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去贵州心得体会(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4 03:49:03
2023年去贵州心得体会(优秀8篇)
时间:2023-10-14 03:49:03     小编:JQ文豪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去贵州心得体会篇一

贵州作为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一直以来都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前来探索。在去年的暑假,我也有幸前往了贵州旅游,这次旅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贵州美丽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此,我愿意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希望对于那些想要去贵州旅游的人有所帮助。

第二段:体验贵州的自然美景

贵州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无论是翠绿的山峦、清澈的河流、瀑布还是溶洞,都让人流连忘返。在贵州的旅游行程中,我们游览了黄果树、龙宫、荔波等自然景区,每一处景点都能让人心生感慨。黄果树瀑布是贵州最有名的大瀑布之一,其独特的形态和声震人心的巨大威力让人不禁感到敬畏;龙宫溶洞则是一个壮观的地下风景,数之不尽的钟乳石和地下湖泊令人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荔波的热带雨林和溪流则让人感受到热带雨林的特有气息。这些自然景点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第三段:亲身了解贵州的人文风情

贵州的人文风情也是一大亮点,这里有着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古迹。在贵阳,我们拜访了贵州省博物馆和花溪古城,在这里,我们对于贵州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贵州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我们了解了苗族、侗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工艺技术和民间艺术。在珠海一带,我们还亲自体验了苗族的大歌和舞蹈,这些民俗文化的特色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贵州的独特之处。

第四段:贵州的美食文化尝试

贵州的美食文化也是一个不容错过的亮点。在这里,我们尝试了一系列当地传统美食,例如酸汤鱼、酸辣粉和土豆粉等。特别是酸汤鱼,这是贵州的传统名菜之一,口感鲜美,让人回味无穷。贵州的美食文化与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密不可分,每一个美食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文化渊源。我想,尝试当地美食是了解当地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五段:结束语

在这次贵州之行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贵州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美妙的美食文化。贵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难忘的回忆。我相信,对于那些想要去贵州旅游的人们,这里将会是一个充满惊喜和无限可能的旅游胜地。我也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还将会再次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与她再次相会。

去贵州心得体会篇二

“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省加强大学生思维政治教学的一门新课程,是在贵州高校一切专业大专和本科开设的必修课,一般院校与成人院校相同,本科与大专相同,文科与理科相同。通过教学恳求学生掌握贵州省情的底子概念、底子理论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对贵州的底子状况和打开规矩有比照明晰的知道,并能理论联络实习,解决实习中的疑问。为了协作讲堂教学,营建自立学习、协作学习的空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实习运用才干的培养,特制定本方案。

进一步加深对“贵州省情“课程知识的了解、掌握和运用,能够理论联络实习,学会运用远程教学的学习方法打开自立学习,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习生活中的实习疑问。

学生除了参加讲堂教学、网上学习、小组谈论等课程教学活动外,可由学校组织一次有关贵州省情的社会查询活动或举办一次省情实习讲座、观看实习性专题片,或联络学生往常对贵州省情实习状况的查询和了解进行一次实习疑问谈论等方法进行课程社会实习。(网上“往常作业册”最终有一次社会查询实习作业练习)。能有用加深对课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前进实习运用才干。

各校依据“贵州省情”课程教学方案时数组织讲堂教学和谈论外,恳求引导学生使用多种媒体的教学本钱进行自立学习,打开网上谈论、进行社会查询、举办实习讲座或观看实习性教学片、进行社会实习谈论等,并写出查询陈述,作为往常查核效果的鉴定依据。

去贵州心得体会篇三

一、贵州的基本省情:欠发达,欠开发。

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第二章

一、地理环境

贵州是位于云贵高原东部

四川,重庆+

云南——贵州——湖南

+

广西

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的山区自然条件。

1.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岩溶地教多。

2.地势西高东低,又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

第一、西部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以西平均1500米以上,最高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最高峰是西部赫章县的韭菜坪,海拔2901米。

第三、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北界一线的东部和南部

边缘地区。800米以下,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最低峰在东南部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48米。

一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占61.9%广泛分布石沟、石牙、峰林、峰丛、盲谷、穿洞、竖井、凹地、天生桥、落水洞、跌水、悬挂泉、喀斯特湖。

地下溶洞、暗河、伏流、暗湖、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瀑布、莲花盆、卷曲石。

二地貌类型:92.5%为高原山地和丘陵,山间小盆地仅占7.5%

2.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梵净山2572米,是联合国“人与生物保护区网”的成员。黔金丝猴的生存区。

