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9 09:42:07
最新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模板10篇)
时间:2023-10-09 09:42:07     小编:BW笔侠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张桂梅同志是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枫叶女工”集体的代表人物,她先进的事迹,感人至深,令人十分敬佩。在她默默无闻、奋斗不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她身上学到许多可贵的品质和道理。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我从张桂梅先进事迹中得到的启示。

第二段:努力勤奋

张桂梅同志是一位非常勤奋的工人,她在工作中敬业精神十分十分突出,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尽心尽力,做到了极致。这种勤勉精神可以在她的成绩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她开设的小卖部因为她的勤勉努力而成为了整个社区广受欢迎的地方。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必须秉持着勤奋的精神,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成果。

第三段:严格要求自己

作为一个基层党员,张桂梅同志不仅在工作中要求自己做到最好,还严格要求自己在自身素质的提高上加强学习,加强思想政治和工作能力的锤炼。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该像张桂梅一样,严格自律,不断完善自我。

第四段:坚定理想信念

张桂梅同志是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始终秉承着党的指导思想,代表着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把自己的事业与祖国的前途紧密相连。在维护民族利益和反对民族敌人的斗争中,她展现了党员的艰苦卓绝的精神。我们要像张桂梅一样,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第五段:奉献社会

张桂梅同志深爱着社区,以她的实际行动为社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关心老年人、关心青少年,自然而然地成为社区人民的一位“贴心人”。我们也应该像张桂梅一样,以实际行动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奉献更多的心血,以爱心、智慧和汗水托起美好的生活和社会。

总之,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勇于探索,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完善自己,并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贯穿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

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决定号召广大妇女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学习她人民至上心有大我的家国情怀,学习她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发扬奋斗精神,强化使命担当,立足岗位建功,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巾帼力量。

今年63岁的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滇西深度贫困山区,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带领1900多名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2020年,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59人才加高考,150人上本科线,她却觉得不满意,和大城市存在差距。她就是这样一个执着坚守认真十年如一日的人。

懂感恩,敢担当,她是孩子们的希望。她说她总想为这个县城做点什么,她做到了。她救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命,她为那些穷困山村的孩子带去希望,但是山区人们的观念十分老旧,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很严重,只是把孩子们养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只有从根源上入手才能解决问题,只有让山里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真正摆脱山区。她想应该让山里的孩子接受教育,并在不懈努力下创办了学校。

有信仰,敢作为,她是孩子们的依靠。为了感恩,为了让更多家庭摆脱贫困,她开启了十几年漫长的走访工作,看着张桂梅娇小的身躯有些许脆弱的面容,很难想象她走访了800多个家庭,带出了1900多个学生,改变了一个女孩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代人的命运。孩子说,只要有她在,就可以安心的学习读书,她就是孩子们最信任的校长。

记初心,担使命,她是新时代的榜样。23年,始终默默无闻的坚守着“培养贫困山区孩子”的初心,她说她把这个初心想的很简单,就想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用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操场里“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几个大字,在青山之间更加醒目,也许正是这样一种信仰,让她坚守着初心与使命,让她守护着一个个贫困家庭的希望。

每一个时代都有值得歌唱的人,每一个小小的信仰都应该用尽全力守护,张桂梅一生都在为孩子们着想,她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她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新时代的年轻人有很多诱惑,也有很多迷茫,只有找到自己的目标,才能不忘初心,实现人生价值,不负入党誓言。

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四

张桂梅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她是一位普通的基层党员,却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非凡的力量和担当,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她始终站在前线,默默奉献。通过学习她的先进事迹,我深受感动和启发,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第二段:勇气与担当

张桂梅同志在基层工作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担当。她曾经担任过一位村支书的助理,那位支书贪腐受贿,让整个村庄陷入了困境。面对污染的政治环境,张同志毅然站出来,揭发了这一切。她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整个村庄的命运,打造出了一个和谐、繁荣的新村庄。她的勇气和担当表明了作为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品质,也给我树立了榜样。

第三段:奉献与服务

张桂梅同志对党和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令人敬佩。她在自己休息时间里,经常主动参加各种社区服务活动。她关心弱势群体,帮助困难的邻居,为社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她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党员,更是一个爱心使者。她的精神鼓舞着我,让我更加明白作为党员,我们应该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

