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秋游活动方案设计(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8 05:52:07
小学秋游活动方案设计(汇总9篇)
时间:2023-09-18 05:52:07     小编:念青松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方案都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我们应该重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不断提升方案制定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方案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秋游活动方案设计篇一

践行文明礼仪是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过程。在日常生活、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中践行文明行为,才能使我们的文明礼仪修养得到真正提高,讲文明、讲礼貌是每个少先队员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尤其在外出期间,每一个阳朝学子代表的不仅是个人的文明形象,更是班级,乃至阳朝学校的文明形象。

1、从"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心中"等方面入手,在秋游活动中做几件文明事,逐步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进而赢得他人的尊重、友谊和真爱。

"文明在我心中":到达活动地点后,不得随意乱跑,没有经过老师允许不得离开小队或班级私自行动。拥有一颗爱心,团结同学,善待他人,看见有需要帮助的同学,主动去帮助他人,主动拾垃圾等,发现一人次加班分1分。

2、返校后一律在操场集合,各班清点好人数后,排队出校门。

1、本次活动评选与本周文明班级挂钩。

2、请全体年级负责人关注本年级,并做好登记

小学秋游活动方案设计篇二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在这个秋风飘荡的季节,正是出游的好日子,正适宜我们这些学习疲惫和生活忙碌的同学们,出去游山玩水,出去观花赏草,呼吸新鲜空气,放松情绪。但三三两两的形式太普遍了,群众出游才新颖,所以我们选取群众出游,让队伍将快乐放大,让群众将乐趣增加,让回忆更加深刻,让感情更加牢固。

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增进感情,创造回忆;放松情绪,减轻压力;锻炼身体,增进体质;欣赏户外风光,扩展见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时间—xx年11月8日(如若下大雨,时间推迟);

地点—龙泉山(阳光健身步道)

旅游管理六班全体同学

爬龙泉山,欣赏龙泉山风景、途中穿插一些k歌大赛、乒乓球比赛等小节目

1班委在班上召开班会,策划介绍这个活动的相关资料;

2由余世慧和吴兴盛去踩点

5成立安全小组:何云峰、杨欢、张丹、万琴、余世慧(各寝室的代表)

第一阶段:

4到阳光健身步道起点(区医院那边)集合(大约14:00),杨欢清点人数,张丹简要说明这天的主要资料、强调下次集合时间、强调注意事项等相关事宜。

5全班群众照相,李灵玲负责照相。

第二阶段

4在休息和k歌时,由生活委员程曼曼负责给同学们分发食物并强调注意环境卫生;

5在整个活动中,由心理委员晏梦馨、李灵玲负责照相;

6(大约16:20)继续步行到结束(大约16:50)

第三阶段

1在阳光健身步道(右边)终点集合,由杨欢点名;

2请同学们谈谈这天游玩的感受,请班委总结并表示感谢以及完美的祝愿;

3由先定的班委带领照原路回到;

4到校园后,何云峰请同学们回去好好休息、提醒上选修课、表示感谢。

5班委清理这天所剩物品。

1班委总结,提出好的意见继续发扬;提出缺点改善,以便下次注意;

2由xxx整理相片并上传到群空间,由吴兴盛写出新闻;

3由xxx汇报班费开支状况。

小学秋游活动方案设计篇三

大龙潭公园

xxxx年10月26日

秋天秋高气爽,也是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的好时光,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感受秋天农村田野的风光,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秋游活动。让孩子感受田园风光的美丽,同时初步了解要遵守规则,保护环境等。

1、通过秋游让学生观察花、草、树、木自然现象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

2、通过集体活动,体验同学们一起游戏的快乐,增进彼此情感。

1、游览龙潭公园。

2、找秋天。

3、集体游戏。

4、自由活动。

1、活动前着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文明礼貌、讲卫生、遵守纪律教育。

2、按指定地点准时集合,动作要快、静、齐。

3、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不追跑打闹,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4、遵守纪律,保护环境卫生。

5、遵守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举止文明,有礼貌,不做有损于学校荣誉的事情。

6、学生在活动时,不要离开教师的“视野”。

7、通知好家长接孩子时间。

小学秋游活动方案设计篇四

班级户外秋游烧烤活动

秋高气爽,正是同学们踏足出游的好时节,班委会举办此次烧烤活动,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加强班级同学之间的.联系,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促使我们这个班级能成为一个更具有凝聚力的团结的大家庭。

xx年xx月xx日。

xx水库。

三班班委。

xx全班同学与老师。

1、提前买好烧烤用具,提前一天到市场去预订烧烤食物,并在出发当天清晨去买回来。具体工作分到具体同学那。(所需食物和用品清单列在后面)。

2、出发的时间定在早上8点半。请同学们早上8点20在南门前面(门内)集合。

3、指定几名负责人,按组组织带领同学们安全有序的前往目的地,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大约为早上9点半。

4、到达目的地之后,用二十分钟左右布置班级烧烤活动范围,顺便休息一下。同学们帮忙把烧烤的东西处理好,菜洗干净。

5、对钓鱼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钓鱼,钓到的鱼还可以用来烤。(一定要注意安全!)