4.中部有苗岭,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雷公山,2178米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物种基因库”

大娄山

+

乌蒙山——苗岭——武陵山

三、地理差异:

1.东部山地丘陵区,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区。

2.北部中山峡谷区,包括大娄山以北地区。

3.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区,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

以南和镇宁、惠水以北地区。

4.南部山地河谷区,包括苗岭中段以南地区。

5.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包括普安以南,望谟以西,南盘江以北地区。

6.西北部山原山地区,包括盘县、晴隆以北,黔西、织金以西地区。

二、气候

气温

2.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3.最高温度区为南部、东部、北部河谷地区,铜仁最高42.5

4.低温区为北部地势较高地带,威宁最低18

5.避暑之都贵阳,凉都六盘水。

降水

2.多雨区:一、苗岭西段南坡,最多是晴隆。二、苗岭东段南坡,最多是丹寨。三、武陵山的东南坡。

3.最少威宁,赫章,毕节,其中赫章最少。

4.雨季:4月上旬到5月上旬自东向西到来。6-7月最大,水热光基本同步。

日照

气候的地域差异及类型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可分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气候类型。

1.南亚热带:在红水河和南、北盘江河谷地带,农作物可一年三熟。

2.中亚热带:东、南、北三面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3.北亚热带:黔北、黔中和黔西南海拔1000米左右的广大地区,冬暖夏凉。

5.中温带:在黔西北海拔2400米。

气象灾害

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干旱、秋风、凌冻、冰雹、倒春寒、秋绵雨、暴风和大风。

四、处于长江和珠江上游

1.长江流域:牛栏江横江水系、乌江、赤水河綦江水系、沅江水系。乌江是贵州最大的河流。

2.珠江流域:南盘江、北盘江、红河水、都柳江水系。

五、类型多样、肥力不高的土壤条件

土壤有: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和旱作土。其中黄壤面积最大占38.6%,水稻土最少。

土壤耕作条件特点:

1.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少、宜林地广、耕地少。人均耕地只0.7亩

2.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3.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石漠化严重。

4.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六、错综复杂、分布呈现过渡性的生态植被。

1.阔叶林2.针叶林——最广3.灌丛和灌草丛

4.沼泽与水生植被5.竹林——赤水竹海

组合态势的自然资源

一、水煤结合、水火电互济、优势突出的能源资源。

1.水能资源:储存量居全国第六位,单位面积占有量居全国第三。

2.煤炭资源:居全国第五位、六盘水、毕节最多。

二、组合良好、开发前景广阔的矿产资源

1.铝土矿:居全国第三位,主要分布在贵阳、清真、修文、遵义。

2.磷矿:三大磷矿产区之一,居全国第三,主要分布在开阳、福泉、织金,其中开阳最多。

3.重金石:居全国第一

4.金矿:居全国第十。

去贵州心得体会篇四

根据盘县教育局的要求,我校于20xx年4月13日下午,组织了全体教师在学校三楼的多媒体教室学习了《贵州教师誓词》和《贵州教育精神》,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教师,身上承担的责任是重大的,任务是艰巨的。

贵州教师誓词――“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庄严宣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神圣职责。修身立德,为人师表;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严谨治学;传承文明,勇于创新;终身学习,不断进步。为全体学生美好未来,我愿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

贵州教育精神――“开放自信,乐于奉献;攻坚克难,勇于争先。人一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我在学习了《贵州教育精神》及《贵州教师誓词》后,可以看出贵州教师誓词和贵州教育精神的内容基本上涵盖了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奉献教育的精神,二是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三是教师必须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榜样示范者。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后,我们对于教师这个职业也就不难理解了。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一种生存方式,最好的教育者正是那些能够恪守其理想而不断努力的人。

