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手工折纸教学设计(大全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3 01:02:20
最新手工折纸教学设计(大全6篇)
时间:2023-09-13 01:02:20     小编:曼珠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手工折纸教学设计篇一

向阳中心学校五(4)班:张海林

教材分析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同时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准备各种形状的纸片。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导入新课:

ppt出示:同学们在手工课上折纸。小红用一张纸的1/2折一只小船,小明用同一张纸的1/4折一只小鸟。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列出算式。)

生: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算式是:1/2+1/4

二、自主学习,探究发现:

1、估一估:

师:先估一估它们的和是多少?

1/2+1/4在()之间。

a、0—1/2

b、1/2—1

c、1—2

2、尝试探索,操作验证。

(1)师:大家估计的正确吗?我们可以用折纸的方法进行验证。

出示操作提示:

a、在长方形纸上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出它的1/2;

b、再用不同的颜色涂出它的1/4;(不重复)

c、观察两种颜色一共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你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请继续思考。

三、展评析疑,交流指导:

1、小组汇报: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估算结果。指名说说3/4是怎么得出的。

3、算法优化:在学生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后,(1)折纸解决;(2)通分计算。独立计算1/2+1/3让学生在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中发现,折纸解决比较麻烦,化成小数计算时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较合理。

5、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四、拓展延伸,巩固应用:

1、练一练第1题,看图填一填。(书第67面)

2、做一做:

3/4+1/5=

1/3-1/5=

1/6+1/3= 3、解方程:1/2+x=5/6

x-7/10=1/5

x+1/4=1/2 4、看图提出问题。

五、总结评价,激励进取: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手工折纸教学设计篇二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数学

主备人

刘培雨

时间

2021.01

备课组长签名

刘培雨

教研组长签名

韩媛媛

教导处意见

课题名称

折纸

教材分析

《折纸》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一单元的第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折纸操作与通分的活动过程,理解计算道理,体验分数直观模型和数学“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及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探究和探究解决计算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探究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环节过渡语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意见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所给情境图,并找出情境图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进行思考。

仔细观察老师所给的情境图,并找出所给情境图中包含的数学信息并加以思考。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题目的好习惯,通过观察也能让学生自主进行对问题的思考。

二、探究新知

1.板书课题:折纸)通过观察图片的信息,进一步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那么现在我们怎么才能知道他们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请同学们尝试列出算式。

1.学生认真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并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1.通过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2.通过理解算式为解决这道算式打下基础。

3.引导学生思考并计算出这道算式的结果,然后对异分母分数的算法进行探究。

3.这道算式的结果到底是什么?该怎么求呢?请同学们仔细思考,尝试解决。

3.学生运用自己能想到的方法尝试算出所列算式的结果。

3.通过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经验解决下一个问题。

4.现在你们能解决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吗?试一试吧。

4.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进行交流汇报结果。

5.引导学生

总结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现在你们掌握了异分母分数该怎么计算吗?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

5.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通分之后在计算。

5.通过总结加深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掌握。

三、

课堂巩固

完成课本练一练

第1

、2 两题,锻炼小数除法竖式的计算能力。

同学们学习的都非常认真,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几个小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想法,体会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注意事项。

在现实背景中,练习分数加减法,掌握计算的注意事项。

四、课堂小结

组织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以及与上节课内容的联系。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明白的?

学生相互交流,集体汇报。

复习与巩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加深理解。

板书设计

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

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

教学反思

折纸教学设计

《折纸》教学设计

折纸教学设计

《折纸》教学反思

手工折纸教学设计篇三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1、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教学准备: 长方形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1、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淘气继续画出这张纸的1/4。

列式表示为:

二、启发思考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学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知识是否可以解出这个分数。学生回答道,不行的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这个分数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汇报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4、进一步小结。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直接想加减。

三、拓展思考

1、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笑笑用了纸的1/2、淘气用了纸的1/4,所以根据题意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用减法计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解题。四、小结