第四段:深入群众

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还体现在她的深入基层群众中。她虚心向他人请教,与群众交朋友,用心聆听每一位群众的心声。她善于发现问题,积极为群众解决问题。通过积极地深入群众,她获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她的做法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党员,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而应该更加接地气,走进基层,深入群众。

第五段:自我反思和总结

通过学习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意识到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自我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只有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才能进步。从张桂梅同志的事迹中,我学到了坚守价值信念、勇气与担当、奉献与服务以及深入群众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党员,我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结尾段:致敬张桂梅同志

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是每个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她的先进事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借鉴和学习的机会。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将她的先进事迹和精神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国梦、党的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谨以此文,向张桂梅同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五

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是那些贫困山区孩子求知的“指路牌”;更是130多名孤儿的“妈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张桂梅用自己的教育初心,通过19年的努力实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她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用行动向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课,她用实际行动让贫困女孩华丽转身的“天使”。

与榜样相比,认为忙忙碌碌、按时上班、仅仅得意于能够做好本职工作的我们,也着实让我们有些无地自容,因为她是在拿命去奉献和付出的优秀人民教师。

她让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像她那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上。要克服一切困难,像母亲般关爱全部学生,不仅生活上关心他们,还积极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和积极向上的业余爱好。

学习张桂梅老师,就要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传授做人的道理。现在有些家庭的宠爱、溺爱,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太阳”,从小就养成了事事以自己为中心的习惯。所以教师在自己热爱学生的同时,还要注意让每个学生也学会去爱别人、欣赏他人。

服务好每一位学生,我们要做到不但关注那些学习好的学生,也要关注学困生,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对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都要细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对学生就要有慈母般的爱心,多与学生沟通,要热爱学生,热爱生活,艰苦奋斗;要有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做到因材施教,培养更多新时代的新人,担当起民族复兴重任。

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六

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

张桂梅为了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花了她很大的心思,她首先是想到找教育局局长,但因为投资太大,没有成功。她就想到筹款,于是她放下颜面,但人们却并不理解,几年间,才筹借到1万多元。可幸运的是,2007年十七大在北京召开,张桂梅被选为云南省十七大代表,在会上,她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很快这所女高就开始使用了。刚招生时,只要来就收,当时还收了一个数学只有6分的人(满分150分)。

子夜时分,华坪女高依旧是灯火通宵,学生在走廊席地而坐,最后一节自习安排在宿舍楼道里,这样可以自习结束后以最快速度上床休息。十几年来,她一直都陪着学生学习到深夜。

凌晨5:30早读,晚上12:20自习结束睡觉,正是靠着这股劲,华坪女高从来的就收,到全县人人想进的高中。今年7月,华坪女高本科上线率94.3%,不少学生被国内重点高校录取。

如今张桂梅已经63岁了,20多种疾病缠身,但她依旧在前线教书育人。她在生病的时候,还在担忧她的学生们。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时代楷模,当之无愧!

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七

榜样是清风,吹动一颗又一棵树。

榜样是水流,推动一帆又一帆行舟。

12月3日,中共中央决定,授予张桂梅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2月5日,在昆明至北京cz3998航班上,张桂梅收到一份来自南航乘务员朱静怡的信。

信中,朱静怡对“榜样”张桂梅说:“智者度己,圣者渡人,您才是真正伟大的人。再多的文字都表达不出我内心对您的敬佩,只能通过您的故事激励着我,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姐妹们。”

“第一次听说张老师的事迹是通过微博,有一个博主讲述了张老师和华坪女高的故事,我看了以后十分受触动,便去搜索了她的相关纪录片,纪录片看到一半我就感动得流泪了,从此张老师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静怡说。

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飞机客舱里,张老师的胃不太好,我们乘务员同事及时向她递上了一杯温开水,并向她致意。”朱静怡回忆起见到张桂梅的场景,“张老师和我们的交流都很温和谦逊,是一个很温柔的人。”

朱静怡告诉读本君,自己发自内心地敬佩张桂梅,当在自己的航班上遇见张桂梅时,她内心十分激动,但是因为知道张桂梅身体不太好,怕过去说话会打扰到张桂梅休息,便决定写一封信,等落地后再交给张桂梅。

落地后,朱静怡亲手将信件交到了张桂梅手上说:“张校长您好,我看过关于您的纪录片,并且被您所深深感动。”

“张校长听完后,紧紧拥抱了我,那一刻,我才感受到她身上的温柔与强大。随后我和主任乘务长一起,将张校长送至登机口。张校长和我们挥手告别并表达了这一路对我们客舱服务的认可和感谢。”

张桂梅的什么精神让一名年轻的乘务员如此敬佩?

