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星星的孩子演讲稿(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8 09:17:07
最新星星的孩子演讲稿(实用8篇)
时间:2023-09-18 09:17:07     小编:GZ才子

演讲作为人类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演讲者、听众、沟通二者的媒介以及时间、环境。演讲的直观性使其与听众直接交流,极易感染和打动听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演讲稿模板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星星的孩子演讲稿篇一

《)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四册第五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册一共安排了14篇讲读课文,它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在低年级要通过讲读课文反复不断地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低年级的讲读课文区别于中高年级。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字词教学,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和识字能力引导学生自己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重视朗读的训练,强调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手段。课堂上要拿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甚至要熟读成诵。

3.重视教学上的直观形象,因为低年级的课文图文并茂。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

4。指导思想上遵循以学为主,重感情悟理解,重引导废注入的教学原则。

《数星星的孩于》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张衡小时候坐在院子里数星星的事情,是一篇向学生渗透爱科学思想的好教材。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及学生年龄特点的认识,认为本篇课文的教学要求是:

(1)学会12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是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他从小爱观察、善于观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是理解爷爷讲的有关天文知识。

教学安排:2课时。

下面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设疑导入  ,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读通,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从而整体感知课文,是对二年级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读音,对容易读错的字词,包括多音字,要重点强调。、

3.标自然段。

4.指名逐段读课文,并思考:这个数星星的孩于是谁?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熟读成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一段主赛讲了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张衡坐在院子里,指着天空数星星。幽美的天空,可爱的孩子,这是一幅多么静美的图画。这是学生朗读训练的最好着眼点。

首先我请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想一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这样设问,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读书发现问题,培养主动探究的品质。

接着出示一幅星空夜景的图,引导朗读:蓝蓝的天空像碧玉盘,无数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盘里的珍珠,这是多么美的景色,谁来读一读?静美的画面,抒情的话语,激起学生的情感,学生会自觉地读起来。

此时此刻,虽然激起了学生的欲望,但学生不可能一下于就读得声情并茂,因此教师必须进一步引导。所以我再次渲染情景,配上音乐进行范读。把学生带到如诗如画的境界:

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二颗,无数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里的珍珠,多么幽静的画面,老师先给大家读一读好吗?伴着轻柔的音乐,我拿起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撤在碧玉盘里。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幽美的画面,抒情的语言,轻柔的音乐,把课文内容一下子推到了学生的眼前。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这两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张衡的对话,奶奶的慈爱,小张衡的专注执着溢于言表,教学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达到深入理解,内化语言之目的。

首先指名学生读奶奶的话,指导学生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疼爱小孙孙的语气。接着问:小张衡是怎样说的?自己读一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让学生通过多读书,自己去领悟内容,然后通过扮演角色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小张衡的话。此处我这样设计:小张衡的话你们读懂了吗?我当奶奶,你们当小张衡给奶奶讲讲道理好吗?引导学生领悟小张衡观察的仔细、准确,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乱动,这是多么了不起呀!自己再读小张衡的话,引导学生读出天真、肯定的语气,最后分角色朗读。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点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了语言。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主要讲了爷爷向张衡讲述北斗星和北极星的知识以及小张衡用了一夜的时间观察星星的事,这两段是学生认识上的难点,我利用多媒体化抽象的语言描述为直观的形象画面来化解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自由读第一段,想想爷爷说了什么?

(2)指名读爷爷说的话。通过这两步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爷爷在向小张衡讲天文知识。

(3)爷爷讲了哪些天文知识,让学生边读边标出有关讲北斗星知识的句子。

(4)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满是星斗的夜空图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极星,并询问学生是怎样找到的,这样把学生的理解寓于读书中,把学生的理解体现于看图说图中,引导学生动脑想,动眼看,动手画。调动多种感官体现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难点。

(5)出示这样一个练习:你看,那北斗星连起来像( ),叫( ),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颗星叫( ),总是绕着北斗星( )。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首先问:爷爷说的是真的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让学生读书找出“果然”一词,简单的加以理解,接着问:小张衡是怎祥看的?让学生标出张衡看星星的一句话。

