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三水浒传读后感篇一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描述绿林好汉的章回小说。它描述了北宋宋徽宗年间,在山东水泊梁山聚集了一支先由晁盖后由宋江带领的农民起义军,从聚众造反到理解朝廷招安的过程,最后由盛转衰,曲终人亡,读完不禁令人对作者写作技艺无比钦佩,同时也为众多的梁山好汉的命运扼腕叹息。
我认为在《水浒传》中,“官逼民反”使是这些来自五湖四海、身怀绝技的梁山好汉统一到“替天行道”的杏黄旗下,聚集在水泊梁山的主要原因。在三败高俅之后,水泊梁山到达了鼎盛时期。这时水泊梁山可谓蒸蒸日上、轰轰烈烈,大家大碗的喝酒,大块的吃肉,那是何等的畅快,何等的豪迈!但是首领宋江却坚持理解了朝廷的招安,并带领梁山的英雄好汉远征辽国,随后去征王庆、田虎,最后征方腊。到头来众位梁山英雄好汉死的死,伤的伤,离得离,散的散,最后108将也只剩下凄凄惨惨二十多人。宋江的本钱到此时可谓输的一干二尽,回朝后,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到此,一场本该轰轰烈烈事业烟消云散、灰飞烟灭!不禁令人叹息痛恨。
从这一出浸透着鲜血写成杯具中,使我们警醒地认识到:如果路走对了,可能前面满是坎坷艰险,但目标总会实现;如果路选取错了,只有死路一条,而且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而且错误的代价是致命的。
宋江选取抱住了宋徽宗的大腿,以为找到了一位能够安身立命“干爹”。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君是明君,臣是奸臣。可结果只落得不仅仅搭上了自己的小命,更是连累上了一大帮的英雄豪杰稀里糊涂丢掉了性命,更为可叹的是断送了梁山的大业。
路选错了,无论你怎样努力、挣扎,终归是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这又能怨谁呢!
但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在现实生活中,认错“干爹”的杯具一次又一次的上演着。在最近的中日钓鱼岛争端中,利令智昏日本满以为抱紧了美国这个“干爹”的大腿,有它撑腰就能够无法无天,肆无忌惮侵吞我们的钓鱼岛,这是多么的可悲啊!
我觉得选取求人不如求己!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别人,这是多么的可悲!因此我们在做任何事时,不能把期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要拿出自己的智慧,做真正的自己!
初三水浒传读后感篇二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水浒传》。书里有一百零八位英雄,有宋江、吴用、卢俊义、公孙胜、关胜等,故事就以他们而展开。
这一伙好汉啸聚山林、劫富济贫。他们面对朝廷多次进攻也不退缩,都一一将他们打退,还从中收服了许多将领。朝廷面对这支厉害的军队一筹莫展。
有一天,皇帝手下的一个奸臣高俅想出了一个“借刀杀人”的策略,叫皇帝招安他们,然后再让他们攻打那些农民起义军。梁山好汉被招安后,就去镇压农民起义军。就说与方腊起义军的战斗吧,宋江的手下将士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隐的隐,损失大半,只剩下二十几个人。而剩下的人中,宋江和李逵被奸臣用毒酒毒死;卢俊义又被水银毒伤,失足落入水中而亡;吴用、花荣也在宋江和李逵墓碑前自缢而死。故事最终以悲惨的结局结束。看这本书时,我也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为他们的结局而伤心!