朱静怡说:“张桂梅老师是一个很伟大的人,她拖着生病的身体为大山里的女孩们创造教育条件,为她们开辟出一条光明的道路,改变了她们的人生。

“正如国家领导人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所说,‘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张桂梅校长的伟大并不在于她不凡,而恰恰是因为她平凡,她用一生的执着,让我们见识到平凡的身躯里,可以蕴藏着多么震撼人心的力量。”

朱静怡还说,在以后的飞行生涯中,自己也会向张桂梅校长学习,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深入贯彻南航亲和精细的服务理念,为公司和民航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机舱里的一场偶遇,敬意满满的一封书信。

这也许就是榜样的力量,无需多言就能感召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希望,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理想,同时对他人的困境充满悲悯与同情。

古人常讲见贤思齐,读本君希望张桂梅这份榜样的力量能够在更多人之间传递,鼓舞与感召我们每一个人,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满希望,也让他人因为我们的积极向上而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八

作为教师,张桂梅用她那母亲般的爱,温暖着每个学生的心田。她感到“爱”是与学生心灵沟通的纽带。她与学生没有年龄界限,学生们喜欢她、信任她,把她看成学习上的严师、生活中的慈母,对她无话不说。“妈妈”的称呼在学生间流传开来。只要是为了学生,她什么都舍得,可她自己呢,把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钱,省下钱救助学生。张桂梅到民族中学工作_年间,共资助了15名学生,资助金额达两万多元。她至今还为5个贫困孩子提供上学的全部费用。

张桂梅爱学生,并不需要任何补偿。然而,在她看来,她得到的回报比世上任何人得到的都多。今年6月15日,是张桂梅_周岁生日。这天早上,她同以往一样匆匆忙忙地从“儿童之家”的“家”赶到学校上课,学生们软磨硬泡地要求到室外上课。课后返回,她猛然发现教室桌上摆放了两个大蛋糕,只听全班同学齐声喊道:“祝张老师生日快乐!”张桂梅惊奇极了,因为这是一个新接的班,她没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生日。

回到家,许多原来的学生也在等候着,都来祝贺她的生日。“儿童之家”的孩子们也为张桂梅送上一张自制的贺卡,上面工整地书写着“桂子飘香,梅花御寒。祝妈妈生日快乐”几个字。

张桂梅的心醉了。这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呢?

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九

为了筹集办学经费,张桂梅在街头“乞讨”。其实,她当时已经是获得过各种荣誉的优秀教师了,还曾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她对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说:“我想办一所学校,你能不能支持我五块十块?”

当有人骂她是“骗子”时,她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各种荣誉证书和关于她的优秀事迹的报道。看到这里,我鼻子发酸:为了女孩子们的尊严,她宁愿让自己的尊严破碎一地。

当然,最终她也赢得了更神圣的尊严!

在云南大山深处金沙江畔的华坪县,经济并不发达,要办一所张桂梅所期待的免费高中,就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也不容易,而对华坪县政府来说,也确实困难。2008年9月,华坪高中正式开学,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有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

在重男轻女的大山深处,每招一个女生都十分艰难。好不容易招来了,又跑了。“孩子没来,我去找,跑到大山里,才十几岁的姑娘,已经嫁走了。”张桂梅回忆说,“我对孩子父母说,这个孩子我是一定要领走的!一定要让她读书的,反正不要你出一分钱,你不出钱,我把她领走了,你还不愿意啊?你让我把孩子带走吧!”

心肠再硬的人,看到这里也会忍不住泪目。按说,老家在东北的张桂梅,和这片贫瘠土地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没关系,但她却把每一个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牵挂,来担忧。这份无私的情怀一般人做不到,也不应该强迫每一个人都做到,但张桂梅做到了,我没有理由不对她肃然起敬。

张桂梅的一个学生对记者说:“我考大学想考到东北去。因为那里比较远,我想走出去,靠学习改变命运。”帮助女孩们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这是张校长的梦想。在一般人看来,这永远也只是一个梦想。但张校长将这梦想变成了现实。

2008年,华坪女子高中首届招收100名女生(中途走了四个),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分数没门槛,基础很差,但在张校长和她同事们的努力下,2011年第一届毕业生,96个考生中,本科上线69人,其中一本率是4.26%,综合上线率100%。到了2019年高考,华坪女高118名毕业生,一本上线率达40.67%,本科上线率82.37%,排名丽江市第一。

这是奇迹,是神话!

