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实验报告包括哪几部分篇一
第一段:引言(150字)
实验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探索未知,获取新知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从实验数据中获取实际结果,还能够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本次报告将分享我在进行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实验准备与方案(300字)
在进行实验之前,充分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目的和预期目标,确保实验方向明确。其次,要仔细研读实验操作步骤,熟悉实验器材与原理。针对本次实验,我们合理安排实验时间,确保充裕的实验时长。在实验准备阶段,进行好实验器材的检查和准备,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同时,要预先思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三段:实验操作与结果分析(400字)
在实验操作中,一定要遵循实验要求和安全操作规范。实验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注和细心,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在这次实验中,我们仔细地进行了操作,严密地记录每一个步骤和数据。在数据分析中,我们运用了统计学和图表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第四段:实验心得与收获(300字)
通过参与实验,我深刻体会到实验真实性和复杂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实验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实验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结果出现差异。实验中,我意识到细心和耐心的重要性,不能操之过急,而应该踏实地进行每一步操作。同时,实验让我明白了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只有合理的实验设计才能得出准确和有意义的结论。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250字)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学习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还培养了我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团队精神。我认识到实验技能不仅是纯粹的本领,更是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手段。此外,实验让我明白了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快乐,在未来的研究生涯中,我会更加注重实验的方面。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我将更加深入学习和思考,掌握更多科学技术的应用。我相信,在未来的实验中,我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能力,加深对科学的理解,为科学研究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学会了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增强了我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在实验中,我认识到细心和耐心是进行实验的关键,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是保证实验结果正确和可靠的根本。未来,我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实验能力,为科学研究做出更多的贡献。
实验报告包括哪几部分篇二
如何成功,如何成才。
人活世上,都渴望成功,都渴望成才。如何成功,如何成才?成才有哪些必须的条件?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一实验来研究证明。
大试管两支,"懒惰"溶液1瓶,"知识"颗粒若干,"刻苦+运用"颗粒若干。
1、分别向两支试管内加入等量的"知识"溶液。
2、分别向两支试管内倒入等量的"懒惰"颗粒、"刻苦+运用"颗粒。观察并记录其颜色、反应、现象。
1、加入"知识"溶液和"懒惰"颗粒的试管反应极快,溶液由无色透明变成灰色,并生成一种奇臭难闻的黑色晶体。
2、加入"知识"溶液和"刻苦+运用"颗粒的试管反应较慢,溶液由无色透明逐渐变成金黄色,并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特殊气味;同时,生成了一种叫做"成功"、"成才"的晶体。
知识+懒惰=一无所获;知识+刻苦+运用=成功、成才。
由此可见,懒惰是不能获得成功的,也不能成才的。要想成功,乃至成才,就必须刻苦学习,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成才所需的时间并非一朝一夕。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只有经过无数的成功与失败,方能成才。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多得是:张继没有落榜的失意,就不会有《枫桥夜泊》流传千古;赖东进没有当乞丐的辛酸,就不会有"乞丐团仔"的事业辉煌;曹雪芹没有家庭破败的磨难,就不会有千古名著《红楼梦》;同样,蒲松龄没有科场的落魄,也就不会成就不朽之作《聊斋志异》。成功之路荆棘载途,没有坚持到底的信念,就不能成才。只有战胜挫折,从哪儿摔倒就从哪儿爬起来,成功之门才会永远为你敞开。
11月28日
实验报告包括哪几部分篇三
第一段:引言(字数:200字)
实验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而我们每一次实验都是一个独特的经历,无论是成功与否,我们都能够从实验中得到宝贵的心得体会。在这次实验报告中,我将分享我在实验中的心得体会,并探讨实验对我的影响。