《水浒传》里,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李逵了,他粗中有细、直爽率真、脾气火爆、忠义两全、勇猛无比。说他粗中有细,是因为他做县令时的一次审案。有一次,农民张老告当地的土财主,说他强行夺走了自己的两亩地。当土财主送给李逵几张银票后,李逵就知道肯定是这个财主霸占了张老的地。于是就诈他说:“张老告你说你偷了他四亩地契,你可知罪?”财主中计,急忙说:“哪来四亩?只有两亩。”这时他才发现自己说漏了嘴。李逵立即叫小吏把财主拖出去打一百大板,并归还两亩田地。说李逵忠义两全、勇猛无比,是因为江州劫法场事件。宋江和戴宗被押赴刑场杀头,李逵一马当先,冲入敌群,逢人就杀,勇不可挡,为救两位义士,立下汗马功劳。说李逵脾气火爆、直爽率真,是因为他在朝廷招安、诏书送到时,一怒之下,把诏书撕成两半,原因只是因为陈太尉说话不尊重梁山好汉,态度傲慢。诏书上多把梁山好汉比作草寇。李逵不仅撕了诏书,还把钦差大骂了一通:“写来的诏书是谁说的话?你那皇帝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儿,倒要做大!你那皇帝姓宋,我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书的官员,尽都杀了!”好在众人都来解劝,把黑旋风推下堂去,李逵这才罢休。
初三水浒传读后感篇三
《水浒》用生动传神的语言向世人描绘了一百零八英雄好汉,更淋漓精致地诠释了“官逼民反”“反抗斗争”,给我影响最深的还是黑旋风——李逵。
李逵武艺高强,任劳任怨,但还是得用略带贬义的“野蛮”形容。虽然他杀了不少恶人,但也有许多人无辜丧命,他纯朴却又无知,坦率又近乎莽撞,缺乏理性的思考鲁莽行事,对统治的坚决反抗又带来了不知节制的好杀。但我还是欣赏他的“野蛮”。
李逵,野蛮背后的真实。初识李逵,是在《黑旋风斗浪里白条》这章。他明白宋江想吃活鱼,便用手捞起他碗里的腌鱼,并骨头都嚼了吃,跳起来叫道:“我去讨两尾活鱼与哥哥吃!”,一旁的戴宗挡也挡不住,他便径直去了。戴宗觉得李逵“全没些个体面”,但宋江却因此开始敬重他的为人真实不做假。
李逵遇上远近闻名的宋江,便“从善如流”拜他为哥。虽是初识,李逵却毫不掩饰自己。他“野蛮”想必是出自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而他就是这样一个性格直爽的英雄。是个坦坦荡荡不做假的君子。
李逵,野蛮背后的忠诚。再识李逵,是在《梁山好汉劫法场》这章。宋江、戴宗被押赴刑场杀头。刚行刑,说时迟那时快,李逵第一个跳出来挥斧砍了两个行刑的刽子手,大吼一声,接着逢人便杀,救下了两位兄长。
李逵得知兄长将遇到生死危难,毫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在关键时刻第一个冲上前。他知道他喊宋江的那一声“哥哥”饱含了多少情谊。他知道兄弟之间有着悲欢同、生死共的义气;他用自己的野蛮宣扬着正义和反抗,他用自己的野蛮写出了“兄弟”二字,他用自己的野蛮道出了忠诚。
梁山一百零八大将,亲如一家,患难相依,生死与共。单单一员大将,代表不了梁山的精神,更代表不了整个《水浒》。我所敬佩的李逵,也只是众多好汉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那一位。而李逵万千特点中,最让我欣赏的还是他的“野蛮”。
上梁山,各有一条坎坷路。说水浒,且听世人论短长!千言万语道不尽的梁山英雄好汉!
初三水浒传读后感篇四
看完水浒,我泪流满面,纸巾一张一张的抽我看影视不是那么容易哭的啊,怎么搞的刚看时,看着豪情满天的,可喜欢了,可好看了看到最后三集时,真是。难过死了兄弟们死的死,伤的伤,散的散想想无论是是梁山, 还是自己,还是世间的人们都是这样,千里搭敞篷,没有不散的宴席看着一个个都就这样残了,死了真是伤心啊。
刚开始喜欢晁天王,想想他上梁山,就是想和兄弟们在一起,王伦想拆散时,醉酒后,却死也要在一处待着大家一起一起做事,智取生辰纲,生死与共看了水浒,我更了解了点——义气男子汉义气,有时并不为女子所理 解。就拿高中说,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兄弟一句话,就去群殴了,不知道为什么兄弟不开心,就陪着喝酒翘课了,虽然做法不一定正确,但那原来是义气种兄弟之间的信任,兄弟之间的帮助,很让我羡慕梁山兄弟们并不稀罕什 么封赏!!!他们都是些有本事的人,有侠义心肠的人,淡泊名利大家就是想在一起 在一起替天行道逍遥自在那时行侠仗义何等痛快人心,那时在水泊梁山划船吃酒放歌,何等欢畅,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场面了大声歌唱,放 荡不羁!多么痛快人心啊!!
