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富有哲理的故事及感悟(优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0 02:00:04
最新富有哲理的故事及感悟(优质10篇)
时间:2023-09-20 02:00:04     小编:紫薇儿

心得感悟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感悟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感悟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富有哲理的故事及感悟篇一

他小的时候,常常被这样的情景煎熬着:

每到冬天,父母的哮喘病就犯了,趴在炕上起不来。家里没有钱买药,父母只好用身体硬扛着。一阵又一阵的剧烈咳嗽过后,汗水几乎湿透了他们厚厚的棉衣。看着父母痛苦的样子,他在心底暗暗发誓:长大了一定要挣许许多多的钱,为父母买最好的药,医好他们的病。

然而,等他挣到钱的时候,等到他富有的时候,父母已经双双亡故了。

后来,他也有了自己的子女,他常常给他们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希望他们有所触动,但衣食无忧的子女们似乎并不懂贫穷的事情。再后来,他的子女们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而且越做越大。他知道,如果现在再和子女们谈小时候的事情,已经无济于事了。因为富有的脑袋里不可能再容得下贫穷的故事了。

他在晚年的时候,没有追随子女生活在都市里,而是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他说,这一辈子最让他欣慰的是,他对富有的追逐,始终是基于对一种爱的感恩和报答。

也许,在他的心目中,那才是对金钱最纯净的仰望。

富有哲理的故事及感悟篇二

香港美食家蔡澜到西班牙旅游,在小岛上看到老人垂钓。

老人钓上来的,都是很小的鱼儿。

“远处不是有大鱼吗,你为什么只钓小的?”

“够一顿早餐就好了,多余的东西,再好,我也不需要。”

有一次,蔡澜在印度一个荒凉的地方拍戏,三个月一点荤腥都不见。他怀念肉的滋味,就画了一条鱼。

他把“这条鱼”给当地一位婆婆看,问:“你吃过鱼肉吗?”婆婆摇了摇头。

蔡澜遗憾地说:“你连鱼肉都没吃过,真可惜了。”

婆婆回答:“这东西,我连见都没见过,有什么可惜的。”

人生是由苦与甜组成的。甜,往往源于满足的心态,正所谓“知足常乐”;而苦多源于贪婪,想要的太多,又不能得到。有时候,人的占有欲越强,反倒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心理落差也就越大。一个垂钓的老人,不求钓到大鱼,只求一顿早餐而已。一位婆婆一辈子没吃过鱼肉,但并不觉得遗憾,因为她对人生已经知足了。知足是一种心态,能使人以豁达的心胸去面对这个世界。

富有哲理的故事及感悟篇三

在美国,一家百货商店里,由于突下大雨,有位衣着简朴的老太太浑身湿透进来避雨,几乎所有的售货员都不愿搭理这位老太太。

有位小伙子非常诚恳对老太太说,“夫人您好,能为您做些什么?”“不用了,我躲一下雨马上就走。”老太太觉得借别人的地方躲雨,有点不安,就想买一点商品,可是转了半天实在不知道买什么。

这位小伙子看到了就对老太太说,“夫人,不必为难!我搬了一张椅子放在门口,您安心休息就好了。”两个小时后雨停后,老太太要了小伙子的名片离开了。

几个月后,这个小伙子获得一个机会,被指定代表这家百货公司和另一家大的家族公司洽谈业务,利润巨大。

后来才知道是一位老太太给的机会,这位老太太不是别人,正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于是,这位小伙子由此一帆风顺,青云直上,成为“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地位仅次于卡内基的富可敌国的重要人物。

富有哲理的故事及感悟篇四

李靖是唐初著名的军事家,在与突厥征战中屡获奇胜,为唐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也因此遭到了小人的陷害。

在他担任岐州刺史期间,有人给唐高祖李渊递交了一份状纸,告发李靖想谋反,并列举了大量罪证。唐高祖李渊看到后信以为真,立即命令御史刘成前往岐州缉拿李靖归案。

御史刘成非常了解李靖,知道他是个忠贞不二的人,决不会有叛逆之心,但是,在那个年代,要想证明一个人冤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皇帝李渊已经做出有罪推论的情况下。明知是诬告,但却一时想不出为李靖辩白的办法,刘成心里非常着急。

