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丰收的心得体会(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1 17:05:05
最新丰收的心得体会(汇总9篇)
时间:2023-10-21 17:05:05     小编:琉璃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丰收的心得体会篇一

国务院决定,自20__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意义不言自明:不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尊重农民、爱护农民、关心农民的良好氛围,也提醒社会各方面更加重视和关注“三农”工作,关心和爱护广大农民,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农民职业的尊重。

事实上,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如彝族的火把节、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但在国家层面上缺少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去年全国两会期间,45名人大代表提出设立丰收节的建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各级以及相关部门对今年的首届“农民丰收节”不仅高度重视,为举办好首届“农民丰收节”可谓新招频出:类似亿万农民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社会各界话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电商促销促丰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把每个地方的特色挖掘展示出来,让全社会共同感受丰收的喜悦。

举办好“农民丰收节”,不仅在节日,应更多做好节外功夫。首先,不应只注重仪式感。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办乡村节会成为普遍现象,这种政府搭台的方式,对于促进农副产品销售、增加村民收入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实事求是地说,有的节会太注重仪式感,“热闹”一阵子后,“骤冷”表现明显。村民的农副产品,仅仅在节会期间俏销,之后很快又陷入“销售难”。举办“农民丰收节”,应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其次,应从政策、资源、资金、环境等各个方面,为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等创造良好条件,并探索乡村振兴的办法,创新“三农”工作的思路,让广大农民能够安心农村、安心农业、安心发展农村经济,真正让农民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职业。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总之,让农民口袋鼓起来、让农民收入多起来,才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要义所在。

丰收的心得体会篇二

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开始渐渐变凉,人们在开始慢慢增加衣服。

每当树叶随着秋风哗哗歌唱的时候,早上一定是一地的落叶。每当听到这风,看到这雨,见到这飘零的树叶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从前,想起从前那些快乐而又繁忙的秋收季节,那种农村的一曲曲交响乐。

秋天是一个成熟的季节,秋风吹熟了硕果,也送来了丰收的喜悦,娇艳的花儿有了果实,使人们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结晶,经过辛勤耕耘的.土地回报了人们的付出和汗水,以满目的秋色给人们带来欣慰的愉悦和灿烂的笑脸。玉米成熟了,想想人们开始从闲暇中忙碌起来,背着成捆的袋子,开着自家的车,去收获大地的馈赠,当人们把金灿灿的玉米从秸杆上掰下来,如一位老人送出了自己的“金娃娃”,把自己的余生精力都凝聚在小小的苞米粒里。

记得那是八十年代初,那时我们家还有土地,每年的秋天,我都要回去帮助秋收,掰玉米,刨地瓜,拾棉花,卖棉花,割豆子,整地种小麦,凡是在这个季节的农作物,都要颗粒归仓,收回家。掰玉米,是很累的,汗水往往湿透整个衣服,汗水顺着脸颊不停的往下淌,把玉米掰下来运出去,因为那时还没有汽车和脱拉机,只能用牛拉车,一车一车拉回家,然后再把玉米杆刨下来,晒上几天,再捆起来用车一车一车拉回家,以备冬春喂牛羊。然后才上肥翻地整地种小麦。

刨地瓜,除了用力气之外,还要掌握技巧,不然,会把地瓜都给刨烂的,尤其是那些留着冬春食用的地瓜,要是有伤是储存不住的,春地瓜大都用来在地理削开,晒成地瓜干,用来造酒或作饲料用。

拾棉花,讲究耐心仔细,然后才是速度,不然会把干叶子粘到棉花上,一天下来腰酸背疼。最头疼得还是卖棉花,棉花晒干,天不明就要赶到收购站排队,需要一整天的时间,虽然等的时间让人不耐烦,当拿到钞票时,心里那个高兴劲,早把不快忘记了。

