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时间的数学日记篇一
最近我在学习数学口算中有了一些收获和体会,我想将这些心得和体会记录下来,希望能够帮助到其他学习口算的同学们。在我学习口算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口算的重要性和优势,同时也找到了一些提高口算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主体1 口算的重要性】
口算是数学学习中的基础,它能够以一种直观的方式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口算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而且,口算还能够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使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主体2 口算的优势】
通过口算,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大脑运算速度,从而更快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而且,口算还可以增强我们的记忆力,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数学公式和规则。此外,口算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主体3 口算能力提升的方法】
要提高口算能力,首先要掌握好基本的口算技巧,例如竖式运算、快速乘法口诀等。其次,我们可以多进行口算训练,每天进行一些口算练习,逐渐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口算游戏和口算比赛来增强我们的口算能力。通过这些方法的不断实践和积累,相信我们的口算能力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结尾】
通过口算的学习和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了口算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也发现了许多提高口算能力的方法和技巧。我将会继续努力学习口算,不断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帮助到其他学习口算的同学们,共同进步。口算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坚持的训练,相信只要我们勤加练习和不断努力,口算能力一定会得到显著提升!
时间的数学日记篇二
今天上午在做第七周数学练习卷,嘿嘿,有趣。
动笔之前我要求外公看好时间,老师规定70分钟完成,我行不行呀。
计算题我“唰唰唰”做好,概念题有一道我犹豫不决了:数学课本封面约54(),——括号里要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填写“平方厘米”肯定太小了,我立刻填写了“平方分米”。可是,书本封面有这么大吗?外公想想也不对,没有这么巨大的数学课本哦,怎么办?我说:“等老师星期一批下来再说吧。”外公拿笔在5同4之间画了一个点,变成了“5。4平方分米”,可我还是说:“等老师星期一批下来再说吧。”
开头我愣住了,后来想想就做出来了,再想想自己的小脑袋还是不够聪明啊!不过这张卷子是60分钟之内完成了。
节约用水这个话题人人都挂在嘴边,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今天我做了一个实验:把碗放在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下,一分钟内,我数了一下,水龙头共滴了28滴水,我想:如果每分钟节约28滴水,照这样计算,一小时能节约多少滴?一天呢?28×60=1680﹙滴﹚,1680×24=40320﹙滴﹚,如果每个月按30天计算,一年按12个月计算,一吨水大约两千万滴,那又是多少吨?,那就是40320×30=1209600﹙滴﹚,1209600×12=14515200(滴),近一吨。哇,一年能节约这么多水呀!
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缺乏水危机意识和节水意识,水资源浪费的现象随处可见。看着“哗哗”流失的水资源,真是让人十分痛惜。
下面讲讲节约用水。节约用水的方式有很多,如:淘米水洗菜,鱼缸水浇花,洗澡水冲马桶……而且,淘米水洗菜,能很好地起到去除菜上残余的农药。
将节水实施到家庭中,只要改掉平时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百分之七十。家庭浪费水的事例有很多,如:用马桶里的水冲掉零碎物,为了接一杯热水而浪费许多凉水,设备漏水了不及时修理等。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卷子。一道一道地解着,前面的题目还比较顺利的解决啦,但不幸遇到了一道超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摸不出解题思路,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之和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的一个家教老师正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埋头苦思也实在解不出题,便教我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发现19可以分解成2和17的和,而11不能。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时间的数学日记篇三
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在学生中间往往有着极高的难度与抗拒性。尤其是对于没有数学天赋的学生来说,数学更是成了他们心中的一道难题。然而,在我接触了数学日记这一学习方式之后,我逐渐发现了数学的奥妙和乐趣。以下是我对于数学日记的心得体会。
首先,数学日记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数学知识。以往,我对于数学只是死记硬背公式和运算规则,甚至害怕做数学题目。然而,通过写数学日记,我开始主动思考数学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每次上完数学课,我都会坐下来认真回顾自己所学的内容,并且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我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还使我在应用数学过程中变得得心应手。
其次,数学日记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写数学日记并不是简单地写下自己做题的过程和结果,更加重要的是解剖问题的思路和解题的方法。通过不断思考和总结,我渐渐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当遇到新的难题时,我不再迅速求助于他人,而是能够自主思考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的体验让我更具有自信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不仅在数学学科中受益,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数学日记为我提供了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过去,我对于数学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学科,没有动力去主动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而通过写数学日记,我开始主动思考问题,动手解决疑惑,并且将自己的学习过程记录下来,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这种方式的培养让我对于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不再依赖于老师的灌输,而是主动去探索和追求知识。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数学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奥秘。