可是,好景不常在啊最后,还是凄凄惨惨戚戚可是梁山英雄依旧在——
喜欢鲁智深,武松,华龙,林冲,顾大嫂,扈三娘,沅小七,百里浪条,吴用,青面兽杨志等等。
我喜欢燕青,也喜欢李师师李逵刚开始不喜欢的,后面觉得也是条汉子,还是个孝子,人物很典型还有很多很多但是有一点,我很不满意就是宋江,宋江放走高俅一事我并不是说宋江为兄弟们谋出人,朝廷招安不好,他 也是个忠义之士,也知道很兄弟们肝胆相照可是他不该!!不该!!那次不该放走高俅,放走高俅,我最恨的就是这个,明知是奸臣小人还放虎归山,还害死了林冲,那个恨呀,杀了高俅林冲不是这个死法,想杀杀不了我真 想像智深把马都打死打翻还导致最后的重英雄屡步为坚,宋江华荣之死这点真够败的。
读完这本书,我 也对中国的 古代历史文化有了一些了解,同时也让我 从书中认识了许多的 历史人物,明白了一些道理。他们说,戏就是要这样演的,不然后面就没故事了可我还是难受,就是不想这样,不想这样就好了。
初三水浒传读后感篇五
今日读完了水浒传,掩卷沉思,不禁感慨万千。为里面的人物的命运叹息。
水浒一百零八个好汉,个个都被逼上梁山,深感宋江义重,皆留下来效忠宋江,之后受招安后,破大辽,收田虎、王庆、方腊等贼人。从破大辽一百零八个人个个生还到最终收方腊只剩三十六个,最终面见皇上的也仅有二十七个。可是他们为国家换来太平后,朝廷却奸臣当道,最终个个都死了,神聚蓼儿洼。
宋江等人的命运是悲惨的,可这一百零八人中也有不少到最终得以安享天年的。比如公孙胜、李俊、武松、柴进等。他们大都是在完成大业后,急流勇退,没有做官,不受奸臣迫害,以致他们都欢乐的、舒心地生活着。相比起宋江、卢俊义他们都被药酒害死,他们的命运不就好很多了。其实人生需要的也是这种能够急流勇退的精神。
急流勇退,需要的是对功名利禄的舍弃,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还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当前局势,明白该退时就退,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而有的人在最高点却不退下来以致于丧失生命。韩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刘邦的天下大部分都是韩信打下的,可是韩信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功高震主,最终被吕后杀害,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边就不一一指出了。
而适时的退却却能让自我获得更多。张良大力辅佐刘邦,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当天下已定,四海归心时,也正是他该享受容华富贵的时候了,可是,在刘邦预备赐予他五千户时,张良却断然拒绝,放弃功名利禄,请求作一个小小的留侯。他曾说道:“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
传说
中的仙人)游。”他看到帝业建成后君臣之间的“难处”,欲从“虚诡”逃脱残酷的社会现实,欲以退让来避免重复历史的杯具。事实的确如此,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准则。在汉初消灭异姓王侯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功成身退,是张良的选择,尽管身后投来的是惊异的目光,但事实证实,他的选择是对的,“狡兔死,猎狗烹”,不久,韩信被斩,彭越被杀,而张良得以保全。他放弃了暂时的功名,安享晚年,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流传百世,千古流芳。可见急流勇退是多么有聪明的一个选择啊,物极必反,当人们在最高处的时候适时地退下来,不仅仅不会对个人的利益有影响还会让自我的生活更完美。
br/>初三水浒传读后感篇六
在这个寒假中我又一次的阅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同样也使我收益颇丰,让我明白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我想大家也必须对《水浒传》的故事也了解不少,俗话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水浒之中讲了太尉高球原本是个无赖,因为会踢球,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无恶不作。使得武松、宋江、杨志、鲁智深等一批人实在被逼无奈从而揭竿起义、落草为寇进行开始反宋朝统治的故事,其中把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之间的义气描述得淋漓尽致,其中把他们受到朝廷压迫是在被逼无奈的事情刻画的十分曲折,使人不禁便为对当时宋朝的统治感到十分不满,一种愤慨也油然而生。看完了这本书我也记住了2个字“忠、义”。