然后用课件演示:北斗星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的情景,并渲染:这个结果,可是小张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么有心的孩子呀!该怎样读,通过演示、渲染、读书,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小张衡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达到感张衡之所感,爱张衡之所爱,人文化一的效果。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拓展认识,升华感情最后一个自然段,简介张衡是汉朗著名的天文学家,学习这一段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张衡的画像,并出示了他发明的浑天仪、地动仪图,进行简单介绍,激发学生对张衡的敬佩之情,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五、回归整体,课外延伸

教师最后总结:同学们,小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后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你们还想知道张衡的故事吗?课后多读书,就会知道的更多。这样就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星星的孩子演讲稿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读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及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认真耐心和善于观察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读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张衡从小认真耐心和善于观察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学写多音字“数”,出示:“无数”“数不清”并正音。

3、齐读课题。

二、初读习字

1、师: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呢?就让我们打开课文,自由读一遍,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读并反馈有关张衡的信息。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猜字谜

(2)比较平翘舌音。

(3)游戏巩固(送星星回家)

4、指导朗读句子。

(1)认识多音字“撒”,读懂比喻句。

(2)学写“距离”,理解词义。

(3)巩固识字方法“换一换”(记住“组”)

三、再读学“德”

过渡语:看来,大家的字词都掌握得很到位了,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时光倒流,回到那1900多年前那个布满繁星的夜晚,去看一看小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请同学们再次打开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反馈: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动词分别是“坐、靠、仰、指、数”。

1、学动作:让学生学习张衡一起做动作数星星,数到几十颗,学生谈感受。

2、学耐心:“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指导朗读逗号的停顿,体会张衡的认真与耐心。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2、读好奶奶的话,发现张衡数星星不是第一次,明白数星星是张衡的爱好。

3、读好张衡的话,了解他对数星星所下的结论,明白数星星是有所规律有所观察的。

4、分角色朗读奶奶和张衡的对话。

四、总结拓展

1、总结。

同学们,小张衡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天文学家,这和他从小对星星的喜爱,和他耐心细致的观察是分不开的。那他的观察结果正确吗?他在数星星的过程中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这些,我们留到下节课再来学习。

2、拓展。(机动)

(出示地动仪 )说说他的发明人,朗读课后的“我知道”,进一步了解张衡。

板书: 数星星的孩子

耐心

张衡 爱好 天文学家

观察

星星的孩子演讲稿篇三

1、初步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二、教具准备

星空图,有关张衡的资料,课件

三、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出示星空图]同学们,你们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星星多极了,如果对着蓝天让你数星星,你愿意吗?为什么呢?在很久以前,却有一个数星星的孩子(板书课题),他到底是谁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了解一下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认读生字。

1、(出示学习要求)你找到了哪几个生字?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2、读后检查,重点检查读音。

(1)认读生字。

(2)去音节认读生字。

(3)利用拼图游戏来认读词语。

(4)读含有生字的句子。

(三)、学习课文

1、师:现在老师要到科学知识的王国去,你们想去吗?那就快来读读课文吧!看看课文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知识?自由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张衡天文学家)

(1)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指名读最后一段)

(2)你还能向大家介绍张衡其他的资料吗?(出示课件)

(3)提问:张衡小时候数星星跟长大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有联系吗?让我们继续学完课文就会明白了。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用“——”划下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你读得真美,你是怎么想的?(视情况随机指导:感悟星星很多,星星很美,星星很亮。)这么美的夜空,你愿意读读吗?(读出喜欢、赞美)

面对这么美的夜空,小张衡开始数星星了,他是怎么数的呢?默读书中的句子,圈出描写张衡数星星时的动作的词语,并学张衡的样子数星星,说出自己的感觉?可是张衡就是这样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这说明了什么?(板书:数一直)指导朗读。

4、学习二、三自然段

(2)指导朗读。

5、学习第四自然段。

(2)指名读爷爷的话,让学生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

(3)出示投影,比较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第二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北斗星比作勺子,使句子更生动、具体了)并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极星运转的情况。

(四)、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指名分角色读全文,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29数星星的孩子

数一直

张衡看几次

钻研

天文学家

星星的孩子演讲稿篇四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的情趣和人物的品质。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二、学习重难点

从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开门见山,提出本课学习任务。

(二)新课

第一段:

1、出示星空图,看图说话:你看到了什么?

