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任务和目标,如学习、工作、生活等。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制定计划。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水利事业发展工作计划篇一
在清华大学新水利馆前,矗立着一座高约3.5米的“人”字型雕塑,左以山石造型,右以流水构图。孔子《论语》中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石体现刚强,流水体现灵性,两种造型支起的“人”字雕塑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代表着清华水利人为水利事业献出全部智慧、为社会造福的信念。
——代题记
又是一年毕业时。对于清华水利系应届毕业生来说,他们中的许多人将离开给予他们知识和智慧的清华园,离开水利系的老师和同学,作为又一批年轻的清华水利人投身到祖国需要的水利事业的洪流中去。
“我就业的原则就是能够有所作为,对社会、对国家、也为父母和自己。四川省水能资源丰富且尚待开发,水电事业作为四川省六大支柱产业必然会在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优先发展,我选择利作为我事业的支点,发展水利事业大有可为,” 来自内蒙古的水利系应届毕业本科生张志伟这样告诉记者。看得出来,他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选择的。
在水利系7名参加工作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4人选择了水利事业,选择了去西部。其中3人选择了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院,1人选择到四川省建设银行做水利项目的信贷评估工作。他们或放弃了保送攻读研究生的机会,或放弃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就业机会,无形中把自己的个人发展与祖国建设的需要联在了一起。
陈林,这个瘦小的女孩话语中却透出一股刚毅。“水利是一个关系着国计民生的行业,选择去成都就业,到基层去工作。作为一个水利人,我希望能够为水利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老家在四川的陈林,主动放弃了保送读研的机会,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与陈林和张志伟相比,同样去“成勘院”工作的吴小平在选择水利事业作为个人事业发展的起点时,走了一段“曲折”的路。入学后他曾有过专业“情绪”,一度沉迷于计算机。“后来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识到学生必须要专心于自己的专业并把它学好,才算是对自己和对国家,父母负责。”他说。在选择去“成勘院”工作之前,吴小平因女朋友在北京,基本上确定在海关数据中心工作。然而最终他还是放弃了北京,选择了四川,选择了水利。
最终决定去四川建行从事水电项目评估工作的张秀兵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了信心:“能够有机会亲身在西部体验西部大开发,能够参与这样波澜壮阔、彪炳史册的大事,对我自己来说也不枉此生了。”他因此放弃了待遇较高在北京的两家建筑单位和武汉的一家单位。
到祖国水利水电建设第一线工作,到西部去建功立业,已经成为近年来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显著特点。除继续深造的学生之外,今年已签订就业协议的65名本产生和研究生中,到国家水利水电建设及相关单位的就有48人,约占73.8%;在已签订就业协议的7名本科毕业生中,到中西部省区工作的就有5人,占71.4%。截至目前,全系共有13名毕业生志愿到中西部的水利水电建设一线工作。
“作为清华学生,当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鼓励自己,当以自信、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祖国建设中去。”张志伟说。
对于这些投身西部的清华学子而言,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找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实在算不上什么难事。而对水利人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为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等重点工程的建设,为水利学子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面对如此良机,又一代清华水利人伴着时代的强音,自觉地把自己的专业所长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积极踊跃地投身到西部大开发这一伟大的.事业中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有个人的发展和理想实现与国家需要相结合的时候,人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才能为社会发展、为国家富强出一份力,献一份情。
“我志愿投身西部开发,西部地区给了我施展才华、大展宏图的广阔天地。试想我的工作会给西部人民的生活带来进步,那将是时时都会令我兴奋的事;试想我的工作客观上响应了国家的号召、无形中为国家战略做了践行者,那将是时时都令我骄傲的事。”自强不息,做西部开发的践行者,这是张志伟的心声,也是每一位投身西部的清华人的心声。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民行动中,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进程中,这是新一代清华水利学子向祖国交出的庄严答卷。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体现了水利人喜山好水的秉性;“上善若水,源远流长”,说明了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水利系自1952年建系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水平的建设和管理人才。水利系毕业生在全国各条战线特别是水利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中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又有著名的工程设计和管理专家、德高望重的学术大师……一批批清华水利人在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拼搏着,奉献着。
