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登革热防控工作计划(模板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3 02:08:36
2023年登革热防控工作计划(模板5篇)
时间:2023-09-13 02:08:36     小编:笔尘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登革热防控工作计划篇一

一、领导挂帅,科学统筹,提升防控工作的有效性 区政府专职党组成员xx每天都来到新塘街的社区里,对登革热病例的处置流程中入户督导的细节、保洁消杀的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具体的指导。街道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xx任总指挥的防控工作应急指挥部,并成立8个督导小组,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挂点督导村、居,实行“网格化”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城管科,统筹调动街道机关、环卫站、消毒站、村公司、居委会等力量开展疫点防控工作,并在辖内开展全面环境卫生整治,全覆盖消杀,控制蚊媒密度。区机关事务局、区贸促会、科技园等单位也连续派出工作人员,深入社区指导、帮助做好防控工作。

二、全街动员,全力以赴,突出落实防蚊灭蚊工作 组织人员进行了39次全覆盖的“洗楼”行动,逐户上门,派发宣传资料、灭蚊片,指导居民“翻盆倒罐”清积水,对沟渠、下水道口、垃圾收集点周边、绿化带等卫生死角进行仔细检查、督促整改,杜绝登革热传播源头。同时,深入发动辖内村公司、学校、部队等50余个单位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洁行动,集全街之力全面清理垃圾和卫生死角,清除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配合全市统一开展的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行动。累计入户检查63191户,清除蚊虫孳生地3298宗,处理阳性积水984处,派发宣传单张81478份,派发灭蚊片72180多片,出动消毒人员2889人次,使用消杀药物3184.5多公斤,消杀面积2446.35万平方米,还购买20吨石灰在辖内沙井、“握手楼”背阴潮湿、积水等地带进行铺洒。

三、迅速反应,紧急调度,快速有序处置疫点

截止11月17日,我街报告登革热病例35例。一旦发现疫点,街道立即启动应急程序,紧急调集人员到位,各单位按《xx新增登革热病例处置流程》开展工作。一是迅速组织居委会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上门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并制作《登革热患者档案一览表》;二是由挂点领导牵头,组织街机关、居委会、村公司(物业公司)、流管中心等人员力量到疫点周边开展“洗楼”行动,逐栋逐层逐户进行入户宣传,当场清理各类容器积水,并派发灭蚊片;三是对疫点周边卫生死角、积水进行处理,铲除蚊虫滋生地,并按照区疾控中心要求调配消杀设备对绿化带、下水道、垃圾桶等进行全面喷洒,坚决不留死角和盲区,确保迅速降低蚊媒密度;四是加强对疫点的监控,由居委会负责安排人员每日对疫点区域进行巡查,确保日常保洁、消杀密度不减,同时每日对患者进行探访,劝导其不要外出。

下一步,我街将坚持不懈地继续做好防控工作:一是按照全市灭蚊统一行动部署,继续组织开展以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大行动。二是要继续做好疫点防控,加强检查督促,扩大疫点区域的灭蚊控制范围。三是抓实工作细节,继续组织力量不间断地开展防控登革热巡查检查,做到上门宣传不漏户,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特别是加强楼宇天台、边角结合部地带、闲置房屋等地段的检查。四是继续抓好新、老疫点及学校和人群集中等重点场所(区域)的防制工作。五是继续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宣传防控登革热知识,营造浓厚防控登革热氛围。

xx道办事处 2014年11月17日

登革热防控工作计划篇二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d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为媒介进行传播。本病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hf/dss)病死率较高等特点。 登革热患者和感染者是本病城市型的传染源,病人一般在发病前一天至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在流行期间,非典型病例及亚临床感染者比典型病例多几十倍,具有更重要的传染源作用。在东南亚存在丛林型自然疫源地,猴子是自然储存宿主,人仅在偶然机会进入循环圈才可能受染。

登革热广泛分布于有媒介伊蚊存在的热带、亚热带地域,有时侵入温带地区引起流行。我国主要流行于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云南也曾发现病例,在丛林猴、蚊中分离到登革病毒。

