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孩子随笔(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4 08:57:05
最新教育孩子随笔(优秀10篇)
时间:2023-10-24 08:57:05     小编:文锋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育孩子随笔篇一

我们班有一个叫琛琛的小男孩,琛琛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候小脚也总是放不好,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和小伙伴发生矛盾。有时候还会哭鼻子,周围的小朋友常常会来告状。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很伤脑筋,在其他孩子的眼中琛琛是一个调皮的孩子。

记得有一次马上就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我开始讲述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琛琛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仔细听,小脚伸在外面,他正用手撩前面萱萱的小辫子。萱萱转过过去皱了皱眉,将自己的小椅子往前面挪了挪,琛琛想将萱萱的椅子向自己这边拉近一点,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声音。我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这时萱萱突然叫了起来:“老师,你看琛琛。”我终于忍不住大声地对琛琛说道:“琛琛,你给我坐好。”本来和萱萱僵持着的琛琛被我的呵斥镇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脸上流露出内疚的表情。萱萱接着又说道:“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许说了,你们以后听好了,从今天开始谁都不许惹琛琛,谁去惹他我就找谁,听见没有?”说完这些话后我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对于我的话,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了。”明明使劲地绞着自己的手指,有些难过的样子,但随着我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东张西望,不知道在想什么。

在如何对待像琛琛这样调皮、“坐不住”的小朋友的问题上,我认真的思考了一下,我觉得从琛琛的日常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调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好奇心比较强,自控能力比较弱,缺乏耐心的孩子,此外,他想和同伴交往却不知道该怎么样被同伴接纳。我认为平时我要多关注琛琛的举动,同时对于琛琛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明确地告诉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不要一些反话或是隐语,因为年幼的孩子有时并不清楚教师话中暗含的意思,所以要对琛琛要说大白话,这样他才能听的'懂,在班级里还可以在同伴中给琛琛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榜样示范法对琛琛这样的小朋友也是有一定的作用,让琛琛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为了鼓励琛琛向班上的好孩子学习,我让琛琛换了座位,坐在齐齐的旁边,多向齐齐学习一下。时间一长,每当他上课坐不住想要和齐齐讲话时,齐齐不理睬他,琛琛也就不讲话了,看到齐齐上课坐的很好地时候,琛琛也慢慢的改正了坐姿。对于琛琛时常因为好奇心而违反了纪律.的问题,课后我耐心的对琛琛说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等我上完课之后,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这个玩具或者奖励他一个贴纸,但是前提是他必须要认真听讲。平时可以鼓励孩子帮助琛琛取得进步,让大家一起监督琛琛,在琛琛取得进步时为他鼓掌加油,在他犯错误时指出错误之处,并帮助他改正。让琛琛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同伴的友爱,不要一味的批评,这样会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伤害。

教育孩子随笔篇二

这学期,班上进步最大的小朋友是新新,清晰地记得她刚入园时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一天歇两天,经常缠着妈妈哭着不愿上幼儿园,吃饭、上厕所无不需要老师来帮忙,真的令老师头痛。

再看现在每天都能高兴地上幼儿园,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乐于当小值日生,并且当得很好,课堂上乐于动脑,大胆发言,平日里经常围在老师的周围说这说那,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这又使我想起了另一位小朋友林林,其实小家伙是一个挺讨人喜欢的孩子,乖巧、懂事、听话,在园从不惹是生非,但是她的家长对我们老师似乎一直缺乏信任,而这些使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对她常常是缩手缩脚、放不开。不敢放手让她做事:上厕所,马上帮她脱衣穿衣;委屈了,马上问长问短……所以到如今,林林的表现仍和刚入园时差不多。

看来,孩子的进步和家长的信任关联还挺大的!

教育孩子随笔篇三

孩子们还在中班时,就开始接触到魔尺了。魔尺长长的,由许多彩色的三角块相间组成,每个三角块都可以左右旋转。一开始,孩子们并不知道魔尺怎么玩,就只会无意识地把它扭来扭去。升入大班后,魔尺才真正开始展现它的魅力!