“忠”是对祖国,对兄弟,对身边的亲人。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我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在宋江被困江州时,李逵在毫不知情的情景下准备只身劫法场,要明白这是一件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的事情。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可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这一个“义”包含了太多太多,梁上的好汉们为了自我的兄弟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是为了这一个“义”他们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是为了这个“义”。这个“义”虽然仅有三笔可是想要书写他确实要付出的很多很多,甚至会以生命为代价来书写这个字。
在这本书中,描述了一个个具有热血性格的汉子,他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使我们的榜样,虽然我们当今是和谐社会,不能再“拔刀”相助,可是我们必须要有分辨是非的本事,明白谁才是正义的,并要帮忙弱小,不能仗势欺人。
这本书之所以会成为经典不光在于它的情节更在于它的更深层次的东西。
初三水浒传读后感篇七
最近,我读完了《水浒传》。我被它塑造的鲜活的人物形象所慑服,他们的赤胆忠心、豪爽气概和兄弟义气深深令我折服。
我对最欣赏的就是嫉恶如仇的行者武松。武松身高八尺,相貌堂堂。景阳冈前,武松连喝十五万酒,显示出他的豪爽。而到了景阳冈上,醉酒的他遇到一只吊睛白额老虎,但他临危不乱,先灵活躲过老虎的进攻,然后瞅准机会进行反击,揪住老虎的掉画皮,赤手空拳九江老虎打死。这一壮举,充分展示了他的机智勇敢和武艺高强。
在被逼上梁山这一点上,《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们是殊途同归的。本书的中心人物——宋江在落草之前,是一名小小的押司,平生爱结交江湖好汉,仗义疏财、为人慷慨,人称“及时雨”,也正因为这种个性特征,使得他屡遭奸人陷害,多次被抓进牢房,但是他都没有萌生反叛之心;直到命悬一线,岌岌可危之时,才终于被逼上了梁山。随着梁山队伍的不断壮大,宋江也逐渐展现出杰出的领导才能,并坐上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众好汉无有不服者。
《水浒传》中的众多豪杰义士在走上反抗道路之前都熊换大致,对朝廷是忠心不二、矢志不渝。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反抗之路尤为典型,从最初的一忍再忍到后来的奋起反抗,其思想的飞跃无疑正是一步一步被逼出来的。
我不禁联想,在腐朽不堪的封建统治下,官场充斥着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黑暗现实。在这种环境中,真实忠臣的卓越才能不会大放光彩,也只有高俅这样的宦官才能得到“赏识”。
这不就是“官逼民反”是什么?
初三水浒传读后感篇八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水浒传》这本千古著作,让我强烈地感受到古代英雄豪爽的气概和性格,令我终身受益。
这本书是作者施耐庵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北宋农民大起义而写成的一部伟大的小说。倾向鲜明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反抗压迫的行动,概括了不同阶层的人们从觉醒到反抗的道路。
本书中,我最崇敬、仰慕的人是行者武松,他凭着自己的勇敢、机智和十八碗酒的力气,打死了吊睛白额大虫,为他赢得了深广的声誉。在店里喝酒和打虎的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武松的很多英雄气概。他坦白直爽、争强好胜。在打虎过程中,可以看出武松顾及颜面甚于生命。他在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之后,主动自首。之后,他又杀了蒋门神和张都监这些祸害后,用鲜血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这可以看出他敢作敢当,光明磊落,富于正义感和反抗精神。我们要向武松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对于黑旋风李逵,他一生忠诚于宋公明宋江。他对死没有一点怨言,每次打仗时,李逵总是拿着它那两把大斧冲在最前面,从不畏惧,英勇无比。同时,他还有孝顺的一面,老母被大虫吃了后,他很气愤,杀死了四只老虎。之后,他大哭了一场。李逵的忠义是把“义”字放在“忠”字前面的。
宋江的性格是忠义、豪爽。喜欢结交江湖上的好汉。对人十分仁义,所以弟兄们都非常信任宋江。
文学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是比花还开得还美的情感,是全世界人民的无价之宝。我一定要读好《水浒传》这本名著,掌握更多的知识!
