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咏柳的教案设计篇一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全班齐读课题《咏柳》)
(4)看一下图中的画,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5)这首诗的作者是:(板书 贺知章)
二、了解作者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月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少年就以文词而出名 。公元695年升进士,做过工部侍郎等官。晚年与李白交友,酒后作诗文,神采飞扬。他工书法,尤其章草隶书。《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存诗20首。写景的诗,较为清新通俗,除本课《咏柳》外,还有《采莲诗》《回乡偶书》广为传诵。
三、理解诗题
《咏柳》,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柳树在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四、理解古诗
学习1、2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
“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
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
“丝绦 ”,用丝编成的带子。
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两句诗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学习3、4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
“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裁剪。
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
二月春风似剪刀。
“似”好像。
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两句诗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分析文章
《咏柳》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这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五指导朗读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要求:读出感情,读出诗的节奏感。读的时候,注意词与词之间节奏不要完全一样,有快有慢,要有变化。强调的内容要读重音,比如:谁春风。
咏柳的教案设计篇二
《咏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千古佳作,诗人用独特的笔触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柳树在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呈现出的勃勃生机。《咏柳》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这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形成了一定的语感。他们能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读懂一些浅显的诗歌。《咏柳》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对春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知,对诗句内容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兴趣!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到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诗句意思,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品味诗歌意境。
教法及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在观看微课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并质疑问难,讨论交流,展开想象,开拓思维。
教学准备:微课 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首先以优美的图片及生动的导语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生机勃勃的春天,再问学生
你能背出一首你学过的与“春”有关的诗吗?然后指名背《春晓》《绝句》《草》等诗。再引出这首诗,把学生带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认读生字,反复朗读
我首先请学生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然后我利用生字卡片,指名读、 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检查指导认读“咏、妆、绦”等生字,指导学生写好“裁”等难写的字。
在微课当中,已对古诗进行了范读,也对古诗的朗读作了重点指导,这节课中,首先请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朗读,并相机指导,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三、检查诗文,适时点拨
因为在微课中,老师已对古诗的注释、译文及意境作了阐述,所以,这节课中,我打算采取学生汇报的形式检查、巩固知识,这样,既检测了看微课的效果,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再加上老师的指导,学生就能更牢固地掌握大意。在交流时,尽量让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来交流,从他们身上容易发现问题,从而灵活制定教学内容。
四、质疑问难, 小组讨论,品味意境
首先让学生在学习微课及品读大意的基础上质疑问难,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自己的疑问,再根据学生的质疑进行梳理。简单的问题同学相互解答,对于有价值的疑难问题,相机进行梳理。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反馈。
学生可能会提出: “作者为什么把春风比作剪刀?”或“这把灵巧的剪刀裁出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品析。在层层推进的线索中,以“美”字 为着眼点,通过指名读、挑战读、分组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在诗中透过字里行间寻找美、体会美。
继而引发学生想象“春风还裁出了什么?”学生将已有的对春天的认识,在脑海中立刻形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有的学生可能说裁出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裁出了各色鲜艳的花朵;裁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首诗不仅描写春天的柳树,而且还写出了诗人愉悦的心情。这一过程,拉近了古诗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丰富了古诗的意蕴,使学生体会到春天那万物苏醒,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五、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在教学中我会让学生反复吟诵,边吟诵边想象诗歌的意境,然后让学生交流读诗时,眼前浮现的景象。此时的诗歌,在孩子们的眼中可能已变成了一幅幅活动的画面。最后,我再配上柔美的音乐,让学生做一回诗人,配上适当的动作,边想象画面,边吟诵古诗,再背一背古诗。这样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加深对诗意的理解,领悟诗人把对柳树的赞美,升华到对春天的赞美的创作用意。
迁移能力让学生观察春天的柳树,或者其它景物,把自己的观察或由此想到的写下来。
咏柳的教案设计篇三
一、教材分析: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这首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1.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咏柳的教案设计篇四
教材简说:
本课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及有关的柳树图片)
(这里最好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柳叶、柳树形象。)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课题,解题。
3、全班齐读课题。
4(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5、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1)(放远看柳树的图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四、想象意境,美读成诵
1、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的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
2、直到有感情的朗读,能背诵的自己被一遍。
五、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六、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1、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小组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说说怎样记住它们。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指导书写“妆、柳、丝”。先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再师范写。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咏柳的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提示:这首歌的歌词是首古诗,小朋友在演唱的时候不理解其中的`含义,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来进行教学。课堂游戏:咏柳。活动目的:感受歌曲优美、流畅的情绪,知道春天季节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并用歌声表达内心的感受。
活动准备:音乐《咏柳》
活动过程:
1.在音乐的伴随下,小朋友们以跑跳步依次进入教室。
2.老师弹奏一首乐曲,分别在高、中、低三个音区弹奏,让小朋友随音乐的节拍拍拍手。当听到高音旋律时,双手在头上拍;听到中音旋律时,双手在胸前拍;听到低音时,双手在腿部拍。
3.《咏柳》
a.老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柳树发芽了” 。老师示范唱,引起小朋友学习的兴趣。
b.老师用清唱的方法再次为小朋友示范,帮助小朋友熟悉记忆歌词。
c.请小朋友随老师的琴声一起练习节奏。
d.学唱歌曲,吐字要清楚,音要准。
(第五课:咏柳)
咏柳的教案设计篇六
1、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2、理解古诗中“咏”、“碧玉”、“妆”、“丝绦”等字、词的含义。练习发音咏、高、条、绦、垂、知。
3、欣赏古诗,并初步理解古诗发现古诗韵律的特点。
重点:理解古诗中“咏”“碧玉”“妆”“丝绦”等词的含义。
难点:初步理解古诗并发现古诗韵律的特点。
柳树图画;教学课件.
