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年级雷雨教学教案人教版二(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8 04:30:16
2023年二年级雷雨教学教案人教版二(汇总8篇)
时间:2023-09-18 04:30:16     小编:雨中梧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二年级雷雨教学教案人教版二篇一

1、识记理解“涔涔”“郁热”“昧心”等词语及文学常识。

2、了解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特点。

3、体会戏剧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第一课时

1、作者作品简介

2、分角色朗读

3、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

4、课堂讨论:周朴园爱鲁侍萍吗?

一、导入

简介作者及《雷雨》的大致情节

二、速读

理清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

三、讨论

课后练习二: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为什么?

四、课堂活动:辩论

正方:一二组——周朴园爱鲁侍萍

反方:三四组——周朴园不爱鲁侍萍

[通过辩论,疏通“重逢”一节的情节脉胳,赏析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总结要点:

1、周朴园曾经喜欢过,甚至爱过

2、他始乱终弃的原因(性格特点、阶级特性)

3、周朴园的人物性格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六、板书设计

教学要点

1、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2、归纳人物性格及主题

3、课堂练习

一、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讨论

1、周朴园有没有顾父子之情,为什么不顾?

2、剧中通过鲁大海的话交代了什么?

3、侍萍为什么不认儿子周萍?

二、讨论总结人物性格

1、周朴园: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的反动资本家。

2、鲁侍萍:

3、学生自己归纳鲁大海的人物性格。

三、讨论

剧本为什么以“雷雨”为题?

四、归纳主题

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提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五、课堂练习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让学生自己找印象深刻的句子,加以分析讨论。教师可点拔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台词中能表现人物心理的句子。)

二年级雷雨教学教案人教版二篇二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插图及雷声录音。

2、有条件的可课布置学生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3、收集描写雨景的文章或段落。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指导书写:垂

2.读通课文,清楚写作思路。

3.通过朗读体会雷雨前后的不同变化,随机推敲用词的准确性。

(一)导入

1.雨有很多种,你知道有哪些雨?(板书雨)(学生自由说)

3.读周记,写得不错,如果认真学一学《雷雨》,林煜瀚会写得更好了。

(二)读通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后的景象?(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

3.检查自学

(1)读句子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下来。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下来,逃走了。

一条彩挂在天空。

(句子难不倒大家,一起来挑战老师刚才提的问题吧。)

(2)理思路

板书: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1、练读,指名读,想想写到哪些景物?作者又是怎样这些景物的呢?

乌云

叶子

树枝

蜘蛛

闪电

雷声

不动

不叫

乱摆

过渡:如果把这一段改为:乌云压下来,叶子不动了,蝉不叫,树枝乱摆……

这样写好不好?(不好)好不好,比比才知道,我们来比较其中的几个句子。

2、句式比较:

(1)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满天的:本课指空中乌云多。

黑沉沉:本课指乌云很厚、云很低、天色很暗。

*指名读,找出不同的地方。

*从满天、黑沉沉体会到什么?

*齐读。

(2)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强调)

(说明雨前天气不是一般闷热,而是十分闷热。)

*不动与一动不动,不叫与一声也不叫,有什么不一样?强调了什么?

*为什么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蝉连动的力气也没有了,该怎么读?

(3)

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动画演示

*“垂”字写出了什么?(蜘蛛逃跑时吊在细丝上的样子。)

*指导书写“垂”字

过渡:蜘蛛垂下来,慌慌张张地逃走了,可见雷雨前是多么可怕!让我们用声音把雷雨前的景象表达出来。

3、指导朗读

师与全班对读  个别与老师对读  齐读

1、说一说,从哪些词中看出雨下得非常大?

2、读大。点拨:雷雨把整个世界都笼罩起来了,漫天遍野迷蒙蒙的一片。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3、积累说话。

(        )越(   )越(   )

4、引读最后一句,从哪个词感到雨慢慢变小?

4、齐读。

1、范读

2、师生对读  同桌对读

3、写了哪些景物?雷雨后的景色怎样?刚才逃走的蜘蛛现在又坐在网上了。

品读:

雷雨前蜘蛛紧张、害怕,慌慌张张地逃走了。

雷雨后蜘蛛那么悠闲自得,那么愉快!

1、 雨后大自然的还有哪些变化?

天更(     )

树更(     )

路显得更(     )

四、小结

大自然真是奇妙,雨说来就来,下得如此之大,走得是如此迅速,雨后的景色又是如此美妙。大自然真是神奇!