2、从文中找出描写星空的句子,理解比喻句,体会星空的美。

3、导读:你们喜欢这美丽的星空吗?是啊,这迷人的星空也深深吸引了和我们一般大的一个孩子,他就是张衡。

4、出示文中插图,瞧:张衡在干什么?

5、从文中找出写张衡数星星的句子,圈出张衡的动作词。体会课文表达地准确性。

6、创设情境:我们也来像张衡那样一颗一颗地数星星。并谈谈数星星的感受。

7、张衡又是怎么数的?理解:一直、几百颗,体会张衡数的认真、细致!

8、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三段:

1、设疑:张衡数星星,他能数得完吗,能数得清吗?

2、自由发言。

a、预设一:不能数得清。

(1)引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理解奶奶说的话,弄清数不清的原因:星星多、乱动。

(2)有感情朗读,感受奶奶的慈爱。

b、预设二:能数得清。

(1)引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理解张衡说的话,弄清数得清的原因:中间总是隔那么远。(理解“远”指的是两颗星之间的距离 ,不是很远的意思——这是课堂上出现的严重理解偏差,建议简笔画说明)

(2)体会张衡观察的仔细。

(3)感受张衡的自信、肯定的语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第四段:

2、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出爷爷说的第二句话,理解“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体会“好像”一词所表达的意思。(好象——总是)

3、导读:爷爷还告诉张衡哪些有关星星的知识呢?

自由反馈,认识:(1)祖先给星星分组起名,教师借机介绍有关星座的知识。

(2)看图认识北斗星与北极星。

(3)认识北斗星与北极星之间的活动方式。

4、听完爷爷说的话,张衡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联系自身理解、明理。)

(1)想: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 体会张衡不轻易相信爷爷的话,想自己亲眼去证实。

(2)做: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体会张衡爱观察,爱思考,对科学的执着探索的品质。

5、经过一夜的观察,张衡有什么收获?

(1)学生自由发言。

(2)理解课文第四段的最后一句。

果然——说明张衡观察的结果与爷爷说的一致。(比较爷爷的话与张衡的观察发现)

慢慢地转动——了解北斗星转动的缓慢,体会张衡观察的仔细。

6、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第五段:

1、谈话:学到这而儿,你喜欢小时侯的张衡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就是因为张衡从小爱观察,爱思考,有着一颗对科学、对天文的无比热爱之心,长大以后,他通过刻苦钻研,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

3、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三)总结课堂,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谈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五)作业设计:1、查找有关星星的知识,作好笔记

2、观察星空,写写观察日记

(六)板书设计:

坐靠仰指数(几白颗)

数星星的孩子 发现中间总是隔那么远 爱观察爱思考

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果然)

星星的孩子演讲稿篇五

1.学会珍、靠、仰、百、傻等生字,理解词语。

2.读懂课文1、2、3自然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三个自然段。

3.感受星空的美。

你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一个问题)

a.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星空真美啊!请小朋友读读课文,找找描写美丽星空的句子,用划下来。

2.请一生反馈,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同时及时纠错)

3.谁能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自己先试试看。

4.逐个请学生站起来读一读。师评价,你读得真美,你是怎么想的?