第二段:实验准备(字数:200字)
在实验开始之前,我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仪器设备。这一阶段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是决定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发现,充分的准备工作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减少实验中的错误。我会提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实验的原理和步骤,并仔细检查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是否齐全。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也会对实验步骤进行一次预演,这样能够更好地把握实验的关键点。
第三段:实验过程(字数:300字)
实验过程是我体验和运用知识的关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记录。我发现,仔细观察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只有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我们才能发现实验中的细节和规律。我还会对实验进行实时记录,这样可以更好地整理实验数据和结果。此外,我还会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我发现,和同伴的合作和沟通是实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
第四段:实验结果(字数:300字)
实验结果是对实验过程的总结和归纳,也是对实验目的是否达到的评估。将实验结果呈现出来,不仅可以清晰地反映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还可以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证,从中找到实验的规律和异常。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我得以更全面地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为今后的实验设计提供参考。
第五段:总结与感悟(字数:200字)
通过多次实验的经历,我发现实验不仅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更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实验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在实验中,我们不仅需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还需要保持耐心和细致。实验的过程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并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实验的过程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我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知识和经验。
总结:通过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是一种探索的过程,它能够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从失败中学习,从成功中汲取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因此,我将会把实验作为一种学习的机会,持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发现,为自己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报告包括哪几部分篇四
学 号:
姓 名:
教 师:
年6月28日
实验一 去塑胶芯片的封装
同组人员: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集成电路封装知识,集成电路封装类型。
2.了解集成电路工艺流程。
3.掌握化学去封装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
1:烧杯,镊子,电炉。
2:发烟硝酸,弄硫酸,芯片。
3:超纯水等其他设备。
三、实验原理和内容
1..传统封装:塑料封装、陶瓷封装
(1)塑料封装(环氧树脂聚合物)
(2)陶瓷封装
具有气密性好,高可靠性或者大功率
a.耐熔陶瓷(三氧化二铝和适当玻璃浆料):针栅阵列 pga、陶瓷扁平封装 fpg
b.薄层陶瓷:无引线陶瓷封装 lccc
2..集成电路工艺
(1)标准双极性工艺
(2)cmos工艺
(3)bicmos工艺
3.去封装
1.陶瓷封装
一般用刀片划开。
2. 塑料封装
化学方法腐蚀,沸煮。
(1)发烟硝酸 煮(小火) 20~30分钟
(2)浓硫酸 沸煮 30~50分钟
四、实验步骤
1.打开抽风柜电源,打开抽风柜。
2.将要去封装的芯片(去掉引脚)放入有柄石英烧杯中。
3.带上塑胶手套,在药品台上去浓硝酸。向石英烧杯中注入适量浓硝酸。(操作时一定注意安全)
4.将石英烧杯放到电炉上加热,记录加热时间。(注意:火不要太大)
5.观察烧杯中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6.取出去封装的芯片并清洗芯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腐蚀效果。
7.等完成腐蚀后,对废液进行处理。
五、实验数据
1:开始放入芯片,煮大约2分钟,发烟硝酸即与塑胶封转起反应,
此时溶液颜色开始变黑。
2:继续煮芯片,发现塑胶封装开始大量溶解,溶液颜色变浑浊。
3:大约二十五分钟,芯片塑胶部分已经基本去除。
4:取下烧杯,看到闪亮的芯片伴有反光,此时芯片塑胶已经基本去除。
六、结果及分析
1:加热芯片前要事先用钳子把芯片的金属引脚去除,因为此时如果不去除,它会与酸反应,消耗酸液。
