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笔记篇一
我的“老战友”——小表弟很可爱也很调皮,当然他也是我最熟悉的人,只要我一回家就和我形影不离,像个跟屁虫,不过有时也发生小规模的战争。
他要可爱是十分可爱,也很有趣。记得有一次夏天,天气十分热,表弟给三姨说:“妈妈,我要洗澡。”于是三姨打来一盆水,表弟一下子坐在水中,水花四溅,他在水盆里开心的洗澡,还不时的给我往身上泼水,过了一会儿,他把自己的凉鞋拿起来放在水盆当船划,接着又装着水放在了嘴边当饮料喝,边喝边说:“乐乐,看我的'饮料好喝不,不给你喝……”逗得许多人都笑弯了腰。
再说他的淘气,那就占十分之八九。有一次,我坐到沙发上津津有味吃面条,这个淘气包说:“乐乐,给我喝一口。”我说:“不给,你又不是没喝过!”我刚说完,这小子就把手里拿的一张铁卡当飞镖扔了出来,刚好打在了我的头上,当时就流出了血,我哇哇大哭,三姨过来把表弟抱住不让和我斗气,结果我还是被妈妈打了一顿,埋怨我。当爸爸回来时,这小子还恶人先告状,他还说是我打他来呢!爸爸看了我的头,很生气,问了原因,也拿这个小家伙没办法,我只好白挨打。
这就是我的“老战友”,战事经常发生,我经常是他的手下败将,真拿他没一点办法。
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笔记篇二
我六年级上半学期已经学完了,但我还不能忘记六年级上班册的语文课文,今天早上起来,我翻着看了看语文课文。当我看到《我的战友邱少云》,我不禁沉思起来。
这篇课文太感人了,以前,正是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而我错过了,今天一看,的确不错。
邱少云太坚强了,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的坚持了半个小时,而我们就算不在火堆里,我也坚持不了半秒钟,和邱少云相比,简直是天地之差,他才是中华民族的真正英雄,当之无愧的英雄。
看着看着,我不禁流下了眼泪,我为邱少云那种不怕牺牲,严尊守纪的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所感动,我相信,我们中华民族一定会出现更多的这种人物,那样,中华民族的明天会更强盛,一定会更富有。
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笔记篇三
一起度过的时光
曾经一起的迷茫
无论多久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我们都是那最真诚的战友
互相彼此坦诚相待
度过了那吗多的故事
那最真挚的友谊献给你不离不弃
战友和你在一起的时光
在我脑海中浮想
我需要你的关怀拥抱
不怕困难无畏直前
爱慕的心无法等待
存心的爱无悔那你的抉择
不想在等待心中的压抑
我要告诉你我等你
一起度过的'时光
曾经一起的迷茫
互相彼此坦诚相待
度过了那吗多的故事
经历了如此之多时间的消磨
度过了如此之多真爱的故事
陪伴了如此之多伤心的过去
不怕困难无畏直前
爱慕的心无法等待
存心的爱无悔那你的抉择
不想在等待心中的压抑
我要告诉你我等你
给我的战友
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笔记篇四
9.我的战友邱少云句
【难句讲解】
1.我们志愿军准备在黄昏时分发动突然袭击,拔掉这颗毒牙,把战线往南推移。
敌人控制的“三九一”高地,就像一颗毒牙插入我军阵地。只有拔掉这颗毒牙,才能把战线向南推移。本课围绕“拔毒牙”展开故事的情节。
2.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部队潜伏的地点离敌人前沿阵地太近了,近到什么程度呢?用了一个表递进的关联句式作了交代。这句一是说我军潜伏的危险性,稍有一点动作和声音就会暴露目标;二是说隐蔽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有铁的纪律作保证。
3.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
“纹丝不动”就是一点儿也不动。这句话点出了隐蔽地点容易被发现,说明对隐蔽的要求很高。为什么用“必须”呢?因为不那样做不行。不那样做,就会暴露目标,就完不成任务,就会影响整个战役的部署。“必须”两个字强调了纹丝不动的必要性,强调了对隐蔽的要求很高。
4.敌人……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力譬戒”拿出来了。
“火力警戒”就是用打枪打炮等办法来防止对方的袭击。本课指打炮和使用燃烧弹。为什么叫“看家的本领”呢?所谓看家的本领就是最擅长、最拿手的本领。这个词语用在这里,是说敌人已经没有别的办法阻挡我军前进,只得使出他们最后的一招来。
5.这怎么忍受得了呢?
