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导处工作职责 中学教导处工作计划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09 04:24:21
中学教导处工作职责 中学教导处工作计划
时间:2023-09-09 04:24:21     小编:ZS文王

计划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任务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时间、资源和能力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工具。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教导处工作职责 中学教导处工作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20xx年春学期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扬儒雅之风,建幸福校园”的办学宗旨为引领,在践行多元办学、彰显办学特色之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我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底蕴。xx组建后,对这一宝贵的人文资源经过整合,建成了有形的名人故居群,提炼出无形的“儒雅”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扬儒雅之风,建幸福校园”的办学宗旨。新的学期,在践行这一办学宗旨的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传承“儒雅”精神,打造“儒雅”文化,努力实现“扬儒雅之风,建幸福校园”的办学宗旨。

1、挖掘“儒雅”内涵,培植现代文明。

一是咀嚼儒雅之韵。儒雅是一种知识的内敛,与智慧相联。让全体师生有“书生气”、有灵性、有慧根;儒雅是一种外显的品质,与德行相联。让全体师生养成必要的斯文和温良恭俭让;儒雅是一定范围人类群体通过修炼所形成的风貌,与文明相联。让全体师生做有气质、讲文明、有礼貌谈吐不俗的xx人。

二是润泽儒雅之体。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要用儒雅的文化浇灌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将立德树人放在学校全部工作的首位。要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以适应提升核心素养背景下新课改的要求;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努力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儒雅”校园文化。

一是整合有形(物质)资源,美化校园,提升品位。继续对校内名人故居进行布展,使校内外人文古迹浑然一体,发挥校内外人文资源的整体效应;定期更新学校橱窗、宣传栏、黑板报等“墙壁文化”的内容,发挥其渲染作用;积极开发有一中人文特色的校本教材,加强载体建设,提升人文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继续加强班级和学校的制度管理,提升全体师生的儒雅风度。

二是整合无形(精神)资源,陶冶性情,提升品格。通过举行名人故事报告会等形式激励学生追求真知,崇尚科学,维护正义,以民为本,并不懈践行;参观校史陈列室,让师生了解杰出校友为家乡为国家的振兴奋发读书、创业兴业的事迹,了解优秀教师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操;加强学风班风校风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文明礼仪习惯,将无形的人文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为行。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建设幸福校园。

一是继续深化“以学为主,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实施我校学生主体教学模式的本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力和学习的兴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轻负高效”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校园生活的快乐。

二是继续深化多元办学。坚持为不同个性和潜质的学生量身定做不同的培养方案,为学生开辟更多成功成才的路径;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为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创造更好的空间;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学养、素养、品质、情操,创建更加和谐的氛围,使全体教师享受工作的快乐,享受教书育人的成功感、成就感。

(二)推进课程建设,拓展提质空间

强化国本课程教学,丰富优化校本课程,走“课题—课堂—课程”三课联动之路,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带动课堂改革、课程建设,从根本上提升师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1、扎实抓好课题研究。

一是充分发挥已经结题的省市级课题的辐射作用,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新学期,要进一步发挥已结课题《“以学定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的辐射作用,扩展其研究成果;二是根据省市级课题推荐目录,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开展新的课题立项研究。三是结合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疑难和困惑选题立项,减少科研行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努力抓好“小问题、小方法、小体会”的三小“草根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微博、微视频、泰微课在教科研工作中的快速便捷作用,使我校真正形成“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新局面。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敢于立题,敢于破题,带动全校教师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人人有课题,人人用课题的良好氛围。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是全面推进“行政班+走班”教学模式,继承和发扬xx市第一中学教育教学创新的成功经验,借鉴省内外选修走班的有益做法,立足学校实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创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高中新课程体系,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使我校的学生主体教学模式更规范。各学科要明确“好课标准”,要形成本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从推门听课到及时反馈,到合理评估,再到考核奖惩,环环相扣,螺旋向前;使学生主体教学模式有实效。要加强备课,一是个人研读,二是集体备课;加强磨课,学校将坚持“备、上、研、思”一条龙关注,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主体教学模式彰显高品位。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对于学校而言,就是有统一的风格呈现,很好地体现正确的价值观与客观规律,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引领性。努力追求“规范、真实、高质”的理想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精彩生活的一部分。