视情况随机指导:感悟星星很多,星星很美,星星很亮。

a.(星星很美或很亮)是的,这里的星星就象珍珠一样美/亮。珍珠是什么样儿的?(珍珠是一颗颗的,很有光泽)所以这里是把星星比作珍珠。

还有吗?你觉得这句话美在哪里?

b.(星星很多)从哪几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满天,无数)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星空的美?

c.(星空很美)不仅是星星很美,夜晚的天空也很美,就象碧玉盘一样。星星在碧玉盘一样的夜空的衬托下显得更美了。

让我们大家一起美美地读读这句话。

6.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星星撒满天空的样子。。

7.全班齐读这句话。

8.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位喜爱《数星星的孩子》

他就是张衡。

9.他是怎么数星星的?(指名说)

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这两句话,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10.反馈,找到了吗?请你根据这几个词摆好姿势。生摆动作,师读句子。

11.看来你们已经能够理解这几个词语了,好,保持这个姿势,让我们也学着张衡来数一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约20多颗)

12.觉得怎样?(累)可是张衡却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让我们连起来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

b.学习2、3自然段

1.那么多的星星,你觉得能数清吗?(不能,能)追问为什么?

2.张衡的想法跟你一样,他还是挺有信心的,从书上哪里可以看出来?

请生读一读(指名火车齐读)

3.把这两段连起来读一读,(男女生分角色读一读)

1.瞧!黑板上也闪耀着亮晶晶的星星。,谁能来数一数?(逐个指名读五个开火车读)

3.重点指导:傻傻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师范写,生仿写。

傻: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比较难写,一起来书空右半部分。

注意结构,写的时候傻的右上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

靠:因为笔画比较多,所以上半部分尤其要写得紧凑,告字写得扁扁的

珍:右下部分的三撇各不相同。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八第一课时,数星星的孩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星星的孩子演讲稿篇六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二、教学过程

(一) 导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指名回答)(课件)出示“1、天上有无数星星。2、天上有数不清的星星。”

(课件:满天繁星的夜空图)古时候有个孩子曾经认真地数过天上的星星,他是谁?(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引导孩子了解张衡是汉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告诉孩子他是我们河南人,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

(二)学习课文

1、老师师范读,孩子认真听读。

2、孩子自己试读全文。

3、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识记生字。

4、课件出示星空图,听老师读第一段,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第一段,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和“天上有无数的星星。”比较尽量把句子写得美些。

过度:张衡就是在这样美丽的星空下数星星的,他是怎么数的呢?请大家自由读第二段,找有关句子读读。

让孩子“抬头看黑板”“仰头看天花板”,体会两个词语的不同之处。

(课件出示练习题,填空)。

6、此时奶奶又是怎么说张衡的呢?我们一起读读第三段。对奶奶的说法张衡同意吗?你会学着他的样子读读课文吗?(指导朗读)

7、听了张衡的话,爷爷是怎么说的?(课件)(指导朗读)

爷爷是怎么评价张衡的?(看来爷爷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那么爷爷讲的天文知识你明白了吗?)

(课件显示北斗七星和北斗星以及它们运行的规律)

师:你们了解的怎么多,老师想考考大家,可以吗?

(课件:那七颗星连起来像------,叫 ----------。-------对着的那颗星,就是---------。--------总是绕着---------慢慢地转动。)

8、对于爷爷的话张衡相信了吗?他是怎么做的?自己读读书。

9、读完这个故事,你找到张衡成功的秘诀了吗?(有毅力、细心观察、刻苦钻研、)

课下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三、积累运用

词语积累:无数、珍珠、距离、著名、清楚、刻苦、钻研、北斗七星、一闪一闪、一组一组

四、作业

1、练习给家人讲这个有趣的故事。 2、选一个晴朗的夜晚,找找北斗星、北极星。

星星的孩子演讲稿篇七

1、会认“撒”“仰”等字以及这些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是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学习他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教学难点:

理解爷爷讲的有关天文知识。

相机学习:无数――导读:天上有无数的星星

数不清――导读:天上的星星数不清(学习多音字“数”)

天上的星星真的数不清吗?你们数过吗?