发扬水利系“培养人”的优良传统,水利系从大一开始,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报告会、社会实践及校友访谈等多种形式,以“祖国?水利?我”为主题,紧密结合该院系的专业特点和我国水利事业的美好前景,开展了以“那年,我三十五岁”为题的反映老中青三代水利人人生道路的作品征集和主题晚会、“水利科技前沿”专题报告会、“我的人生之路——校友访谈”、“西部开发,水利先行”、“水利与小康社会”等专题活动。近年来,水利系先后邀请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光斗、潘家铮等,水利部部长汪恕诚,三峡公司总经理陆佑楣,三峡工程总工程师张超然等为学生作报告,介绍祖国水利水电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激发同学投身水利建设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同时,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水利系组织学生走遍大江南北、大河上下,到全国各重点水利工程工地去亲眼目睹生机勃勃的建设图景,去亲身感受水利事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
为了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引导学生冷静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职业,水利系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
水利系学生组组长张其光介绍说,水利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本人就业的想法、就业的希望等制作了专门的表格,详细备案,认真分析每一位毕业生的情况,耐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选择,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热情鼓励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找到个人发展与国家事业的结合点。针对200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利系党政领导专门研究和拟定了鼓励毕业生就业的水利水电建设重点单位名录,向这些单位发出了诚挚热情的信函,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许多单位的领导都亲自来校向毕业生介绍情况,解答疑问,与毕业生进行深入交流。目前水利系与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的各流域机构,设计院和重点工程单位均已建立了紧密合作,积极向祖国水利水电建设的第一线输送人才。
“从大一刚进来的时候,系里就常请一些水利行业的名人给我们做讲座,对我们进行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最后确定去‘成勘院’工作,老师给了我很重要的帮助,为我介绍‘成勘院’的情况及其在水利行业中的地位,帮我分析个人未来发展的前景等。”陈林说。
“老师们平时在各方面都很注意引导和鼓励我们。而水利界的前辈们的奋斗经历和事业成功也坚定了我选择水利事业的信心。看到系内那么多年青有为的教师,看到三峡工程运筹帷幄的各位前辈,看到水利各界师兄师姐兢兢业业的成功经历,我想只要踏实肯干,水利事业大有可为。”张志伟说。
而感受最深的要算吴小平了。当他“闹”专业“情绪”时,系里的老师、同学在各个方面帮助他、引导他。老师们推荐他到教研组去做项目,在和研究生师兄频繁接触的过程中,师兄对本专业的热爱深深感染了他。他开始专心对待自己的专业,并申请了srt项目“流量及压力信号数据采集系统”。最后,他的项目获得了学校第20届“挑战杯”一等奖,通过专家鉴定,他的系统达到了国内的领先水平!从“闹情绪”到申请srt项目,吴小平深深爱上了自己的专业。当师兄去长江水利工作委员会工作、投影身水利事业后,面对师兄的选择、老师的鼓励,吴小平毅然地放弃了北京的工作,选择了西部,离别在校读研的女友,投身到他热爱的水利事业中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潮中,面对水利水电事业大发展的今天,新一代清华水利人愉快地奔赴祖国的大江南北,走向了西部水利水电开发的第一线。在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院、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院……等国家重点流域机构、科研机构和设计施工单位,又一批清华水利人挥洒着青春、汗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着奉献之歌。
水利事业发展工作计划篇二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新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分属内陆河、黄河、长江三大流域,境内气候干燥,降雨稀少,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300mm以下,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尽管多年来国家对我省的水利建设给予了很大的扶持,省上也尽最大努力增加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仍存在着投入欠账较多、水利设施发展滞后的问题,水利建设已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日趋突出,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水利建设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我省特殊的省情和水情,加快水利建设步伐,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5到我省水利事业的发展,在系统分析我省水利发展现状和今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我省实际,编制了《甘肃省“十五”水利发展规划》,它是《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全省水利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一、水利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建成了景泰川电力提灌一、二期等一批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和一大批中小型水利工程,为控制水旱灾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初步形成了以供水、发电、防洪、灌溉为主的水资源保证体系,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初步解决了部分干旱地区的人畜饮水困难和病区改水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九五”期间,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全省水利事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是50年来水利建设发展的最好时期。