2:在芯片去塑胶封装的时候,加热一定要小火加热,因为发烟盐酸是易挥发物质,如果采用大火加热,其中的酸累物质变会分解挥发,引起容易浓度变低,进而可能照成芯片去封装不完全,或者去封装速度较慢的情况。
3:通过实验,了解了去塑胶封装的基本方法,和去封装的一般步骤。
实验二 金属层芯片拍照
实验时间: 同组人员: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芯片拍照的方法。
2.掌握拍照主要操作。
3. 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和电动平台
二、实验仪器设备
1:去封装后的芯片
2:芯片图像采集电子显微镜和电动平台
3:实验用pc,和图像采集软件。
三、实验原理和内容
1:实验原理
采集去封装后金属层照片。
四、实验步骤
1.打开拍照电脑、显微镜、电动平台。
2.将载物台粗调焦旋钮逆时针旋转到底(即载物台最低),小心取下载物台四英寸硅片平方在桌上,用塑料镊子小心翼翼的将裸片放到硅片靠中心的位置上,将硅片放到载物台。
3.小心移动硅片尽量将芯片平整。
4.打开拍照软件,建立新拍照任务,选择适当倍数,并调整到显示图像。(此处选择20倍物镜,即拍200倍照片)
5.将显微镜物镜旋转到最低倍5x,慢慢载物台粗调整旋钮使载物台慢慢上升,直到有模糊图像,这时需要小心调整载物台位置,直至看到图像最清晰。
6.观察图像,将芯片调平(方法认真听取指导老师讲解)。
10.观测整体效果,观察是否有严重错位现象。如果有严重错位,要进行重拍。
11.保存图像,关闭拍照工程。
12.将显微镜物镜顺时针跳到最低倍(即: 5x)。
13.逆时针旋转粗调焦旋钮,使载物台下降到最低。
14.用手柄调节载物台,到居中位置。
15.关闭显微镜、电动平台和pc机。
五、实验数据
采集后的芯片金属层图片如下:
六、结果及分析
1:实验掌握了芯片金属层拍照的方法,电动平台和电子显微镜的使用,熟悉了图像采集软件的使用方法。
2:在拍摄金属层图像时,每拍完一行照片要进行检查,因为芯片有余曝光和聚焦的差异,可能会使某些照片不清晰,对后面的金属层拼接照成困难。所以拍完一行后要对其进行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照片进行重新拍照。
3:拍照是要保证芯片全部在采集视野里,根据四点确定一个四边形平面,要确定芯片的四个角在采集视野里,就可以保证整个芯片都在采集视野里。
4:拍照时的倍数选择要与工程分辨率保持一致,过大或过小会引起芯片在整个视野里的分辨率,不能达到合适的效果,所以采用相同的倍数,保证芯片的在视野图像大小合适。
实验报告包括哪几部分篇五
希奇,真希奇!语文课上,老师拿来一盆清水,一份报纸和一个玻璃瓶,竟然告诉我们这一节课要做一个趣味实验。接下来就是我对这场实验的描述。
时间:20xx年6月9日。 地点:六(2)班教室
实验材料:一盆清水、一份报纸和一个玻璃瓶。
实验准备:先撕下一张报纸,揉成团后塞进瓶中。
实验前的猜测
老师拿着塞了报纸的玻璃瓶,问道:“如果我将这瓶子瓶口朝下浸入水中,你们说这瓶子中的报纸会不会湿?”
一时间,教室里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地猜测着。老师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举手发言。
操冰清第一个被老师点到名。只见她从容不迫地站起身来,胸有成竹地说道:“我认为将玻璃瓶倒着放入水中,报纸不会湿。”老师笑着点点头,让操冰清坐下,又叫已经举手好久的胡鸿杰回答。
胡鸿杰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当我认为他要开始长篇大论时,他却仅仅从口中吐出了几个字:“我认为报纸会湿。”然而,他的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可,近半的人都纷纷附和。老师拍了拍手让大家静下来,让坐在胡鸿杰后排的厉凯锋发言。
“我以前试过将一个空瓶子倒着放进水里。”厉凯锋自信地说道:“瓶子被放下去的时候会有一股阻力,而拿起来时有吸力,水是不会进入瓶子里的,所以报纸也不会湿。”他说得有理有据,令不少人信服,我也暗自点头。
老师让站起来发言的同学坐下,总结说:“现在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是报纸会湿,另一种是不会湿,接下来,就让老师来做一做这个实验。”
老师示范
实验过程
老师开始做实验
“为了公正,你们可以验证一下,这个瓶口是没有被封住的。”老师说着,让前排的同学摸了摸瓶口。
“现在已经证实瓶口是开着的,那么我就把瓶子放下去了。”说着,老师把瓶子放入水中,瓶口向下,“过一分钟我再把瓶子拿起来。”
过了一会儿,老师应我们的要求将瓶子从水中取出。瓶口湿淋淋的。老师道:“现在我将报纸从瓶子里拿出来。由于瓶口很湿,我先用报纸擦一下。”老师用剩下的报纸擦了擦了瓶口,然后将手指伸进瓶中想将报纸取出。不料,那团报纸却不愿意轻易离开瓶子。
终于,报纸被老师取出。纸上干干的,没有一点儿水印。
同学表现
同学们好奇地站起来,有些人还私下交头接耳,似乎在讨论什么问题。我的视线被挡住了,于是也站起身来观看。
底下的同学都忍俊不禁,只听我的同桌金云鹏悄悄自语:“老师不是在变魔术吧?”“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一旁的邢港伟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道。我也被逗得笑出了声。
“外面的水位已经比里面报纸的位置要高了,如果水可以进瓶子里,报纸已经湿了,不用等一分钟的。”厉凯锋如此说道,大多数同学也纷纷点头附和。
我屏息凝神地看着老师将瓶子取出水中,十分迫切地想知道最终的结果。然而,见老师取不出报纸的尴尬场面,我紧张的情绪顿时烟消云散了。看着老师努力地想让报纸离开瓶子,这个无伤大雅的小插曲令全班哄堂大笑。
看着这神奇的一幕,我不由得想起刚刚邢港伟说的那句“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这的确是奇迹啊!我如此想着。
学生尝试
老师做完了实验,见我们一脸惊奇,笑了笑,道:“有谁想来试一试?”“我!”“我!”……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踊跃举手,个个都跃跃欲试。
最终,被老师选中的幸运儿是邢东杰。他带着兴奋的表情走上讲台,同时一拥而上的还有许多好奇的同学。他们围在讲台旁,七嘴八舌地给邢东杰出着主意。老师在一旁微笑着看着。
当邢东杰做完实验,将仍是干燥的报纸从瓶中取出后,老师示意所有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道:“实验又一次成功了,这说明将这玻璃瓶瓶口向下放入水中,水是不会进瓶内的,但,这是为什么呢?”