最后,数学日记让我享受到数学带来的乐趣。通过写数学日记,我发现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虽然有时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是当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时,内心的喜悦和成就感是无法言表的。数学问题的解答不仅是一种智力的体现,更是对逻辑思维和数学规律的理解。这种乐趣让我对数学充满了向往和热爱。
综上所述,数学日记在我的学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让我深入地理解数学,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并且让我享受到数学带来的乐趣。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坚持写数学日记,并且通过数学这门学科,不断提升自己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时间的数学日记篇四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
数学日记
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它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啊!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时间的数学日记篇五
六年级数学日记心得体会,是我在六年级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的一次总结和反思。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锻炼我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写数学日记,我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更好地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第二段:数学日记的意义
数学日记给了我一个机会,能够将我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应用进行结合。通过日记的写作,我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还能够把数学问题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了我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数学日记还具有纪实性,让我了解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第三段:数学日记的收获
在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我养成了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有时候,为了寻找一个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会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思考它们与数学的联系。我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出行时计算距离和时间等等。通过与日记的结合,我认识到数学是实用的,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准确。
第四段:数学日记的反思
数学日记也是一次反思和总结的过程。在写日记时,我经常会思考我在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和困惑所在。通过仔细分析,我发现我在数学解题中的一些常见的错误方法,例如计算错误、理解错误、运算符号错误等等。通过这种反思,我及时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思考了正确的解题思路,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题能力。
第五段:数学日记的启示
通过写数学日记,我认识到数学是一个需要坚持和持续努力的学科。数学并不是简单的记住公式和方法,而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学科。在日记中,我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发现,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不断深化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同时,数学日记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的,每一次反思和总结都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行进。
总结:六年级的数学日记给了我很多的收获和启示,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和学习数学的必要性。通过写数学日记,我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数学将成为我探索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时间的数学日记篇六
今天,我们全家一起到新城区玩。在路上,闲得没事,妈妈给我和姥爷出数学加法题,让我们进行比赛。我的姥爷已经八十岁,别看他年纪大,可运算能力超强。
妈妈先从十以内的加法出起,我和姥爷简直是旗鼓相当,水平不相上下;随后,妈妈开始出两位数加法,没有进位的我和姥爷还差不多,可一到有进位的,我运算了很多简便算法,优势就逐渐体现出来了,姥爷有些招架不住,连声说:“我认输,我认输!”。
没有对手了,感觉真没意思。这时,妈妈说:“我给你们出点好玩的?”,“什么好玩的?”我一下子来了兴趣。
妈妈说:“别着急,这次我给你们出的都是个位与十位相同的两位数相加,看你们谁算得快?”我心想:这还不容易。
比赛开始了,这一轮姥爷险胜。我是属于那种只能赢不能输那一类的,大声说:“休战,我不玩了!”,全家人都笑我赖皮。我才不管那么多呢,随便他们怎么说。坐着实在没事,就开始琢磨刚才那几个数,一下子发现了一个秘密,我发现从55—99这几个数相加,会出现一个规律,因为它们的得数分别是110、132、154、176、198,后两位数不仅是挨着的,而且是连续往上升的。
我一下子来了精神,心想,要是三位数相加,会出现什么呢?因为急于知道结果,我把妈妈手机拿出来用计算器,这一算,我就更加兴奋,你知道吗?从555—999这几个数相加,它们的结果是什么吗?告诉你,它们分别是1110、1332、1554、1776、1998,天哪,它们与两数相比,只是中间加了一位数,数字与两位数中间的那位数相同。
我更加兴奋了,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敢保证,四位数相加肯定是中间再加一个相同的数。”“快试试看!”妈妈也很有兴趣。果然,真是如我所料,得数分别是11110、13332、15554、17776、19998。我高兴地大叫起来,太神奇了!后来我与妈妈又尝试了五位数、六位数,结果依然按照规律。
同学们,小小数看似很平常,可也包含着小小神奇,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还会有更神奇的事在等着我们呢!!