那是九月的一天,天天手里拿了一个蓝色的立体小球走过来,对我说:“杨老师,你看我变的小球!”我仔细看了看,才发现小球蓝白相间,真的是用魔尺变的,情不自禁地夸奖道:“天天真棒!能用魔尺变成立体小球……”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天天就把小球扭开,变回长条状的魔尺,然后很像小老师样地对我说:“先把魔尺这样转,再这样转……”才一会儿功夫,一个蓝色的小球又呈现在我眼前!我故意为难他:“你能不能将白色部分凸在外面,变成一个白色的小球呢?”他稍微想了一想,说:“可以!”只见,他把魔尺掉转了一下,又开始扭了起来,动作之快,令我眼花缭乱,很快白色立体小球也出现了!

看着这一切,我真的有点惊住了,我问:“你怎么会变的呢?”“果果教我的,我在家里一直练的,可以变得很快!杨老师你帮我看好时间。”果然,不足30秒就可以变成小球!晨间谈话时,我让天天在集体面前表演,孩子们都惊讶地看着他!

本来对魔尺不感兴趣的我,突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国庆放假的日子,也摆弄起魔尺,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研究与练习,我终于也成功了!

有了老师的参与,孩子们的积极性也更高涨起来:果果在小球基础上变出个话筒,可以放在达人秀的舞台上用;琛琛学会了变长颈鹿;天天又学会变双爱心……魔尺这个玩具真不错,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把魔尺变成很多新鲜玩意儿,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让孩子们学会思维,同时也使想象力充分得到了发挥,愿孩子在玩中学会更多,变得越来越聪明!

教育孩子随笔篇四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随笔-尊重孩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无奈的感叹:“孩子就听老师的话,在家里我们说什么都不听,一点规矩也没有。”

首先父母对孩子说“对不起。”在与孩子相处中家长要放下大人的架子,在孩子面前会说“对不起”,如果父母犯了错误,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要会对他们说“对不起”。如,父母答应要给孩子买个礼物回来,可是忘了,这时家长应大胆坦诚地告诉孩子原因,而不是回避或用家长权威处理此事。家长要把孩子当“人”看,而不是当“小孩子”看,只有父母给孩子树立了好榜样,孩子才会跟父母走得近。一句对不起,是很容易做到,它会给孩子带来一个诚恳的态度,一种被人尊重的感觉。其次,父母要经常对孩子说“谢谢”。这是接人带物最基本的礼貌。而孩子面前它的意义更深一层,它表示对孩子的一种真诚的鼓励。一句“谢谢”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付出得到尊重和赞赏。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小而忽视他们的付出,这样会戳伤孩子的积极性。在适当时候,要大方地说出“谢谢”,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鼓励和赞扬。

总之,尊重孩子是一件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的事。它是体现在与孩子相处的一朝一夕中。只要家长有心、用心,真诚地与孩子相处,学会对孩子说“对不起”“谢谢”就是尊重孩子的体现。这就是培养优秀儿童的白金品质秘诀之一。

教育孩子随笔篇五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

刚刚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面对38个性格迥异的小朋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凡凡。凡凡是我们班特别活泼可爱的孩子,看上去是很讨人喜欢的。但他又是一个典型的调皮大王,捣乱鬼。每次在上课的时候会发出一些声音,让我们不能很好的继续上课,或者肆无忌惮的离开座位走动起来。着实让人头疼。在与其他小朋友玩娃娃家的时候,有些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而越没有人跟他一起玩,他却硬要挤进去跟他们玩。所以在玩游戏时,我听到最多的话是:“老师,凡凡把我们烧的菜都倒在了地上!”“凡凡他没有付钱就把菜拿走了!”“凡凡他没有排队领钱!”久而久之的也就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一起玩了。

而在上课的时候其实他是能够安静的坐下来听课的,只是在讲到有趣的、好玩的事情时就会有点控制不住。经过这几个星期的相处观察,发现他在绘画方面相对来说稍微差一点点。但我没有看见他画的不好就批评他,而是不断的鼓励他:“其实你比上次画的已经好看多了,进步多了,但是老师希望你能画的更加好看一点。那下次老师就会把你的作品展示出来给其他小朋友欣赏。”