六、作业

折纸

课 时:第3、4课时 课 题:练习课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利用画图法来将分数单位不统一的两个分数统一分数单位。

再次强调分数单位不统一的两个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

首先利用通分法统一分数单位,继续分数的性质进行计算。

计算方法与上题类似。

计算方法与上题一致。

分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与整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一致,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分数单位。

把全月总数看成单位“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手工折纸教学设计篇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钱包,都知道钱包不仅要好看而且要实用,手工折纸可以变成钱包吗?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手工折纸diy钱包教程,折纸钱包不能真的当做钱包哦,避免被小偷乘虚而入,纸钱包只有放在家里当做饰品收藏,也是不错的选择,喜欢diy的你们,一起来学习吧!

准备两张纸。白纸的宽度就是最后钱包的宽度。花色纸选厚一点软一点的,日本和纸是最佳选择。用两张letter size或a4纸(一张和纸,一张普通白纸),构思更好更简洁些,也更结实,而且不需要胶水。整个制作工程耗时1~2分钟。

附过程图:

一、花纸横放,边沿着白纸折出痕迹。(这步显然可以省略的……)

二、重新打开花纸,白纸上下对折后,放在花纸上,如图(图中白纸是双层的,开口向上)

三、白纸的上层取大半往下折

四、花纸两边折起

五、一并折起

六、把上边折起塞进去

七、对折,完工

结构其实极其简单。加白纸的初衷是加固并且隐藏多余的边角,不料奇迹般地,白纸使结构变稳定,连胶水都省去了。 我喜欢简洁的风格,所以没有设计多余的袋子或者装饰了。喜欢的话外面贴点画点什么都挺好的。

这款折纸纸钱包到这里就折叠完成了。

手工折纸教学设计篇五

1、引导幼儿制作各种各样的船,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纸,还有各种各样的作画材料,启发幼儿在做完各种各样的小船后,再运用剪贴、绘画等组合方法来进行,让大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有创作的空间。

2、在折一折、做一做、玩一玩中,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

准备各种图片、录象带。糖纸、废旧报纸、各种颜色、形状的纸。各种绘画材料、水等。

1、先让幼儿通过观看图片、录象和现实生活中的船,让他们系统浅显地观察了解小船的外部特征。

2、让幼儿说说小船的特征,还有用处。

3、激发幼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

4、先让幼儿用纸折最简单的小船。

5、评价。

1、先出示各种小船,引起幼儿的兴趣。

2、出示折纸示意图,让幼儿看折,学习用对折、三角折等方法折成小船。

3、培养幼儿折纸兴趣和初步的相互合作能力。

4、评价。

1、出示各种各样的小船,引起幼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运用折叠、涂色块的方法来表现不同的小船。

2、让幼儿发展想象力、创造力。最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评价作品

1、先让通过折一折,折出各种各样的小船,然后让幼儿把小船放在水中玩一玩,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

2、让幼儿了解小船在水中的一些沉浮现象。

3、让幼儿讲讲你折的小船在水中怎样了?

4、评价。

手工折纸教学设计篇六

暑期活动

狐狸

林乐娜

一课时

1.幼儿了解狐狸的外形与习性。

2.学习狐狸折纸。

狐狸图片 白纸 笔

幼儿看图片——感知狐狸的外形。

1. 幼儿说狐狸的外形,老师。

尖嘴大耳,长身短腿,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2. 老师介绍狐狸的吃食。

狐狸主要吃昆虫、野兔和鼠,这些动物都是危害庄稼的坏家伙 ,狐狸吃了它们,等于是帮了农民伯伯的忙。

狐狸的奇怪行为:一只狐狸跳进鸡舍里,把12只小鸡全部咬死,最后仅叼走一只。

3. 幼儿说说狐狸皮毛的用途。

4. 幼儿折纸:狐狸

老师示范折纸方法。

幼儿随老师一起折纸,有困难,老师帮忙。

幼儿把玩自己的折纸作品。

幼儿把自己的作品送至展览区。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组织松散,幼儿纪律混乱。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44068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