情急之下,刘成只好请求与原告同行,想看看这位诬告之人一路上会不会露出什么破绽,顺便可以随时掌握情况。

于是,刘成命人马立即上路,半天也没歇脚,正当所有人都累得满头大汗时,刘成忽然惊慌失措地对告状人说:“不好了,不好了,你写的那份状纸由于助手玩忽职守丢掉了。”然后立即拿起鞭子抽打主管行李的人。

丢了状纸咋办?寻找状纸已是不可能,于是御史亲自找到告状之人道歉,并请告状者再写一份。无奈之下,告状者只好照办。

告状之人写好后立即交到刘成手里。拿到新的状纸,刘成立即拿出那份所谓已经丢掉的原状进行对比,果然不出所料,两份状纸错漏百出,出入很大。于是,刘成马上调头回京将此事上奏李渊。李渊知情后大怒,立即召诬告者问罪。就这样,一场诬告阴谋败露,李靖将军有惊无险。

以谎识谎,看似荒诞,却不失为一种良策。生活中,面对一些看似无法_的难题,我们不妨打破原有思维,从侧面入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富有哲理的故事及感悟篇五

女主人在晚餐宴客重要的主菜是一条稀有的石斑鱼。为了让鱼的鲜美滋味能完美地呈现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厌其详地一遍又一遍叮咛厨师,如何清蒸,火候大小及时间的长短。

最后女主人特别交代摆放的方式:“记住,要用银盘来盛这条鱼,银盘四周要有精美的装饰,别忘了,嘴巴上含一片柠檬。”

晚宴时宾主尽欢,宴会高潮时,晚宴的最后一道主菜被端上来。然而当上菜的`厨师把那盘清蒸石斑鱼端上桌时,宴会上原本愉悦的气氛霎时静了下来。

石斑鱼放在银盘当中,看来色、香、味俱全。银盘四周的食物装饰也一如女主人的吩咐,上菜的厨师嘴巴上含着一片柠檬,也正如女主人的吩咐一样。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趱紧密,生活步调随乏加快,似乎每个人倾听的能力也在逐日降低。

因为没有注意倾听而产生误解闹出的笑话多的不胜枚举。

除了专注地听人说话,不随意插嘴打断话题的基本礼貌之外,懂得适时发问,更是提升倾听能力重要的一环。

一般人思考的速度数倍于说话的能力,说话者如此,聆听者也是如此。主要是沟通误解,问题便出在这里。由于思维速度太快,说话者有时难以尽情表达其真正心意,而聆听者更易于将听到的话语在自己的思考中加以曲解。如此一束一往,也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解决之道,在于仔细倾听之余,对自己无法全然了解的话语,在适当的时机,用自己的想法复述一次,和谈话的对方做一次确认。这样,沟通的误解程度也将减至最低。

富有哲理的故事及感悟篇六

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2)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3)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4)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5)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6)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7)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

8)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

9)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10)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富有哲理的故事及感悟篇七

        小编收集了5篇富有哲理的名人故事,希望能给你启发,请看看!

 【1】《郑板桥教子》

小宝6岁时上学了。为了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他的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

他的“道”是什么呢?他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郑板桥自己是个读书人,他并不是看不起读书人,他看不起的是: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郑板桥自己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他对弟弟说:“我不在家,儿便是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

他主张,他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应平等对待。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头肉乎!”

为了教育儿子“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郑板桥还抄录了使小宝且念且唱、顺口好读的四首五言绝句:

二月卖新丝,五月巢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跳蚤出。

后来,郑板桥不放心小宝的成长,就把他接到身边,经常教育小宝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的人。由于郑板桥的严格教育和言传身教,小宝进步很快。当时潍县正值灾荒,郑板桥一向清贫,家里也未多存一粒粮食。一天,小宝哭着说:“妈妈,我肚子饿!”妈妈拿出一个用玉米粉做的窝头塞在小宝手里说:“这是你爹中午省下的,快拿去吃吧!”小宝欢跳着走到门外,高高兴兴地吃着窝头。这时,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旁边,看着他吃,小宝发现了这个用饥饿眼光看他的小女孩,立刻把窝头分给小女孩一半。郑板桥得知小宝的举动,高兴地对着小宝说:“孩子,你做得对,爹爹喜欢你。”