激励的讨论
“这是为什么呢?”老师笑眯眯地又一次重复了他的问题。
我想了想,举起了手,老师叫起了我。我说道:“因为瓶内有空气,放进水里时,空气产生了气压,排开了水。”
老师点点头,同意了我的观点,又道:“其实,放的方法如果不对,瓶里也是会进水的。”大家此时似乎心有灵犀,异口同声地接上了老师的话:“斜的放!”
“不错。”老师解释说:“因为斜的放空气会被排出一部分,气压小了,水自然进入了瓶子。邢俊杰,你上来试一试。”
邢俊杰听见老师点到了自己名字,一脸惊喜地来到讲台上做起了实验,水果然灌满了瓶子。
最终的结论
经过讨论,我们最终得出了结论如下:
由于报纸只占据了瓶子里的一部份空间,瓶子里还存在着空气,所以水无法进入瓶子。
因为空气比水轻,所以瓶中的空气无法逃到瓶外,只有当你把瓶子倾斜着浸入水中,把瓶子里的一部份空气排掉后,水才会进入瓶子。
启发
课后,回想着课堂上的实验,我得到了一个启示:生活中处处有真理,其实许多司空见惯的事物中蕴含着鲜为人知的科学道理,但只有作一个有心人,才能发现它们。
是啊,牛顿从苹果从树上落下来这一司空见惯的事情中发现了万有引力;波义耳从紫罗兰花瓣遇盐酸会变红这一普通现象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石蕊试纸……只有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会找到身边的真理,我决心要做一个这样的人。
实验报告包括哪几部分篇六
在大学生活中,实验课常常是我们接触实际应用最多的环节,而hc实验更是在这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结自己对于hc实验的体会心得,既可以提升自己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为在校学习及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打下基础。
第二段:具体介绍hc实验的情况
hc实验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实验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密码学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算法,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方面的认知。该实验涉及了很多基础知识,比如对于对称加密和公钥加密算法的理解,以及加密方式的选择和参数的调整等等。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实际编程来完成对于算法的实现和测试,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实践技能。
第三段:hc实验中的收获
通过这次hc实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地道的密码学理论知识,也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课堂中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并且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尝试各种方法,最终掌握了较为熟练地加密和解密算法的编写。同时,这次hc实验还促进了我们少组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我与我的队友们通过密切的合作不仅完成了该项实验的要求,也对于更实用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第四段:hc实验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的应用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认为这次hc实验将对我产生巨大的帮助。首先,它对于我在密码学方面的理解和认知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影响,我可以通过这个实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到门限加密、广播加密等领域。其次,它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使我可以更好地处理数据加密和解密方面的问题,可以更好地与其他领域的专家进行合作。
第五段:总结
总的来说,hc实验是一项非常有意义且有挑战性的工作。通过它,我们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会充分利用hc实验中所得到的经验和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贡献自己绵薄的力量。
实验报告包括哪几部分篇七