3、推进校本课程开发。

一是增强全体教师的“课程”意识,坚持已有校本课程的开设和教学,使之规范化、常态化;二是走“兴趣小组活动-社团组织-课程”发展之路。一是继续加强兴趣小组建设,为各个兴趣小组配备指导老师,确保兴趣小组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张扬,进而对兴趣小组活动按门类进行整合,逐步形成有一中特色的学生社团组织,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积累资源;二是积极鼓励每个教师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和自身特长并结合学校实际开设一门校本课程。使我校的课程体系不断丰富和优化,真正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载体。

4、错位竞争提升质量。

一是继续定期办好“艺术节”和“趣味体育活动节”,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释放学生的个性潜能和青春活力,并从中发现学生的特长,为他们制定具有个性的培养计划;二是继续办好美术班,科学制定培养措施,优化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教学,抓好艺术统考和“校考”的应对策略;三是继续抓好学校体育运动队的专业训练,通过专业训练和参加各级体育比赛不断提升体育生的体育专业素质和成绩,让更多的体育生考取体育院校;四是办好传媒班、音乐班,聘请专业培训机构的老师到校上课,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培训,让一部分有相关特长的学生在不影响报考文化类高校的同时报考影视编导、播音主持、音乐、空乘表演等相关专业,为他们搭建更多的成才阶梯。

三、做实校本研修,引领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教师从一个“普通人”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过程,其中“高原期”往往是专业化发展的瓶颈。我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已获中高级职称,其中少数教师满足于现状,专业成长意识淡薄,出现“高原期”现象。学校力求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通过外在引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创设外部环境。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从情感上关心教师,在事业上支持教师,倡导“一中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的教师文化。学校努力为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培训提高等方面提供机会和保证;二是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打破论资排辈现象,创造合理机制,实行公开、公平竞争。在评价过程中,既要注重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又要注重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将公开课、推门课的考核、每日巡课、集体备课、磨课与不定期查课、平时质量考核和学测、高考有机整合,全方位引导教师不断充实提升自己。三是倡导终身学习。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促使教师尽快走出“高原”,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做到在学习中提升,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成长。四是打造发展团队。让学科组、备课组真正成为教师经常性活动的“专业生活小区”,形成学习共同体。坚持务实有效的备课、说课、磨课、听课、专题研讨。充分发挥学科领衔人的辐射作用和名师工作室的优质平台作用,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五是加强专业引领。行政人员要深入一线,帮助教师克服专业发展障碍,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进行差异化培训,有的放矢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让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渴望成为名师而且乐于帮助同伴的教师率先成长起来,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和“拉动效应”促进全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通过内在自我调整实现自我发展

一是要求教师调整专业成长的“目标点”---不断修正自我发展目标,制定新的专业成长规划,走出专业发展“高原期”,寻找自己新的成就感,向着具有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学科带头人、名师、大师的目标迈进。二是明确专业成长的“着力点” ---加强教学技能技巧的训练,加强文化底蕴的积淀,如研读教材,独立备课,教学反思,进行各种课型的设计和实践。三是探求专业成长的“发展点”---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知识、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系统。四是确立专业成长的“支撑点”---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参与课题研究,让课堂教学课题化,加强合作意识,走出单打独斗,主动积极吸纳别人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发展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寻求理论支撑。

中学教导处工作职责 中学教导处工作计划篇二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的核心精神,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要求,以“促进有效学习”的教学变革实验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和“教学评价改革”为抓手,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两大核心任务,抓好课堂和教师两个关键,规范教导处各项常规管理,追求工作求真务实,创新高效,更好地为全体师生服务。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以课堂教学为侧重点,探索有效教学行为。

2、稳步推进“生本课堂”变革活动,探索多样化有效学习。

3、以考法研究为重点,加强教学评价研究。继续深入开展学业考试研究,加强对复习课、试卷分析课的研讨,努力提高学科命题研究小组的培训活动的效率,完善以命题学科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机制,城乡互助、新老帮扶,开展命题竞赛、针对性练习设计及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努力打造一支成熟的专业教师队伍。