其实面对调皮的孩子时不用一味去责怪他批评他,有时一个小小的'动作,摸一下他的头,给他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比批评来得有用。当然也要时不时的鼓励他与小伙伴要搞好团结,互相谦让,有玩具大家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喜欢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爱是我们的教育手段,让我们多一点爱心,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关爱,来面对那些调皮的孩子。

教育孩子随笔篇六

我们班有两个调皮的孩子王德鹏和韩胜旭,就算老师站在他们身边,他们也不会理睬。说心里话我不太喜欢这两个孩子,他们的家长也老是问孩子在园的情况,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从上幼儿园就经常让老师留下,找他们谈话。他们经常对我说不听话你揍就行,话虽这样说,作为老师我们也不能这么做,我对他们两个有点不知该怎么做。

直到有一天,让我觉得这两个孩子的可爱,我突然觉得他两个会变成很可爱的孩子,就是有点调皮也没关系。上完课,孩子们都在画画,我挨着王德鹏跟韩胜旭坐,他们没到处跑。这时,王德鹏说:“咱们扮演植物大战僵尸吧!”王德鹏又说:“我当僵尸,去吃你”韩胜旭说:“拿我当炸弹,炸死你”王德鹏说:“拿我当水淹死你”韩胜旭说:“我当水草,你天天给我浇水”然后王德鹏待了一会说,那我把水都给你了,我不渴死了。我听了他们两个的谈话觉得很有意思,很好玩,我忍不住笑了,他们见我笑了,也不好意思的笑着低下了头。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调皮的孩子也会变得很可爱,他们并不是惹人厌的孩子,他们再怎么调皮也有可爱的一面,他们与老师也许不会有太多的交流,当他们与自己的同伴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变得可爱有时还会有点小幽默,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就会发现每个孩子的可爱之处。放学后,我把这件有趣的是告诉了他们的妈妈,他们也觉得自己的孩子很可爱,都笑得不得了,等他们都走后,胜旭的奶奶说:“请老师多费心吧,胜旭从小就是跟奶奶长大,因为他我们班有两个特别调皮的'孩子王德鹏和韩胜旭,他们就是那种一分钟都坐不了的孩子,我还怀疑是不是有多动症啊,他们在小椅子上从来都坐不稳,他们最喜欢就是在地上爬,就爸爸妈妈都是残疾人,奶奶年纪大了,在学习上也辅导不了他”听了这些话我的心里一阵酸酸的,我表示我一定会对他多加照顾,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请老人家放心。听完我的话,老人眼里湿湿的就走了,看着他们一老一小的背影,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其实,孩子们都是平等的,老师不会因为某些原因而对他有什么看法,反而会更细心的照顾他。

教育孩子随笔篇七

对幼儿适当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是我们每一个老师都会做的。可在实施表扬这种评价方法时,有没有偏心呢?幼儿又是如何看待表扬的?下面是我观察的部分孩子受到表扬后在大人接他们回家时表现:

“妈妈,今天老师表扬我了,说我画的画真漂亮。你瞧,还奖了我一个‘金太阳’呢,我下次要画的更漂亮,再得一个金太阳。”

“奶奶,老师夸我上课坐得很神气,老师表扬我啦。”

“爸爸,快看我的额头上有什么,老师说我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奖给我‘金太阳’啦!”