登革热在热带、亚热带地域可常年发病,一般流行于夏秋季,但地理性质不同的地区流行高峰时间不同。如为输入性传播则发病高峰依输入时间而转移。

在登革热呈地方性流行的地区,存在着蚊媒孳生的自然条件和高人口出生率,疫情年年不断,可分离出多型登革病毒,主要在儿童中发病,且常发生dhf/dss,成为儿童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外来人群发病则为多表现典型登革热。流行季节与雨季相一致。尚无证据表明我国存在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但有人认为我国海南岛、云南省也面临威胁。

登革热地域分布特点与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的生物区带有极密切关系,流行季节性表现和气温、降雨及伊蚊密度相关,海南省由于长年气温高,冬季伊蚊吸血活动依然,则全年均可发病。

社会因素方面如人口密度高、不良居住卫生条件、卫生知识水平和习惯,较高的人口出生率及人口流动等都对发病率有重要影响。沿海或缺水地区家家户户有贮水容器,易形成伊蚊孳生场所。,随着经济文化提高,户内绿化盆栽水养植物花卉增多,积水容器利于伊蚊孳生而引起登革热流行。基建较多的城市,建筑工地积水可以是伊蚊的主要孳生地,是城市型登革热流行的危险因素。

个人防护措施:

1.睡觉的时候要挂蚊帐,注意个人卫生。

2. 出门郊游要穿长袖衣裤、涂防蚊水。

3.不在树林、草丛及水潭逗留。

4. 在平时多锻炼,注意休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5.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尽量不要剧烈运动,以防止身体过多分泌乳酸而招蚊子,而且要少喝酒。

6. 在疫情发生时,避免进入疫区,发现感染者必须及时报告。

7. 当自己出现登革热的症状时,及时检查、就诊。

环境控制措施:

1. 清除蚊子滋生的容器、水潭、树穴、轮胎积水等

2.垃圾统一回收处理,保持生活区环境清洁卫生。

3. 在蚊子活动密度较高的地方适当地使用学药剂进行杀灭。如厕所、水沟、污水处理池等。

4. 宿舍应整洁卫生,定期灭蚊,睡觉时必须挂蚊帐。

5.加强登革热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防控意识。

6、若出现发烧的病例须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如确诊患登革热必须隔离治疗。

众所周知,广东正在遭遇20年来最严重登革热,根据广东省卫生计生委通报的疫情,截至9月25日零时,全省确诊病例8273例;广州报告病例已达6986例(占全省病例的84%)。累计报告死亡病例3例,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并且都患有基础性疾病,其他绝大多数病例是以轻症为主。

登革热典型症状主要包括:突然起病,迅速发热,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可伴有怕冷、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一般持续2-7天,在病程第3-6日出现充血性皮疹或针尖样出血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持续3-5天。

值得注意的是,登革热的症状有轻有重,在早期的时候,与感冒、流感等相似,容易误诊。少数患者会在发病的3-5天突然加重,可能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狂躁、昏迷、抽搐、大量出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缩小等重症症状,重症的高危人群包括下列五类人群:a,二次感染患者(登革病毒共有denv-1、denv-2denv-3和denv-4四种血清型,四种血清型都可以感染人。被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重症的临床表现);b,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慢阻肺、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性疾病者;c,老人和婴幼儿; d,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e,孕妇。

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早防蚊隔离。一般支持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清淡饮食,防蚊隔离至退热及症状缓解;对症治疗包括退热和补液(以口服补液为主)。

登革热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不会通过人传人传播。目前还没有疫苗用于预防登革热,因此最佳预防措施是灭蚊和防蚊,也就是杜绝蚊虫孳生和做好个人防护。灭蚊措施:清理家中水缸、盆、罐坛等积水容器,翻盆倒罐清除积水,水养植物3-5天要换水或者改为土培,水缸要加盖,垃圾桶要加盖,地漏、下水道等处防止积水,并时常喷点杀虫剂,让伊蚊找不到产卵地点。防蚊措施:居室内安装纱窗、纱门,和蚊帐。外出涂抹驱蚊液以及驱蚊花露水,正规商场超市里售卖的驱蚊液和驱蚊花露水的有效成分大多为避蚊胺和驱蚊酯,驱蚊的效果都很好,按说明书使用安全性也是可靠的。注意涂抹时应只用于暴露在外的皮肤,不能接触伤口,不能接触眼和嘴,在耳多部位也要少用;儿童使用时,不要让幼儿自己喷涂,应喷在大人手上后再涂抹到儿童身上,但不要涂在儿童手上,防止经手入口;从室外返回室内后要立即用含皂的清洗剂清洗掉身上的驱蚊液;如果皮肤过敏则应立即停止使用。

