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足球梯队意思 校园特色足球建设方案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04 19:15:25
学校足球梯队意思 校园特色足球建设方案
时间:2023-09-04 19:15:25     小编:曼珠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时间的安排以及风险的评估等,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足球梯队意思 校园特色足球建设方案篇一

根据中央关于推动中国足球事业发展的有关精神,为落实xxx颁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整体发展,结合我市学校足球工作实际,特制定清远市校园足球实施方案。

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体青字〔20xx〕12号)、《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教体艺〔20xx〕6号)为指导,将校园足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逐步扩大校园足球规模,提高校园足球发展水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营造“阳光体育、快乐足球”的校园足球理念;以校园足球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足球成为青少年学生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方式之一,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德智体全面发展,推动我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健康发展。

力争到20xx年,全市设立80所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创建2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好100个校园足球场(7人以上场),培养100个以上足球教练员,组建100支校园足球队伍,吸引至少20万名青少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校园足球活动(具体目标见附件2)。

(一)大力推进校园足球普及。

各县(市、区)以及市直学校根据《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试行)》(见附件5)和《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基本标准(试行)》(见附件6)指导辖区内校园足球试点学校建设,综合考虑区域分布、学段衔接等因素,做好整体谋划和布局,发展一定比例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推广学校,并要大力发展一批县(市、区)级的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充分发挥校园足球示范和引领作用。到20xx年,每个县(市、区)中小学校园足球推广学校不少于学校总数的30%。积极鼓励学校以年级、班级为基本单位组建校园足球队,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足球训练活动和比赛,提高我市校园足球的普及水平。

推动校园足球与足球基地、足球产业融合发展。依托英德国家女足基地、清新三坑训练基地、恒大足球学校等,提升校园足球发展水平,力争为国家足球事业发展多做贡献。同时,将清远丰富的足球资源与旅游等产业对接起来,积极引导足球事业向足球产业发展。

(二)深化教学改革,实施足球课程教学。

以“循序渐进、普及知识、培养兴趣、健康快乐”为基本要求,有计划地逐步把足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纳入中小学(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力争到20xx年,校园足球推广学校遍及全市各县(市、区),全市三分之一的中小学校开设足球课。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创造条件开设足球课,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爱足球、玩足球、懂足球、练足球。

(三)健全竞赛体系,完善校园足球赛制。

以省的校园足球联赛为主导,通过赛制设置让各学校代表队有更多的参加比赛、锻炼队伍的机会。市级每年组织一次校园足球赛事,并引导青少年学生参加经教育部门认可的各类社会(或企业)举办的公益性足球比赛和足球活动。校园足球项目推广学校和特色学校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组建足球队,做到班级、年级和学校有足球队,每月有比赛,人人有机会参与。通过各类足球比赛和活动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参加校园足球活动的热情,培养对足球运动的兴趣爱好,逐渐掌握和提高足球运动技能。各县(市、区)教育局和体育局要组织好本区域校园足球联赛,指导学校组织开展好班级、年级和跨校之间的比赛和交流活动,逐步形成赛制稳定、等级分明、衔接有序、遍及校园的竞赛格局。

(一)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陈建华副市长为组长,教育、体育、发展改革、财政、共青团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清远市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见附件1)。

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校园足球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综合管理。教育部门负责做好校园足球发展规划,落实足球课程开设和课外足球活动时间,完善教学、训练、竞赛体系建设等工作;体育部门负责对校园足球的指导,在足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训练指导、竞赛组织及条件保障等方面,为校园足球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财政部门负责落实校园足球经费保障,用于校园足球的比赛、培训以及基本工作条件建设;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协助教育部门制定清远市校园足球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提出相关机制建立的意见和建议;共青团负责广泛发动青少年积极参与校园足球活动,将校园足球工作融入共青团的建设之中,使广大青少年充分认识开展校园足球的重要意义,自觉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体育局)负责校园足球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各种形式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力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家庭和媒体支持与配合的校园足球发展新格局。

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事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并于20xx年9月底前将领导小组名单及工作计划报清远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保障经费,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市、县两级财政设立校园足球专项经费,扶持全市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对开展足球项目推广学校、足球特色学校、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和承担各级校园足球参赛任务的学校,给予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体育部门要加大彩票公益金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力度,每年从彩票公益金额中安排一定资金,资助校园足球学校,专项用于人才培养和开展足球竞赛活动。积极倡导全社会支持校园足球事业的发展,鼓励企业、社会团体、足球爱好者,从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给予赞助和支持。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协调和统筹的能力,采取多渠道保证经费的支持,以此不断加大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经费保障力度。