哲理:人生,幸福不是目的,品德才是准绳。


 【2】《周总理的幽默》

每一个人都有幽默的时候,只是在不要同的地方。就算是周总理,只是在不同的地方。

一位记者问总理:“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们问这种问题?大家关注着周总理,周总理肯定的说:“有!”接着“中国的妓女在台湾!”这一答,记者哑口无言。其实这是一个圈套,只要总理说:“没有”,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台湾有妓女”,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位记者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又不能在外交场合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哲理:有时候的幽默,可以用来玩,也可以用来维护尊严。


 【3】《小姑娘教训萧伯纳》

爱尔兰作家萧伯纳(1856—1950)是世界著名的小说家、社会活动家和幽默大师。他在访问苏联期间,有一天在街头遇见了一个苏联小姑娘。那小姑娘聪明活泼,逗人喜爱,萧伯纳便同她玩了很久。临别的时候,萧伯纳对小姑娘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萧伯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小姑娘竟然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说今天同你玩的就是苏联姑娘赖莎。”

这件事给萧伯纳以不少的感触。“一个人不论有多大成就,他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要永远谦虚。”萧伯纳感慨地说。

“这就是小姑娘给我的教训,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她的!”

还有一次,萧伯纳收到一位小姑娘的来信。信中说:“您是一位最使我佩服的作家,为了表达我对您的敬仰之情,我打算以您的名字来命名我心爱的小狮子狗,它是我过生日时亲戚送给我的。不知尊意如何?”

这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萧伯纳却幽默地回信道:“亲爱的孩子,读了你的信,颇党风趣盎然。我十分赞同你的主意。不过,最主要的一点,你务必和小狮子狗商量一番!”

哲理:一个人不论有多大成就,他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要永远谦虚。


 【4】《邱吉尔的长寿秘诀》

邱吉尔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人物,而且是英国历任首相的长寿者,他整整活了90岁,他长寿的秘诀之一就是善于睡眠。

邱吉尔精力充沛,一向是大干、酣睡。在其任职期间,正处第二次世界大战,局势极不稳定,瞬息万变,国事极其繁忙。他日理万机,每日睡眠时已精疲力尽,躺下便睡着,从不失眠。他常对记者说:“我每天大约在半夜三点睡眠,上床时如释重负,睡得很香。”

早八点左右,邱吉尔醒来后,先是躺在床上看看报纸、电报和其它急件,然后接见来访者,向各部和参谋委员会口授命令、指示,直到中午才起床。邱吉尔在介绍长寿经验时说:“如果有地方坐着,我绝不站着,如果有可能躺着,我决不坐着。”

邱吉尔每天还保持一个多小时的午睡,以便养精蓄锐,使晚上精神充沛。他常常向周围的人们宣传午休的好处,劝他们向自己学习。因而效法他的很多,据说美国总统肯尼迪、里根等就曾模仿过他的午睡方法。

除此之外,邱吉尔还十分喜欢运动,常常在午睡前后和晚饭前后骑马、打棒球、画画、观赏动植物,有时还砌一会墙,做到动静结合、劳逸结合。

哲理:能让内心保持宁静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一个人心浮气躁时,方寸已乱,必然会导致举止失常,进退无据,会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反之,心静神定,泰然自若,你便听不到外界的喧嚣和嘈杂,为人处世就不会失于轻率。每临大事有静气,方为大家风范。


 【5】《把订单分给对手》

郭台铭今天能够成为台湾地区首富,和他这种顾全大局的思维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普通的商人只会关心赚钱多少,而一个商业大家考虑的则会是方方面面的收益,这就是成功和伟大之间的差距。

郭台铭就将自己的鸿海精密集团办成了首屈一指的大企业。经过艰辛的打拼,他的企业终于走上正轨,各地的订单如同雪花一样飞来,企业利润迅速增长。这年年初,郭台铭接到一笔大订单,企业的高层为这个订单兴奋不已。一旦完成这个订单,集团将迅速扩大,傲视群雄。就在集团上下摩拳擦掌,所有人都铆足了力气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郭台铭突然做出了一个让大家意想不到的决定:他已经向几个关系不错的同行发出邀请,希望大家能和他一起完成这笔订单。