4、做好教师管理,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教师业务素质提高。

5、规范各项常规教学管理,重视过程管理,力求工作求真务实、创新高效。

1、以“人人备出精品教案”为载体,深入开展“有效备课”及备课改革活动。

2、以“生本课堂”为载体,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

3、以“青春写手”系列评比回答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写作、探究等能力,争取在“小数学家”、“小科学家”方面有所突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以xxx年级“培优班”为载体,做好培优扶困工作,努力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一)规范执行课程标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全校开展《弟子规》阅读活动,七年级开展《论语选读》活动,七、八年级开展以“书法指导”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活动,九年级开展以“课外阅读指导”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活动,开全、开齐各类必修课、综合实践课、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等,安排专兼职教师任课,保证师资配备的质量。

(二)规范日常教学管理

1、落实好教学常规检查,特别是备课、上课和作业布置与批改环节,作为本学期教学常规检查的重点,在形式上采用定期全面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通过检查及时发现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各项教学常规检查有书面记录,发现的成绩和问题要认真讨论分析,及时推广好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20xx学年第一学期各月教学常规检查重点:

10月份:九年级教学常规检查、指导反馈(课末五分钟检测落实情况)

11月份:七年级“生本课堂”实施情况检查、指导反馈

12月份:八年级“生本课堂”实施情况检查、指导反馈

1月份:本学期教学常规检查情况汇总、反思

20xx学年第一学期各月教学常规检查重点:

4月份:九年级教学常规检查、指导反馈(课末五分钟检测落实情况)

5月份:八年级“生本课堂”实施情况检查、指导反馈

6月份:七年级复习课有效性检查、指导反馈

6月份:本学期教学常规检查情况汇总、反思

2、要深入教学第一线,通过谈话、问卷、家访、听课检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学校教学教学情况。本学期拟召开学生座谈会2—3次,做到有记录、有分析、有反馈。本学期对九年级教学工作进行重点调研,学校领导、教导处人员、各教研组长定期或不定期深入课堂听课,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师有待改进的地方。全校期中、期末测试实行统一命题、统一测试、统一阅卷,对学生成绩进行“监控”,提出分析意见和建议。

3、坚决执行各项减负规定,不加班加点,控制学生作业量,努力实现轻负高质的教学效果。把空间时间还给学生,下午第四节活动课还学生以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社会实践和班团队活动,来激发兴趣、培养特长、发展个性。

4、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例会和学习会,研究交流工作,分析学校教学现状,总结在执行课程标准、教学计划、资料使用、常规落实等方面的情况,积极参与、主动解决在课程改革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搜集整理提供教育资料,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5、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抓好教研组建设,教研组每两周进行一次组内教研活动,教导处人员要分工深入到教研组,参加活动。

6.规范学生学籍管理。从学籍资料的填写、存档,到转进转出学生的资料审核保存,教导处对学生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使学生学籍档案规范化、电子化。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育科学规律,用少的时间,用好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育质量。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教好每一节课,在学校里教好每一个学生。

1、要强化有效教学理念,加强有效教学研究,落实有效教学行动。有效教学法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有效教学是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的具体体现;是缓解新课程课时紧张,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过程与实施教改的目标追求,是教师专业发展趋向成熟的表现。要围绕有效目标、有效备课、有效讲课、有效选题、有效训练、有效讲评、有效提问、有效检测、有效探究等方面开展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要不断反思和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努力消除无效教学,实现有效教学,达到优质教学。

2、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受益的全体性。要着眼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各自适宜的发展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较大的收益,得到应有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

3、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七、八年级:“生本课堂”;九年级:落实“课末五分钟当堂检测”、积极探讨复习工作有效性。

(四)做好各项验收准备,安排好下午第四节活动课,提高常态课的质量,通过创建促进教导处工作的科学有效。

(五)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配合教科室开展此项关注,具体不展开)积极参加教导主任培训活动。

四、工作安排

周次 日期 活动内容

1 3.2—3.8

3月12日(星期四,正月十二)教师报到

行政会议,安全检查,教师会议

始业教育,正式上课(3月4日周三正月十四),教研组长会议

2 3.9—3.15

上交教学计划;午间管理启动;九年级家长会;

校本教研

3 3.16—3.22

教师会议,中考报名;

教学计划(含中考复习计划)指导反馈;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会议(语、数、英)

4 3.23—3.29

校本教研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会议(科、社?思)

5 3.30—4.5

教师会议,教学常规检查

清明节(4月4—6日),农协体研讨活动

6 4.6—4.12

校本教研

英语听力口语模拟考试(4月11—12日)

7 4.13—4.19

教师会议

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质量模拟考试

8 4.20—4.26

校本教研,农协体研讨活动;