(三)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加强督导检查。

学校校长是开展校园足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有1名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校园足球工作,足球特色学校应配备不少于1名专职体育教师。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和机制,定期对足球传统项目学校、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推广学校进行专项督导和评价,并邀请社会各界及家长委员参与,及时总结和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提升校园足球的质量。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足球师资力量。

有效整合资源,充实校园足球教师和教练员,切实加强足球师资队伍建设。从20xx年起,除积极推荐和选拨优秀体育教师参加国家、省举办的足球教练等专项培训以外,市教育局联合市体育局每年依托市足协、恒大足球学校等对体育教师进行足球教学、训练和裁判的专项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培训证书并担任学校足球教师工作。每个校园足球项目推广学校和特色学校要配置1名以上专职足球教师,负责开展足球教学、指导学生足球队训练、组织学生足球赛事。各县(市、区)政府和相关学校,要切实解决校园足球师资不足问题,除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外,也可在社会上聘用具有足球专业知识技能,且对足球充满热情的人士承担校园足球课余训练、球队教练、比赛裁判和赛事组织等工作;也可聘请现役运动员、教练员和足球专业的大学生担任学校的足球指导员,充分调动各方面支持、参与我市校园足球推广工作的积极性。

(五)加大校园足球场地建设。

足球特色学校和足球推广学校100%建设有适合学校条件的足球场地,完全满足学生训练竞赛及课堂教学的需要。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各县(市、区)70%以上的中小学校建设有符合学校实际的足球场地,基本满足学生训练竞赛及课堂教学的需要。通过委托授权、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分利用学校放寒、暑假时机,推动学校体育场地低价或免费向社会开放,建立学校和社会对场地的共享机制(相关规定见附件3)。

(六)建立健全“百队进百校”和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机制。

由恒大足球学校倡导、市教育局牵头,建立“百队进百校”活动机制(活动方案见附件4),挑选我市100所中小学与恒大足球学校100支足球队自愿结对,开展结对合作,在开展校园足球教学、足球训练管理、竞赛体系建设、运动员互动交流、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优秀专业教练员进校园等方面实现有效衔接。落实“阳光体育,快乐足球”的重要理念,从20xx年起,市教育局每年与恒大足球学校共同举办足球夏令营活动,创新我市校园足球发展新模式。

(七)健全学校体育工作安全管理机制。

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校园足球安全教育,制订学生校内外足球活动和竞赛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校园足球意外伤害应急管理机制,健全学校安全管理机制,最大限度降低学校组织体育活动的风险,解除校长、教师、家长的后顾之忧。

(八)大力宣传推广足球文化,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加大校园足球宣传力度,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校园足球、热爱校园足球、支持校园足球的良好氛围,建立和完善全社会关心、支持校园足球的全员参与机制,形成校园足球文化育人新格局。

学校足球梯队意思 校园特色足球建设方案篇二

根据企业经营和发展需要,为了保证人力资源的及时、充足供应,对关键岗位制定接班人计划,对相关岗位进行人才储备,以建立人才梯队。所以,首先必须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进行综合规划,再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掌握各岗位还需要多少人力,最后对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供给情况进行预测,清楚人力资源有哪些来源,最终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变化。

胜任力模型是针对某一个职位,依据其职责要求所提出的,为完成本职责而需要的能力支持要素的集中表示,它能够具体指明从事本职位的人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才能良好地完成该职位职责,也是人才自我能力开发和学习的指示器。胜任力模型在人才梯队建设工作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人才梯队建设的各项工作——任职资格体系建设、职业生涯规划、继任候选人与储备人才甄选、人才梯队资源库建设、人才培养、继任者选拔都需要以胜任力模型为依据。

为更好地对企业人才进行激励,有计划、针对性地对人才进行培养,促进人才的发展,需要规划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通道,设计任职资格等级标准,建立在岗人员的晋升/淘汰制度,形*才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为人才梯队建设打好基础。胜任力模型和任职资格体系是两种相互重叠又侧重不同的能力评价方案,胜任力模型倾向于与工作不直接相关的潜质的评价,而任职资格体系侧重于与该职业工作相关的能力评价,所以,胜任力模型与任职资格体系都是人才梯队建设的依据和基础。