(一)出示一幅柳树的图画.引起幼儿兴趣.
这是一棵什么树?它是什么样子的?
(二)欣赏教学课件.了解一些关于柳树的知识.
1、教师小结柳树的`特点:落叶树,柳枝细长,柔软下垂,生长很快,适合在水边生长,树皮,树枝,树根都可入药.
2、让幼儿小结柳树的特点。
你觉得柳树美不美?什么地方美?
(三)欣赏古诗咏柳的教学课件.让幼儿欣赏并理解古诗内容.
1、初次欣赏古诗。
在古代有个叫贺知章的诗人也觉得柳树很美,他写了一首诗来赞美它,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2、完整欣赏古诗《咏柳》,初步理解古诗。
诗歌里说了些什么?你记住了哪一句呢?
3、再次欣赏古诗,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及古诗所表达的含义。
哪些地方你听懂了,哪些字词你不明白?你可以举手问老师。
4、分句理解古诗意思。
5、通过观察课件,小结古诗的特点。
你们来看一看这首古诗和我们平时所学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
(四)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1、教师范读,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这是一首很美的诗,老师也想念一念,你们来听一听好吗?
2、师生一起朗诵古诗:集体、轮念等多种形式。
3、请幼儿表演朗诵古诗。
咏柳的教案设计篇七
教学提示:这首歌的歌词是首古诗,小朋友在演唱的时候不理解其中的含义,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来进行教学。课堂游戏:咏柳。活动目的:感受歌曲优美、流畅的情绪,知道春天季节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并用歌声表达内心的感受。
活动准备:音乐《咏柳》
活动过程:
1.在音乐的伴随下,小朋友们以跑跳步依次进入教室。
2.老师弹奏一首乐曲,分别在高、中、低三个音区弹奏,让小朋友随音乐的节拍拍拍手。当听到高音旋律时,双手在头上拍;听到中音旋律时,双手在胸前拍;听到低音时,双手在腿部拍。
3.《咏柳》
a.老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柳树发芽了”。老师示范唱,引起小朋友学习的'兴趣。
b.老师用清唱的方法再次为小朋友示范,帮助小朋友熟悉记忆歌词。
c.请小朋友随老师的琴声一起练习节奏。
d.学唱歌曲,吐字要清楚,音要准。
(第五课:咏柳)
咏柳的教案设计篇八
1、培养幼儿听古诗的兴趣,并能记住诗名,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
2、引导幼儿按要求进行观察,并完整地讲述图画内容。
3、知道贺知章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
4、愿意欣赏古诗,感知古诗语言的优美,风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幼儿教材、大书、录音机,磁带柳树的图片
一、谈话:柳树
1、提问:小朋友,春天来了,身边的景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幼儿说出春天的美好景色
2、教师出示柳树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
3、你觉得春天的柳树像什么?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回答问题
二、请幼儿学燕子飞,到指定的位置取书
三、请幼儿将书翻到第15页,和乖乖熊一起看图讲述
看图片上是什么季节?什么地方?近处有什么?什么样子的?远处有什么?什么样子的?