通过对《贵州教师誓词》和《贵州教育精神》的学习,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教师的我们任务是艰巨的。贵州经济的发展与教育是分不开的,现在要让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教育就必须跟上,目前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是很大的,特别是对贵州教育非常重视,在人力和资金方面投入都很大,也相对的保证了教师的一些基本生活需要,让老师们没有后顾之忧,学习了教师精神我们的使命更艰巨了。学习了教师誓词,就要求我们按照上面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争取进步和不断的学习,正确的引导好我们的学生,让学生们整体得到发展,不仅是思想上的还有行动上的都逐步完善和提高,因为教育好他们让他们健康的成长,不断积累知识才能为明天的事业奋斗,我们的经济才会好起来,我们的生活才会富裕起来,因此我们对我们的学生充满希望,对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我们也愿意让自己的一生更有价值,虽然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不如意很多的困难,不过我们会努力克服的,也会为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人们常说:科教兴国。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我的肩上扛着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发展,全掌握在我们教育者的手上,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把我们的整个心灵献给学生;用我们的智慧去点燃学生的智慧;呵护生命,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弘扬真善美;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在教育战线上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去贵州心得体会篇五

贵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我曾有幸去贵州旅行,探索了许多美景和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在这次旅行中,我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让我对贵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贵州的自然风光让我难以忘怀。贵州是一个山水相依的地方,有着壮丽的山脉和澄澈的河流。我曾去过黄果树瀑布,那里的景色让我惊叹不已。瀑布的水花溅起,阳光照耀下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在贵阳市,我还参观了花溪公园,那里有各种各样的花卉和洁白的喷泉,营造出了一个仙境般的氛围。无论是山峦还是水景,贵州的自然风光都让人心旷神怡。

其次,贵州的民族文化也深深地吸引了我。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我有幸参观了贵州的侗族村寨,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我参加了侗族的歌舞表演,感受到了他们独特的音乐和舞蹈。除了侗族,贵州还有苗族、布依族等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魅力。通过了解贵州的民族文化,我学到了尊重和包容的重要性,这是一种传统和智慧,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第三,贵州的饮食文化也令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贵州的土特产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酸汤鱼和酸辣粉。我品尝了这些当地特色的美食,嘴里的酸辣味道给了我口感上的愉悦。贵州的饮食独具特色,让人回味无穷。除了传统的贵州菜,我还品尝了当地的土家菜和苗族菜,都非常美味。贵州的美食文化是其独特之处之一,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贵州的人民热情友好,让我感到宾至如归。在贵州的旅途中,我遇到了许多热心肠的人们。无论是在景区、商店还是街道上,人们总是笑容满面、热情招待。有一次我迷路了,一个陌生人主动走过来帮助我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这种友善和热情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心。贵州的人民以他们的热情好客而自豪,对待每个游客都像家人一样,这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最后,贵州的发展速度和潜力让我深深地动容。贵州正致力于经济发展和改善民众生活水平,目前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贵阳市的探索之旅中,我看到了现代化的建筑和高速发展的商业区。贵阳正在成为一个繁荣的城市,吸引着大量的投资和人才。贵州的发展让我看到了巨大的潜力和未来的希望。我相信贵州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和挑战,人民将会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在这次贵州之旅中,我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美丽和魅力。无论是自然风光、民族文化还是人情味道,贵州都让我驻留了许多美好的记忆。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也为自己有机会去探索了贵州而感到庆幸。贵州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和教育,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我会永远怀念这段美好的旅程,并希望未来有机会再次回到贵州,继续探索和发现这个美丽的地方。

去贵州心得体会篇六

为了家长的重托

为了学校的发展

为了民族的腾飞

面对国旗,我庄严宣誓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认真履行神圣职责

让智慧点燃智慧

用人格引领人格

将意志激励意志

使真情传播真情

尊重个性,关爱心灵

传承文明,启智求真

严谨治学,勇于创新

团结协作,与时俱进

为一中的雄起添砖加瓦

为学生的进步奉献一生

去贵州心得体会篇七

解放四十年来,我省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贫富差距很大。与相对发达的黔中、黔北地区相比,边远落后的民族地区则处在另一极点上。这些地区多少年来十分艰难、痛苦地挣扎在贫困的深渊之中而不能自拔,具体原因究竟何在呢?带着这个问题。

该县位于黔西南边缘南、北盘江夹角的崇山峻岭地带。全县土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16万9千人。主要居民为布依族,点总人口的74%。册亨县原是一个布依族自治县,1984年取消自治,归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并列为全省26个贫困县之一。近四年来农村人均口粮只有350—400斤,人均年纯收入130—150元,远远低于全国乃至本省的农民人均口粮和纯收入水平,大多数农民解决不了温饱问题。

贫穷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需要探索的不仅仅是贫穷的现状,而且还有贫穷的过去;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地区总是一直处于贫困的境地之中。