时间的数学日记篇七
在六年级即将结束的时刻,回顾这一年来学习数学的日记,我感慨良多。回想起一开始的一堆数字和公式,简直令人头疼。不过,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老师的细心指导,我终于顺利地掌握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方法,这是我非常自豪和满意的成果。
第二段:数学知识的进步
通过日记的记录,我发现自己在数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例如,我在图形的认知和画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由最初对各种图形都感到困惑和糊涂,到现在能够轻松识别和绘制各种图形,我对这项成就感到非常欣慰。此外,我还学会了合理估算数值,能够快速算出近似结果,这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
第三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日记,我也意识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遇到了很多看似棘手的数学问题,但通过逐步分析和解决,我发现数学问题并不可怕,只要用心思考,就一定能找到答案。同时,日记还帮助我明确思路,整理思绪,能够更好地将问题分解和解决,这使我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有了更好的表现。
第四段: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我还发现通过数学日记,我找到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比如,面对复杂的问题,我会先做好记录并用图表解释,这有助于我更清晰地理解问题的关键点。而在解题过程中,我还尝试使用各种方法和技巧,比如绘制图形、设方程等,以求得最佳解决方案。这些方法和策略在我解决其他学科问题时也非常有用。
第五段:对数学的心得体会
通过数学日记,我深刻体会到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数学还教会我们面对困难要坚持不懈,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这些都是我在学习数学中得到的宝贵财富。
总结:通过六年级数学日记的记录,我深刻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它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我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帮助我找到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我相信这种思维方式将伴随我一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为实现更大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时间的数学日记篇八
第一段:引言
三年级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时期,对于孩子们来说,数学日记是一种记录和回顾学习的方式,也是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的好方法。在我进行数学日记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和学习的方法,获益良多。
第二段:发现数学的美
通过数学日记,我开始体会到数学的美妙之处。例如,在测量长度的时候,我发现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的长度不尽相同,而这种差异正是数学中的“大小关系”。在进行加法运算的时候,我意识到数字相加的结果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字,这种转变过程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数学日记让我明白:数学不仅仅是各种公式和运算,它更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的训练。
第三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日记不仅仅是记录学习过程的工具,更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书写日记的过程中,我会主动思考和思考问题,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我还会通过日记回顾以前的学习经历,总结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这样我在未来的学习中就能更加游刃有余。
第四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日记是一个整理知识的过程,通过回顾和总结,我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我会画出每种图形的特点和名称,并且写下我自己的理解。通过书写,我更容易记住这些图形,并且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数学日记让我看到数学知识的全貌和内在的逻辑,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果。
第五段:数学日记给我带来的启示
通过三年级的数学日记,我受益匪浅。首先,我深刻认识到数学日记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够培养我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其次,我明白通过书写和回顾,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最后,数学日记还培养了我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我在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总之,数学日记是帮助我提高数学理解和兴趣的一种好方式。通过书写和总结,我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数学日记开启了我对数学无限的探索之旅,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并取得更大的进步。
时间的数学日记篇九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它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啊!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今天中午,我去餐馆买了一份盒饭,并特意要了几双一次性筷子准备做实验。
一回到家,想到可以做实验了,心情真有点激动,但又夹杂着几丝恐慌,我可不想让第一个方案刚一出炉就遭到淘汰。为了验证实验方案是否正确,我专门测量了筷子的长度(20厘米)、厚度(0.35厘米)和两端的宽度(分别为1.6厘米、0.8厘米)。由于一次性筷子近似于梯形体,我便利用梯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来计算筷子的体积,由计算结果可知,一次性筷子体积大约为8。4立方厘米。如果实验测得的结果和我所计算的结果近似的话,那么就说明我的实验是成功的,否则,我就得另想办法。刚准备动手实验,一看实验用具还不够,所以只好等到明天了。