引大入秦灌溉工程、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景电二期延伸(民勤调水)工程、东乡南阳渠灌溉工程及盐环定扬黄工程等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建设进度明显加快,引大入秦工程已发展灌溉面积50万亩,开始初步发挥效益;景电二期延伸(民勤调水)工程已基本建成通水。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迅速,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项目启动良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121”雨水集流及集雨节灌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初步探索出了我省旱作农业发展的路子。
“九五”期间,全省水利工程年供水量净增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兴修梯田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万平方公里;发展农业节水灌溉面积万亩;发展集雨节灌面积336万亩;解决了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建成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22个、小水电站23座,新增小水电装机容量万千瓦;建成标准堤防 公里。
我省水利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特殊的省情、水情和自然条件,决定了我省水利建设任务仍很艰巨。
(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我省水资源的特点是,水资源短缺,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全省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只有亿立方米,仅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的,居全国第27位,人均仅1149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居全国第22位;亩均占有量只有394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河西内陆河流域地多水少,水资源严重不足,现状缺水量达亿立方米;中部的黄河流域地区自产水资源极少,黄河干流及其支流洮河的水量虽然充沛,但可分配的水量有限,加之地高水低,开发利用困难,现状缺水量达亿立方米;长江流域地区地少水多,土地分散,水资源难以充分利用,现状缺水量达亿立方米,目前,全省现状总缺水量达亿立方米。由于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每年的农作物受旱面积都在1000万亩以上,土地沙漠化程度日趋严重。而且随着全省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缺水量将越来越大。尖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严重制约全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不断恶化
我省是全国水土流失、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尤其是我省中东部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这不仅造成了该地区土地贫瘠,人民生活贫困,而且导致大量泥沙淤积中下游地区水库、河道,加剧了洪水威胁,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之长江上游森林植被遭到大量破坏,水源涵养林面积不断减少,造成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加剧。与此同时,由于我们对保护环境,尤其是保护水环境的认识不够,在经济建设中存在着只强调水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却忽视了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存在着边建设,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另外,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的污染问题日趋突出,水环境的不断恶化,不仅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
(三)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我省水利建设投入欠账较多,水利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难以支撑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现有水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不够,不少流域缺乏必要的骨干调蓄工程,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还不尽合理,供水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已建成的水利工程仍延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自我发展能力和效益都不高。加之受农民收入低的制约,水价不能到位,各类工程维修、更新、改造费用严重不足,老化失修严重,效益难以全面发挥,防洪安全缺乏保障,洪水威胁依然存在。
(四)节水力度不够
在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同时,我省浪费水的现象仍很突出。一方面,占全省总用水量近80%的农业灌溉用水,由于灌溉设施配套不完善,灌溉技术落后,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不够,灌溉定额偏高,水资源利用率低,用水浪费相当严重;另一方面,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低,万元产值耗水定额偏高,城镇生活中,用水缺乏节水意识,节水措施还不很普及。