5、此为游戏环节。

6、包饺子,大家积极动手,互相学习。

7、烧烤活动开始,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组烤出老师指定的某一食物,最终由老师评出最佳厨师奖。

8、视当时的气氛而定,打气排球,斗地主。

9、大约16点,返校。

1、门票:90元。

2、食物:元牛肉猪肉合计10斤,韭菜4斤,生菜10斤,红萝卜2个,葱,白菜,香菇,指天椒,香菜,饺子皮,火腿肠,鸡翅,豆腐干,火腿肠,玉米。水1桶,橙汁2瓶,雪碧1瓶,营养快线2瓶。水果和红薯。

3、工具xx元。

4、木炭,竹签,叉子,餐纸,杯子,烧烤刷,一次性手套,一次性碗,一次性碟、筷子、烧烤网。

5、配料:烧烤蜜,盐,油,辣椒粉,油,孜然粉,蚝油,鸡精,酱油。

小学秋游活动方案设计篇五

2.透过秋游使同学们亲近大自然,放松情绪,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3.透过秋游能够营造和谐融洽的群众氛围,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陶冶情操,培养生活实践潜力、自主活动潜力,同时更好地领略六朝古都南京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气息。

1.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

2.活动地点:xx风景区

3.参加人员:xx年级所有老师、同学

1、前期准备

2)年级组事先与校园联系,确定车辆、路线、价格及午后老师、学生用餐事宜;

4)确保安全,与校医联系,备上一些应急药品。

2、活动进程

15:00各班清点人数,大家按原路回到。

3、跟班教师安排

秋游管理教师安排(初三年级)

1、以班为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分小组活动;

2、出发前各班进行安全教育;

3、班长、组长定时、定点、定人组织集合清点人数并报告班主任、年级组。

各班利用班会时间、晨会时间加强对同学的交通安全教育,来回路上的纪律教育,爱护花草树木及公物教育,公共场所清洁卫生教育,规范活动行为,利用本次活动充分展示新城学子的风采,具体要求如下:

1、步行时不打闹,做到安全第一。上下车能有序排队,不拥挤,就座时能互相谦让;

2、一切行动听指挥,如有事情务必先向组长报告,手机持续开机,好找人;

3、不在公共场地乱丢果皮纸屑,不攀折花木;

4、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

5、自由活动时能开展一些有益、搞笑、有序的活动,不作危险游戏,不要戏水。

小学秋游活动方案设计篇六

一、指导思想:

深秋时节,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特组织开展“寻找秋天的足迹”为主题的时间活动,现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二、活动主题:寻找秋天的足迹

三、活动内容:

1.做树叶画比赛:学生在公园里寻找落叶存放在作业本内,返校后,斑马主任组织学生将落叶作为素材进行组合创作(人、动物图形),各班上交三幅树叶画参加评比。

2.漂流瓶:教师事先将写好活动内容的小纸条塞入小瓶子里,然后将小瓶子分散藏到草坪中,让学生去寻找,学生找到后,要完成纸条上的任务,并给予小奖励。

四、活动要求:

1.各班将学生分成三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由三位带班老师分别指导学生展开寻找落叶活动。

2.班主任要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如让学生准备好袋子、、或者小盒子存放落叶。

3.各小组带班老师在指导学生活动时,要制定活动地点和范围,并强调活动安全。

4.秋游结束后,美术老师发各班8k美术纸和标签(写上班级、姓名),学生作品周三前上交评比。

小学秋游活动方案设计篇七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在这个秋风飘荡的季节,正是出游的好日子,正适宜我们这些学习疲惫和生活忙碌的同学们,出去游山玩水,出去观花赏草,呼吸新鲜空气,放松情绪。但三三两两的形式太普遍了,群众出游才新颖,所以我们选取群众出游,让队伍将快乐放大,让群众将乐趣增加,让回忆更加深刻,让感情更加牢固。

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增进感情,创造回忆;放松情绪,减轻压力;锻炼身体,增进体质;欣赏户外风光,扩展见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时间—xx年11月8日(如若下大雨,时间推迟);

地点—龙泉山(阳光健身步道)

旅游管理六班全体同学

爬龙泉山,欣赏龙泉山风景、途中穿插一些k歌大赛、乒乓球比赛等小节目

1班委在班上召开班会,策划介绍这个活动的相关资料;

2由余世慧和吴兴盛去踩点

5成立安全小组:何云峰、杨欢、张丹、万琴、余世慧(各寝室的代表)