几年后,郭台铭的经营遭遇到危机。当企业陷入困境时,当初郭台铭帮助过的同行们纷纷伸出援手。有很多根本不认识郭台铭的人,也竭尽所能地给予帮助。那次的危机让郭台铭的企业再次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商人的人缘和魅力,居然可以使他得到那么多人的帮助。一个和郭台铭有多年生意往来的朋友,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像郭台铭这样重情重义的人,如果不帮他,我的良心都会不安。”

哲理:分享是一座天平,你给予他人多少,他人便回报你多少。相反,如果你是一个自私的人,那么你就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永远交不到知心的朋友!

富有哲理的故事及感悟篇八

一位秀才几次参加科举考试均落榜,他心灰意冷,执意不再参加考试,这让家里人很着急。一天,大师路过秀才家,家人急忙请求大师对秀才加以劝慰,化解他那颗冰冷的心,让他重新振作起来。

大师来到秀才的房间,见秀才坐在火炉旁边发呆。他走上前,对秀才说:“学生为何不愿再科考?”“我几次科举不第,早已心灰意冷。”秀才对大师说。大师无言,环顾四周看见一盆水,便端起水对秀才说:“施主,我用生命担保,如果你能让水飞起来,我定会助你科举中第。”秀才眼前一亮,问大师的话可否当真,大师当场表示不是玩笑,秀才立即对大师说,明天告诉他最佳答案。

大师走后,秀才看着那盆水,思考整夜得到了几个答案。

第二天,大师又来,问秀才何以让水飞起来。秀才端起水盆洒向空中,水便飞了起来,可大师不认可这个答案。秀才又说把水装进水袋,然后挂在风筝上水便可飞起来……大师对这些答案都不满意,认为这些答案都不妥,水很快会掉下来。秀才彻底失望了,对大师说找不到最佳答案。

大师拉着他的手进到屋内,拿起水壶装了些水,然后钩旺炉火把水壶放在上面。不一会儿,水壶里的水开了起来,看着腾腾上升的水汽,大师笑着对秀才说:“学生你看,水已经飞起来了。”秀才顿时愣在了那里。

“对你来说,水飞起来是奇迹。但这个奇迹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它的内心必须滚烫发热。你的科考之路也一样,必须始终保持一股热度,保持一颗滚烫的心,奇迹才能发生。”大师对秀才说。秀才顿时明白了一切。

富有智慧的哲理故事5、圣人的尺度

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这一次来到了楚国,还没等熟悉这里的风俗,一个渔夫就提着一条大鱼登门而来,声称要把鱼献给孔子先生。

礼轻情意重,立足未稳就受到了礼遇,弟子们很高兴,赶紧把他领到了老师的面前。孔子明白了渔夫的意思,明确地表示不能接受,因为他有一个原则,无功不受禄,怎么能平白无故地接受别人的东西呢?他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教育学生的。

渔夫并不是个能言善道的人,一听孔子不要,脸涨得通红,着急地说:“天气热,到远处市场上去卖没有卖掉,很想把它丢掉,可这样还不如奉献给你好。”

弟子们一听就泄了气,有一个实在忍不住,插嘴说:“你是因为卖不掉,扔掉可惜,才想到给老师送来的啊,我们要了你的鱼,不就跟臭水沟一样了吗,成了你扔鱼的地方,你还是拿走吧!”

渔夫的脸更红了,刚想争辩,孔子站起身,向他拜了两拜,恭敬地把鱼接了过来,说:“谢谢你的礼物,我不能不接受你的心意。”

渔夫走了,孔子让弟子们把鱼清洗干净,然后准备祭祀的礼仪。弟子们你看我,我看你,不懂老师的用意,于是问道:“那位渔夫要丢掉它,而你反而还要来祭祀它,这是什么缘故?”