记得那年收割豆子时,才最有情趣,一般下地前,都要带个盛蝈蝈的笼子,那时的天空湛蓝,地边的水沟里不停的游着小鱼;泛黄的野草,仿佛一条条草龙似的,南北延伸开去,你简直望不到尽头,无数秋后的蚂蚱们,就在那里面沉思着,考虑着秋后的去向。轻轻地,我一路走过去,便踢散了草径上隐藏着的数以千万计的蚂子蚱孙们,它们抖开翅膀时的模样,也是很好看的。那些薄如蝉翼的中间几层透明的小翅,很让人爱不释手,捏在指间,腻滑光溜,仿若无物般,一不小心,便扯捏碎了,松开两指,便被轻轻的风,轻轻地就带走了,带向了远方。地里的其它虫害很少,只有蚂蚱蝈蝈,黄豆、绿豆地里最多,蝈蝈咬人,我就用两只手捧起来,小心翼翼的放到笼子里,把它关起来,在笼子里养着,等回到单位分给同事们,这种礼物他们很高兴,比农产品还要喜欢。蚂蚱,能捉多少算多少,品种好的,人可以食用,用油炸着吃,其它的用来喂鸡鸭。收割豆子是要掌握时机的,熟的不能太过,否则籽粒会炸在地里,太嫩了就会影响产量。收割时不小心会时常割破手脚,对我来说,每次回单位,都是带着轻伤回来。

丰收的心得体会篇三

在农村,每到秋天都是农民们最忙碌的时候。他们忙着收割粮食,盘点农产品的产量,以及将农作物储存起来。经历了一个农耕季节的努力与付出,当丰收的喜讯传来,农民们感到欣慰和满足。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经验和体会。

第一段,收获带来的快乐。收获不仅代表着农民的辛勤付出的结果,也代表着一年的辛劳得到了回报。丰收的喜讯使农民们庆祝,他们欢呼雀跃,一片欢乐的气氛弥漫在农田中。收获带来的快乐让农民们感到满足和幸福,同时也激励着他们艰苦努力的动力。

第二段,收获的喜悦与自豪感。丰收不仅仅是产量的增加,更是对农民们的一种认可和肯定。他们将丰收视为自己努力的证明,也是对自己农业技能和智慧的肯定。在收获的喜悦中,农民们会庆幸自己曾经的选择和决策,他们会为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工作感到自豪。

第三段,收获背后的辛酸和辛劳。丰收的背后是农民们千辛万苦的劳动。在一个农耕季节里,农民们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田间劳动,他们耕种、施肥、除草、浇水等等。他们要面对雨雪风霜的侵袭,忍受艰苦和劳累,甚至还有爆发的病虫害的困扰。在收获的背后,农民们付出了巨大的汗水和心血。

第四段,从收获中得到的启示。收获让我明白了付出和回报之间的关系。农民们的收获是他们辛勤劳动的结果,他们与大自然携手合作,通过精心的耕作和管理,才有了这样丰硕的成果。这个过程告诉我们,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得回报;只有经历困难,才能享受成功。

第五段,将收获与分享结合。在农村,丰收不仅仅是农民个人的喜悦,还是整个社区的庆典。农民们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分享他们的成果,他们会互相交换农产品,互相致以祝福。这种分享的精神让农村社区更加团结和温暖,也让整个农村充满了和谐与幸福。

总结起来,收获是农民们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收获带来的快乐、自豪感以及共享的精神,让农民们感到满足和幸福。然而,在丰收的背后,是农民们付出的辛酸和辛劳。从丰收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只有通过努力和付出,才能获得真正的回报。因此,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以农民们的付出为榜样,坚持努力工作,追求更大的收获和幸福!

丰收的心得体会篇四

今天上午,天气特别的晴朗。本来秋天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但是今天的气温有30多度,跟夏天也没什么两样了,晒得我脸都要起皮了。

一路上,一阵暖洋洋的风吹在脸上,更有一种刺痛感。一路上我们看到了,许多美好的景色,马路两旁的树木,叶子都发黄了,它们翩翩起舞,不进的飘落下来,有时正巧落在我的车玻璃窗眼前,像是在跟我挥挥招手。快到外婆家了。一路上就看到了许多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远远望去,像是一片沙漠。沉甸甸的稻穗都弯下了腰,像是害羞的小姑娘似的,你挤我挤的,紧紧地挨着,有的在马路上,已经晒满了已收割的稻谷。随着经济的发达,农民伯伯也享受着收割机的滋味,这样可以减轻农民伯伯的劳动体力。因为听妈妈说过,以前在这样的季节收割的时候,妈妈放学回家,就去帮外公外婆帮忙,要用镰刀一株一株的割下来,晒几天等干了,然后用打割机一把把的挤下来,这样一天下来,会累得要命,脚腿都痛得不能动弹。