须知华坪女子高中不是北京人大附中,不是河北衡水中学,不是上海中学,不是成都七中……有人说:这些女孩考上大学就幸福了吗?这是一个伪问题。人生的幸福当然不是绝对由上大学决定的,但至少女孩们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她们未来的选择更加丰富,她们收获人生幸福的概率无疑是大大提高了。

而如果不上大学留在山里,她们人生之路只有一种选择:操劳的妻子、操劳的母亲,操劳的奶奶……以考上大学“未必幸福”为由,怀疑张桂梅的奉献,进而否定她的伟大,我为张桂梅抱不平。

张桂梅领着记者去她的宿舍,其实也是学生宿舍,因为她一直和孩子们住在宿舍里。看着张桂梅吃力地爬楼,知道张桂梅身体不好的记者问:“你完全可以在一楼找一间宿舍住,为什么要住在三楼呢?”张桂梅说:“我要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查呀,这样我上楼的时候,就把每间宿舍查到了。”

进了张桂梅住的宿舍,记者问:“你住哪儿?”张桂梅指着最靠门的床:“住这儿。”记者问:“你干嘛守着门口啊?”张桂梅说:“有什么事,我不就可以第一个跑出去,为学生挡点什么吗?”

张桂梅说的“第一个跑出去”,不是发生危险时第一个逃命,而是说当外面有了危险时,她可以第一个冲出去为孩子们“挡点什么”。也就是说,体弱多病、走路像风中随时都要熄灭的蜡烛的她,却是这间宿舍里孩子们的“保镖”。

当然不仅仅是宿舍孩子的“保镖”,张桂梅还是全校的保安、门卫、勤杂工。当看到天还没亮的早晨,张桂梅手持话筒在催促道:“起床喽,姑娘们!”,很难让人想象她其实是这个学校的校长。

和张校长一起奉献的,还有她的同事们。张校长在讲述学校时,总是满怀感动地讲起老师们的故事:一位小伙子结婚,办完仪式马上回学校上课。一位女教师做肿瘤手术,张桂梅说:“你请假吧!”那位女教师说:“只要医生说能穿衣服,我就回来了,我不请。”

张桂梅没有自己的生活,她说:“我也不是不想要自己的生活,只是每天在学校做着做着,忘记了时间,把自己的生活给忘了。”建校12年,华坪女高已经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走进了大学。

记者问,“为此您要付出什么?”张桂梅说:“我付出的几乎是生命。”又问:“您说这一辈子活的是什么?”她回答:“当我的学生大学毕业,走出大山为社会作贡献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值了。”

我想,读到这里,可能有人又要说了:“教师也是人!为什么一定要让教师放弃自己的生活,像清教徒一样生活呢?这不是道德绑架吗?”的确,教师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完全应该获取自己依法获得的物质待遇,更不能要求每一个教师以放弃甚至牺牲自己的家庭生活,来成全学生将来的幸福。

对我说来,不只是尊重,不只是学习,还有敬仰。

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

1974年10月,17岁的张桂梅跟随姐姐从家乡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45年来,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贫困山区。

1996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父母双亡、无儿无女的张桂梅黯然神伤,她决定离开伤心之地,调入丽江市华坪县。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教学任务。

一年后,不幸再次降临。1997年4月,她查出患有子宫肌瘤,且肌瘤已经有5个月胎儿那么大,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张桂梅忍着疼痛继续站在讲台上,她不愿意因为自己而影响学生们中考。直到7月中考结束,她才住进医院。打开她的腹腔,医生们倒吸了口冷气:腹腔内的器官全都移了位,肠子已经粘连在后壁上了,取出的肿瘤有两公斤多。

2001年,张桂梅兼任新建的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第一天,儿童之家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两岁,最大的12岁。此后,张桂梅除了上课,还要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这些幼小的孤儿。

儿童之家的工作,让她萌生了创办一所学校、让贫困山区女孩免费接受高中教育的想法。经她到处游说,这一善举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华坪县委、政府协调出土地,省、市党委政府划拨了100万元的办学经费。

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1年来,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67696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