孔子说:“我听说过致力于施舍而不糟蹋多余财物的人,是圣人。现在我接受了圣人的赏赐,怎能不祭祀呢?”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只要有一颗善良的爱人之心。一个人做了什么比他想了什么更重要,因为高尚的行为,远胜过高尚的动机。

富有哲理的故事及感悟篇九

一个奴隶想获得自由。“那么,请你光着身子到最高的山头上过一夜。”主人说。奴隶义无反顾地去了,为了他的自由。

晚上的风,像刀片一样切割着他的身体。他不停地蹦跳,依然挡不住寒冷,还是不停地哆嗦。快要熬不住的时候,他看到了月亮。他想,那是多么旺盛的一堆篝火啊!他对着它伸出双手,似乎感觉到了一丝温暖,使他挨过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他回到主人的庄园,主人问他这一夜是怎样度过的。他说他把月亮当成了一堆篝火……“我不能给你自由,因为你用月亮取暖了。”主人摇着头说。奴隶哀求主人再给他一次机会。主人说:“好吧,但今夜你不能看月亮。”为了自由,奴隶又一次来到了高高的山上。冷风像无耻的匪徒,专门抢劫人身上的温暖。奴隶使劲蜷缩着身子,依然无法抵挡那疯狂的劫掠,他身上所有的温暖瞬间便被抢劫一空。他孤零零地坐在高高的山头,和寒冷对峙着。自由在苍茫的远方向他招手,那是他心头上唯一的火焰。为了不看到月亮,他背转了身体。那个夜晚,像一辈子那么长,他真的有些快熬不住了。这时,他无意间抬头看到了星星,他想,这些可爱的小东西多么像一闪一闪的灯笼啊,把它们握在手里,也可以暖暖身子吧。虽然没有篝火那么温暖,却也可以不至于让他的身体僵硬。他便对着星星不停地喃喃低语:慈悲的灯笼啊,借我点光热吧。就这样,他终于熬到了天亮。

主人听了他的经过后,对他说:“我还是不能给你自由,因为你用星星来取暖了。”“你还要你的自由吗?”主人轻蔑地问。

“是的,我要。”他坚定地回答。“那么,你不能用月亮和星星取暖。你只能靠你自己。”

为了不让他看到月亮和星星,主人蒙上了他的眼睛,并捆绑了他的双手。“去吧,为了你那该死的自由。”主人派人把他送到了死神的山顶。

连无情的风都有些同情他了,这天夜里不再呼啸。即便如此,那山顶的冷也足以把一个人冻僵。他在黑暗里蹦跳着,他给自己打气:过了这个夜晚,就会得到自由!但风终究是无情之物,半夜的时候又开始肆虐起来。他躲进了一个岩洞里,瑟缩成一团。他开始想念月亮和星星,他抬头,却再也看不到月亮和星星,到处都是黑暗。他的身体慢慢地僵硬了。

恍恍惚惚之中,他感觉到火光冲天,硕大的太阳正暖融融地烘烤着他。他来到了天国,他终于得到了他的自由。

上帝通过奴隶的口,向世人传谕:没有诗意的月亮和星星,人的灵魂便会慢慢僵硬,因为它再也没有办法取暖。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最喜欢的事情是打猎。他的宰相最喜欢说的话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有一天,国王兴高采烈地到大草原打猎。在追逐一只花豹时,不小心被花豹咬断了手指。回宫以后,国王越想越不痛快,就找来宰相饮酒解愁。宰相知道了这事后,一边举酒敬国王,一边微笑说:“大王啊!少了一小块肉总比少了一条命来得好吧!想开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一听,闷了半天的'不快终于找到宣泄的机会。他凝视宰相说:“嘿!你真是大胆!你真的认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吗?”

