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奥运精神班会教案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08 21:06:33
弘扬奥运精神班会教案
时间:2023-09-08 21:06:33     小编:JQ文豪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弘扬奥运精神班会教案篇一

学好汉语,学好普通话,书写规范字,是我们全体师生的责任,大力推广普通话、规范汉字书写,是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它对我们正确使用汉语,增进各民族思想的交流和感情的融合,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和对外交流,团结一致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要扎扎实实地搞好本次活动。

二、本届推普周活动的主题: “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三、活动安排:

1.学习上级文件,进一步明确“推普周”活动时间201x年9月14日至20日是第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简称“推普周”)(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4.可通过朗读、朗诵、讲故事等形式,推广普通话,相互提醒,相互指点,使自己说的普通话更加标准。

5.写规范字开展作业评比

6.评选推普形象大使

7.纠正错别字活动

8.游戏不土话翻译成普通话

四、重要意义:通过活动,大家要充分认识推广普通话对消除语言隔阂,增进人际沟通,促进社会交往,维护国家统一方面的重要作用。

弘扬奥运精神班会教案篇二

为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文明委 [20xx]6号)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通知》(黔委厅字〔20xx〕86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我县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和谐建设,**县城市管理局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疾人的“弘扬雷锋精神,当好人。做好事”志愿服务行动。为推动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紧紧围绕社会民生问题,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际,大力弘扬“弘扬雷锋精神,当好人。做好事”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志愿服务,培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友爱互助的道德风尚,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服务对象选择和意愿,围绕其生活学习工作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开展志愿服务,让留守儿童得到亲情关爱,让空巢老人得到贴心关怀,让残疾人得到真诚关心。坚持就近就熟就便的志愿者为主、其他志愿者为辅开展结对帮扶。坚持因地制宜,结合服务对象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提供贴心服务。坚持循序渐进,各地各部门在重点城市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有序推进,巩固扩大活动成果。

二、活动主题和服务对象

活动主题:“弘扬雷锋精神,当好人。做好事”志愿服务行动

服务对象: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打工,而留守农村的孩子)。空巢老人(空巢老人指子女在外地、丧偶又体弱多病的高龄老人和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无经济来源的“三无”老人)。残疾人(城市和农村的特困残疾人)。

三、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

(一)留守儿童

对留守儿童采取“一对一”、“多对一”或“一对多”等形式,推广代理家长制,对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经济帮扶、生活帮助、精神抚慰、思想行为引导等志愿服务,使他们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成长有人导,快乐健康成长。

1、辅导留守儿童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督促其按时完成作业,引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学习上有进步。

2、针对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陪留守儿童一起游戏、聊天、郊游等,了解其思想状况,关心他们的情感生活,对早恋、自卑、孤僻乖张、自负等现象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养成乐观、自信、开朗的健全人格。对懒散、自私、不文明礼貌等行为习惯进行纠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沟通,宣传讲解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引导监护人正确教育孩子,消除溺爱、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漠不关心等现象。

3、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感恩教育。讲解宣传法律常识和安全常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敦促并帮助父母和监护人主动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特别是法定节假日和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亲情传递”主题活动。通过电话、写信、网络视频、送礼物等方式,让父母了解、关心子女成长情况,让留守儿童感受亲情,懂得知恩回报,心理上有依靠,精神上有关爱。

4、关心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与留守儿童一起过节假日,在六一等节庆日赠送小礼物,有条件的可对困难家庭留守儿童进行经济帮扶。

(二)空巢老人

根据服务对象实际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形式结对帮扶,主要提供生活照料、心里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让他们感受社会温暖,幸福生活,安度晚年。

1、每周到老人家上门问候,了解老人需求,帮老人买菜、做饭、做家务、陪老人洗澡等,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

2、定期陪老人聊天交流,给老人讲故事、读书读报,陪老人散步、游览,参与适宜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3、春节、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老人生日等节日,到老人家探望,陪老人过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赠送礼物,让老人享受儿女般的亲情。

4、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讲解养生、卫生等生活常识,定期为老人体检,老人生病时能够得到及时医疗和照顾。

5、了解老人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推动问题解决。宣传防灾避险、疏散安置、急救技能等应急处置知识。

(三)残疾人

以“一助一、多助一”或接力轮换等方式,根据残疾人实际,为残疾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外出协助、事务代办、短期陪护、交友娱乐、就业引导等志愿服务,引导他们较好地融入社会大家庭。

1、开展交友娱乐服务,陪同残疾人聊天、学习、游戏等,进行心理辅导,鼓励他们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信心,走出自卑、自暴自弃等阴影。

2、开展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帮助残疾人作家务、协助外出、事务代办、家电维修等,在节假日开展节日慰问、赠送慰问品等活动,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3、开展康复治疗服务,帮助残疾人做康复训练,引导其积极配合治疗。