二年级雷雨教学教案人教版二篇三

一、    联系身边的环境导入新课

二、    板书设计为学生的发展营造最大的空间。

三、“蜘蛛”一词的书写指导。

四、化“意外”为我用。

这节课我只准备了一个课件“雷雨中”的音效。那是非常震撼的效果,我一直以为这将是最精彩的部分。谁知道上课前电脑没事,轮到要用的时候电脑不行了,怎么办?我只能“骗”学生说:“这场雨太大了,把课件挡住来不了,让我们一起用我们的朗读把这场雷雨唤来吧!”课件无法用,间接给了学生朗读的时间,我插多了一个“背书”的内容。然后让学生用平时积累的有关雷雨的词语来填充这一页(因为怕时间不够,没有把词语填出来,显得这是一页空页,但这空页后来我的设想是让学生继续观察身边的雷雨,写身边的雷雨,然后来填空这一页。)

二年级雷雨教学教案人教版二篇四

雷雨,也叫雷阵雨,大都发生在夏天,它来得快去得也快,是一种前后变化非常大的天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课《雷雨》.

2,请大家捧起你的语文书,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呢 (生自由读课文) (板书:前,中,后)

3,大家可真会读书!不知生字词掌握得怎么样了 (出示)先自己读一读!

现在只剩下生字了.还会吗 我们齐读一下.是做动作学生理解"压,垂"做动作识字是一种识记生字的好方法.请拿出你的生字卡片,说一说你自己好的记字方法,并快速的记住它.

那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呀

现在我们来收卡片.听我口令:我说压,压下来的压.—我收压,压下来的压.

我收蛛,蜘蛛的蛛……小蜘蛛从网上垂下来,刚好落在大家的生字口袋里.来,把生字口袋放在你桌子的左上角.

写字:我们看到这个"垂"字,我们要想把他写好,应该注意些什么 (垂字有四横,长短各不同,中间横最长,舒展在横中.)自己拿起笔在课本70页的田字格里只写一个.注意身正,肩平,足安.

4,"垂"我们可以组个什么词 课文中有一句话,说谁从哪儿垂下来呢

同学们见过小树摆动的样子吗 好,现在你们是一棵棵小树,伸出小手:微风来了…狂风来了…微风吹…狂风吹… 停,孩子们,这就是乱摆,这就是一阵大风下的小树,(贴树冠)用你的朗读把这感受读出来.(指名读)

(板画树干,蜘蛛垂)从"垂"字你体会到什么 小作者的一个垂字用得多妙啊!让我们看到蜘蛛以它自己最快的速度从网上下来逃走.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课文吧!

雷雨前还出现了什么与平时不同的现象.

6,请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其它同学一边听,一边想,看到了什么

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

你还找到了什么不一样的现象

(板画闪电)在日常生活中,你听到的雷声是什么样的

请你们把雷打得越来越响.(教师手势由低到高)(声音越来越响)

雷雨前最让人害怕的就是电闪雷鸣了.更何况此时——闪电…雷声…再读.

谁能照样子说说 谁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句话 出示课件: 越( )越( )

用你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捧起书齐读1-3段.

文中这三个"哗"你认为该怎样读

好!谁想上台画给大家看 (版画雨)…大家看他画得怎么样

你感觉这样怎么样 (教师坡下粉笔画,示意学生)

此时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是啊!一切的景物…………

过渡:渐渐的,渐渐的,(……)

同学们,你能把"渐渐地"换一个词使句子的意思不变吗

对!"渐渐地"就是"慢慢地"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8,看,雨停了,雨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谁来读 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你看到些什么 听到些什么 (教师板画太阳,彩虹,贴池塘,画青蛙)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带着你的这种心情读给你的同桌听!你可以做动作读,也可以同桌接读.

学生展示读.师生接读.

9,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小青蛙:你会怎样叫

10,同学们,学习完课文,沐浴着雷雨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你想说些什么呢

11,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多少乐趣呀!老师把《雷雨》这一课进行了改编,让我们和着优美的旋律一起来歌唱吧!——齐唱.