中考体育考试(4月25—27日)

9 4.27—5.3

教师会议,教学常规检查,劳动节(1—3日)

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质量分析会

10 5.4—5.10

期中考试;游泳考试(5月5—6日)

中考英语听力口语考试(5月9—10日)

11 5.11—5.17

教师会议;期中分析及反馈

12 5.18—5.24

校本教研

13 5.25—5.31

教师会议;教学常规检查;农协体研讨活动

14 6.1—6.7

校本教研;九年级教师教学常规检查

15 6.8—6.14

教师会议

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6月13—14日)

16 6.15—6.21

校本教研;端午节(6月20—22日)

17 6.22—6.28

教师会议,教学常规检查,技能学科测试

18 6.29—7.5

期末考试,学期考核,学期结束工作

19 7.6—7.12

7月6日暑假开始

中学教导处工作职责 中学教导处工作计划篇三

教导处工作历来是联系校长室和全校师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桥梁,是落实学校工作的执行部门,也是传达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信息集中部门。教导处工作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按照校长室的工作计划和要求,本学期教导处的各项工作除完成常规的教育教学管理外,便是要突出我校在教育教学上的“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个“时”就是在全区教育教学资源大调整的时期,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所面临的危机感,就是我校的教育教学态势也处在上升的时期。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也在于要巩固上学期出现的良好的势头,抓住机遇,落实教育教学的常规工作,防止大幅度的波动状况。

(1)教研组长在每学期的开学之初,要对各自的组室在上学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性分析,提出本组在教育教学上的理念和解决的问题方法、每位任课教师的教学特点和不足,及如何发挥他们的潜在的能动性。

(2)根据本组室的教学实际,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提出本组室、本学科的教学管理目标。

(3)在分析本组室实际困难的同时,具体要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科学的依据,并努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解决。

(4)教研组长在每学期结束时,要及时对一学期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并向其它组室进行陈述性交流。

2.教研活动要进行合理的安排,要增强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教研组长要深入到每一个备课组,加强对基层备课组的监督与指导工作。备课组、教研组在每次教研活动中要力求解决一、二个存在的问题。

(1)为加强各备课组的`教育教学备课活动,教导处对每个备课组要进行每月一次的教案检查;各备课组的教案在学期结束前要整理成册,作为全校教师的教学资源共享。

(2)按照教导处工作的要求,各教研组长要对组室里的教师进行日常的作业布置、作业批改检查。重点检查教师在分层递进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落实情况。

4.每学期选送一、二名教师参加校级教学研讨公开课。对教学研究课的推选人、开课情况,教研组长要向教导处书面汇报本课时的教学目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教师的教学特长等等。

5.根据各教研组的学科特点,教研组每学期要组织落实一次学生活动。本学期的教导处检查的重点是英语学科的学生活动。

中学教导处工作职责 中学教导处工作计划篇四

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8年度中学教导处工作计划”,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详请关注本站!

一、指导思想

二、重点工作

教务:树立服务意识,规范常规管理,加强备课组和教研组建设(前阶段重点),加强有效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提高教学力(后期重点),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全程)。

(一)、树立服务意识

1、认真准备齐教师备课的各类材料以及上课前教学案的复印。

2、辅助年级组开展好年级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各类竞赛、检测。

3、辅助教研组开展好各级公开课、讲座等事宜。

4、认真统计好教师的工作量。

(二)、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1、量化教学五认真的细则,赢得老师理解,严格抓好备课、上课、作业、讲评、辅导等环节的管理。

2、认真组织好校内的“四边双优秀”工作。

3、加强早读课巡视管理,协助年级组安排好早读人员。

4、研究低层次干扰教学行为地解决措施。

5、定期抽查教学常规和定期组织人员对年级或班级进行教学督导。

6、评选教学五认真的优秀教师。

7、成立毕业班领导小组,深入初三年级进行教学研讨和帮扶。

(三)、加强学习型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1、参照南京市优秀教研组评比标准,协助语、数、外、理科综合、文科综合五个教研组申报区市优秀教研组工作。