其实,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你会发现,那些没有受到老师表扬,没有得到金太阳的幼儿,在大人来接他们时,看到那些受到表扬的孩子在父母面前“炫耀”金太阳时,他们总是拉着大人的手闷闷不乐地想尽快离开,孩子们此刻的心情,我们有何曾去细细体会呢?我想他们肯定也在期待着老师的表扬、鼓励。

我们一直在说,对待每一个孩子都要平等,都要给他们爱。可是,在实际过程中,却没有做到。有些老师认为,对某些幼儿不能表扬,一表扬,他就会忘乎所以,还是批评好,让他清醒,知道自己还做的不够好。真的吗?对有错误的要批评,但只要他真有进步了。就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肯定了他的进步。让他知道该怎么做就会受到表扬。如果一个幼儿,连一次表扬都得不到,甚至做得很好也得不到表扬,其上进心得不到保护,要想让他有更大的进步,是很难了。

善于利用表扬,往往能使我们的教育效果更好!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要因为孩子的优秀才会去表扬他们,也不要吝惜你的表扬和鼓励,而应该让孩子们在得到了你的表扬和鼓励后,成长得更加出色、优秀。

教育孩子随笔篇八

一到孩子们的活动时间,面对性格差异的孩子,参差不齐的孩子们,无论你去怎么的要求,怎么的教导,老是有这么一帮孩子就是不合群,你说你的,他们做他们的,那么这个时候无奈的我们要怎么做呢?很久以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没有找到合意他们活动的方法与技巧,虽然有时候有一点点的成就感,那也是昙花一现,丝毫没有看到他们对活动的兴趣与热情。

今天跟往常活动一样,下午孩子们自由选择户外活动内容,玩球的、转呼啦圈的、玩摇摇马、滚筒的等等,满园子都是孩子们活动的画面,老师只管在旁边进行观察与指导就可以,偶尔参与一下,也不会打乱孩子的玩法。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特别留意那几个“调皮孩子”,于是,我的视线就在不住的搜寻着,还好,这几个孩子选择了玩球和呼啦圈。虽然手里拿着球和哗啦圈,但是玩起来一点精神也没有,我环顾四周,看到许老师正在组织一组的孩子进行“打保龄球”的游戏,于是我对这几个孩子点名过来,询问他们,想不想到保龄球那边展示一下,得到的回答是响亮的:“好!”

于是我带领孩子们来到了许老师的这一组,面对新的“创新项目”,这些所谓的“调皮孩子”可谓是劲头十足,偷懒、斗嘴的迹象没有了,热情上来了,兴趣也就随之来了。你瞧!谁说这些孩子不聪明,玩起保龄球来那个动作之优美,玩法之多,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外啊!我放心的把这些孩子留在了这一组,并交代了最“调皮”的葛文奕,“老师到玩球的一组去看看,这一组就交给你了,注意玩法,有什么事情及时跟老师说。”户外活动结束后,葛文奕小朋友不但带领这一组的孩子把场地上的玩具收拾的整整齐齐,还特兴奋地告诉我:“老师,明天我们还玩保龄球,可好玩了!”我说:“没问题。”

这就是特调皮捣蛋又可爱的孩子,也是我们每天的开心果、淘气包,但是有一点点惊喜就会给我们每一个老师带来无尽的欢乐!因此,多留意我们身边的“调皮孩子”吧。

教育孩子随笔篇九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告诉我们,当你把孩子当朋友,孩子也会把你当成大朋友,和孩子们在一起,会感到自己和快乐,同时,也更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感知他们的想法,孩子们对我们也会更加信赖。这种以平等融洽的关系带给的支持最易于幼儿沟通,也最容易被幼儿接纳。当你发现你成为他们的朋友时,你会觉得很幸福。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做孩子的朋友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做孩子的朋友教育随笔【第一篇】:和调皮的孩子做朋友

一提到调皮的孩子,相信很多幼师都会疼痛。因为我曾经也有这么一段头痛的经历。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现在想把这句话改一下"听话懂事的孩子是相同的,调皮的孩子各有各的不相同。"

记得刚毕业来到幼儿园。第一次走进教室就发现我们班调皮的孩子就非常多。一抓一大把。一个调皮的孩子就够让我们头痛了,现在还是一群调皮的孩子。对我这个刚刚走出校门的新手来说真的很难应付。