宰相发觉国王十分愤怒,却也毫不在意:“大王,真的,如果我们能够超越自我,一时的得失成败,都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说:“如果我把你关进监狱,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宰相微笑说:“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说:“如果我吩咐侍卫把你拖出去砍了,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宰相依然微笑,仿佛国王在说一件与他毫不相干的事。“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勃然大怒,大手用力一拍,两名侍卫立刻近前,国王说:“你们马上把宰相抓出去斩了!”侍卫愣住,一时不知如何反应。国王说:“还不快点,等什么?”侍卫如梦初醒,上前架起宰相,就往门外走。国王忽然有点后悔,他大喊一声说:“慢着,先抓去关起来!”宰相回头对他一笑,说:“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大手一挥,两名侍卫就架着宰相走出去了。

过了一个月,国王养好伤,打算像以前一样,找宰相一块儿微服出巡,可是想到是自己下令把他关入监狱里,一时也放不下架子释放宰相,叹了口气,就自己独自出游了。

走着走着,来到一处偏远的山林,忽然从山上冲下一队脸上涂着红黄油彩的蛮人,三两下就把他五花大绑,带回高山上。国王这时才想到今天正是满月,这一带有一支原始部落,每逢月圆之日,就会下山寻找祭祀满月女神的牺牲品。他哀叹一声,这下子真的是没救了。其实心里却很想跟蛮人说:“我乃这里的国王,放了我,我就赏赐你们金山银海!”可是,嘴巴被破布塞住,连话都说不出来。

当他看见自己被带到一口比人还高的大锅炉旁时,柴火正熊熊燃烧,更是脸色惨白。大祭司现身,当众脱光国王的衣服,露出他细皮嫩肉的龙体,大祭司啧啧称奇,想不到现在还能找到这么完美无瑕的祭品!

原来,今天要祭祀的满月女神,正是“完美”的象征。所以,祭祀的牲品丑一点、黑一点、矮一点都没有关系,就是不能残缺。就在这时,大祭司突然发现国王的左手小指头少了小半截,他忍不住咬牙切齿咒骂了半天,忍痛下令说:“把这个废物赶走,另外再找一个!”脱困的国王大喜若狂,飞奔回宫,立刻叫人释放宰相,在御花园设宴,为自己保住一命,也为宰相重获自由而庆祝。

国王一边向宰相敬酒说:“宰相,你说的真是一点也不错,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一口,今天连命都没了。”宰相回敬国王,微笑说:“贺喜大王对人生的体验更上一层楼了。”过了一会儿,国王忽然问宰相说:“我侥幸逃回一命,固然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可是你无缘无故在监狱里蹲了一个月,这又怎么说呢?”

宰相慢条斯理喝下一口酒,才说:“大王!您将我关在监狱里,确实也是最好的安排啊!您想想看,如果我不是在监狱里,那么陪伴您微服出巡的人,不是我还会有谁呢?等到蛮人发现国王不适合拿来祭祀满月女神时,谁会被丢进大锅炉中烹煮呢?不是我还有谁呢?所以,我要为大王将我关进监狱而向您敬酒,您也救了我一命啊!”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富有哲理的故事及感悟篇十

有个女人,家庭很幸福,不但生活富裕,先生也很疼爱她。

有一天,她认识了一位年轻人,这年轻人的甜言蜜语使她心动了,两人发生不正常的感情。后来年轻人对她说:“偷偷摸摸的不自由,我们干脆离开家乡,到新天地建立属于我们的家。”女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趁先生外出时,拿了家里所有最值钱的财物,到港口与年轻人会合。

年轻人说:“你先把东西给我,等我运到对岸再回来载你,要不然被抓到就不堪设想。”女人也认为有理,就把所有财宝交给他,自己留在原地等待。没想到,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年轻人就这样一去不回。她又饿又冷,可是不敢回去,实在万般无奈。

突然,她看到一只狼狗衔着一只鸟从她面前跑过去,那只鸟还在奋力挣扎。狼狗跑到水边,看到水中有一条鱼,就把鸟放下,要去咬鱼;结果鱼游走了,鸟也飞走了。

女人看了,忍不住笑说:“这只狼狗真傻,已有一只这么好的鸟,居然放弃而去咬鱼,结果鸟和鱼都得不到,真是傻啊!”狼狗回头说:“我的傻,只不过让我挨一顿饿;你的傻,却误了你一生!”

此时这愚痴的女人才如梦初醒,懊悔地说:“我居然为了那种人,放弃爱我的先生及稳定的家庭,毁了一生幸福,这都是贪欲害的啊!”凡夫总是纵心所欲,虽有短暂的快乐,终究会害了自己。

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境界而心动,但是要赶紧提起正念化解贪欲,才不会一时迷失而招来无尽的烦恼折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50436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