四,看动画,与老师一起欣赏古诗。并回答问题
1、请一名幼儿在大书上示范欣赏古诗,师生共同提出欣赏要求
2、提问:这首古诗的名字是什么?请幼儿在书上划指古诗的名字,集体回答
4、介绍作者贺知章,他是我国唐朝伟大的诗人,
5、再次欣赏古诗一遍。
小百科:《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咏柳的教案设计篇九
1、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并乐意背诵古诗。
2、知道柳树是在春天发芽的。
准备安静的课堂气氛,整理好幼儿坐姿。
1、教师出示有柳树的春天图片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老师手中的画里有什么啊?(柳树)那柳树都是在什么时候发芽呢?(春天)。那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新的古诗《咏柳》。
2、教师朗诵古诗。
3、教师翻译古诗意思,幼儿了解。
师:像碧玉一样打扮得高高的柳树,万条柳树垂下了绿丝条,不知道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出的,哦,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好象剪刀一样。
4、幼儿学习古诗《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才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教师再次带幼儿朗诵诗歌,让幼儿读准词句。
6、活动总结:小朋友们!春天的`柳树美不美啊,但是啊小朋友们要爱护花草树木,我们的的树才会更绿更美。
7、活动结束
咏柳的教案设计篇十
教学提示:这首歌的歌词是首古诗,小朋友在演唱的时候不理解其中的'含义,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来进行教学。课堂游戏:咏柳。活动目的:感受歌曲优美、流畅的情绪,知道春天季节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并用歌声表达内心的感受。
活动准备:音乐《咏柳》
活动过程:
1.在音乐的伴随下,小朋友们以跑跳步依次进入教室。
2.老师弹奏一首乐曲,分别在高、中、低三个音区弹奏,让小朋友随音乐的节拍拍拍手。当听到高音旋律时,双手在头上拍;听到中音旋律时,双手在胸前拍;听到低音时,双手在腿部拍。
3.《咏柳》
a.老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柳树发芽了”。老师示范唱,引起小朋友学习的兴趣。
b.老师用清唱的方法再次为小朋友示范,帮助小朋友熟悉记忆歌词。
c.请小朋友随老师的琴声一起练习节奏。
d.学唱歌曲,吐字要清楚,音要准。
(第五课:咏柳)
咏柳的教案设计篇十一
1.在熟悉七言古诗的基础上,尝试用黄梅戏《女驸马》选段演唱七言古诗《咏柳》等。
2.借助教师动作暗示感知乐曲中的附点并理解古诗内容。
3.体验用新诗为乐曲填词的快乐。
1.幼儿已熟练背诵七言诗《咏柳》等。
2.幼儿听过黄梅戏曲调,对黄梅戏有初步认识。
3.《女驸马》vcd选段及伴奏带。
1.演唱黄梅戏《看灯》进场。
2.看vcd画面,欣赏《女驸马》选段,初步感知旋律。
师:音乐是一段……它和我们听过的黄梅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再次欣赏,进一步熟悉旋律。
师:我们一起跟着这段音乐用“拉拉拉”来哼唱。
4.听伴奏带,在教师启发下边哼唱边做动作,感知黄梅戏曲调拐弯绕的特点。
5.欣赏教师用七言诗演唱黄梅戏曲调。
师:你们发现这句歌词是几个字啊?我们学过什么诗也是一句七个字。
6.再次倾听教师演唱,并随教师做动作。
师:你们听我唱《咏柳》的时候,在哪个字是有点拐弯的,拐弯的地方我做了什么动作?
7.跟随教师听琴声念歌词并做动作,体验乐曲中“附点”部分。
师:你们发现最后一句哪个字重复念了?怎么重复的?
8.教师带领幼儿听琴歌唱。
9.在教师引导下替换歌词,并听音乐随节奏做动作默念歌词。
师:你们还会什么七言诗,我们一起不发出声音跟着琴声在心里念。
10随教师用新诗演唱。
11.幼儿散点站立,独立用新诗演唱。
师:你们还想唱什么七言诗?你们自己能唱吗?如果不记得,你们怎么办?
12.带领幼儿边唱边做“男生”动作。
师:刚才我们做的动作都是旦角的'动作,黄梅戏中男生动作和女生不一样,他的手是虎掌,脚是靠步,手指是剑指。
咏柳的教案设计篇十二
1、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2、理解古诗中“咏”、“碧玉”、“妆”、“丝绦”等字、词的含义。练习发音咏、高、条、绦、垂、知。
3、欣赏古诗,并初步理解古诗发现古诗韵律的特点。
重点:理解古诗中“咏”“碧玉”“妆”“丝绦”等词的含义。
难点:初步理解古诗并发现古诗韵律的特点。
柳树图画; 教学课件。
(一)出示一幅柳树的图画。引起幼儿兴趣。
这是一棵什么树?它是什么样子的?