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郑老师研究成果的的支撑下,我公司于20xx年5月14日进行了板材用硅微粉改性试验。根据粒度、白度、水分以及吸油值等指标考察改性效果,并重点通过客户的试用情况确定改性后的硅微粉是否能降低树脂用量,是否能提高混合浆料的流动性。通过中试试验,为以后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板材用硅微粉是一种制造人造石英石板材的主要原料,该产品成分纯净,sio2含量大于99.0%,不含任何放射性元素,具备高档填料所要求的低杂质、高细度、高填充量、高硬度、高电阻率、耐酸碱等特性。它不仅赋予人造石材良好的致密性和耐酸碱腐蚀性,还能有效改善石材加工流动,分散工艺,使合成品能够接纳较高比例的填充料,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差等问题。与此同时,与我公司存在竞争关系几家板材粉供应商已经开始批量生产经改性的板材用硅微粉,并经客户反映该产品的性能优于我公司生产的板材用硅微粉。为此,我公司拟通过对硅微粉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降低产品吸油值,适应客户需求,提高我公司板材用硅微粉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郑水林教授是粉体加工领域的专家,尤其是在粉体表面改性技术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先后参与或主持过数项与之相关的国家级、省级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郑教授所开发的硅微粉表面改性剂能显著降低产品吸油值,与不饱和树脂体系的相容性好,而且成本低于市场上常用的硅烷偶联剂及人造石专用助磨改性剂。因此,经过深入的市场分析和实验室研究,我公司决定选用郑教授开发的硅微粉表面改性剂作为中试试验原料。
通过表面改性,可以将粉体颗粒表面原有的极性基团改为非极性基团,降低表面能,颗粒间摩擦力减小,润滑性变得更好,可以提高硅微粉与有机高分子的亲和性、相容性以及流动性、分散性。而且,粉体颗粒堆积的更加紧密,堆积密度增大,吸油值减小。
入磨物料与表面改性剂混合进入球磨机后,粉体颗粒和包覆材料在磨仓中经过强烈冲击,利用超细粉碎过程和其他强烈机械力作用激活颗粒表面,使其结构复杂或无定型化,增强它与有机物的反应活性,从而使改性剂均匀包覆在颗粒表面。
原料:咸宁原矿、改性剂(郑老师研制)、自来水
设备:计量泵、自制药剂桶(见图1);球磨分级系统
2.3h。球磨机开机运行后,改性剂同时开始滴加,考虑到球磨机开机运行前仓内仍剩余大约3t左右的料,开机后需先用改性后的磨粉将球磨机内剩余的料挤出,因此开机后1.2h左右的粗粉料仓出料仍主要是球磨机内原剩余的未改性粉,在此之后的粗粉料仓下料才是稳定的经改性的产品,即在开机后1.2h-2.3h之间的产品是经过完全改性的,其试验分析结果和客户试用结果最具参考价值。
中试试验开始前先清空粗粉料仓,12:23分开动球磨机,同时打开计量泵滴加改性剂。12点40分开始下第一包料,而后每隔15分钟下一包料,按照顺序编号为1、2、3。。。,并标记好每包重量,下完一包料后立即进行取样化验。由于计量泵调节精度的限制以及计量误差,原定于2.3h内滴加完的改性药剂于15:21分才全部滴加完成,总耗时2.97h,按照产量核算改性剂的'掺量只有0.20%,比原计划的0.25%的掺量低0.05%左右。改性剂滴加完成后,球磨机继续运转了半个小时,于15点55分下完最后一包料后停机。
本次试验球磨分级系统运转3小时32分,共生产板材粉8.9t,小时产量2.52t,球磨机分级系统共耗电782度,生产每吨板材粉需耗电87.9度。共下料14包,具体每包料的重量和检化验分析测试结果如下:
1、 产量变化情况
从12点40分下第一包料开始,每隔15分钟下一包料,直至15点55分球磨机停机,共下料14包依次编号为1、2、3。。。产量变化如下所示:
球磨分级系统稳定运行后,产量基本保持稳定状态,稳定运行的小时产量为2.6t。
2、 粒度变化情况
每下完一包料后,检化验员及时从每包料内取一个样品检测粒度、白度以及吸油值和水分,编号和下料编号保持一致。其中,d50、d100的检测结果如图3、图4所示:
可以看出,在球磨分级系统运行期间,产品粒度基本保持稳定,d50在20±1.5μm范围内波动,d100也在134.46-152.54μm范围之间变化,均为合格品。
实验报告包括哪几部分篇八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系统化训练。培养和训练金融专业学生应具备的银行前台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2、要求:熟练掌握对公业务中各个业务操作。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内容:包括对公日初业务、对公存贷业务(新开户业务、定期业务、对公贷款、个人贷款),结算业务(辖内业务、同城业务、特约汇款业务),特殊业务(表内通用记账、表外通用记账),对公日终处理和报表处理。要求按试验指导书的标准完成日常业务、代理业务、其他特殊业务的操作。
系统根据学生实验操作正确性给出评分。
2、原理:在银行核心业务模拟平台上,完成银行业务处理(流程在操作说明书中有说明)。操作顺序可根据案例演示顺序进行。
三、实验数据记录。(由学生完成)
1、 列出一个企业的客户号,及其对应的定期、活期账号各一个。
2、请说明商业银行对公业务模拟系统,将银行业务分为哪几大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由学生完成):
1、总结,并请画出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处理流程图。
2、实验小结。(1)列举实验过程中的遇到的难点问题和解决的方法。(2)对比实验课与理论课的知识点。(3)谈谈实验心得。
实验报告包括哪几部分篇九
1.示波器的功能是什么? 2.扫描同步如何理解? 3.什么是李萨如图?