(五)管理机制不健全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涉及各部门各方面的切身利益。一方面,由于流域水的`管理以地方与部门分散管理为主,流域统一管理薄弱,协调的力度不大,流域机构没有足够有效的执法地位和行政监督、处罚权,缺乏强有力的协调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水资源管理的混乱现象;另一方面,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好转,管理粗放,缺乏有效的良性运行机制,致使部分水利工程配套不齐全,水利设施的更新、维护和技术改造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项目效益的足额发挥。
二、“十五”水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水利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精神,贯彻除害与兴利结合、抗旱与防汛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水利投入。继续走大中小并举、“三水”齐抓、突出节水的路子。以骨干工程为龙头,中小型工程为重点,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标,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强化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统一调度,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深化改革,依法治水,依靠科技,强化管理,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
认真贯彻落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水利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速度相适应,统筹兼顾各行业对水利的需求。
2.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与保护。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提高抗旱能力。在重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加强对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在重视工程建设的同时强化管理。
3.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结合的原则
区分工程的不同效益类型,建立和完善水利的建设与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和宏观调控能力,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水利建设。
4.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部门间、城乡间、区域(流域)间的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等关系。城市发展、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以及生态建设要符合流域规划的要求,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
5.坚持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的原则
优先安排续建工程。根据财力状况,按轻重缓急要求,适时开工建设一批重点骨干水利工程。
三、“十五”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规划目标
1.水资源开发利用
2.节约用水
(1)农业灌溉节水。“十五”期间,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75万亩,使全省总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465万亩,渠系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提高至,通过节水措施,使农业灌溉用水在社会经济各部门用水比例由现状的降到。发展集雨节灌面积250万亩。
到20,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万亩,总节水面积达万亩,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使农业灌溉用水在社会经济各部门用水比例降到。发展集雨节灌面积250万亩。
(2)工业与城镇节水。“十五”期间,积极倡导生活用水的重复利用,加大污水处理力度,使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由现状的立方米下降至117立方米,水的重复利用率由现状的40%提高至50%;到年,万元产值耗水量下降至90立方米,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56%。
3. 水土保持
“十五”期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万平方公里,兴修梯田600万亩,使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治理初见成效。到2013年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万平方公里,初步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4. 防洪
“十五”期间,完成19座大中型病险水库和18座大中型病险水闸的除险加固任务,使全省大中型病险水库及水闸达到部颁防洪标准,河道农防险段工程达到10~一遇设防标准;城防工程中,一般城市达到20~50年一遇设防标准;大中城市达到50~1xx年一遇设防标准。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防洪保障体系。
5. 小水电及农村电气化
“十五”期间,新增小水电装机万千瓦,使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亿千瓦时;建设临洮等33个农村水电电气化县。
到2013年,使全省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到75万千瓦时,年发电量达到亿千瓦时。
(二)建设任务
1. 骨干水利工程