(二)欣赏教学课件。了解一些关于柳树的知识。
1、教师小结柳树的特点:落叶树,柳枝细长,柔软下垂,生长很快,适合在水边生长,树皮,树枝,树根都可入药。
2、让幼儿小结柳树的特点。
你觉得柳树美不美?什么地方美?
(三)欣赏古诗咏柳的教学课件。让幼儿欣赏并理解古诗内容。
1、初次欣赏古诗。
在古代有个叫贺知章的诗人也觉得柳树很美,他写了一首诗来赞美它,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2、完整欣赏古诗《咏柳》,初步理解古诗。
诗歌里说了些什么?你记住了哪一句呢?
3、再次欣赏古诗,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及古诗所表达的含义。
哪些地方你听懂了,哪些字词你不明白?你可以举手问老师。
4、分句理解古诗意思。
5、通过观察课件,小结古诗的特点。
你们来看一看这首古诗和我们平时所学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
(四)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1、教师范读,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这是一首很美的诗,老师也想念一念, 你们来听一听好吗?
2、师生一起朗诵古诗:集体、轮念等多种形式。
3、请幼儿表演朗诵古诗。
咏柳的教案设计篇十三
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揭题解题,简介作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习一首
3、课件出示春柳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柳树的美。
4、过渡: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课件出示诗歌)师: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习要求预习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等一下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能力好吗?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1、生自由朗读。
2、检查朗读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
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
5、看来大家通过预习,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学到这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绿;枝多;叶细)
6、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流朗读)
3、交流朗读:(主要运用课件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
(2)、出示第二句诗课件,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
(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指导朗读,齐读全诗。
4、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
1、学生闭目想象意境。后先让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
2、出示本诗配歌课件,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
3、吟诵本诗: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4、学生吟诗,背诗,互相评价。
五、选读诗歌,拓展思维——丰富美。
1、大家吟诗的时候多投入啊,可见这一首诗写得多好啊!想不想多读一些这样的好诗呢?
3、课件出示与本诗相关的几首古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读。
六、自主作业,迁移能力——延伸美。
学了这首诗后,你回去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可找一些描写春天的诗来朗诵;可画一幅春天的画,可以《咏柳》为题写一篇作文。)
咏柳的教案设计篇十四
1、会认“咏、柳、碧、垂、似、剪”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1、会认“咏、柳、碧、垂、似、剪”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启发谈话:
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听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唐代大诗人贺知章,通过描写柳树来赞美春天的诗。
2、板书课题
柳树可喜欢春天了,它总是轻轻摇摆那长长的柳条,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快让我们来听听诗人是怎样歌颂柳树赞美春天的。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2、自己试读课文。
3、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4、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三、细读课文,读懂诗句。
1、你一定想把这首诗读给同学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诗句)
2、指名学生读诗句。
(请读的好的学生配上音乐再读一读)
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
3、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过渡:在这一片明媚的春光中,柳树垂下了姑娘长发似的柳条,一阵春风轻拂,那柳条随风摆动,碧玉似的叶子在春光中,仿佛一个个小生命在颤动,多么迷人的春天啊!
1、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2、指名学生背诵。
3、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4、集体背诵古诗。
五、课外延伸,注重积累。
1、你还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故事?背给同学们听听吧。
2、多么迷人春天,你也可以当当小诗人或是小作家,说几句赞美春天的诗句吧。
咏 柳
贺知章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咏柳的教案设计篇十五
1、培养幼儿听古诗的兴趣,并能记住诗名,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
2、引导幼儿按要求进行观察,并完整地讲述图画内容。
3、知道贺知章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
4、愿意欣赏古诗,感知古诗语言的优美,风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幼儿教材、大书、录音机,磁带柳树的图片
一、谈话:柳树
1、提问:小朋友,春天来了,身边的景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幼儿说出春天的美好景色
2、教师出示柳树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
3、你觉得春天的柳树像什么?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回答问题
二、请幼儿学燕子飞,到指定的位置取书
三、请幼儿将书翻到第15页,和乖乖熊一起看图讲述
看图片上是什么季节?什么地方?近处有什么?什么样子的?远处有什么?什么样子的?
四,看动画,与老师一起欣赏古诗。并回答问题
1、请一名幼儿在大书上示范欣赏古诗,师生共同提出欣赏要求
2、提问:这首古诗的名字是什么?请幼儿在书上划指古诗的名字,集体回答
4、介绍作者贺知章,他是我国唐朝伟大的诗人,
5、再次欣赏古诗一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792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