初三水浒传读后感篇九
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大家应该都耳闻目睹吧!是作者施耐庵根据历史故事写出来的长篇小说,假期里我通读了这本书,令人荡气回肠,耐人回味。
小说讲诉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将因官逼民反,相聚梁山泊,并打着“替天行道”的大旗,劫富济贫,屡败官军,除暴安良,深得老百姓的支持与爱戴。后受朝廷招安,却遭奸人谋害,最终全部就义的悲惨结局。
刚开始我很反感读《水浒传》,因为人物多,故事情节也多,加上我不喜欢打打杀杀的小说。于是我逼着自己慢慢看完第一章,竟深深地被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栩栩如生的好汉形象吸引住了。我欲罢不能地看完整本书,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好汉有“托塔天王”晁盖、“及时雨”宋江、“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等等。
不过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了。那天,鲁智深约史进和李忠到酒楼喝酒。正喝得高兴,却听见隔壁有人在小声啼哭,脾气暴躁的他就叫酒保把哭的人叫来。原来,哭的女子姓金,她被郑屠强骗后抛弃,还让她还三千贯钱,那女子没钱,只好在酒馆卖唱。可这些天,酒馆里客人少,无法还钱,因此和父亲在房里哭。鲁智深听了金氏父女的遭遇后很同情她们,嫉恶如仇的他立马要替金氏父女报仇。第二天天刚亮,鲁智深就大踏步地赶到父女俩住的小店,给了那父女俩盘缠并打跑了监视父女俩的店小二,害怕店小二中途阻拦或是给郑屠报信,他又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思量父女俩走远了,才回过头去找郑屠算账。他先是戏弄了一番郑屠,弄得郑屠恼羞成怒,扑向鲁提辖。结果鲁提辖竟然分三拳将郑屠打得火冒金星、七窍流血、不省人事。他想:如果死了,须吃官司。就说:“你这厮诈死,洒家慢慢与你理会。”然后收拾东西大踏步而去。
从这个故事我可以看出镇关西是个十恶不赦的恶霸,令人憎恨。而鲁智深却是一个拥有侠义之心,看到金氏父女有难就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英雄好汉。再从他在店里坐了2个时辰,生怕店小二去追,更可以看出他不仅好打不平而且胆大心细。他是水浒英雄人物中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位。
读了这本书,更让我知道:我们要做一个正直、正义、善良,有侠肝义胆的人。刘备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我们今天生活的社会已经不像《水浒传》中描写的社会那样黑暗了,但是也会有暴力事件发生,遇到问题可以寻求帮助或是通过法律解决,决不能打打杀杀。遇到需要我们帮助的事或人,我们也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它们。英雄人物的事迹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榜样。
初三水浒传读后感篇十
夏日抱病闲居久,数日粗通《水浒传》,唯古昔以怀今,因为文,尽怀中之忧愤。《水浒》之侠肝义胆,颇合胃口,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此概乃勇于献丑、贻笑大方之作。
纵观全书,裂破古今,慷慨悲歌;长吟天下,从容阔步,引来读者唏嘘无数。
余读水浒,第一眼所见即是好汉之多,多是直爽率直之辈,情节环环相扣,简单爽利,读来手不释卷。呼保义宋江三打祝家庄、两赢童贯、三败高太尉,不妒排卢俊义,远胜王伦;战略上高屋建瓴,可贵是仍虚怀若谷,着实坐得第一把交椅。智多星吴用,智取生辰纲、双掌连环计,真乃梁山“智多星”,行者武松,斗杀西门庆、威镇安平寨、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可见其有恩必报,有仇必复。黑旋风李逵,斗浪里白条、沂岭杀四虎、打死殷天锡、探穴救柴进、斧劈罗真人、元夜闹东京、扯诏骂钦差,可见其嫉恶如仇、侠肝义胆。
作者奇才,书中好汉之多、性格之鲜明,的确是令人眼花缭乱。更看调兵遣将名单,马军五虎将,马军八骠骑,马军小彪将,梁山泊四寨水军……一百单八好汉各司其职,行阵和睦,优劣得所。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十分有可读性,也颇有趣味,能令人大声叫好。此乃水浒第一意。