12,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到了雷雨前前后后的变化.(指板书)其实不光是雨后的景色美,我们生活中其他的自然现象也是异彩纷呈的.如果没有雨雪云雾,我们的生活该有多么单调啊!所以,课下希望同学们用心去观察这些自然现象,把观察到的写下来,感悟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二年级雷雨教学教案人教版二篇五

《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8课,这一篇是一篇老课文,在新课程改革之后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课文之一。这一组课文是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送来蛙鸣,是多么令人舒畅。本文用字精炼而且准确,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 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情感目标: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我教的是第二课时,我定下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文中描写的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4、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用词、造句的准确与生动。

5、教学难点:体会文中重点词的准确。

二、说学生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因为在我们南方,雷雨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三、说教法1、信息收集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初步收集信息的能力。”课前一周,我先让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如果遇到下雨的话,就更应及时,仔细地观察,让学生用心地观察,有了直观的认识,在课堂上就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2、情景教学法: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一个生动、有吸引的情景。心理学也表明发当刺激物是生动的,新异的,就能给学生短时记忆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能会转变成长时记忆。在课上我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的生动景象。

四、说学法

1、朗读感悟为主: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学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而本课语言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中去感悟。

2、合作探究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变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雷雨》这一篇课文很明确地分为雨前、雨中、雨后这三部分,所以我会在组织全班学习完第一部分后,就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第二、第三部分。

五、说教学过程

1、设情景,感受雨的美:

教学实践过程表明: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的话,他就能自觉排除多种多种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主动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课前,我会播放各种下雨的情景,引导学生体会各种不同的雨,有蒙蒙细雨,有倾盆大雨,有滴滴嗒嗒的雨声。先让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导入我们学习的课文《雷雨》。

2、认识生字,理清结构: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合作读也就是同位同学每人读,指名读一个一个自然段,互相纠正,互相学习,这是读流利,读正确的做法,学生只有读通,读顺了课文,才能谈得上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3、赏读感悟,体会感情:

再次向学生展示雨前的部分,这部分需要理解的词语很多,学生要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这些词:黑沉沉、压下来、挂、垂。让学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谈体会。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这些词的话,我会继续利用挂图,课件、向学生展示解释。

4、合作交流探究:

在学习完第一部分以后,我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合作学习第二、三部分,雷雨中、雷雨后,然后我让学生汇报你学习到了什么?二年级的学生好于表现,相信他们能说出合作学习以后的收获。这样的处理可以省却了老师字字、句句、段段去分析讲述的繁索,真正能课堂还给了学生。

5、品词品句完了之后,再让学生有感地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6、课堂的延伸:

让学生说说,他自己在这些日子观察过的天气,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把说的写下来。

二年级雷雨教学教案人教版二篇六

1、听声音,猜这是什么自然现象?(点名说)

2、出示课题   18:雷雨,齐读课题(2次)

师板书

3、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跟我们的生字宝宝打个招呼吧

(点名读——分小组读——齐读)

二、新授

请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描写雷雨?

2、汇报(师板书)边听边板书

雷雨前、中、后的顺序写得

3、真会动脑筋的小朋友们,请你们欣赏课文,看看课文描写了什么影象(出示课件)

4、我们先要闯第一关,才能进入学习课文

第一关,考你的细心观察能力(出示两幅图)对比

5、过关了,果然利害,课文就是围绕这两幅图来描写雷雨的,那么请同学自由读(1~3段),边读边划课文写了雷雨前什么景象。

6、出示图:请用一句话说(点名说)

把课文中描写这幅图的句子读出来(齐读)

(点名读)——请同学在句子中找出一个动词——点名说——全班来做一做这动作。

7、师解说“从压”可以知道乌云来势凶凶,很有杀气。

所以在这里要重读这“压”字(师范读)——点名读——男同学读句子。

8、出示表格:

9、因为天空给乌云笼罩着了,所以天气很闷热,请同学把说明天气闷热的句子画出来“-----”

(点名说——出示句子——齐读)

出示句子(相比较)

你认为哪一句好,请你来读一读(点名读——齐读)

10、老师听出来了,你会把握词语的语感非常好,重读了“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叫”等词语,你们可能想表达“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叫”有强调作用,所以重读,同学们真会读句子,所以作者选择第一句。(板书:闷热)

11、出表格

12、大风来了,请女同学读第二段

师复述,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

树上有一只可爱的蜘蛛,它有什么行动?(点名说)

13、出示句子(齐读)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说:这只蜘蛛它为什么不从树上爬下来,而是从网上爬下来呢?有谁知道?(点名说)

师说:真聪明的蜘蛛,所以这句子中“垂”字用得好,因为说明蜘蛛很害怕,以最快速度离开。

师板书:大风。

(点名读,齐读)

14、表格

15、请听声音,听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点名说,点名读)

谁能用“越……越”造个句子?