盼望的时刻总算到了,一放学,一路小跑地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爸爸从单位借来的烧杯。接满水后,小心翼翼地将烧杯放在盆子里,确保烧杯中的水不漏撒。接着,我用小刀在筷子上刻了一道痕迹,把筷子分成了两部分,这一道痕迹就是筷子两部分的分界线,我准备分两次来测量筷子的体积。
实验开始了,我紧张极了,心嘣嘣地跳,我拿筷子的手也不时发抖了,但我尽量克制住这种激动的情绪。我将筷子缓缓插入烧杯里,尽量不让筷子晃动,否则溢出来的水就太多了,测定结果就会不准确。当第一次将筷子的一部分插入烧杯中后,看到烧杯中的一些水溢到了盆里。烧杯再装满水后,又将筷子的另一部分插入其中。最后,我将两次溢到盆里的水倒入另一有刻度的烧杯中,这样就得到了筷子的`体积。
自从第一次实验失败后,我就捉摸改进的方法,可是就是想不到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这天中午,爸爸,妈妈有事没有做饭,于是我们决定到外面吃饭。
到餐馆点了菜后,妈妈为了不让我等烦,特地点了一杯果汁。果汁一上来,我就大口吸了几下,妈妈害怕我将果汁喝完,没有胃口吃饭,便叫我少喝果汁。菜还没有上,我觉得自己无所事事,便想到了吹泡泡,于是我就把果汁瓶里的吸管拿起来,对准水面吹了几口气,水面就起了几个泡泡,瞬间,我想到刚才我拿杯子里的吸管时,水面下降了一点,我突然有了办法,快乐极了,食欲大增,今天吃了好几碗米饭,还嫌不够。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时间的数学日记篇十
在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关于数字和几何形状的知识。这一学期,我学习了加减法和图形的性质。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和解决问题,我深刻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和乐趣。下面我将分享我的数学日记心得体会。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在课堂上,老师教了我们很多有趣的加减法运算示例,比如跳跃法和进退法。我很喜欢用跳跃法进行加法运算,它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加法的本质。通过课堂上的练习和课后作业,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计算能力。我发现,加法和减法运算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用来解决问题,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解决实际的计数和计算问题。我在购物、做作业和解决游戏问题时都能灵活运用这些技巧。
其次,我学习了图形的性质。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不同形状的名称、特征和分类方法。我学会了识别和描述正方形、矩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常见图形。我喜欢用玩具积木或纸片来拼接这些图形,通过实际操作,我更好地理解了它们的性质。我还学会了测量图形的边长、周长和面积,这让我觉得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后,我还会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到更多的图形并测量它们的属性。通过这些实践,我对图形的认识更加深入。
除了了解加减法和图形的属性,数学还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课堂上,老师常常给我们一些有趣的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例如,通过观察一些数字规律来推测下一个数字是什么,或者通过找正方形的特点来解决一个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我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敏捷,我也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我也学会了认真听讲、思考和团队合作,这些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非常重要。
数学日记的写作也让我更好地总结和复习所学的知识。每周,我会把当周学习到的重点知识、解决的问题和我的感想记录下来。通过写作,我不仅可以回顾所学的知识,还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这让我更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同时,数学日记也是老师了解我们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每次写作时,我也会思考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升的地方,这让我有目标地去学习和进步。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数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不仅学会了加减法运算和图形的性质,还培养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写数学日记,我更好地总结和复习所学的知识。数学的重要性和乐趣在我的心中种下了种子,我期待着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和探索。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相信它将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
时间的数学日记篇十一
数学后就让同学记数学日记,一开始同学们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于是就告诉他们:比如,你学了新的数学知识后,有什么想法;想想身边的哪些生活情景和新学的数学知识是有关联的。目的是想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结构等原因对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还比较弱,所学数学知识也有限,所以一开始学生的数学日记中的数学的成分不多,有些都很牵强,还都比较幼稚。但他们开始模仿着写了,他们确实已经在用自己的眼睛在观察生活,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并及时记录下来。看了他们的日记,尽管都很稚嫩,但我十分欣慰。下面几篇是学期刚开始时学了《千米的认识》后写的几篇数学日记:
《亲自体验一千米》
前几天,我们学了长度单位,从那时起,我才真正知道一千米有多长。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有两百米,五圈就是一千米。上次数学老师叫我们跑五圈,体验一下一千米到底有多长。那真是跑得快把我们累死了,我跑了两圈就跑不动了,接着我走了两圈,最后剩下的一圈是跑的。我家楼下的花园一圈大约有五十米,走二十圈就是一千米。如果我围着它走二十圈,肯定要累死了,如果走十圈,就是五百米;如果走一圈的话才五十米。从我家到易初莲花大约五百米左右。那么走两次的话就是一千米了。一千米是很长的,不相信的话,你就自己跑跑看吧!