“这”指的是烈火烧身。烈火烧身这样的巨大痛苦怎么能受得住呢?我的这一内心活动,说明邱少云所经受的痛苦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
6.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
为什么这里用“年轻的”?邱少云当时只有21岁,确实很年轻。这个“我”,看来是个老战士。他担心年轻人由于经受的锻炼少,无法忍受这样巨大的痛苦。
7.这个伟大的战士……
这里为什么用“伟大的”?因为邱少云在烈火烧身的极度痛苦的情况下,为了战友的安全和整个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在这里,这个年轻战士表现了惊人的毅力。他一心想着战友,想着战斗的全局;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思想品质是伟大的.。
【佳句赏析】
1.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这几句话是写“我”看到邱少云被烧时焦急而又矛盾的心情。“心绷得紧紧的”是怕他忍受不住,暴露目标而心情紧张。自己不能救他,又不忍心看着战友活活烧死,所以“不敢朝那儿看”。但是,“我”又抱有幻想,希望出现奇迹,所以又“忍不住不看”。“我”的这些心理活动,烘托了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的那种令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状况,表现了他为了战斗的胜利,坚毅顽强,不惜献身的精神。
2.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像千斤巨石一般”,这个比喻描写出了邱少云在烈火中岿然不动,表现了他巨石般顽强的意志。为什么他这样坚毅顽强呢?“为了……为了……为了……”,这三个分句组成的排比,有力地突出了邱少云英雄表现的力量源泉――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为了集体的利益,他牺牲了自己。他是真正的英雄。
3.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1952年10月12日”,这是一个特定的时间,既关系到抗美援朝的时代背景,又照应课文前面的“那一天”,还突出了邱少云牺牲的纪念日和邱少云精神所具有的深远的教育意义。把这一时间写在课文的最后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加深读者的印象,耐人寻味。
【句式变化】
一、缩句:
敌人阵地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被掀翻了。
地堡被掀翻了。
二、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儿包住了。
他整个儿被一团烈火包住了。
9.我的战友邱少云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笔记篇五
师:为什么年仅二十二岁的战士,被作者称为伟大的战士?这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重点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找出哪些地方最感人。
2、学习“我的心绷得……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1)“我的心绷得紧紧的”写出我的什么心情?(紧张的心情)
(2)朗读这句句子。
(3)“这”指什么?(火烧的痛苦)
我们来看看这是怎样的火,我们来看前面的课文,找出写火的句子。
(4)平时手指头被火烫了一下,你会怎样?此时,邱少云被烈火包住了,是多么痛苦啊?
(7)朗读“我的心像刀绞一样……”
师:这时我的心情怎样?(痛苦)把书上改成我的心情像针扎一样,好不好?
3、学习邱少云表现的部分
(1)朗读书上的句子。
(2)邱少云的表现怎样呢?
(板书: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样一动不动)
(3)为什么不把邱少云比作钢铁巨人,烈火中的'巨石与邱少云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为什么比作千斤巨石呢?为什么用上千斤呢?什么叫“巨石”,邱少云趴在火里,怎么叫巨石呢?(精神高大、形象高大)
(4)朗读这段话。
(5)还有哪句话写出邱少云在烈火中的.表现?(这位伟大的战士……
(6)邱少云在烈火中烧了多长时间,一齐读课文,你认为邱少云是一位怎样的战士?
