5的组成,教学4、3、2、1的组成,巩固练习。其中以教学5的组成为重点环节,主要以启发引导教学为主,有效地落实本节课的重点,而2、3、4的教学在学习5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这一点也体现了“授人以渔”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而教学5的组成,也是按照学生操作---提出困惑---再次操作---介绍分析式、读法---找规律等逐步展开的,体现了建构知识的一般过程,从现象到本质展开的,渗透数学知识结构间的有序严谨的思想。

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教案篇十四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1.3.45以内数的组成|人教课标版。

2、使学生能熟练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书p19—p20页内容: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方法,理解数的组成表达方式。

数字卡片、5根小棒、每生每根小棒

(一)、复习旧知:

1、前面我们学了哪些数?谁能数给大家听?

2、复习比较大小。

(二)、新知:

1、创设游戏情景,小组学习5的组成

(1)、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兴趣:

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方法多。(师巡视指导)

(2)、交流展示:

让分法不同的学生汇报,得出5的组成,写出分合式,领读。

(3)、归纳小结:

按顺序提出5的组成,小学数学教案《1.3.45以内数的组成|人教课标版》。

(4)、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2、做一做:

同桌玩手指游戏:如我说3,我说2,3和2组成5。

3、课间活动:

手指操。

4、自学4、3、2的组成

(1)、分别把4根小棒、3根小棒、2根小棒分成两份,有几种方法?边分边说4、3、2的组成。

(2)、学生依次汇报,师分别板书4、3、2的'组成,领读。

(3)、玩猜数游戏。(同桌间玩)

5、做一做:

书第20页:用5的组成连线。

学生做,互相检查、汇报、订正。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1、玩找朋友游戏:如两个数字合起来是5的小朋友可以当好朋友。

2、拍手游戏:如师拍2下,生拍1下,合起来3下。

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最大的优点是:创设情境,以动促思。教师向学生多方面创设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主要缺点是游戏过多、教具不够丰富。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01345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