刚刚接到这个班,我对每一位孩子都充满了爱心。对那些调皮的小朋友我也是非常有耐心的跟他们沟通交流。但是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他们根本不买我的帐。甚至变本加厉起来,这些孩子往往个性强、胆子大、对自己约束能力差,吵吵闹闹的给班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个调皮孩子带动了一群本来懂事的孩子开始调皮,这一群调皮的孩子就带动了我们半个班的孩子调皮起来。我最初的耐心也被磨平了。我对他们发脾气拍桌子都不管用了。由于每天对他们施行"河东狮吼",加上我的发声不正确,我的声音时常会变成"沙式比哑"。

对于这些,我真的是苦不堪言。我对他们已经失去了信心。曾经的小天使群部变成了小魔鬼,一看到他们我就头痛。但是,在一次集体教育中我偶然发现,这些孩子特别喜欢受表扬。只要我每次说要表扬谁谁谁,他们的神情就都开始专注起来。就连那些特别好动的小朋友也会安静下来。其实他们都喜欢被老师关注被别人表扬的。

看来,他们也不是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的。从这开始,我对他们施行了一套策略。

当我们在平时遇到孩子时,或上课前,我就会鼓励的语言和喜悦的微笑提醒他们这节课不要再捣蛋了。甚至可以摸摸他的头说:"你上节课,已经有进步了,这节课要表现更好噢。""上节课,你认真听老师讲课,回答问题不错啊。""相信这节课你会表现更好,希望你继续努力。"我的名言是:鼓励,鼓励,再鼓励。想想看,我们大人都喜欢听好话,何况是一个孩子,何况老师的表扬在孩子的眼中是多么的宝贵。

在上课开始一段的时间里,可能孩子还能记住老师的话语,可是,后来就忍不住插嘴、开小差、走动、做小动作等等。像我以前会制不住说:"叫你不要说话!""再说,再动我就让你站到前面来"可是,我们的老师们,如果你不能忍住心中的怒火,这样大动肝火,你的身体会受得住吗?你的课还怎么上呢?孩子以后还会想努力地去改吗?我想: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很小的动作或是一个很严肃的眼神来提醒孩子,如果孩子还在玩心爱的玩具,虽然你三番五次强调不准在上课时候玩,带来会没收。但是,请你现在一定要忍住,你可以悄悄告诉他,快点学习,老师暂时帮你保管一下,放学以后再来拿。否则,你没收他的玩具,他会整节课无心学习,甚至对老师心怀忌恨。如果孩子在你讲得兴致正高的时候,突然有插嘴,你可以说:"你的问题回答得不错。要是你举手回答,就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了。下次记住好吗?"可当学生插嘴,是无理取闹时,你可以停住讲课三秒,用眼神告诉他,他犯错了。这就是考验老师的忍耐性的时候了,这就是彰显你教育魅力的时候了。

下课了,老师还可以找孩子谈一谈。跟他说说他这样做得不对,为什么不对;问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或者为什么改不了坏毛病;知道他犯错的原因后,可以告诉孩子相应的解决办法。并通过谈话,让孩子明白,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能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是与心换心。心理学认为:一个好的习惯形成需要21天。就这样周而复始,三番五次耐心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相信,就是一块顽石也会变灵石的。

何况,调皮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怎么可以把他的天性给抹杀了呢?幼儿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调皮是紧密相连的,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调皮",学龄前儿童身心发育很快,生长需要运动,运动帮助生长,孩子的很多"调皮"现象都是这种帮助生长的运动外部表现,从这个意义讲,调皮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生长孩子要动,但又缺乏知识经验,这一对矛盾是孩子"调皮"的本质。例如:

幼儿普遍爱玩运动玩具,这就是他们生长过程中必须伴随运动的表现,根据这一要求,社会及幼儿家长就要为幼儿配置适量且符合幼儿特点的运动玩具,以满足他们的生长要求,此外,在孩子玩耍过程中,应加强引导和看护以防磕伤、碰伤。又如,有的孩子骂脏话,就是他需要动口,但又缺乏经验,就在成人那里学来脏话骂人,这就是"调皮",对此孩子周围的成人就要讲文明、讲礼貌,身体力行,给孩子做榜样带头作用。如:给孩子讲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故事,教孩子背诵一些儿歌,朗读一些诗歌,这样不仅能丰富孩子的口语能力,又能满足孩子生长过程中"口动"的需要,经这样正确引导定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上证明孩子的父母硬是强制孩子不能动,就等于给生长中的孩子心灵上带上了"枷锁",这对他们身体的发育、智力和个性的发展都是有害的。