以前,是一条条泥泞的马路,现在都是变成了一条条小泥路,他们用收割下来的稻谷,在马路了铺了一张大布,让稻谷在这上面尽情地躺着,让太阳把它们晒干。哇!到了外婆家,原来,外婆家门口也晒满了一片片金色的稻谷,像铺了一层地毯似的,我连忙拿起扫把,在稻谷上面来回扫动,能够加快吸收水分,我还觉得很好玩呢!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做农民伯伯也真不错呀!他们能够种植许多蔬菜和果树,能够新鲜的吃到自已种植的果实和粮食。

农民丰收节心得体会范文

丰收的心得体会篇五

这部电影真诚又写实的拍出了青春期的躁动与迷茫,拍出了小镇青年想要走出去过程中交织的希望与绝望。不知道导演具体年龄是多大,或者可能剧本本身就很优秀。因为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关于青春、关于校园霸凌,还有关于人生的许多慈悲和怜悯。

在导演出色的镜头语言中,我感受到了青春的美丽和残酷、人生的无常和希望、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绊和取暖、以及导演对这些人所倾注的理解和善意。

我最喜欢的角色其实是那名警官。是他试图拯救陈念却无功而返,是他告诉自己的同事:“你我都不会做这种事情,但他们是少年”,是他最后说服了陈念自首,没有让两个人此后都生活在更痛苦的深渊。他有智慧且慈悲。

试想一下,如果最后按照陈念和小北最初的计划,结局会怎么样呢:小北替陈念坐牢,陈念终生愧疚,郑警官说了:如果小北替陈念坐了几十年牢,陈念这一辈子就毁了。对,是陈念的一辈子,不是小北的一辈子。

少年单纯鲁莽却一往直前,但他们在那一刻不明白的事情是:愧疚足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哦对了,监狱最后那场对视戏真的精彩:一言不发的两个人,凭借微动作,演出了非常多层次。

还想说的是,这部剧的确拍出了少年世界的彷徨和残酷。

少年们在那个时候还不懂得怜悯和同情,他们肆意妄为、嚣张跋扈,他们好像总是能够被原谅。

如果不足够幸运,有人需要用一生去偿还少年时所欠下的债和情。

所以喜欢《少年的你》歌里唱的:“飞呀飞呀飞,庆幸我们如今已解围”。

所有能够看到电影的人都应该庆幸的:我们是从少年时代成功解围的人。

丰收的心得体会篇六

又是一年秋分时节,太阳直射点缓缓落脚至赤道,20_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为必要。因此,开展“送技术”活动的落脚点就是促进经济发展,让群众得到实惠,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协助抓好产业规划、积极向所结对联户的农户(居民)提供产业发展、致富项目信息、协调信贷、技术培训等帮助,扶持群众依靠发展产业发家致富,让他们能在自我努力中找到自身的价值。

党员干部在走访了解、摸清实情基础上,要综合分析“三农”发展状况,从制约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源头”做起,采取“出路子、供信息、帮钱物”等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帮助脱贫致富。同时,要联系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技培训,帮助困难群众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只有让“输血与造血”的帮扶并举,才能立足于农村的长远发展,帮助他们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推而广之,如果更多的官员、更多的基层政府都能“俯身弯腰”,真正放下身段、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带着真情实感去融入群众中,做到“望闻问切”,多看看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多问问柴米油盐,多了解厂矿企业的生产状况,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会受群众欢迎,被基层接受。

丰收的心得体会篇七

今年的农忙季节,我有幸参与了一场丰收篇,亲身体验了丰收的喜悦和辛苦。这次丰收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与收获的甜美。

第二段:劳动的辛苦

参与丰收并不仅仅是丰收那一天,实际上,它是一个长达几个月的过程。从播种起,我们就要每天早早起床,背着农具和种籽来到田地,艰辛地进行农事劳动。曾经有一天,我不慎摔倒了,鲜血顷刻涌现,但我却没有放弃,破皮的手和受伤的腿让我更加坚定了完成任务的决心。

第三段:收获的甜美

经过数月的辛苦劳动,当我们看到那片金黄的麦浪在阳光下摇曳时,内心涌动的喜悦无法言表。我看着我亲手培育的一棵棵稻谷和一片片白花花的棉花,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满足。在丰收当天,我们用欢呼和歌声为这一片丰收的土地庆祝,感受到了农耕文明的力量与魅力。

第四段:劳动与收获的反思

在劳动中,我明白了劳动的艰辛,更加尊重了劳动这一神圣的过程。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我们去劳动,只有通过汗水和努力,才能换来收获和成功。同时,丰收篇中,我们还学会了团结与合作,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一起努力,就能创造奇迹。这种团队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各种问题,实现更大的目标。

第五段:对未来的期许

通过这次丰收篇,我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期许。我希望能更加珍惜每一次劳动,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个任务。我相信只要我持之以恒,不怕艰辛,就能收获更多的幸福与成长。同时,我也希望将这种劳动与收获的精神带到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在这次丰收篇中,我真正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甜美。劳动的过程或许辛苦,但收获却让人感到无比满足。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都能珍惜劳动,享受收获的喜悦,不断追求卓越,实现自己的理想。让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为我们的未来撸起袖子加油努力吧!