4、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组织开展就业培训、就业辅导等志愿服务,帮助联系适合的就业岗位,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四、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

(一)组织领导

成立“弘扬雷锋精神,当好人。做好事”志愿服务行动领导小组,局长丁希华为组长。

五、工作安排

20xx年为“弘扬雷锋精神,当好人。做好事”志愿服务行动伊始年,着重抓好工作,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延伸到基层,不断提升活动水平,增强影响力和实效。

六、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单位、各股室要按照党的关于“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要求,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支持相关部门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尽力提供必要保障。各单位、各股室要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使“弘扬雷锋精神,当好人。做好事”志愿服务工作有章可循。

2、加强宣传,广泛动员。要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宣传画、公益广告、群众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机关干部、青年团员、医疗工作者、教育系统干部职工、青年学生及各类志愿者积极参与,加大宣传力度,使“弘扬雷锋精神,当好人。做好事”志愿服务行动深入入心。要着力在单位、个人、服务对象中培养挖掘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宣传他们先进事迹,营造良好氛围,吸引更多人参与,推进工作深入持久开展。

3、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各部门要根据本方案安排,结合实际,认真谋划,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具体活动方案,推动“弘扬雷锋精神,当好人。做好事”志愿服务行动的开展,努力形成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4、加强指导,统一行动。定期检查加强指导,对活动好的单位和个人,注意总结经验,及时宣传推广。各地各单位根据本方案时间进度,统一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当好人。做好事”志愿服务行动,迅速形成声势、形成规模。开展活动要佩带全省统一的活动标识,提高“弘扬雷锋精神,当好人。做好事”志愿服务行动的影响力。

弘扬奥运精神班会教案篇三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了进一步落实《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深入推动全镇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根据教育局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决定9月份在全镇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活动。

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孝亲尊师、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1.在活动月中,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明确: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2. 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震撼力量,领略民族精神的时代风貌,逐步树立起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一)9月3日-9月7日

1.举行一次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升旗仪式,精心准备《国旗下讲话》,讲话稿由六年组完成。

2.搜集、整理家乡为建设幸福中国作出贡献的英烈故事,在校园内开展英烈故事宣讲活动,并组织学生认真写好学习体会。

(二)9月10日-9月14日

1.召开以“尊敬师长,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主题班(队)会。

2.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1)读一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书籍。

(2)学唱一首爱国主义歌曲。

(3)观看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或电视片。

(三)9月17日-9月21日

1.结合“九.一八”开展以“牢记历史,奋发图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2.开展以“我爱家乡,建设幸福松原”为主题的书信文化活动。

(四)9月24日-9月28日

1.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劳动、公益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及志愿者活动等。

2.开展一次以“做文明有礼扶余人”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

总之,经过全面部署和精心准备,我校将根据通知精神,把主题教育活动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抓住契机,开展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扎扎实实地做好此项工作。

弘扬奥运精神班会教案篇四

一、活动时间

2017年3月24日上午

二、活动地点

周家巷社区

三、参加人员

局领导、气象志愿者服务支队志愿者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进社区关爱志愿服务。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局志愿服务支队要加强与周家巷社区的联系,按照活动计划有针对性的选取志愿服务对象,在2月份“暖冬行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础上,采取更加切实有力的行动为服务对象解决实际生活困难。

1、关爱空巢老人。以社区为依托,动员广大气象系统志愿者,采取结对帮扶的办法,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家政服务、应急救助、心理抚慰、健康保健等志愿服务,帮助空巢老人解决生活困难、摆脱孤独寂寞、保持乐观健康的生活状态。

2、关爱留守儿童。组织志愿者开展学业辅导和兴趣培养。组织志愿者进行结对帮扶,让他们安心学习、健康成长。组织具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深入到留守儿童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中间,开展防雷知识等安全教育。

3、关爱残疾人。大力开展家政服务、教育培训、工作就业、扶贫开发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帮助残疾人解决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努力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4、关爱农民工。组织动员志愿者在就业帮扶、权益维护、情感关怀、文化服务、素质提升等方面开展服务,帮助广大农民工增强就业创业能力,提高法律和维权意识,培育良好的健康素质和心理品质,保障他们享受健康文化生活的权益。

5、关爱低保户、贫困家庭。针对社区低保户、贫困家庭的生活现状、心理情况等,开展旨在改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状况的志愿者服务,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在生活、就业、子女就学等各面给予帮助,并提供物质上的捐助。

(二)开展进社区义工行动志愿服务。

入责任社区,开展清洁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清除卫生死角、清除杂草、擦拭雕塑、铲除小广告等,全面整治“脏乱差”现象,引导广大群众养成垃圾分类、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吐痰等良好的文明习惯。同时充分运用宣传板、标语、宣传单等多种形式,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天气预报制作、天气灾害预警等相关知识,切实提高气象宣传与科普能力,推动气象工作进一步服务民生、融入社会、面向基层。