有些"调皮"其实是孩子求知的反映,有些孩子的好奇性特强,但他们知识经验有不足,这一对矛盾的发展就表现为"调皮"。例如:有个孩子他妈妈每次洗衣服,他就去玩水,每次都把衣裤弄湿,挨了打骂,但他还是要去玩水,妈妈问他为什么要玩水,孩子回答:"我用手一搅,就搅出很多泡泡。"原来是孩子对肥皂水泡很感兴趣,所以百玩不厌,打骂不怕,这看来就是"调皮",其实却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的求知欲旺盛的表现。知道了孩子"调皮"的根源,就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调皮"。孩子的文明,一方面要顺其自然,另一方面是正确引导,使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即学到知识,又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看来,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是可以有改变的。好动的孩子都是比较聪明的孩子,我们应该充分调动这些孩子好动的习性,让他们协助我们工作,给予他们鼓励与表扬,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安静,不要动等,这样效果可能要好一些。

原来我也曾经认为,有些孩子真的就怎样怎样了,调皮孩子再怎么付出也是没有用的。但是现在,我改变了这样的想法。在他们玩劣的外表下,我已经看到了希望,跟他们在一起,我已经感受到了一个成功的雕玉者的喜悦,因为璞玉只要精心雕琢是会成为好玉的。现在我也真正的体会到为人师者的真谛--付出,也需要用对方法!

做孩子的朋友教育随笔【第二篇】:用心感受,做孩子依赖的朋友

新的学期开始了天气天气还是那么的冷,可是上床睡觉,对于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来说像是在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天又有几个孩子睡不着,不停的做着小动作,我发现这几个孩子把被子踢得窝成了一堆,而同床的孩子也被殃及,看到这儿,我便走过去轻轻的拍拍他并且帮他把被子盖好,就这样帮他们一一将被子掖好,那天的午休特别的安静,平时睡不着的孩子那天也睡得特别香。

没有了小动作的声音,还真有点不习惯,可是到后来,我发现每次孩子们上床后,自己虽能也将被子盖好了,可是仍然有的孩子翻来覆去,了无睡意,每当我轻轻的拍拍他,或者帮他掖掖被角,他们就会很快入睡,对于这种情况我进行了反思,中班的孩子虽然没有小班孩子那样的哭闹,但是由于孩子对在幼儿园午睡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可改变的习惯,所以大多数的孩子选择了接受,可是也有少部分的孩子无法化解对午睡的不安情绪,致使在午睡时情绪还很兴奋,可是在家里却不会,究其原因,还是孩子对环境的排斥,使他不能很放心、安静的入睡,于是在后来每次午睡的时候,都会一一将孩子的被角掖好,孩子们便很快的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虽然只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可是孩子们却无比的安心,也解决了许多老师都很头疼的难题。

由此可见,用心去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孩子,才能将我们博大的关爱传递给孩子,才能使我们的老师成为孩子们可以信赖的朋友,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幼儿园成为快乐成长的乐园!

做孩子的朋友教育随笔【第三篇】:做孩子的好伙伴

情感交流是一种心灵的交汇,如果教师在幼儿的心中只是严厉的代名词,那么,幼儿就不会向老师表达心声,我们也无法探知幼儿的内心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更了解幼儿,我会以朋友的身份主动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与孩子们拉近距离,在适当的时候给与鼓励。就像在户外活动玩沙包时,我有时会故意自顾自的在一旁玩,孩子们看到后就会模仿,甚至会根据我的方法自己进行创造,创造出更好的玩法;有时我会直接参与到孩子们的“战斗”中,每当这时候,孩子们就高兴的不得了,他们在一旁不断给我加油,出主意,他们会大声喊“老师,你往这边跑”,“老师,你要把沙包踢到这个圈里”,“老师,你可以踢得更高一点”,看到孩子们那兴高采烈的样子,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童年时期,顿时充满了活力。