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在于稳定员工队伍,提高员工满意度,留住优秀人才,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并使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相一致,促进人才梯队建设,保证企业未来人才需求和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避免企业人才断档和后继无人的情况出现。

人才测评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越来越广泛,人才测量和人才评价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人才测评在企业人才梯队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人才梯队建设中的胜任力模型认证、任职资格体系等级认证、职业生涯规划、人才梯队资源库后备人才选拔、后备人才培养、接班人甄选等等,都需要进行大量的人才测评工作,所以,要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工作,必须建立人才测评系统。

通过前面的人力资源盘点,厘清了企业的人才缺口,企业必须进行人才梯队建设,解决人才缺口问题,对关键岗位制定继任者计划,相关岗位制定储备人才计划,建立企业人才梯队资源库;设计测评方法和工具,挑选有潜力的员工进行测评,使测评合格者进入人才梯队资源库,为对进入人才梯队资源库的人才进行系统、针对性的培养打好基础。

进入人才梯队资源库的人才,根据继任计划/人才储备计划,结合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企业对人才梯队资源库的人才规划培训课程体系,设计培养方法,制定培养管理制度,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以达到人才梯队建设的目的。

进入人才梯队资源库的人才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企业会根据目标岗位/通道层级对人才的需要,在资源库中选拔继任者,选拔成功者成为继任人而“出库”,选拔失败者淘汰“出库”。一批人才“出库”了,企业根据储备人才的需要,又会甄选一批人才“入库”,周而复始,不断为企业培养合格的继任人才。

人才梯队建设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才招聘(包括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人才培养、培训管理、职业发展管理、晋升管理、薪酬激励、绩效考核等息息相关。企业必须制定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规范人才梯队建设过程,确定人才梯队建设的工作内容和范围,通过有效管理,保证人才梯队建设工作高效、顺利进行。增强企业各单位人才培养意识,促使各单位明确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对各单位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整体绩效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并且作为单位负责人晋升、奖励、处罚的依据之一。

学校足球梯队意思 校园特色足球建设方案篇三

以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我院学生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通过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丰富我院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并通过“引进了和走出去”的我院校园足球战略思维,提升我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助推我院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组建机构

成立院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潘访华

副组长:杨长虹 周健 曾朝晖 胡大友 吴自力 蔡超强

成 员:罗景 孟慧 曹德军 曾德明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基础课部体育教研室

主 任:罗景

(二)集中测试和宣传动员

于4月28日在学院田径场,针对足球协会的学生开展集中测试和组队训练前的动员工作。

(三)本学期训练时间为4月30日至6月30日,具体见下表:

(四)训练工作要求

1.组队训练期间,任何队员不得随意请假或迟到,如有特殊情况,需经教练员同意,并报体育教研室备案。

2.队员必须严格遵守球队章程和纪律,服从教练员的训练工作安排。

3.外出参赛需经学院校园足球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同意,不得私自外出参加各级各类赛事。

4.赛事活动,原则上每月举行一场校内友谊公开赛或校际邀请赛、俱乐部友谊邀请赛,以提高球队的整体竞赛水平和宣传我院校园足球文化。

5.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安排由体育教研室统一拟定后面向队内公布。

(五)训练工作补助和待遇

1.校内教练员计2课时/次;

2.外聘教练按200元/次,补助交通费40元/次;

3.教练员和球队队服由学院统一购买。

(六)奖励与处罚

1.凡积极参加院足球队训练的学生,由系部给予适当的操行分奖励,并可抵扣任意选修课学分,2学分/学期。

2.参赛获奖的奖励标准(略)

3.对于主动承担带队训练任务且认真组织训练工作的教师在期末和年终考核中给予适当的加分奖励,具体参照基础课部教师工作考核办法执行。

4.对于接受带队训练任务后,无故缺勤或不认真组织训练工作的教师,依据情节严重程度,参照教务处制定的教师教学事故认定办法执行。

5.对于无故不参加训练的学生由体育教研室通知其所在各系部,并依据情节严重情况分别给予扣除操行分5分/次、通报批评、劝退球队的`处理。

(七)具体的考核办法由体育教研室制定,同时负责对教练员和学生进行考勤登记。

2.每周二下午由体育教研室安排1名专任体育教师进行代训,并与张彦斌老师做好指导训练的交接工作,代训以院内专任教师轮训的形式开展。

3.在场地建设前的过渡期,主要以球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和基本技术训练为主,待场地建成并交付使用后,再进行技战术训练和实战比赛训练。