积极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引大入秦灌溉工程,东乡南阳渠灌溉工程、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及盐环定扬黄工程等大中型骨干工程的建设进度,力争在“十五”期间,全面完成引大工程、东乡南阳渠工程及引硫济金工程的全部建设任务和疏勒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水利骨干工程。加大引洮工程和张掖梨园堡水库的前期工作力度,力争开工建设。同时,积极做好引大济西、引大济黑等大中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和酒泉洪水河水库、武威杂木河毛藏水库等中小型水源工程的项目前期论证工作,适时上报国家,争取早日立项。同时,加大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勘察和河西地区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地方中小型水利骨干工程。
2. 节水工程
水利事业发展工作计划篇三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有人说,20世纪人类争夺的是石油,21世纪人类争夺的将是水!我国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引起国人广泛关注。
我国年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左右,位列世界100位之后,被联合国列为13个最贫水国之一。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供水不足,其中110个严重缺水。全国城市正常年份缺水60亿立方米,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沿海城市和地区人均水资源量更是奇缺。沿海地区大部分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年,其中大连、天津、青岛、连云港和上海的人均水资源量低于200立方米/年,处于严重缺水境地。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海水利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海水代替淡水直接作为工业用水和生活杂用水,用量最大的是作工业冷却用水,其次还可用在洗涤、除尘、冲灰、冲渣、化盐制碱、印染等;二是海水经淡化后,提供高质淡水,供高压锅炉用,淡化水经矿化作饮用水;三是海水综合利用,即提取化工原料。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_局长王曙光就此明确表示,海水资源利用可以缓解我国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淡化后的海水,可以增加我国淡水供应总量;海水作为工业冷却用水和工艺用水、生活用水(冲厕)、农业用水等,可以替代淡水资源,扩大淡水资源相对供应量,达到科学开源的目的。
王曙光进一步阐释道,海水淡化作为沿海地区用水的第二水源,岛屿用水的第一水源,不仅可以缓解沿海地区淡水紧缺,遏制部分地区因超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区域性地下漏斗面积增加,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状况,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可比性。据国外测算,当调水距离大于40公里时,其成本超过海水淡化。同时,随着海水利用的发展还可以形成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技术日趋成熟 产业尚未形成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研究起步较早,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膜法和蒸馏法淡化技术的国家之一。
在我国,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已经建成万吨级示范装置,具备自我设计、制造反渗透淡化装置能力;蒸馏淡化3000吨示范装置也正在建设之中,预计今年上半年即可建成投产,万吨级示范工程也正在筹建之中,海水淡化装置的设备造价比国外可降低50%,吨水成本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海水循环冷却关键技术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全套技术和产品,2500吨/小时示范工程有望上半年建成应用,海水冲厕示范小区也正在青岛建设之中。
虽然我国在海水利用技术方面已具备海水产业化的需求,但海水利用产业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工程规模小、海水利用技术支持后劲不足。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国内最大达5000 立方米/天,发达国家已达 13.5万立方米/天;蒸馏法国内引进和在建项目仅有千吨级规模,而国际上已达27万立方米/天。国内每天海水淡化总产量不到3万吨,仅为全球总产水量的1‰左右。此外,我国每年海水冷却水用量不超过150亿立方米,日本为3000亿立方米,美国约为1000亿立方米。
政策出台力促海水开源
业界认为,我国的海水利用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与其说是在技术上,倒不如说是在缺乏规模、 缺少投入、缺少政策上。一提海水淡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成本太高。殊不知在某些地区、 某些领域,海水淡化的成本已经具备了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国现行水价之所以很低,很大程度上是靠国家大量补贴造成的,多年的投入积累并没有加入进去,这也是水权改革的动因之一,可以预见,提高水价在中国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在国外,水价一般高于电价数倍 ,这是重视环保国家的物价标志之一。例如,目前,英国的水电价比是15∶1,而中国是1∶1或2∶1。
谈到我国海水利用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时,王曙光认为,缺乏相应鼓励、扶持、引导海水利用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投入不足,规模示范不够,国产化率不高;缺乏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持续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缺乏统筹规划和宏观协调,配套政策跟不上等都严重制约了海水利用产业的发展。为此,在全国十届二次会议上,他提交了一份名为《建议国家尽快采取有利措施,促进海水利用产业案》的提案。