(一)农业基础薄弱

册亨县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现有耕地面积19万亩,人均1.2亩,比全省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0.71亩还多0.49亩。但耕地质量低劣,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差不多占现有旱作耕地的一半。全县稻田面积中,中低产农田就占了70%。没有灌溉设施的“望天田”仍占相当大的数量(约55%),水利有效灌溉面积不足耕田总量的三分之一。近几年来,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和片面抓粮食生产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民赶山吃饭,毁林毁草开荒,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地貌类型复杂,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天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山多陡峭,流径量大,土地涵养水源能力差,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水土流失面积多达1,000多平方公里,差不多占总面积的半数。根据有关部门对南、北盘江浸蚀模数的计算,每年县境内通过大小溪沟、河流外泄泥沙约140万吨,计有5千多亩耕地的表土被冲刷流失。再加上山区农民耕作技术落后,基本上是粗放经营,施肥少、产前产后服务差,缺乏科学管理,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地方的农民习惯于刀耕火种,不用肥料,不精耕细作,使得土地肥力逐年递减。由于土地的贫瘠,基本上是广种薄收。

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干旱、伏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如1986年下半年至1987年初的干旱持续半年之久,水稻栽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只及前一年的58%;紧接着又暴雨成灾,秧苗长势正旺的4,800多亩稻田被洪水淹没,其中1,700多亩被彻底毁坏,造成粮食减产2,700多吨。耕地质量差,自然灾害多,农民依附着瘦薄的土地,坐山吃山,抵御灾害的能力低,办法少,一遇灾害就欠收,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从解放初期延续到现在,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该县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不高。截至1987年,全县农业机械动力总量仅有852.96万瓦,平均每万亩耕地只有农业机械动力0.43万瓦。而且还由于管理技术落后、操作水平低、保养差、油料缺乏等因素,十分有限的农业机械设备多数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有农活几乎全靠手工操作,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农业生产方面这些不利的客观因素造成的结果是:虽然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整个农业生产尚在“自给”但不能“自足”的窘况中为解决温饱而奋斗。

(二)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缓慢

自解放三十多年来,该县农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历史上形成的自然半自然经济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于自然条件及政策等诸主面的限制,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1951年是册亨县解放的第一年,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是13%,这个比例自然是很低的;但经过六年的发展到1957年,也只达到15%;到二十年后的1978年,商品率达到21%,仍然是很低的;到1987年增到23%;1988年又下降到19%。牧业商品生产的发展几乎与农业是平衡的:1951年和1957年的商品率都是14%,1978年是21%,1987年是25%,1988年略有下降,接近25%,发展也是很缓慢的。林业算是该县所长,森林覆盖率为17%,高于全省14.5%的水平,因此林业商品生产的发展相比农业与牧业要快要高:1951年为33%,1957年为35%,1978年为50%,1987年为53%,1988年上升到73%。

市场不健全、集市贸易不发达,也是制约该县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册亨县农村经济由于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半自然经济状况,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对于由各种生产要素专业市场组成的适宜商品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市场的要求望尘莫及。同时,农贸市场也非常残缺,全县区(镇)乡共有集市20个,平均8千农村人口才有一个集市,而且这些集市规模小,只限于少量农副产品的交易。大多数集市与集市之间距离远,交通十分不便。因此整个流通领域没有真正搞活,大桩农产品产销很难直接见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总起来说,该县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只是占了十分有限而有利的自然条件的一点便宜。其他方面发展商品生产的后劲仍然很不足。

(三)工业生产十分落后

册亨县工业产值极低,1985年以来一直徘徊在500万元左右。该县地下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为开发矿产资源,一哄而起办了很多锑厂,至1987年10月先后建起了县锑选厂、华侨锑深加工厂、民族锑冶厂、联合锑厂等。但由于设备简陋,缺乏电力,原料又是由私人个体开采经营,地质勘探工作无法得到深入,找矿缺乏科学依据,生产率很低。因此原料时多时少时无,不能保证计划供应。再加上技术、管理水平差,工厂常常处于半瘫痪状态。目前,这些盲目投资、争相上马的.企业正在滑向破产的边缘。为开办这些企业共向银行贷款686万元,其中517万元现已无力偿还。

该县酒厂本应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厂,所生产的“灵芝酒”被评为1985—1986年全省优秀产品三等奖,深受消费者喜好。在连年亏损、不景气的情况下,1986年略显生机,产量达2,000砘。但由于设备、技术、原料、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产量仍十分有限,经济效益很低。