第二眼着眼于“义”字,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此语加于水浒豪杰身上然矣。鲁智深与翠莲非亲非故,却大意挥杖相助,可恶郑屠,以假契骗娶翠莲,终被打的打得眼睖缝裂,乌珠进出,死不足惜。
宋江于清风山,被五花大绑,已是将死之期,可奈燕顺听闻“宋江”二字,登时喝退了喽啰,亲自松绑,让作上位。宋江闻名,即是因及时雨一个“义”字;如今锦毛虎也因此义释宋江。可见行走此江湖,乃义字当头。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梁山泊好汉劫法场、朱仝义释宋江……此番种种,皆为义也。更有宋江于国之义,亲递毒酒与李逵;李逵亦有义,毫不眨眼服下。只一《水浒》,全系于义。
第三眼着眼于社会风气与民主。琵琶铁板,高唱大江东去;寻常巷陌,追效金戈铁马。本以华夏族人总温婉和顺、文质彬彬、老实如黄牛,忽闻《水浒》方知,咱华夏男儿也有众多英雄好汉,提枪舞棍样样在行,更有绿林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实是志与日月齐明,意共天堑长流。风气不再是忍气吞声,而是敢作敢为、敢作敢当。
皇权社会,常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百姓常是被百般压榨奴役,大气也不敢喘一声。水浒中更是宋朝,重文抑武,百姓也多是文弱秀才,只知百般求得君主赏识。水泊汉子,多蔑视官府,从不买账。这一百单八好汉一出,即有民主先声之意,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本书:“《水浒》一书,为中国小说中铮铮者,道武侠之模范,使社会受其余赐,实施耐庵之功也。”诚然杀人放火、扰乱法度的行为是略有矫枉过正之意,但是仍有其进步意义。它使闷声劳作的清朝百姓得以知道还可有这一种活法。
对水浒也只是粗读,细节也未曾细细体会。但也有好处,便是全局观强。文尾,略写几字以记心得。
举薄酒而寄狂,吟短句而感慨。鹏飞梁山泊,冰心铁骨伴取山间磐石;云凌蓼儿洼,青山绿水留的风中豪气!
初三水浒传读后感篇十一
“光耀飞离土窟间,天罡地煞降人寰。说时豪气侵肌冷,讲出英风透胆寒。”夜里凭栏怅惘,细数着夜幕下高高挂起的一百单八颗璀璨的星子。
只怪是生逢乱世,把这一百单八名好汉禁锢在了这腐朽将亡的国度里。冥冥之中仿佛自有天意,因为社会方方面面的不公与污浊黑暗,将他们聚集在了一起。这36位天罡星,72位地煞星,都是天选之人,派来拯救这日暮西山的王国于水火之中。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体形容的就是这充满侠义的小集体了吧。麻雀虽小,可这五脏也还俱全。仅是一百单八将,就有十分强悍的气魄,其中令我最为震撼的便是那花和尚鲁智深了。他虽是一名小提辖,却十分仗义。他醉打蒋门神,后遭了奸人的暗算。但因为金老报恩,挽救了自己的生命。可谓是善有善报,令人感叹。
颇令人叹惋的,就是他们生在了一个隐藏在浮华表面之下的国度了。国家不仅有着外患,还有肆虐不息的内忧。官官相护,对内恣意,草菅人命,极其腐败。
水浒于忠义,须臾不可离!他们招募了义军,于梁山起义。与朝廷周旋了几年之后,他们决定招安。征战沙场的他们屡次立下赫赫战功,但这也带领他们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使他们成为了黑暗的统治阶级的鹰犬,他们为朝廷扫清障碍,却沦落得战死沙场的地步。当初在梁山泊上尽显雄姿,春风得意的好汉们,晚年竟如此凄惨,令人唏嘘。
令人最是难以忘却的便是宋江与李逵笑饮毒酒的故事了。而后,花荣与吴用也双双吊死在树上,随他们而去,留得清白在人间。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是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逝者已矣,书已掩卷。再次抬头望了望这灰天,那一百单八颗星辰似乎更绽芳华。虽然梁山好汉已去,但是他们的侠魄还留存在这人世间,并与我们长存。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初三水浒传读后感篇十二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假期中,我有幸读到了这本书。
《水浒传》主要讲了我国北宋末年官逼民反,绿林英雄聚众梁山起义的壮阔悲歌。书中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向世人呈现了众多水泊梁山的好汉形象: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打虎英雄武松、十八万禁军教头林冲、智多星吴用……他们呼啸山林,替天行道,劫富救贫,108位好汉,英雄的传奇故事脍炙人口,代代传诵!