民间传说的维生素b1碾碎溶水涂身体、风油精樟脑丸熏房间、戴驱蚊手环和驱蚊贴、使用驱蚊中药包、超声波驱蚊等“妙招”“神器”都没有科学依据,不要在登革热流行期间尝试。

2.尽量避免在伊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阴、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尽量远离积水,废旧轮胎等伊蚊孳生地。

3.露营搭帐篷时,要注意清除杂草、杂物,远离积水及瓦罐、树洞、废旧轮胎等隐蔽部位;在用蚊帐的同时,周围喷洒驱蚊药剂;睡觉时尽量穿吸汗的长袖衣裤。

4.旅行回来如果出现症状,要即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方便医生及时诊治。登革热的潜伏期为被蚊子叮咬后3-15天,平均为5-8天。在登革热高发期如果被伊蚊叮咬过,或到过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且有被伊蚊叮咬的经历,都有可能患上登革热。

登革热防控工作计划篇三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惠州市政府关于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通知,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登革热疫情的发生,保障施工现场人员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二、防控内容

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宣传登革热防控的重要性,普及防控知识,提高建筑工人的卫生知识和防病意识,引导工人改陋习、讲文明、讲卫生,普及蚊虫孳生、繁衍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清理蚊蚴孳生地,搞好环境卫生和组织统一灭蚊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主要措施之一。

坚持以环境整治、清除室内外蚊蚴孳生环境为主要内容,落实结合化学药物灭蚊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开展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三、防控成员小组名单

组长:王超

副组长:郑华勇

小组成员:时其军 吴俊坚 陈浩委 李振河 具体分工如下:

施工现场:时其军 吴俊坚 办公区:陈浩委 生活区:李振河

四、防控措施

(一)加强环境治理。办公场所、施工区、宿舍区、食堂等全面清除积水、杂草,定期对工地开展全面的环境清理;对工地现场及生活区的塑料薄膜、一次性杯、饭盒、水坑等容器积水进行清理,贮水池每星期清理更换一次。

(三)对所有管理人员及工人宣传登革热疾病的病征,如出现发烧及时报告项目安全部。

(四)现场配备应急药品及体温计等,对疑似登革热病例要及时报告并送定点医院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医院线路如下:惠台路-和畅东六路-仲恺大道-中信惠州医院。

天健阳光花园项目部

2014年9月30日

登革热防控工作计划篇四

为进一步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强化每个人的责任意识。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登革热防控工作责任方案。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防控工作。

长:赖仕鹏 副组长:余祥鑫

员:全校教职工

二、防控工作网络化责任人及其职责:

1、校长为我校登革热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程指导、组织、督促各线人员积极做好登革热的防控工作。

2、教导主任全面负责全校的登革热防控工作,经常组织人员对各线及各幢楼的防控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第一责任人汇报。

3、班主任负责对全校师生进行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全校各班开展“登革热防控”主题班队会课,并鼓励学生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对家长进行登革热防控的知识宣传。组织安排全校卫生大扫除,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消杀灭蚊。各班主任、各办公室负责人具体负责自己班级或办公室的卫生、灭蚊防控。

1、宣传教育组(由班主任负责)

(1)通过宣传窗、广播、多媒体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讲解有关登革热的防控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

(2)向全校各班下发有关登革热的预防知识材料,由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统一组织学生学习。