国家_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专门从事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公用基础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该所所长李常建的看法与王曙光有相似之处。他说,目前我国的海水淡化与海水直接利用技术上已基本成形,在一些地方也有示范工程,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化基础,完全可以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做点实事。他表示,现在非常需要国家在这方面出台一些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共同培育海水淡化与海水直接利用这个大市场。
王曙光、李常建他们没有等待很久。
2004年4月26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组织实施城市节水和海水利用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公告》。公告称,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加快城市节水和海水(苦咸水)利用产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组织实施城市节水和海水利用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缓解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海水利用领域,发改委将重点开展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等技术的产业化示范。海水(苦咸水)淡化高技术产业化示范,主要包括低温多效和反渗透海水(苦咸水)淡化等先进技术及其相关生产工艺、装备的工程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海水直接利用高技术和装备产业化,主要包括海水循环冷却等先进技术及其专用新材料、新产品、新装备的工程应用示范和产业化。
其实,海水利用不仅停留在作淡化水、大生活用水、工业冷却水等应用上,它还含海水中化学资源的提取及加工,海水中生物资源的提取及综合利用等。因此,正如某位业内人士所言,海水资源利用绝对是一个可以预期的大市场,这不是我们认不认识的问题,而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
水利事业发展工作计划篇四
【篇一】
一、强化基础建设
1、完善党教阵地建设,达到八有标准,即有完整的办公场所,有合格的标志牌,有完整的党教活动室,有电教设备,有完整的
规章制度
,有规范的档案,有村务公开栏,有党报党刊。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点,搞好党员电教工作,电教设备管理好,做到定点存放,专人管理,有完整的远程教育组织、制度和收看活动记录。
二、党支部活动规范化
1、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好,支部工作要有新创意和新举措,村两委班子配合的好,及时通报情况,交换意见,做到和谐共事。
2、利用“三会一课”制度,搞好党员教育工作,保证全体党员参与与决策、管理,监督权力的发挥,努力做到党员活动参与率在60%以上。争以每月召开一次支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每半年进行一次民主生活会,研究一次发展新党员工作,年末召开一次总结评比会。
3、搞好新党员发展工作,按照新党员发展要求,确定发展目标及培养人在党员大会上进行公开确定,认真做好新党员发展公示制有关要求。
4、认真做好党费收缴工作,做到表册齐全,及时足额按时价收缴上交。
5、做好党员培训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内容,年内组织党员学习不少于6天,农民科技培训不少于5天,有教材,有学习记录。
6、认真做好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年末将评议党员的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7、流动党员的管理,建立流动党员台帐,制定室外党员管理制度,发放外出党员活动证。
8、制定切实可行的村民增收目标,并按照规定完成,实现年内人均纯收入500元以上的目标。
9、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争星活动,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
三、宣传思想教育工作
1、定期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开展科普知识、市场经济理论学习、讨论活动。
2、利用农闲时间集中培训党员,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率要达到95%以上。
3、两委班子成员要抓好理论学习,力争全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2次。
4、抓好
通讯稿
件上报工作和理论成果转化材料。四、精神文明建设
1、技监局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活动,争创文明示范村,开展文明小康户评比活动,全村当年小康户在30户以上。
2、利用重大节目开展文体活动,做到活动内容丰富,参加人数多。
3、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积极参加“文明单位建设”竞赛活动。
五、党风廉政建设
1、有领导组织,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2、党风廉政建设要有活动记录,党务村务要及时公开透明。
3、做好村民的信访接待工作,对解决不了的来访要及时上报。
4、杜绝*吃喝风,无财务混乱现象发生。
六、兵、青、妇工作
1、积极完成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和民兵整组工作。
2、积极开展和谐家庭竞赛活动,树立本村的“双学双比女能人”典型。
3、全年举办科技培训班三期以上,及时向上级传递信息。
4、认真开展青年建功立业教育活动,进行远大理想信念教育。
5、在青年中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做奉献”活动
【篇二】