学校足球梯队意思 校园特色足球建设方案篇四

   从发展历程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办学模式同质化等现象。以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探讨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特征及其结构等理论问题,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方法选择等办学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是由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决定的。社会既需要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研究型人才,也需要运用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改造世界为人类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应用型人才。这两类人才在培养规格上应各有侧重。研究型人才重在培养其发现和探索客观规律、创新知识的能力;应用型人才重在培养其应用专业知识到实际生产,特别是将高新科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包括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能力。因此,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定位也是不同的。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抱着做大做强的良好愿望,在人才培养定位、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甚至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存在模仿研究型大学或“跟大流”的现象,造成毕业生既没有研究型大学毕业生的学术理论功底,也没有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在人才招聘的竞争中,常常陷入尴尬的两难境地。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这种做法是一条很难行得通的路子,于是,转变思路,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地方服务,办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道路上来。这种转变其实是这类院校对升本以后所走过的弯路痛定思痛的结果,是新建本科院校适应社会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理性回归。

由于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认识世界的研究型人才而言的,属于改造世界的人才类型,承担着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实践,为人类社会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重任。因此,根据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过程,将应用型人才按职业类型划分为工程应用型人才、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三大类。工程应用型人才是指将科学原理转化成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工程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等人才。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指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通过实际操作将图纸、计划、方案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介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应用型人才之间的一种应用型人才类型,他们不是具体的操作者,而是从事组织生产、建设、服务等实践活动,诸如工艺水平的设计,工艺流程的监控,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以及产品、服务的改进和更新等工作的技术服务者与管理服务者。

由此可见,上述三类应用型人才在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实践及社会产品的链条中缺一不可,都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这三类人才在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既有共性,也有特性。从知识层面看,应用型人才都强调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发展知识层面侧重点不一样:工程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系统性,特别是对工程类专业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特别突出专业学科知识掌握的广度和实用性,其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虽然比工程应用型人才要求较浅,但比技能应用型人才需要掌握更加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特别是对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外语等工具性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则更加强调专业实践的经验性知识和技能、技巧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从能力层面看,三类应用型人才都非常强调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各有侧重:工程应用型人才侧重于工程系统专业分析能力、开发能力和设计能力;技术应用型人才侧重于社会生产和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专业技术维护、咨询、管理、服务等能力;技能应用型人才则侧重于专业生产、建设实践过程中一线岗位工作的操作性技能。从素质层面看,三类应用型人才都要求具有信念执著、品德优良、本领过硬的品质,但对素质的要求也各有侧重:工程应用型人才在工程技术和产品开发、设计、规划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专业技术维护、咨询、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管理能力;一线工作岗位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对操作性技能的娴熟程度、敬业精神和意志品质等要求较高。

总之,应用型人才具有知识的专业性与通识性、能力的专业性与发展性、素质的通用性与鉴别性共融的特征。潘懋元先生指出,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将工程原理应用于社会实践、侧重工程管理和应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或将技术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侧重技术开发与现场管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特点主要是指向职业带中技术员与工程师的交叉区域,旨在适应高科技应用和智能化控制与管理一线工作要求,培养兼具专业性和通识性的本科层次的技术工程师、技术师、经济师、医师等专业应用型高级复合人才。显然,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当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科学划分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素是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条件,结合上述认识,我们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素作如下划分。

1.知识结构要素

(1)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体现在大学生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中,是培养人才从事专业活动必备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2)专业发展知识。专业发展知识体现在大学生学科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知识体系中,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能力和专业鉴别素质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性知识或操作性知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必要前提。

(3)综合性知识。综合性知识体现在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甚至是跨学校选修课程的知识体系中,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公共能力、通用素质必备的理论或操作性知识。

(4)工具性知识。工具性知识是指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发展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的方法性知识,主要包括文献检索知识,外语、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性知识,以及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等知识。因此,工具性知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大学生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能力结构要素

(1)公共能力。公共能力属于一般能力,它是人们完成任何活动都不可缺少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学习思考能力、价值判断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身心调适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2)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专门人才在从事专门领域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这些能力在本专业领域的职业岗位通用,它是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基本素质在行业领域实践活动中的外显结果,它是专业教育体系下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