1.电子示波器是用来直接显示,观察和测量电压波形机器参数的电子仪器。
2.用每一个触发脉冲产生于同触发电压所对应的触发信号的同相位点,故每次扫描起点会准确地落在同相位点于是每次扫描的起始点会准确地落在同相位点,于是每次扫描出的波形完全重复而稳定地显示被测波的波形。就是触发扫描实现同步的原理。
3.当示波器在y轴与x轴同时输入正弦信号电压且他们的频率式简单的整数比时荧光屏上出现各式各样的图形这类图形称作“李萨如图”
实验仪器:
yb4320f双追踪示波器,sg1642函数信号发生器 实验步骤:
1.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
(1)调节扫描旋钮,使示波器的扫描线至长短适当的稳定水平亮线
(2)将信号发生器接到ch1或ch2 输入上,频率选用数百或数千赫兹方式开关及触发源开关的位置与信号输入通道一致的出稳定的波形。
(1)当示波器在y轴与x轴同时输入正弦信号电压,且他们的频率式简单的整数比的的荧光屏上出现各种形式的图形,这类图形称作“李萨如图”
数据处理如上
1.示波器为接通前,有那些注意事项?
2.波形不稳定时,应调节那个旋钮?
3.为了观察李萨如图,应该怎样设置按钮?
4.欲关闭示波器,首先应把那个旋钮扭到最小?
2.应调节水平微调使之稳定,再调节ch通道
3.首先示波器应该在xy轴输入正弦电压,且加上fg与fx上的频率成整数比
4.将示波器探头脱开测量电路,将输入选择开关,达到接地位置,关机,如果是模拟示波器的话,需要将聚集旋钮和亮度旋钮调低,然后在关闭电源。
实验报告包括哪几部分篇十
实验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验证或推翻某种假设,为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而报告,则是实验后总结和说明实验过程和结果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撰写报告,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还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科学写作的能力。本文将以实验心得体会为主题,讨论报告撰写的重要性、注意事项以及对自己科学素养的提升。
首先,撰写报告的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报告的重要性。实验报告是实验完成后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说明的正式学术文件,是实验的“结晶”。通过撰写报告,我们可以对自己所进行的实验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和归纳,有助于巩固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另外,实验报告还可以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科学成果,与他人交流和合作,促进科学发展。
其次,撰写报告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首先,报告的结构和格式要合理规范。一般来说,报告应包括摘要、引言、材料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固定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例如摘要要简明扼要地概括整个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实验结果要准确、清晰地呈现实验所得的数据和图表等等。此外,报告还应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及注意细节的完善和排版的规范。
撰写报告的过程中,我还意识到自己科学素养的提升。首先,通过撰写报告,我对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实验报告中,我们需要详细地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操作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对实验原理和方法有着清晰的理解和把握。其次,撰写报告还培养了我逻辑思维和科学写作的能力。在实验报告中,我们需要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证,需要做到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论证有据,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和科学写作能力。通过不断地撰写实验报告,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科学写作能力。
总之,报告的撰写是实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我深刻认识到了报告的重要性、撰写报告的注意事项,以及撰写报告对自己科学素养的提升。希望今后可以继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报告写作能力,为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767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