2、尊重教研组组长意见,选配业务能力强、威信高、有事业心、能起协调统率作用的教师任备课组组长。

3、实行校领导挂靠教研组制度,每位校行政干部必须参与教研组建设。

4、赋予教研组组长的权力,加强组内建设。

5、严格对照区教学水平,合理提出目标,并加大对教研组、备课组考核力度。

6、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自我层面的管理以及师徒结对。

7、备课组开始尝试进行二本(红山学本、教学设计)的汇编积累。

(四)、加强有效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提高教学力

1、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纠正和养成训练

3、加强学生作业的研究(作业量、编制质量问题、层次性问题、效率问题),促进有效性训练。

(主要学科每门限配一套课外资料,作业次数与周课时一致,每次作业3~5题,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做3题左右;鼓励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协作,研制学案、教案一体化的作业,并注明是基础题还是提高题,是必作题还是选作题,还有哪些是多解题,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要求教师对课堂作业全批全改,改后统计分析,个别存在的问题及时当面帮助,共性的问题则在本学科课上讲评,并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提高不同教师的教学力。陆续组织新教师上岗课、初三新教师上岗课、优秀教师示范课、老初三教师的复习课、校级志远杯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案例评比等活动。

第一类教师(1至3年)重点工作是做好师徒挂钩结对学习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力争在一年的学习后站稳讲台并初步掌握教育教学的新理念。

第二类教师(4至9年)重点工作是做好磨课活动和公开主题教研活动,并指导好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三类教师(含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重点工作是做好示范教学、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工作。

5、营造学校学习钻研的氛围,安排教育硕士。

中学教导处工作职责 中学教导处工作计划篇五

一、指导思想 20xx年春学期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扬儒雅之风,建幸福校园”的办学宗旨为引领,在践行多元办学、彰显办学特色之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我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底蕴。xx组建后,对这一宝贵的人文资源经过整合,建成了有形的名人故居群,提炼出无形的“儒雅”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扬儒雅之风,建幸福校园”的办学宗旨。新的学期,在践行这一办学宗旨的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传承“儒雅”精神,打造“儒雅”文化,努力实现“扬儒雅之风,建幸福校园”的办学宗旨。

1、挖掘“儒雅”内涵,培植现代文明。

一是咀嚼儒雅之韵。儒雅是一种知识的内敛,与智慧相联。让全体师生有“书生气”、有灵性、有慧根;儒雅是一种外显的品质,与德行相联。让全体师生养成必要的斯文和温良恭俭让;儒雅是一定范围人类群体通过修炼所形成的风貌,与文明相联。让全体师生做有气质、讲文明、有礼貌谈吐不俗的xx人。

二是润泽儒雅之体。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要用儒雅的文化浇灌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将立德树人放在学校全部工作的首位。要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以适应提升核心素养背景下新课改的要求;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努力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儒雅”校园文化。

一是整合有形(物质)资源,美化校园,提升品位。继续对校内名人故居进行布展,使校内外人文古迹浑然一体,发挥校内外人文资源的整体效应;定期更新学校橱窗、宣传栏、黑板报等“墙壁文化”的内容,发挥其渲染作用;积极开发有一中人文特色的校本教材,加强载体建设,提升人文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继续加强班级和学校的制度管理,提升全体师生的儒雅风度。

二是整合无形(精神)资源,陶冶性情,提升品格。通过举行名人故事报告会等形式激励学生追求真知,崇尚科学,维护正义,以民为本,并不懈践行;参观校史陈列室,让师生了解杰出校友为家乡为国家的振兴奋发读书、创业兴业的事迹,了解优秀教师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操;加强学风班风校风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文明礼仪习惯,将无形的人文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为行。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建设幸福校园。

一是继续深化“以学为主,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实施我校学生主体教学模式的本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力和学习的兴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轻负高效”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校园生活的快乐。

二是继续深化多元办学。坚持为不同个性和潜质的学生量身定做不同的培养方案,为学生开辟更多成功成才的路径;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为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创造更好的空间;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学养、素养、品质、情操,创建更加和谐的氛围,使全体教师享受工作的快乐,享受教书育人的成功感、成就感。

(二)推进课程建设,拓展提质空间

强化国本课程教学,丰富优化校本课程,走“课题—课堂—课程”三课联动之路,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带动课堂改革、课程建设,从根本上提升师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1、扎实抓好课题研究。