《1千米有多长?》
说到1千米,大家一定都很熟悉,我以前非常小看1千米,是通过一件事情我才明白1千米有多长。
一天,我问妈妈:“1千米有多长?我们学校的跑道是200米”。妈妈说:“沿着跑道跑5圈是1千米,如果是走的话就要走10分钟,如果是跑就要跑5分钟,如果是骑自行车就只要骑3分钟就可以到达终点。”我终于知道1千米有多长了。
时间的数学日记篇十二
在三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拿一个本子,作为数学日记的记录工具。起初,我觉得这个主意很有趣,但也不免有些困惑:数学课上写日记是什么意思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了数学日记的妙处。
第二段:记录发现
每天下课后,我开始专心致志地写数学日记。首先,我会记录当天老师上课的主题和重点内容。然后,我会用自己的话总结和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有时候,我会用图画和图表的方式来解释问题,让自己更好地理解。通过这样的记录方式,我发现自己更加主动地思考和学习,而不再仅仅是被动地听课。
第三段:思考提问
在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思考一些问题并亲自解答。比如,如果今天学了加法运算,我会想到一些实际的例子,并计算它们的结果。我会思考为什么加法可以这样做,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好处。有时候,我还会问老师一些问题,寻求更深入的解释。通过这样的思考与提问,我不仅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提高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
第四段:反思与改进
写数学日记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有时候,我会在日记中记下不理解的问题或错误的答案。但是,这并没有打击到我,相反,我会利用数学日记这个工具来帮助我找出错误的原因,并纠正它们。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更好地巩固之前的知识,并在今后的学习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第五段:收获与感悟
数学日记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也教会了我很多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态度。通过记录和解决问题,我意识到数学并不只是一堆抽象的数字和符号,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我开始将数学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计算购物的总价、编写游戏的规则等。这不仅使我更加喜欢数学,也让我意识到学习数学可以带来很多乐趣和成就感。
总结:
通过写数学日记,我不仅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学会了思考与提问,并在错误中成长。数学日记让我对数学的理解更加深入,也让我发现了数学的乐趣与应用。我相信,数学日记将继续陪伴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时间的数学日记篇十三
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好学的孩子,但是当我遇到数学这门科目时,我变得有些力不从心。之前我一直觉得数学只是一些公式的堆砌,毫无意义,但是在经过老师的耐心教导和我自己的努力下,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这门学科,也体会到了数学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段:数学学习的苦闷
一开始,我对数学非常苦闷。据说这门学科需要的不仅仅是记忆,还需要悟性和思考力。可我每次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后,往往感觉模糊不清,不知道如何下笔,结束后才想起自己所犯的错误,有时候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些时重新做一遍,对我来说是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的。
第三段:对数学的感悟
慢慢地,我开始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它不仅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中有运用,而且在今天的社会中,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数学之上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开始了解到它的奥秘,并体会到了困难所带来的挑战,慢慢地喜欢上了解题,并且对于错误的思考和解答进行反思。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巩固,我才发现自己在解题方面变得越来越娴熟。
第四段:数学让我变得更好
学习数学以后,我也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了一些改变,比如说,更加注重细节和思考的完整性,思考问题的分析能力也更加敏锐。在原本的学科中,我可能会选择照本宣科,但是现在我开始慢慢地喜欢自己思考,习惯于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问题,也更加主动地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第五段:结论
总的来说,数学虽然是一门看似晦涩难懂的学科,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学习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数学不仅能让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个世界,而且还能够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好的前进。尽管学习数学有时候还是比较困难,但是只要肯下功夫,相信还是会受到很多收获和惊喜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764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