五、责任分工

1、团支部负责此次活动统筹,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同时联系责任社区提供需援助名单,准确掌握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

2、办公室负责购置慰问物品,宣传报道和车辆安排。

广安市气象局

一、活动名称:“学雷锋,进社区”主题活动

二、活动背景:为纪念雷锋同志48周年,将雷锋精神灌输到每一个人心中, 而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

三、活动目的:弘扬“雷锋精神”,让雷锋之花开遍各地,同时也为了增强广大同学的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我院成立的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为基础,以共建社区为服务平台,让大学生充分运用知识,施展才华,服务社区,奉献社会。同时了解社区群众的实际需求,认识真实的社会。让齐大的同学们能够更多的为人民献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做一粒对社会有易的微尘。

四、活动主题:爱心服务社区,争做新时代“雷锋”

五、活动时间:2011年3月4日

六、活动地点:建工小区

七、活动方式:1、社区年迈老人家庭服务

2、清扫社区楼道小广告

九、活动详细实施方案:

1、活动步骤:

(1)、由活动负责人带队到活动社区;

(2)、分配志愿者到年迈老人家,及社区楼道;

(3)、帮助年迈老人做家务,清扫楼道小广告;

(4)、和年迈老人聊天,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和鼓励。

2、活动前期准备:

(1)、联系社区,进行社区年迈老人家庭调查;

(2)、与老人家庭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需要;

(3)、志愿者招募;

条件:要有爱心, 不怕苦,不怕累,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亲和力。

十、活动意义:贯彻落实了雷锋精神,不只是将雷锋精神挂在嘴边,而是真正的去服务人民, 感受那份帮助人后的喜悦,而且此次活动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树立了时代新风正气,成为新时期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载体。发挥着改进社会及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十一、安全预案: 1、出发前及活动结束后都要做好人员的登记工作

4、领队人员应随时掌握参加活动人员的动向,在活动过 程中,应随时清点人数,严格要求参加人员,未经批 准不得擅自离队,以维护团队纪律,确保人员安全。

5、活动时,若发生安全事故,应根据应急预案及时采取 救护措施,确保人身安全,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十二、活动总结:

此次活动,可以使同学们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次活动也能使同学们的精神和文明素质得以体现,使同学们的精神文明程度得以提高。通过这样一种活动的方式能够使同学们的文明素质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发扬的机会。希望从以后我们的同学能坚持不懈,继续努力,真正地能体会到作为团员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真正地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多做贡献。也让同学们能够去真正的将雷锋精神传扬下去,而不只是把雷锋当作一个名字。

弘扬奥运精神班会教案篇五

一、参加人员 参加休养活动的人员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太原市劳动模范,重点安排生产一线,特别是工作条件艰苦、劳动强度较大和近几年没有参加过休养活动的劳模。具体要求企业车间主任(含)以下和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干部以下从事具体工作的劳模。

二、休养时间和地点

劳模休养活动安排在5月至10月,每批5——7天。其中安排80名劳模参加青岛休养;其余120名劳模分期分批到厦门、黄山、哈尔滨等休养地点休养。

三、休养活动的组织 劳模休养工作在市总的统一领导下,由经济技术部牵头组织实施,县(市、区)、开发区总工会,直属基层工会,市总各工委(产业工会)和劳模休养接待单位(疗养院)按照市总的统一安排和具体要求做好劳模休养的各项工作。

四、休养费用 劳模休养按出勤对待,休养期间的活动费、公杂费由市总工会负责。往返路费、食宿费由劳模所在单位承担,确有经济困难企业的劳模和农民工劳模费用由市总承担。

五、有关要求

(一)各级工会要高度重视劳模休养活动,把做好休养劳模的推荐、组织、宣传、接待工作,作为关爱劳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好落实。每期市总要指派1名领导带队,协助接待单位做好劳模休养的组织工作。

(二)各级工会要认真组织好劳模休养活动的新闻宣传报导工作,广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营造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氛围。

(三)各接待单位要精心安排好劳模休养期间的食宿和活动,带队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全程陪同,跟踪服务。要为每一位参加休养的劳模办理人身意外保险,外出活动时选用状况良好的车辆和素质较高的司机。要积极争取公安交管、旅游、卫生防疫等部门的支持,确保劳模休养任务安全、有序、圆满地完成。

(四)参加休养的劳模要携带荣誉奖章和身份证,不准带家属或随员。

(五)201x年劳模休养安排五期,具体名额、地点、时间以及休养活动日程安排另行通知。

(六)此次劳模休养具体事宜,由太原市总工会职工旅行社负责安排办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8141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