古时候有个小孩子,他就最喜欢数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板书课题)“数”的反文要注意,撇高高在上,横起笔要低、要短,这一撇要有弯度,捺要出脚。齐读课题。

质疑:从课题中你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吗?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习最后一段,相机认读词语:

“张衡”:两个都是后鼻韵母

“汉朝”:我国古代的一个朝代,距今1900多年

“钻研”:非常认真,非常细心的研究,不怕苦,不怕难

“天文学家”:研究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分布在哪儿,怎样运行的专家。

齐读最后一段

(生字词的教学采用随文识字,既然涉及到课文最后一段,便不必拘泥“从头到尾”的教学顺序,把课文学习与字词学习结合起来,这样既省时,效果又好。)

自读第一小节:

学习提示:圈出描写张衡动作的词语(坐,靠,仰,数)

(师启发:让我们都放下书,仰起头。天上的星星可不好数了,要慢慢数……一颗――第二颗在哪儿呢……就这样,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呢!)

比较读: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你感受到了什么?――张衡数星星是多么认真啊!

思考:奶奶的话里,哪个词说明张衡是经常数星星?(又)

小张衡是怎样说的`呢?并说说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领悟小张衡观察的仔细、准确,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乱动,这是多么了不起呀!)

(指导感情读文,读出天真、肯定的语气,最后分角色朗读。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点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了语言。)

(1)自由读第四段,想想爷爷说了什么?

(2)指名读爷爷说的话。(这两步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爷爷在向小张衡讲天文知识。)

(3)爷爷讲了哪些天文知识,让学生边读边标出有关讲北斗星知识的句子。

(4)现在我们来和张衡一起数星星,这七颗连起来成为一组,叫北斗星,那一颗叫北极星。

(出示图片,让学生在满是星斗的夜空图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极星,并询问学生是怎样找到的,这样把学生的理解寓于读书中,把学生的理解体现于看图说图中,引导学生动脑想,动眼看,动手画。调动多种感官体现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难点。)

(5)出示这样一个练习:你看,那北斗星连起来像(),叫(),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颗星叫(),总是绕着北斗星()。

你们看天上这么多星星,闪闪烁烁,你能用“星星”说一句话吗?

学习:满天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6)引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提问:爷爷说的是真的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引导学生理解“果然”。接着问:小张衡是怎祥看的?让学生标出张衡看星星的一句话。引导学生想象:北斗星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的情景,并渲染:这个结果,可是小张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么有心的孩子呀!该怎样读,通过演示、渲染、读书,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小张衡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达到感张衡之所感,爱张衡之所爱,人文化一的效果。)

课件出示:学完了数星星的孩子,我知道了因为张衡,所以。

正是因为小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后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

出示张衡的画像,并出示了他发明的浑天仪、地动仪图,进行简单介绍,激发学生对张衡的敬佩之情,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星星的孩子演讲稿篇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认读本课生字14个,认识一个多音字“重”,并会用生字口头组词。

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回答文后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本课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熟课文,认识本课生字。

2、采用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生字。

教学策略:

1、通过多种方式读,让学生体会、感悟语言,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识记生字,在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中巩固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和乐趣。

教学准备:生字卡、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课

1、同学们,你们数过星星吗?你们都认识什么星?请大家说说自己都认识哪些星星。

2、板书课题:数星星的孩子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 划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教师巡视)

2、同桌读课文,解决生字。

3、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4、小组读课文,互评。

5、指名读课文,师生评价。

6、检查生字

(1)师出示田字格中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并指名读文中带生字的句子。

(2)开火车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扩词。

(3)游戏“猜字”。

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2、同桌互相指读生字(教师巡视)

四、小结:说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颗 跟 直 重 慢 先 教

极 织 肯 注 视 啊 研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1、能规范书写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天文知识,感悟星空的神奇、美丽。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天文的感情,激发探索星空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书写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措施:

1、通过自主合作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识字、写字,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好字的本领。

教学策略:

采用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学习的内容

1、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读并口头组词,齐读。

2、指名读课文(中差生)集体评议。

二、学写生字

用小黑板出示田字格中生字

1、同桌互相指认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字。

4、集体交流自己是怎样写的。

5、选最难写的字,集体交流写法。

6、师重点指导:“坐、直、先”三个字。

7、学生书写生字(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8、小组展示学生作品并互评,评选《小小书法家》。

9、听写生字。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说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及表现。

板书设计:

星  晚  跟  爷

坐  直  很  先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49102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