我印象最深的是打虎英雄武松,它性格豪放,为人正直。有一次武松回家看望哥哥,在景阳冈的一个小酒店喝了十五碗酒,在上冈的路上遇到一只凶猛的老虎,被武松打死。武松也十分正义,从《武二郎怒杀潘金莲》和《武松醉打蒋门神》中能够看出。武松这么勇敢,连老虎都敢打,而我呢,自我一个人在家都不敢。我和武松比起来就差远了。我还十分喜欢文中的吴用,吴用他十分聪明,就像诸葛亮一样会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从《吴用智取生辰纲》能够看出。在杨志带领众人送珠宝时,他设计给军士喝下了蒙汗药,众人都倒在了地上,吴用等人便得到了许多珠宝。在《吴用智赚玉麒麟》中也能够看出他的非凡才干。卢俊义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武功也很好,梁山很需要他这样的人才。吴用就扮成了算命先生,李逵扮成了小道童,把卢俊义引了上山。我也要像吴用一样,做什么事都必须要做好充分准备,要研究周全。
看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们必须要勇敢、助人为乐,性格要正直、豪爽,要有正义感;另外不能盲目做一件事。《水浒传》不愧为古典名著,它里面的资料真是太精彩了,它既告诉我许多知识,也告诉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初三水浒传读后感篇十三
你们读过《水浒传》吗?这本书可是我们中国鼎鼎有名的“四大名著”。今天就让我来带你们走进这梁山好汉们的世界吧!
这次我想向你们介绍我最喜欢的一个水浒传人物—宋江。他可是一百零八位好汉之首呢。那宋江是怎样当上一百零八将的领头人的呢?是他武功最好吗?不是,书里面的英雄人物多得很呢,花荣的箭、史进的刀、张青的石子和李逵的斧头,都比他厉害多了。那他是最聪明的吗?也不是,师爷吴用计谋多多,每次总是吴用能够出非常好的点子,去打败敌人。那他是法术最高强的吗?更不是了。戴宗可以日行千里;公孙胜能够呼风唤雨、召唤神兵天降来助阵,宋江却只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看到最后,我的疑团才慢慢解开,原来他是因为这些品质,才让大家心服口服。
还有,他很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其实最开始,梁山泊的首领是晁盖。但晁盖因为一次生气,在准备不足的时候一定要去攻打别人,大家怎么劝也劝不住,最后不幸中毒箭而死。但宋江就特别注意这个方面,每次打仗之前,他都会召集其他将领,大家一起来讨论想办法,看谁的主意最好就听谁的。而不是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很爱护大家。他当上领导人之后,非常爱护大家比如有人生病了,他就会像家人一样全心全意地照顾,让大家非常感动。同时如果大家有了收获,他也不会独自享受,而是和全体人都一起分享。
我慢慢长大了,我希望也能拥有乐于助人、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爱护别人的好品质,这样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更有用的“小太阳”。可以照亮、温暖更多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571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