(3)学校办公室订做有关登革热预防知识的展板,供学生 观看。

(4)各班级利用黑板报进行宣传有关登革热的预防知识。(5)在升旗仪式时,开展“国旗下讲话”,进行登革热预防宣传。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既避免学校师生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又普及科学防范知识。让师生了解预防登革热就是要讲究卫生,不让蚊子有滋生场所,并积极开展灭蚊工作。

(6)学生个人卫生:由班主任负责。全校要深入广泛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校园各个区域的卫生整治力度,倡导良好卫生习惯,创造健康卫生环境,保持学校教学和生活场所空气流通、清洁卫生,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

3、晨检登记报告组:(班主任负责)各班主任从9月22日起每天早上对学生到课情况进行检查,对因病缺勤者要进行追查并做好登记工作,做好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登革热防控工作计划篇五

根据省、市、区防控登革热工作部署,我街高度重视,将防控登革热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今年以来,我街先后召开了多次登革热防控工作会议,对防控工作进行精心部署。9月份以来,全街动员,全员上岗,不断加强上门入户、卫生清洁和科学消杀,并广泛发动单位、居民,组织了多次以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行动,清积水,扫垃圾,灭蚊子,全力以赴打好登革热防控攻坚战。目前,我街登革热防控形势总体稳定。

区政府专职党组成员xx每天都来到新塘街的社区里,对登革热病例的处置流程中入户督导的细节、保洁消杀的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具体的指导。街道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xx任总指挥的防控工作应急指挥部,并成立8个督导小组,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挂点督导村、居,实行“网格化”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城管科,统筹调动街道机关、环卫站、消毒站、村公司、居委会等力量开展疫点防控工作,并在辖内开展全面环境卫生整治,全覆盖消杀,控制蚊媒密度。区机关事务局、区贸促会、科技园等单位也连续派出工作人员,深入社区指导、帮助做好防控工作。

组织人员进行了39次全覆盖的“洗楼”行动,逐户上门,派发宣传资料、灭蚊片,指导居民“翻盆倒罐”清积水,对沟渠、下水道口、垃圾收集点周边、绿化带等卫生死角进行仔细检查、督促整改,杜绝登革热传播源头。同时,深入发动辖内村公司、学校、部队等50余个单位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洁行动,集全街之力全面清理垃圾和卫生死角,清除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配合全市统一开展的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行动。累计入户检查63191户,清除蚊虫孳生地3298宗,处理阳性积水984处,派发宣传单张81478份,派发灭蚊片72180多片,出动消毒人员2889人次,使用消杀药物3184.5多公斤,消杀面积2446.35万平方米,还购买20吨石灰在辖内沙井、“握手楼”背阴潮湿、积水等地带进行铺洒。

截止11月17日,我街报告登革热病例35例。一旦发现疫点,街道立即启动应急程序,紧急调集人员到位,各单位按《xx新增登革热病例处置流程》开展工作。一是迅速组织居委会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上门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并制作《登革热患者档案一览表》;二是由挂点领导牵头,组织街机关、居委会、村公司(物业公司)、流管中心等人员力量到疫点周边开展“洗楼”行动,逐栋逐层逐户进行入户宣传,当场清理各类容器积水,并派发灭蚊片;三是对疫点周边卫生死角、积水进行处理,铲除蚊虫滋生地,并按照区疾控中心要求调配消杀设备对绿化带、下水道、垃圾桶等进行全面喷洒,坚决不留死角和盲区,确保迅速降低蚊媒密度;四是加强对疫点的监控,由居委会负责安排人员每日对疫点区域进行巡查,确保日常保洁、消杀密度不减,同时每日对患者进行探访,劝导其不要外出。

一是按照全市灭蚊统一行动部署,继续组织开展以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大行动。

二是要继续做好疫点防控,加强检查督促,扩大疫点区域的灭蚊控制范围。

三是抓实工作细节,继续组织力量不间断地开展防控登革热巡查检查,做到上门宣传不漏户,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特别是加强楼宇天台、边角结合部地带、闲置房屋等地段的检查。

四是继续抓好新、老疫点及学校和人群集中等重点场所(区域)的防制工作。

五是继续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宣传防控登革热知识,营造浓厚防控登革热氛围。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44142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