(7)齐读“为了……为了……没发出一声呻吟”
(8)师:一个邱少云倒下去了,许多的邱少云站起来了。(教师说后面的课文)
(9)出示句子:
烈火在他身上烧了……
看看时间……
教师总结规律:“才”在时间后表示时间长,在前表示时间短。
幻灯出示碑文:
“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怀着对烈士无比崇敬的感情朗读碑文。
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笔记篇六
邱少云叔叔,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埋伏在“391”高地前线,烈火攻到他身上已严重威胁到他的生命,这时候,他只要从火中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但是这样一来,整个潜伏部队就要受到巨大的损失,许多战友都有可能牺牲在敌人的炮火之下。为了胜利,邱少云忍受到最后的奄奄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也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读完这篇课文,我对邱少云叔叔这位烈士肃然起敬,想起自己在上课的40分钟也忍耐不了,和同学讲悄悄话,做小动作,画画……就是不专心听讲,和邱少云叔叔比起来,我深深的感到惭愧,觉得脸红。
我要向邱少云叔叔学习,他在烈火烧身难以忍受下,为了胜利,直到最后奄奄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也没有一声抱怨。我在学校里也应该在上课时专心听讲,自觉遵守学校各章规章纪律,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笔记篇七
我当过兵没有打过战,和我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部队曾经为了各自的信念;尊严而战斗过的,都可以叫战友。首先要说的是我较早认识的"刘志伟"他原名黄飞,单亲家庭,高大身材圆脸。在部队上碰巧他也是石河子的,碰巧和我同在驾驶班,碰巧他也嫉恶如仇为了正义以一挡五。于是我们便聊上了,当我提到女人的话题时他当时一阵紧张严肃的沉默后试探的说了一些他过去的风流韵事,我羡慕极了迫不及待的要跟随他一起开创崭新的泡妞时代,这时候他才放松了也信任我了。我想当时刘的紧张可能是把我当老兵看待了。越来越熟了我们买了两副拳击手套第一次对打把我吓坏了,他像灰熊一样猛扑过来我都快想钻到床底下去躲起来,后来想想我都练了十多年不该如此畏惧,适应了他的打法才知道他是虎头蛇尾,开始最猛越来越弱,到最后不打他都躺下了。最可笑的是我和他比经历我说:自己种过菜;拾过棉花;装过电话;卸过甜菜;当过保安;进过工厂。刘却说:他卖过衣服;卖过裤子;卖过鞋子;卖过袜子;卖过苹果;卖过香蕉。其实就是干了一样摆过地摊,我还是很佩服的因为我就没干过这个。复原回家后他的复员费800元一天就花完了,可能是洗头焗油按摩什么的才能这么快。第二天我见他是掂了一瓶500克的。白酒一口喝了一半,痛苦的告诉我他妈安排他要再去当一次兵,说磨练的不够还没有成熟,我看他是气疯了。我结婚刘是伴郎,不久他也结婚了找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大学生。由于后期刘发胖的厉害真有点像西游记片段,我离婚刘说不用伤心美女多的很,我到没有太难过。可到刘离婚的时候太夸张了,他像是被判死刑一样伤心绝望难以自拔。在我眼里他一直都是风流成性艳遇不断生命不息泡妞不止的老油条,怎么会如此悲伤呢?我们都成光棍了,刘一点过去的健康好习惯都没了,成天的抽烟喝酒麻将牌赌,我受不住了,联络就断了,我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下一位要说同批兵"李永刚"了,不用担心,我会如实的诉说。部队上他在四中队我在一中队所以没什么好说的。碰巧的是他和我一样外表英俊;家庭背景复杂;个性鲜明;饱受沧桑。碰巧的是我在电信公司值夜班时他也在这里做保安。长夜慢慢两个大男人只有随意说说心里话。第一次会面他说保安室不能离开太远,把钱给我让我帮忙出去买点零食回来一起吃,我脑子突然呈现出在部队上老兵动不动就一挥手去买包烟,去买瓶酒。我情绪激动了就很生气的说:这又不是部队,那些压迫欺辱早都受够了,你怎么还要来这一套?李很抱歉的说不是有意的没想到我会生气。我回想也是过去的阴影太重太敏感了,熟悉后就不分你我了。平时李是很亲和的性格,有一次在走廊里突然大吵起来快要出事了,李从未有过的愤怒爆发了,据说是一个外来人进大门不按要求登记硬闯,李阻拦后要求登记,那人轻蔑的说你算什么东西不就是一个小保安,我是找你们领导的。我后来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也干了一架,心想在电信公司我属于最底层了,可保安好像比我还要惨,工资更少要求更严。不久李就辞职了,据说随便找了份工作都比以前好。结婚时我也参加了,请的司仪主持水平太差,建议以后到迪吧请dj。
还有郭玉溪,高玉溪交往很少,印像却很深,他们的长相虽然普通了一些,他们的人品实在是高,高到我感到愧疚。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战友,心于心没有距离。在此祝福70后饱受风雨的同胞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被遗弃的难兄难弟们戒烟戒酒戒忧愁,吃好睡好身体好,太阳下山明早还会爬上来,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笔记篇八
我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之后,深受感动,下面,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听:
在抗战时期,敌人要霸占“391”高地,天还没亮,战士们就隐蔽在山沟里,有一位战士叫邱少云,他的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为伪装,敌人居高临下,不停的攻击。中午,敌人觉得前沿的阵地(山沟)不安全了,就用炮轰炸山沟,过了一会儿,敌人竟然用了燃烧弹。
就在这时,邱少云身上被燃烧弹燃烧了,如果邱少云在地上打滚,火就会被压灭;合适,这样敌人就会发现,就在这危险的时刻,邱少云为了让“391”高地不被敌人抢走,便忍着火焰,就这样,邱少云光荣牺牲了!