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会发现,你把孩子当朋友,孩子也会把你当成大朋友,和孩子们在一起,会感到自己和快乐,同时,也更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感知他们的想法,孩子们对我们也会更加信赖。因此,我们不妨蹲下来,敞开心扉接纳孩子,做孩子的好伙伴。

做孩子的朋友教育随笔【第四篇】:做孩子真正的朋友

每次带孩子们玩滑梯,总担心他们不小心碰着,或闹出什么事来,我总是瞪起眼精紧盯着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但今天,这情形发生了变化。王玉涵走到我身边,好奇的问道:“老师,你为什么站着不和我们一起玩呀?”“老师要看着你们呀!”我随口而出。王玉涵看着我不肯离去,我赶紧说:“滑梯那么小,老师这么高,没法玩呀。”“老师,我帮你,跟我们一起玩吧。”其实,在看孩子们玩闹时,我很想加入他们的行列,可想到自己是老师,便怯步了。“老师,快走呀!”王玉涵急切的拉起我的手。为什么不去呢?自己不是想和孩子们成为好朋友吗?我和王玉涵来到滑梯旁,和她一起爬上滑梯。孩子们看到我爬上滑梯,都高兴的喊起来:“老师和我们一起玩滑梯了。”看到孩子们的高兴劲,我的心中幸福极了。

是呀,孩子们希望老师成为他们真正的朋友,而我们老师往往只做老师。而当你发现你成为他们的朋友时,你会觉得很幸福。

做孩子的朋友教育随笔【第五篇】:做孩子的朋友

和幼儿朝夕相处,我们每一天都要讲很多话,而我们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说多了似乎也就习以为常,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其实,细细一推敲,它正是体现了师幼之间的一种"朋友"关系。

我们能够将关系亲密的人称为"朋友",那我们每一天亲切的称幼儿为"小朋友"时,不是也就应用对待朋友的态度感情去和幼儿交流吗?只有我们将幼儿真正当作我们的"小朋友",才会用朋友的身份于幼儿交流情感和看法,虚心征求和倾听幼儿的意见,赏识幼儿的优点和进步,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才能用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的发现和行为。

这种以平等融洽的关系带给的支持最易于幼儿沟通,也最容易被幼儿接纳。


教育孩子随笔篇十

当老师是幸福的,而管理学生却是很繁琐,很费神的一件事情。俗话说:“要想生气,教学耕地。”刚参加工作那几年,真是没少和学生生气。

后来,我重拾书本,翻看了很多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才明白,自己的行为的确不恰当。一个知识点不会,学生以后还可能会学会,可如果我失了态,言语过激,留在学生心目中的坏形象可是永远都抹不掉的啊。我还怎么教给学生做人呢?!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如果可能的话,谁不想表现得好一点呢?中国人学英语的确有难度,再加上我们学校地处农村,他们的父母大部分不懂英语,也不舍得买点读机,复读机,学生们想学得好很难。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要理解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去包容他们。

有的学生正处在叛逆期,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前几天,我们五年级二班有两个男学生打架,我训了其中一个叫李浩然的同学几句,他就冲我大喊大叫:“我不服,是他打得我啊,你凭什么训我?!”如果在以前,我早就对他劈头盖脸地训斥甚至叫家长,可现在我一声不响地等他吼完,才平心静气地对他说:“哦,我知道了你是冤枉的,是吧。可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啊,你们两个人打架你就一点错误也没有吗?他考虑了一下,低下了头说:“我不是故意惹他的,可能我应当和他说明白或者及时道歉,就不会发生刚才的.事了,对不起老师,我不应该和你顶嘴。”

自那以后李浩然同学不仅不捣乱了,而且对我特别的尊重和信任。

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的艺术,不是疾风劲雨,而是细雨和风;管理的艺术,不是粗暴训斥,而是耐心呵护;管理的艺术,不是师道尊严,而是和谐平等;管理的艺术,不是简单随意,而是用心经营。

让我们向着管理的艺术化努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82554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