一是充分发挥已经结题的省市级课题的辐射作用,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新学期,要进一步发挥已结课题《“以学定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的辐射作用,扩展其研究成果;二是根据省市级课题推荐目录,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开展新的课题立项研究。三是结合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疑难和困惑选题立项,减少科研行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努力抓好“小问题、小方法、小体会”的三小“草根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微博、微视频、泰微课在教科研工作中的快速便捷作用,使我校真正形成“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新局面。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敢于立题,敢于破题,带动全校教师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人人有课题,人人用课题的良好氛围。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是全面推进“行政班+走班”教学模式,继承和发扬xx市第一中学教育教学创新的成功经验,借鉴省内外选修走班的有益做法,立足学校实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创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高中新课程体系,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使我校的学生主体教学模式更规范。各学科要明确“好课标准”,要形成本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从推门听课到及时反馈,到合理评估,再到考核奖惩,环环相扣,螺旋向前;使学生主体教学模式有实效。要加强备课,一是个人研读,二是集体备课;加强磨课,学校将坚持“备、上、研、思”一条龙关注,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主体教学模式彰显高品位。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对于学校而言,就是有统一的风格呈现,很好地体现正确的价值观与客观规律,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引领性。努力追求“规范、真实、高质”的理想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精彩生活的一部分。

3、推进校本课程开发。

一是增强全体教师的“课程”意识,坚持已有校本课程的开设和教学,使之规范化、常态化;二是走“兴趣小组活动-社团组织-课程”发展之路。一是继续加强兴趣小组建设,为各个兴趣小组配备指导老师,确保兴趣小组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张扬,进而对兴趣小组活动按门类进行整合,逐步形成有一中特色的学生社团组织,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积累资源;二是积极鼓励每个教师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和自身特长并结合学校实际开设一门校本课程。使我校的课程体系不断丰富和优化,真正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载体。

4、错位竞争提升质量。

一是继续定期办好“艺术节”和“趣味体育活动节”,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释放学生的个性潜能和青春活力,并从中发现学生的特长,为他们制定具有个性的培养计划;二是继续办好美术班,科学制定培养措施,优化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教学,抓好艺术统考和“校考”的应对策略;三是继续抓好学校体育运动队的专业训练,通过专业训练和参加各级体育比赛不断提升体育生的体育专业素质和成绩,让更多的体育生考取体育院校;四是办好传媒班、音乐班,聘请专业培训机构的老师到校上课,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培训,让一部分有相关特长的学生在不影响报考文化类高校的同时报考影视编导、播音主持、音乐、空乘表演等相关专业,为他们搭建更多的成才阶梯。

三、做实校本研修,引领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教师从一个“普通人”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过程,其中“高原期”往往是专业化发展的瓶颈。我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已获中高级职称,其中少数教师满足于现状,专业成长意识淡薄,出现“高原期”现象。学校力求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通过外在引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创设外部环境。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从情感上关心教师,在事业上支持教师,倡导“一中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的教师文化。学校努力为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培训提高等方面提供机会和保证;二是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打破论资排辈现象,创造合理机制,实行公开、公平竞争。在评价过程中,既要注重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又要注重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将公开课、推门课的考核、每日巡课、集体备课、磨课与不定期查课、平时质量考核和学测、高考有机整合,全方位引导教师不断充实提升自己。三是倡导终身学习。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促使教师尽快走出“高原”,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做到在学习中提升,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成长。四是打造发展团队。让学科组、备课组真正成为教师经常性活动的“专业生活小区”,形成学习共同体。坚持务实有效的备课、说课、磨课、听课、专题研讨。充分发挥学科领衔人的辐射作用和名师工作室的优质平台作用,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五是加强专业引领。行政人员要深入一线,帮助教师克服专业发展障碍,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进行差异化培训,有的放矢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让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渴望成为名师而且乐于帮助同伴的教师率先成长起来,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和“拉动效应”促进全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通过内在自我调整实现自我发展

一是要求教师调整专业成长的“目标点”---不断修正自我发展目标,制定新的专业成长规划,走出专业发展“高原期”,寻找自己新的成就感,向着具有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学科带头人、名师、大师的目标迈进。二是明确专业成长的“着力点”---加强教学技能技巧的训练,加强文化底蕴的积淀,如研读教材,独立备课,教学反思,进行各种课型的设计和实践。三是探求专业成长的“发展点”---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知识、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系统。四是确立专业成长的“支撑点”---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参与课题研究,让课堂教学课题化,加强合作意识,走出单打独斗,主动积极吸纳别人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发展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寻求理论支撑。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8592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