师(齐读句子):越……越……也是起调作用,而且句子用了两个越来越更能体现雨即将下了。

板书:闪雷鸣。

16、请同学根据雷雨前天气的变化朗读(1~3段)

17、雷雨下起来了(请自由读课文4~6段)

要求:雷雨是不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想想它的过程如何。

18、汇报

师边听边板书。

(下起来了——越下越大——渐变小)

(合作读——小组合作读——点名读)

19、很快雨停了,请看图,说一说

板书:清新(齐读第7段)

20、出示表格(小组合作在书中找出答案)

21、汇报。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上

你觉得美吗?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得出?你如何读好句子。

(点名读)

提示:找个动词。

22、真会动脑筋,请你用“挂”造句。

23、汇报动物出来的情况。

24、听蝉叫的声音

出示句子,蜘蛛又坐回网上

师说:从这个动词“坐”字,可以体会到太阳出来了,天气很好,动物们都出来,从这个字可以知道蜘蛛很会享受。

25、齐读,听音乐

26、请你高兴地读第8段

27、问疑。

28、作业。

二年级雷雨教学教案人教版二篇七

1、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12个生字。

2、自由读课文,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1、学生按平时的习惯准备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摆卡片,保证每个生字宝宝都能带上正确的帽子。

2、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12个生字。

2、初读课文,能把课文读正确,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按雷雨、前、中后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教学过程

一、谈话进入新课。

雷公公把鼓敲,小知了树上叫,小青蛙唱起歌。孩子们,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季节呢?是啊,这样的季节最容易下雨啦!想看看夏天的雨是什么样的吗?老师带你们走进课文《雷雨》去看看吧。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可以问问同桌的同学。

(一)我会读正确。

1.同桌相互指读,不会认的字,互相教读。

2、实在不认识,可以找找下边的小鱼,并在文中生字的头上写上正确的音节。

3、开火车读生字、生词,读正确字音。

4、同桌摆卡片.,给生字宝宝戴帽子。

5、用找朋友的方法帮助识字。

1、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看看哪些自然段分别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在每一部分的后边画上双竖线。

3、分小组读雷雨前、中、后相关的段落,初步感受景物的变化。

4.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要求读正确。

1、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2、同偏旁的字:“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是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

3、“压、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4“垂”字中间宽,上下窄,而且中间不是两个“十”字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摹生字,师巡视。

6、出示生字“垂、压、乱、虹”,学生口头扩词。

7、学生继续写字。

18雷雨

前中后

18雷雨

执教人郭成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按要求书写生字,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在朗读的基础上,能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片说说雷雨前、中、后的景物变化,有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读小黑板上的词语。

2、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二、再读课文,感悟雷雨前、中、后的景物变化。

(一)观察雷雨前景物的变化

1、小声读第一部分,勾画出雷雨前描写景物的词语。

乌云、叶子、蝉、风、树枝、蜘蛛

2、指导读重点句子。

(1)“压”要读得重一些,感觉到乌云来势凶猛。

(2)“垂”字用的也很妙,感觉风特别大,蜘蛛很害怕。

3、学生再读课文,进一步感受雷雨前景物的变化。

4、指名学生上台贴出雷雨前相关的图片和词语。

二年级雷雨教学教案人教版二篇八

1、识记理解“涔涔”“郁热”“昧心”等词语及文学常识。

2、了解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特点。

3、体会戏剧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作者作品简介。

2、分角色朗读。

3、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

4、课堂讨论:周朴园爱鲁侍萍吗?

一、导入

简介作者及《雷雨》的大致情节。

二、速读

理清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

填图练习

三、讨论

课后练习二: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为什么?

四、课堂活动:辩论

正方:一二组——周朴园爱鲁侍萍

反方:三四组——周朴园不爱鲁侍萍

[通过辩论,疏通“重逢”一节的情节脉胳,赏析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总结要点:

1、周朴园曾经喜欢过,甚至爱过

2、他始乱终弃的原因(性格特点、阶级特性)

3、周朴园的人物性格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2、归纳人物性格及主题。

3、课堂练习。

一、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讨论

1、周朴园有没有顾父子之情,为什么不顾?

2、剧中通过鲁大海的话交代了什么?

3、侍萍为什么不认儿子周萍?

二、讨论总结人物性格

1、周朴园: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的反动资本家。

2、鲁侍萍:

3、学生自己归纳鲁大海的人物性格。

三、讨论

剧本为什么以“雷雨”为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48698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