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国庆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一
1 中国进入廿一世纪(打一字)
2 谜语题目:八年抗战,老爸功劳高(打一成语)
3 谜语题目:抗战前后(打一字)
4 谜语题目:台湾始终归一体(打一字)
5 谜语题目:纠正党内不正之风(打一字)
6 谜语题目:功在改革(打一字)
7 谜语题目:十一相逢当碰杯(打一字)
8 谜语题目:爱港更要爱中国(打一成语)
国庆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二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国庆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三
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当巍峨的华表,
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
当雄伟的天安门,
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
历史的耳畔,
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
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
洪亮的声音,
全世界都听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那胜利的旗帜,本站
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
人民扬起了头颅,
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国庆节诗歌三
国庆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四
当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
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
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
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赞美国庆节的诗句,赞美祖国!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
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历史凝聚了宏伟,尽情地涂染十月的阳光,
这气势慷慨激昂,筑起了一座丰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辉煌的纪元,用苍劲的大手,抒写了新中国灿烂的篇章,
人民自豪地指点江山。
苦难的母亲,擦去满眼的泪花,露出内心的喜悦由衷地欢畅,
祖国豪迈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讴歌我们的历史,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迸发出生命的光芒。
讴歌我们的历史,有四大发明的荣耀,播撒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
讴歌我们的历史,有老子孔子的圣明,几千年文明的圣火把我们照亮。
国庆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五
万里晴空,
壮丽山河,
赤旗飘扬。
看九州方圆,
普天同庆;
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会稳定,
人民幸福,
改革开放谱新章。
新中国,
如世界巨龙,
屹立东方。
今朝如此辉煌,
赖党政国策指方向。
忆峥嵘岁月,
生灵涂炭;
黎民多难,
长夜茫茫。
枪林弹雨,
出生入死,
换得新生红太阳。
当珍惜,
永葆河山赤,
地久天长。
国庆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六
我们的生活不如牛马。
收得的粮食,
落到领主家;
铁做的鸡笼,
保不住鸡的命;
池塘里的鸭,
被老黄狗当鸟打。
勐海地方,
处处荒凉,
宽阔的坝子长满野草,
道路上老虎豹子成群,
田地没有人耕种,
寨子像墓地一样阴冷。
穷人的命
像枯黄的茅草,
领主点着罪恶的火,
巴不得一下烧掉。
国庆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七
20xx年国庆节就要到来,如何为国庆节制作一份好看的
手抄报
呢?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xx国庆节手抄报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xx国庆节手抄报的图片1
20xx国庆节手抄报的图片2
20xx国庆节手抄报的图片3
20xx国庆节手抄报的图片4
20xx国庆节手抄报的图片5
1) 期间天气预报:预计在节日前后,你周边大部分地区有幸福风暴,局部地区伴有短时爱情闪电和幸运冰雹。请做好相关准备,过个快乐“十一”!
2) 期待已久,国庆假日终于来临了,心脏狂跳不受控制呢,这为什么呢,嘻嘻,自然是明天我想邀请你一起出去啦,发这条短信就是征求你意见哦,期盼你回复哦,千万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
3) 七天长假过去了,辛苦工作又来了,总感失落和忧郁,遇到它呀莫心急,先去按摩后散步,喝些凉茶吃清淡,克服节后综合症,轻轻松松去工作。我祝你:上班时心情舒畅,工作时轻轻松松!
4) 普天同庆迎国庆,悠闲惬意过长假,工作压力全抛开,愁烦苦恼都丢掉,换上快乐的笑颜,游走山水留倩影,一声祝福随风起,愿你国庆乐逍遥。国庆快乐!
5) 秋风起了,秋意浓了,秋实盈满仓了,国富了,民强了,国民开始忙了,国庆节我抽空给你发条短信,怕你忙晕头了。国庆快乐!
6) 庆国庆,贺重阳,两节连绵福运长;国安泰,人健康,便是人生好时光;枫叶红,菊花黄,快乐好运到身旁;朋友心,真情扬,愿你日子蜜如糖。
7) 请选择语法结构和意义都准确的句子.我不是一头真猪.我真是一头猪.我是一头真猪。答对者有机会参加国庆节畜牧业成果展。
8) 请赐给我一束火炬吧,让我追随你的脚步,让每个梦境都滴着甜蜜,让所有的歌喉都沾满金色的音符;请为我铺开满天的彩霞,让我放飞和平的白鸽,在十月的第一个清晨,把中华儿女的爱深情诉说,祖国啊,祝你生日快乐!