丰收的心得体会篇八

丰收是每个农民辛勤劳作的结果,也是农民对于一年努力的满满回报。作为一个农民,我深感丰收带来的喜悦与满足。下面,我将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总结和分享我的丰收心得体会。

第一,艰辛劳作带来的满足感。农民的工作是辛苦、繁杂且孜孜不倦的,但丰收时的喜悦使我明白:努力与付出是值得的。从春耕到秋收,我和家人都付出了无数努力,每一片耕地都亲自动手耕种,每一棵幼苗都亲自浇水施肥。经过漫长的等待,当庄稼长势良好并蔚蓝色的天空下一片金黄的麦浪向我招手时,内心真的感到非常满足和欣慰。

第二,眺望丰收后的未来。丰收的背后意味着一个美好的未来。当我在田间走动时,我能够看到多样化的作物丰收,感受到大地的庞大和生命的生机。我深知,这丰收的作物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还可以为我们的村庄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希望。丰收后的未来充满了可能性,这鼓舞着我更加努力地工作,为美好未来做出贡献。

第三,感悟劳作与自然的和谐。农民的工作与自然息息相关,我们需要细心照顾每一棵作物,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来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通过劳动与自然的和谐,我深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在庄稼生长的过程中,我亲眼见证了春天的萌芽、夏天的茁壮和秋天的丰盛。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让自然的力量为我们所用的智慧,也体会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第四,要心存感恩。丰收的时刻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奇迹和自然界的慷慨。作为农民,我对于自然给予我们的礼物充满感激之情。我明白,这份丰收不仅仅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更是大自然的恩赐。因此,我要时刻心存感恩,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丰收,同时,也要对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农业。

第五,将丰收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丰收是一种精神,一种勤劳、坚持和希望的精神。我要将这份丰收的喜悦和成功的体验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勤劳、坚持和希望的态度。通过丰收的心得体会,我更加坚信只要我肯努力,付出就一定能够得到回报。

总之,丰收是农民辛勤劳作和勇敢拼搏的结果,也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丰收中我学到了许多,明白了努力和付出的意义,感悟到了自然与劳动的和谐,更加珍惜和感恩丰收的结果。作为农民,我将继续用丰收的心得体会去激励自己,努力发展农业,并将丰收的喜悦融入到我的生活中,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丰收的心得体会篇九

鱼肥果甜稻米香,金秋九月丰收忙。9月23日,中国亿万农民首次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的一个全国性的节日,是属于亿万中国农民的节日,是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

“中国农民丰收节”虽然是亿万中国农民的节日,其主角是农民。但在庆祝丰收的同时,也别忘了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战斗在农村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长期的奋斗与付出。笔者认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喜悦,还有那些超出丰收本身的感悟与体会。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齐头迸发。党的_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等系列的政策举措不仅取得显著实效,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肯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农村干部群众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推动“三农”工作的内生动力得到不断激发。

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集中彰显。_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尤其是通过持续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目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120_亿斤以上的水平,这是农业的基本面。正所谓手头有粮,心中不慌。特别是近年来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随着农村产业发展、产业融合、生态建设等工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通过奋斗实现了就业增收、脱贫奔康。“中国农民丰收节”已经不是一般的节日,而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同时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农民正逐渐成为一种让人向往的职业。

信心、决心、恒心凝聚增强。早在20_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这“三个不能”表明了党中央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广阔的农村大地呈现出一派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兴旺景象。为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汇聚起磅礴力量。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轮廓初显。近年来,以加快新农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为引领,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高品质的绿色发展,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得到快速推进,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修复,农民创业就业增收提速,农村社会保障不断跟进,城乡发展不平衡有效改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集聚,为推进“五个振兴”夯实了基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蓝图正一点一点地变为现实。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80016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