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全面提高支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以开展“创建学习型单位,促进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和“干部下基层”活动为重点,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作风、转变职能,实现机关党建工作的新跨越。
具体措施
一、培训党员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xx大精神。
二、组织党员学习新《党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若干规定》和典型安全教育片。
三、学习科技服务创新、党员干部下基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我县的影响。
四、学习信息科技、业务技能、市场经济、法制知识,提高党员综合素质。
五、学习“抗击非典”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个人先进事迹。
六、组织党员学习对突如其来的疫病的应对和防治措施。
水利事业发展工作计划篇五
工程概要
需用工程費
(白米市斤)
受益田畝
(市畝)
工程效益
年可增產白米市斤
花縣花山灌溉工程
築埧開渠
一、七oo、ooo
二o、ooo
二、ooo、ooo
兼可_水力二百匹馬力
梅縣花梅西渠灌溉工程
築埧開渠
三、ooo、ooo
二六、ooo
三、ooo、ooo
東莞懷德灌溉工程
引水渠穿山隧洞
五oo、ooo
一六、ooo
一、六oo、ooo
南海曡滘抽水機排水工程
抽水機房
三oo、ooo
一、五oo、ooo
年均流量僅有一年的資料
平遠石正灌溉工程
攔沙蓄水
築埧開水
一、ooo、ooo
五、ooo
一、ooo、ooo
可_水力一百匹馬力
從化溫泉陂灌溉工程
築埧開渠
四、五oo、ooo
一ooo、ooo
一五、ooo、ooo
陽春西山河灌溉工程
築埧開渠
五、三oo、ooo
一、oo、ooo
一五、ooo、ooo
海康特佔塘灌溉工程
水庫、水閘、開渠、防沙
五、三oo、ooo
八o、ooo
一二、ooo、ooo
總計八宗
二一、六oo、ooo
三五二、ooo
五一、ooo、ooo
總計上開八宗工程共需工程費白米二千一百六十萬市斤,擬請以農貸方式由政府貸出,俟工程完成收益之後,由受益田畝分年攤還本息,又循環運用爲推進排灌工程的事業費,八宗工程共計需各級技術職工八十人担任技術方面的施工管理工作。(參閱附表(一)一九五o年槪算總表附表(二)槪算月份分配表附圖(三)各工程位置)
(四)航道 廣東境内,東、四、北、韓各江及其他各河的主支流,分佈至爲普及,幹流及主要的支流多能通航數十噸至百噸的小輪船,十噸以下的木船更能深入到各河主支流的上游山_,水運是運輸工具中載重能力極强而運費極低廉的一種,廣東巳賦有如此優越的天然條件,它在「城鄉互助」的物資交流運輸上,是足以負担極重要的任務的。各河過去因爲失以治理,多有淺灘險礁,阻礙航行,本年度,擬抓住:繼續疏浚廣州進出口航線瀝滘水道,維持一千五百噸的輪船,安全航行,及實施廣梧航線(由廣州至廣西梧州)陳村水道炸除險礁及韓江上游炸除險灘石方以利航道,這兩個重點完成任務,估計瀝滘水道需用抓石機船淸除暗礁石方約一萬三千立方公尺,及經常養護航槽用挖坭機船疏浚沙泥約一萬立方公尺,陳村水道及韓江上游的水下炸石,共計約一萬立方公尺。此等治理航道的工程,估計需請政府撥用白米二百九十萬市斤,並需用水利及機船方面各級技術職工共八十一人,去担任施工管理方面的工作。(參閱附表(一)一九五o年槪算總表附表(二)槪算月份分配表附圖(三)瀝滘水道陳村水道韓江炸礁位置)
(五)水文珠江流域的水文氣象觀測,採用科學方法乃係近數十年間的事情,雨量水位的觀測,肇始於一八九九年一月,廣東三水縣海關的紀錄,其後遞年陸續增設,雨量站計在廣西境者十二處,另海關設立者二處,廣東境者十三處屬海關者二處屬粤漢鐵路者二處。水位測站先後設置於流域中下游者凡一百處,其中有中途廢止者有僅限於潦期觀測者,據一九三七年統計水位站尙有四十處。及一九四九年夏計有水文站廿九個,水位站卅三個,水文總站一個。及秋經__政府裁員後巳至麻痺狀態無法工作了,本年度的重點在恢復及加强原設水文站及增設少數水文水位站計有水文總站一個,廣州、封川、高要、三水、樂昌、曲江、淸遠、河源、惠陽、石龍、外海、三河壩、潮安、橫隴、梅縣、嘉積、定安、東蘭、武宣、桂林、桂平、梧州、舊州、都安、柳州、百色、南寧、龍州、昭平、獨樹岡、都城、黃崗,四會、石角、增城等水文站三十五個,陽春、潖江口、勒流、陳村、連江口、汕頭、東隴、揭陽、新昌、茂名、宋隆、新橋、高塘、後瀝、甘竹、唐家灣、陽山、神灣、總江口、海口、遷江、貴縣、宜山、隆安、賀縣、信都、廣利、三洲、太平、南雄、沙口、大埔等三十二個水位站並擬與地方合作設立雨量站十個及委託各園代辦水位站十三個,俾得展開普遍觀測,全年事業費米一、八七o、ooo市斤需用職員一四九名測工一o九名。(詳見附表(一)一九五o年槪算總表(二)槪算月份分配表附圖(三)水文水位站分佈位置圖)
(六)測勘硏究査勘測量設計及硏究爲實施工程之前必先充份準備好的工作,中央水利會議提示我們必須堅决克服勘驗不足冒昧施工的草率傾向,以免造成不合理,不經濟或中途失敗的惡果,要建立起科學的正規作風,要爲今後長期水利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爲此,今年我局最少要成立水利査勘隊六隊,水準隊四隊,測量隊五隊。査勘隊擬分派到東、西、北、韓各江的幹支流去進行多目標的水利査勘工作,搜集資料製定各流域的長期水利建設方案,本年度擬先完成東、北、韓三江的査勘工作,水準隊擬分別担任東、西、北、韓各江的水準測量並負責設立永久性的水準基點,本年度預計可完成一千公里的距離。測量隊方面本年擬以四個隊担任東、西、北、韓各江下游的河道測量,獲得充份資料,製出各江堤系整理及河道治理的工程計劃,以一個測量隊法担任大型灌_的測量工作,預定測完十萬市畝面積的灌_。爲了綜理十五個測勘隊的業務以便增高工作效率起見,要成立一個測勘總隊。
我們要充實圖書儀器,儀器方面包括水工、及土工兩方面試驗的簡要設備,我們要設立研究室及試驗室,並準備和中山大學的工學院作密切的聯系,去進行硏究和試驗的工作。
我們擬舉辦水文觀測人員短期訓練班,本年度分兩期共訓練水文觀測基層幹部二百二十人,又擬舉辦水利工程技術管理人員短期訓練班,本年度分兩期共訓練基層幹部一百人,學員的來源分爲調訓本局原職人員及其他工程機關調來人員兩種,一方補充不够的人員,一方面提高技術的水準。估計本年度,關於測勘硏究這一項費用需由政府撥用白米一百九十四萬市斤,需用各級水利測勘職工二百三十七人。另硏究室和試驗室員工十人。
以上六項水利事業費,一九五o年全年的槪算計共需白米六千八百八十八萬市斤,內有二千一百六十萬斤擬請由政府以農貸方式貸出的,收益後要歸還本息的,有四千七百二十八萬市斤,擬請政府撥用的。
附表(一)珠江水利工程總局一九五o年廣東省水利癖業費槪算總表
附表(二)珠江水利工程總局一九五o年廣東省水利專業費槪算月份分配表
附表(三)珠江水利工程總局一九五o年總局編制員工分配簡表
附表(四)珠江水利工程總局一九五o如水利事業外勤單位編制員工簡表
附表(五)珠江水利工程總局組織系統表
附圖(一)珠江三角洲堤防圖
附圖(二)韓江下游堤防圖
附圖(三)珠江流域圖附說明一九五o廣東省擬辦灌溉排水工程位置,航道工程位置,查勘、測量隊工作地_示意圖。
附圖(四)珠江流域水溫水位測站分佈位置圖
(此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401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