9) 清风喜迎国庆节,繁忙工作终得歇,逍遥出行看世界,听我祝福心切切,祝愿烦恼今日别,潇洒生活更热烈,芳草萋萋追蝴蝶,倾听星语在黑夜,开心如意将手携,幸福永远不凋谢,思念之情不枯竭,祝福之意不换届,祝你幸福来书写,甜蜜快乐国庆节。
10) 亲爱的朋友,让那些烦恼都随风而去吧,让快乐乘风来到你身边,让生活中的困境都统统走远,与你无关,让你的一切都顺利如意,让幸福的感觉围绕着你,让这条短信传递我对你的祝愿。祝你国庆节快乐,天天都有好心情!
1) 朋字双月并肩行,远隔千里两地明;祝友健康阂家乐,事业顺利展宏程;国庆佳节同喜日,捧杯聚首秋月中。
2) 捧起一把泥土,这是我的祖国;掬起一朵浪花,这是我的祖国;翻开发黄的《四库全书》,这是我的祖国;弹一曲《高山流水》,这是我的祖国!
3) 瞥一眼秋波,给你的幸福推波助澜;献一个媚笑,让你的快乐笑口常开;攀一朵菊花,助你的美好锦上添花;送一个祝福,愿你马上五福临门。国庆节快乐!
4) 平淡的辞藻,堆砌祝福的美好;不需多思考,真心的问候送到。国庆佳节,愿快乐为你笑弯腰,钞票直向你奔跑,幸福不离分分秒,吃好玩好休息好!
5) 平时的你,总是为工作忙碌,休息少,放松娱乐自然也少。朋友,革命的身体也是需要解放的。十一国庆节,记得好好解放自己,还自己自由。预祝节日快乐!
6) 普天同庆四海欢,各族共饮国庆酒,中华儿女齐祝愿,祖国昌盛万年长,欢歌笑语同欢畅,道声祝福送予君,国庆佳节快乐伴,如意连连日子甜,幸福常常绕身边。
7) 朋友总是心连心,知心朋友值千金。灯光之下思贤友,小小讯儿传佳音。望友见讯如见人,时刻勿忘朋友心。祝节日愉快!
8) 千万小心,别说我没提醒你,这几天你的手机会接受祝福短信的疯狂考验,所以提示你把电池充足,等待我们对你最真诚的问候。
9) 牵挂心间徘徊,问候不请自来。情谊不需表白,默契无可取代。思念心潮澎湃,心中无限感慨。穿越别离无奈,送出默默关怀。祝你:国庆假期格外精彩!
10)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幸福的人们欢度国庆,愿祖国繁荣昌盛!祝福你笑脸常开,祝愿你心想事成!
国庆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八
一说起爆破筒,我想大多数读者朋友第一时间都会想起一部老电影《英雄儿女》,片中的插曲是这样唱的“双手紧握爆破筒,怒目喷火热血涌,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歌词中的爆破筒就是笔者这篇文章的主角。百度百科上对爆破筒的解释如下:爆破筒:内装炸药的一段金属筒。由金属筒、炸药、导火索组成。爆破筒的主要作用是用于破障、排雷、炸碉堡、反战车等,此物对雷区和蝮蛇型铁丝网及三角桩等构筑的障碍物效果奇佳。
历史上对于爆破筒最早的记载应该是明末张献忠攻打成都坚城时曾经将一棵巨大的树木掏空,填入火药作为爆破城墙的工具——这是目前对于爆破筒或类似的武器最早的记载。当然,我个人认为当火药作为武器投入战争之后,类似的武器应该很早就出现了,只是史书中没有记载罢了。至于现代爆破筒的起源,普遍的看法是英国驻印军队的一名工程师麦克林托克(mcclintoc)发明的。当时是在一根钢管内装填了炸药,一头安装延时引信,另一头则安装有圆锥形保护帽,目的是方便插入铁丝网内,同时也对爆破筒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在拖拽过程中损坏。由于其外形酷似鱼雷,加上研制地点是班加罗尔,所以将其命名为““班加罗尔鱼雷”(bangalore torpedo)”。当时在阵地战中最常见的防御装备就是铁丝网,当爆破筒投入使用后,铁丝网的作用大大降低了,一次爆破作业即可在铁丝网上开辟一条长1.8米,宽三米左右的道路。同时,爆破筒也能在雷区中炸出一条通道,或者对敌方的坦克车辆、工事等构成一定的威胁。在一战中成名之后,各国普遍都为其军队配备了各种型号的爆破筒,其原理、结构大同小异,有时候也由战士在战场上使用各种能找到的物品自制爆破筒。
日军侵华战争期间也大量的使用九八式爆破筒,此物结构与上文所谈到的爆破筒结构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考虑到便携性,所以长度较短(1.16米),与步枪的长度差不多,筒身为无缝钢管制成,其内装填大约三公斤的炸药。此外日军还使用过一些非制式的爆破筒,称为急造爆破筒,淞沪会战中就出现过所谓的肉弹三勇士使用急造爆破筒攻击中国军队的战例。当时日军在攻击中国军队阵地的时候发现,阵地是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多层铁丝网。如果使用制式爆破筒的话,长度和威力都不足,若不能一次在铁丝网中炸开足够部队通过的缺口,马上就会引来中国军队密集的火力网封锁。日军就近砍伐竹子,然后在四米长的竹筒中装填了大量炸药制成爆破筒,只是由于长度和重量无法单兵携带,只好让士兵三人一组冒着中国军队的火力网扛着爆破筒攻击。在付出惨重的伤亡后终于在中国军队的阵地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北川丞、作江伊之助、江下武二等三名军国主义的炮灰也被日本鬼子吹嘘成所谓的肉弹三勇士。