第一阶段:

4到阳光健身步道起点(区医院那边)集合(大约14:00),杨欢清点人数,张丹简要说明这天的主要资料、强调下次集合时间、强调注意事项等相关事宜。

5全班群众照相,李灵玲负责照相。

第二阶段

4在休息和k歌时,由生活委员程曼曼负责给同学们分发食物并强调注意环境卫生;

5在整个活动中,由心理委员晏梦馨、李灵玲负责照相;

6(大约16:20)继续步行到结束(大约16:50)

第三阶段

1在阳光健身步道(右边)终点集合,由杨欢点名;

2请同学们谈谈这天游玩的感受,请班委总结并表示感谢以及完美的祝愿;

3由先定的班委带领照原路回到;

4到校园后,何云峰请同学们回去好好休息、提醒上选修课、表示感谢。

5班委清理这天所剩物品。

1班委总结,提出好的意见继续发扬;提出缺点改善,以便下次注意;

2由xxx整理相片并上传到群空间,由吴兴盛写出新闻;

3由xxx汇报班费开支状况。

小学秋游活动方案设计篇八

为了丰富我校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体现学校人文关怀,特组织本次秋游活动。

(1)通过秋游活动,让大家感受大自然的美,放松身心。

(2)加强我校教师队伍的凝聚力与协作能力。

(3)增加我校教师队伍的情感交流。

组长:马艳育、

副组长:刘德林

成员:祝少辉、黄俊伟、曾建超、王德义

1、活动期间所有人员应做到准时、守时。

2、请您根据自身情况,准备好您出行必备的衣物和药品。以穿着舒服为宜。

3、活动期间注意自身安全!

4、活动期间应具有团队意识,活动期间要听从统一安排,禁止私自脱离队伍。

5、这次出游我们全体人员要体现出我们我校教职工的精神面貌,要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体现我校教职工的爱心和风采。

最后预祝同志们秋游活动圆满成功,预祝我们每一位同志能在秋游活动中走进自然、感受春天、调节身心、放飞心情。

小学秋游活动方案设计篇九

以鹿城区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契机,我校学生将分赴七都实践基地和温州市博物馆、科技馆进行秋游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20xx年12月18日(周四)

五年级由鹿城区统一安排(七都实践基地)

一、二、三、四、六年级(博物馆、科技馆)

汽车(包车),一人一座

活动总负责人:z

各班级配备班主任1名及副班主任或任课老师1名

1、七都实践教师人员安排名单

五年级(带队:z,配合:z)

五(1)z

五(2)z

五(3)z

2、博物馆、科技馆教师人员安排名单

其他年级(带队:z,配合:zz)

一(1)z

一(2)z

一(3)z

二(1)z

二(2)z

二(3)z

三(1)z

三(2)z

四(1)z

四(2)z

四(3)z

六(1)z

六(2)z

1、五年级(七都实践活动):7:30学校集合

7:40康乐坊上车(3辆,一班一辆)

8:30抵达基地,按安排表开始一天活动

15:10离开基地,返校

2、一、二、三、四、六年级(博物馆、科技馆)

8:40到班级报道后,听学校广播集合整队

9:00康乐坊上车(13辆,一班一辆)

9:30到达博物馆,参观

10:30参观科技馆

12:00活动结束,家长来接

1、节检出游,可适当带饮料、水果、面包等,不可带零食。

2、统一穿校服,分小组开展活动,组内安排活动内容和研究主题。

3、为保证早上出发前的安全与纪律,班主任做好出发前的组织工作。

4、不独自行动,不玩危险游戏,一切活动均听带队老师的指挥。

5、不参加的学生一定要家长写好请假条,同时班主任电话联系确定。

6、严禁破坏公共财物,不随地乱扔垃圾。

7、建议同学穿运动鞋,宽松的衣服。

8、结束后,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倡孩子写写活动见闻、体验、实践报告等。

1、在活动前,各班组织一次安全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和学生时刻将安全装在心中。当天,按以上时间到校后,以班级为单位进一步加强关于安全知识教育及再次强调活动注意事项。

2、做到人员保证,带队教师负责组织参与学生的一切活动。同时要强调行动纪律,要求学生服从大局,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3、要注意饮食安全,不要让学生喝生水和食用不卫生的食品等。

4、防止学生走失,不准学生擅自离开群体活动,若有个别离开,预先告知班主任;有必要的要请示负责人。

5、卫生导师要带好外伤备用药箱,各班准备创可贴。

6、对身体有疾病的学生,班主任原则上要求其不要参加,特别是心率不齐或手脚不便的学生坚决不给予参加。不参加的学生一定要家长写好请假条。

7、请家长按时到场接孩子,班主任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安全到家。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48812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