我们中国现在强大了,大家都在保卫祖国的领土,我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笔记篇九
以读感悟,读中熏陶。
用课件呈现题目及丰碑的画面,教师动情诉说:“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耸立的丰碑。这座丰碑是由千千万万个为祖国、为朝鲜、为和平而壮烈牺牲的烈士的英灵筑就的。在这些英灵当中,就有这样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
1.学生齐读后,教师引入:“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上来板书。”(估计多数学生会板书“纹丝不动”这个词。)
2.教师:“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划一划,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这个词的。”学生快速默读,教师随机点拨,并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情。例如:
(l)“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这是从原因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2)“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这是从表现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3)“但是这样一来……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这是从后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4)“为了整个班……没发出一声呻吟。”(这是从结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1.教师范读第7、8两段课文:“请同学们也像老师这样,怀着无比崇敬、无比悲壮的心情,深情地读读这两段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描写深深地打动了你。把这些地方划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会被感动。”
2.对第7自然段中有关内容的点拨。
(l)“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我为什么只能盼望不可能出现的奇迹,难道就没有办法救出自己的战友吗?我为什么痛苦?烈火不难扑灭却不能会扑,自己明明能救却不能相救,看着朝夕相处、亲如手足的战友被烈火烧灼着、煎熬着、炙烤着,我怎能不悲痛欲绝啊!”
(2)“此时此刻,战友的紧张也就是我们的紧张,战友的担心也就是我们的担心,战友的矛盾也就是我们的矛盾,战友的痛苦也就是我们的痛苦。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撩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情呀!”
3.对第8自然段中有关内容的点拨。
(l)“烈火中的邱少云与千斤巨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对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请同学们注意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呀!而我们的邱少云,他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一个人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痛苦啊?”(用课件播放电影片断《烈火中的邱少云》。学生观看。)
4.学生交流感受以后,教师引入:“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和体会尽情地表达出来?你觉得怎么读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你就怎么读。”
1.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后教师引入:“战斗结束了,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邱少云生前挖坑道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写了一句纪念他的碑文。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2.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撰写的碑文。
3.学生交流以后,用课件呈现:“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教师引入:“同学们,这就是邱少云的战友在‘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这句碑文,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朗读这句碑文!”(学生起立,齐读。)
4.教师高声总结:“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
由“纹丝不动”这个词语带动两段(第7、8段)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潜心感悟。教师的大胆取舍,为把课堂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创造了条件。只有这样让学生从心理上占据主动地位,才谈得上主动阅读、主动感悟和主动评判;语文课堂也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结尾补充“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营造了情感高潮,这种“超文本”的处理,大有情韵在胸、绕梁不散之感。(周一贯评点)
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笔记篇十
邱少云叔叔,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在夺“391”高地时,烈火烧到他身上已严重威胁着他的生命,那时,他只要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火灭掉。但是,这样整个潜伏部队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许多战士都有可能丧生在敌人炮火之下,为了胜利,邱少云烈士没有这样做。这个伟大的战士以惊人的毅力忍着,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发出一声呻吟。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对邱少云烈士肃然起敬,想想自己连上课40分钟也熬不住,和同学讲话,做小动作,画画,深感惭愧,我的脸不觉红了。
我要向邱少云叔叔学习:他在烈火缠身的情况下,为了胜利,到生命最后一息也没有动;我也应该在上课40分钟专心听讲,自觉遵守纪律。今天好好学习,明天为建设四化做贡献。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767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