(四)地处偏僻,交通闭塞

发展交通运输是摆脱贫困的必要条件,但该县由于地处偏僻,交通十分落后。册亨县城离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广西百色市分别为130公里和220公里。距离省城贵阳400多公里,没有直达客车,出差贵阳要中途展转两天才能到达。汽车是该县唯一的交通工具,但县境内公路量少,现有公路13条,总长仅376公路,通车里程才310公里,还有13个乡不通公路。以面积计算,每百平方公路才有公路1.4公里,大大低于全省(15.8公里/百平方公里)和全国(9.2公里/百平方公里)的水平。全县公路没有一条柏油路,坡陡弯急,路面狭窄,危险路面多,桥涵多,基本属于四级和等外级公路。晴通雨阻的路段常年有100公里左右,占通车里程的三分之一。总起来说,该县公路数量少,质量差,技术标准低,通过能力弱,且分布不均。公路运输在工农业生产中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地方几十年来运输全靠人挑马驮,效率很低,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发展。

(五)生产力落后,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少、边、穷地区多是一个封闭体,是一个未开化的地带,地上地下都有极丰富的自然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地区确是“富饶的贫困”。若论册亨县有什么优势的话,那就是自然的资源优势占主要地位。到目前为此,已发现的地下资源有金、锑、硫磺、雄黄、珠砂、铅、火硝、大理石、冰川石、无烟煤、铜、铁、锡等宝贵的矿产资源,还可能蕴藏有石油资源。据地质部门测定,册亨金矿还是个富矿,很有开采价值。

若是各方面条件具备,可根据市场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开采加工,单凭发展原料工业和初加工工业,就能使国民经济得到翻身。但因该县人力、财力、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等条件“先天”不足,在丰富的自然资源面前显得无能无力。

册亨县的地上资源主要是林木。林地面积有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7%,高于全省(14.5%)和全国(12%)的水平;人均占有林地面积4亩多,也高出全省和全国的水平。据1985年清查森林的统计,全县成用木的活立木蓄积量高达519万立方米。由于多年来有关林木管理和开采的政策措施不得力,加之林区交通不便,多少年来一直是死采树,采死树、采树死。一没采伐计划,二无林产品加工业,三是交通不便,因此森林经常遭到乱砍滥伐,每年腐烂在深山沟里的有用木材不计其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和解决长途运输问题;可是要全面解决这两大难题却又是该县本身现有的人、财、物力所无法办到的。

去贵州心得体会篇八

贵州是一个风景如画、山峦起伏的地方,我在这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在这段时间里,我深深体会到了贵州的独特魅力,不仅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淳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的人文历史。以下是我对贵州的心得体会。

首先,贵州的自然景观令我陶醉。我在贵州的某个小镇上看到了许多美丽的瀑布,水势汹涌,激起了心中久违的激情。这些瀑布流水飞溅,令人心旷神怡。此外,贵州还有壮美的山脉和广袤的森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贵州的一次远足活动中,我登上了一座山顶,俯瞰着整个山谷的美景。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仙境,心情无比愉悦。贵州的自然景观让我认识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

其次,贵州的民风民俗令我神往。我参观了一个贵州少数民族的村落,体验了他们的生活和文化。村里的人们都非常友善和热情,我在他们家里品尝了当地特色的美食,欣赏了他们传统的歌舞表演。民风民俗的丰富多样让我对贵州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深深地被他们的独特习俗所吸引,希望有机会再来深入了解。

此外,贵州的人文历史也让我感慨良多。我参观了一些贵州的历史古迹,了解了贵州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和影响力。比如黔东南地区的凤凰古城,它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文物,让我感受到了古代贵州的繁荣和辉煌。另外,在贵州的一座古镇,我也看到了许多古老的庭院和民居,它们见证了岁月的流转,让我对贵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贵州的特色美食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贵州的酸汤鱼、土鸡米线、花溪牛肉粉等特色美食都非常美味,让我回味无穷。尤其是酸汤鱼,清爽的汤底和鲜美的鱼肉让我欲罢不能。贵州的特色美食不仅口味独特,还透着浓郁的本土风味,让我对贵州的文化和民风有了更深的了解。

总的来说,贵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自然景观、民风民俗、人文历史和特色美食都让我感受到了贵州的独特魅力。在这里我既能领略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又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再次来到贵州,继续深入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72299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