美军在二战中也大量的使用了m1a1式爆破筒,这种爆破筒威力较日式更大,当然也更长更重。这种爆破筒长度约为1.5米,内装四公斤炸药,还可以通过连接器将多节爆破筒串联使用,通过延时引信或电雷管引爆。客观来说这种爆破筒的性能不错,不过由于长度过长,携行很不方便,这让美军和使用这种爆破筒的其他国家军队颇有怨言。好莱坞大片《拯救大兵瑞恩》中美军使用的就是这种爆破筒。
至于八路军、新四军早期多使用缴获的多为缴获的日式爆破筒,后期也进行了仿制。到解放战争期间,东北兵工系统才开始大量的仿制日式爆破筒,1947年~1948年间就生产了15000支爆破筒,给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后爆发的抗美援朝中,志愿军也大量的使用爆破筒杀伤敌车辆、工事和人员。当时所谓的联合国军武器装备精良,爆破筒多用于在雷场或铁丝网上开辟通道,鲜有直接攻击坦克装甲车辆或者在没有重火力掩护下使用的战例。而对于缺乏重武器的志愿军则只能将爆破筒当成重武器使用与敌军拼死一战,所以才有了《英雄儿女》中王成抱着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场景。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军队所使用的爆破筒也开始由简单的仿制转到自行研制生产,如59式、59-2式和68式爆破筒。59式和59-2式结构差异不大,59式较长较重,而59-2式则要短小精悍一些,更方便部队携带。59式装药量为3公斤,而59-2式只装了1.5公斤炸药,两者均可通过弹体上的螺纹串联使用,可以用拉发延时引信或者电引信起爆,前者可以通过改变导火索的长度来控制起爆时间。
1968年,中国军队又开始装备了新型的68式爆破筒,由于对结构和材料进行了优化,68式更轻也更短:长度仅为60厘米左右,内装1.06公斤tnt炸药,每节全重也只有2.2公斤,可以捆在背包上携带。另外其连接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不再使用螺纹进行串联,而是通过销钉进行连接。68式爆破筒不仅我军大量装备,也大量输送到友好国家,也曾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普遍使用。
随着中国军队装备的现代化进程,爆破筒的作用已经开始大大降低,更多的是作为工兵器材使用,而不是作为一般作战部队的杀伤武器,原有的59式、59-2式和68式爆破筒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如圆筒型的弹体不适合在复杂地形上使用,不容易固定在特定目标上,容易发生滚动等缺陷,为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中国军队开始装备新一代的爆破筒---------gbp112型柔性爆破筒。柔性爆破筒,顾名思义可以弯曲和卷起来使用,除了方便携带外,也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和地形。gbp112型柔性爆破筒外形类似大号的橡皮管子,内装一节节的短钢管,钢管内装填有1.2公斤威力巨大的黑索今炸药,为防止发生意外,炸药做了钝化处理,并在其间贯穿了一条导爆索,最外面用化纤材料包裹起来。爆破筒的两端装有传爆药柱和公、母连接件,可以通过公、母连接件将多节爆破筒串联使用,同时也是连接引信的部件。gbp112型柔性爆破筒性能较好,使用方便,至今仍作为部队制式装备使用。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也使爆破筒这种老式武器开始焕发青春,今后的爆破筒有可能使用塑性炸药装填在柔软的塑胶管中,通过吸附装置或者强力粘合剂固定在墙面等物体上使用,从而适应愈演愈烈的反恐战争,相信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爆破筒还会继续在军队中继续服役,老兵不死,他们只会慢慢凋零。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780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