(3)发展能力。发展能力是指在专业能力基础上通过强化学习与实践而形成的一种能够胜任职业岗位需求并能帮助进行职业转换、迁移的能力。具体来说,发展能力是专业能力在“精”、“深”、“广”、“博”等维度上的延伸和扩展,是伴随专业兴趣、情感、态度、认同感、承诺感、使命感、责任感等专业精神日趋发展逐步形成的,是大学生未来“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素质结构要素

(1)基础通用素质。指学生以后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基本技能(阅读能力、书写能力、倾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思维能力(能有新想法;考虑各项因素以做出最佳决定;发现并解决问题;根据符号、图像进行思维分析;学习并掌握新技术;分析事物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个人品质(有责任感、敬业精神,自重,自信,自律,能正确评价自己,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

(2)专业智能素质。它是指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从事专门职业的活动过程中将知识与能力逐渐内化而成的一种带有专业特征的素质。专业智能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专门职业的活动效率。不同应用型职业由于其专业性质不一样,专业活动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专业活动中内化而成的专业智能素质也存在较大的区别。

(3)专业情意素质。它是指人们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性特征,主要包括专业兴趣、专业动机、专业情感、专业信念、专业承诺、专业使命感、专业责任感等。

(4)综合素质。它是基础通用素质、专业智能素质和专业情意素质在专业实践活动中融合、优化、提升而成的一种全面性素质,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等有机融合的结晶。

(1)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大学生只有把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效地并结合起来,只有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成为大学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与改造自我的能力之时,知识才会真正产生力量。

(2)专业能力素质的获得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专业能力形成的同时,通过不断内化、升华后形成的专业素质将会极大提升所培养人才在其专业领域的职业适应性与职业选择的自由度。

(3)知识、能力、素质要素的优化组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就知识层面来说,要以“有用、够用、适用”为原则,作为专业学科课程选择与教学内容知识筛选的基本标准;就能力层面来说,坚持“公共能力是基础,专业能力是核心,发展能力是拓展”的培养次序,并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线索;就素质层面来说,在基础通用素质、专业智能素质培养的基础上,要特别注重对大学生的学科专业人文教育,促进大学生专业情意性素质的发展。

(4)坚持应用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观、课程观和教学观。应用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观,即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建应用型学科、做应用科学研究、出应用型成果、作应用型技术转化;应用为导向的课程观就是要吸取知识本位课程观和技能本位课程观的长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应遵循“以素质教育为取向、以社会需求为引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事实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为基础、以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为重点、以实践教育为主要途径”的基本原则;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观,就是要改革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校园文化活动应具有明确的能力素质培养目的,同时应该使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课程化,以补充与丰富专业教育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1)坚持以工作要求为引导,以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工作过程性知识技能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根据行业和岗位群所需要的技术逻辑体系设置课程。

(2)明确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及其与课程设置的关系,每个专业建构一个知识、能力、素质与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结构关系表,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以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3)构建校系两级校园文化活动课程,校级校园文化活动课程主要为公共能力培养服务,系级校园文化活动课程主要为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培养服务,使校园文化活动通过“项目化、课程化”融入专业教育之中。

(4)确立新的课程标准和能力素质认证体系,修订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5)逐步形成与业界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统一。关于怀化学院的“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下我们仅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为例,说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与课程之间的关系。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方兴未艾。怀化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尝试,其意图主要在于摆脱模仿综合性大学研究型人才培养在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方法选择等方面的做法,试图走出一条属于自身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色之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克服同质化现象,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我们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解与做法,目前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其中肯定存在不成熟的地方,但我们愿意通过改革和尝试,不断走向成熟。

学校足球梯队意思 校园特色足球建设方案篇五

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 治区水利厅关于加快广西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 桂水科〔 2013〕 2 号)

精神, 凝聚水利科技人才, 打造高效技术团队, 加强我区水利行业高等院、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工作目 标 继续实施水利部“5151”人才、 “水利青年科技英才”以及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 第二层次人选、 自 治区八桂学者、 特聘专家等人才政策和战略部署, 2015 年前水利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 1200 人, 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 50%以上,打造一支适应我区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

组建 8 支水利科技创新团队, 到 2015 年培养 100 名 左右中青年科研技术骨干的创新团队。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水利科研院所( 或企业), 组建博士后工作站、 院士工作站, 到 2015 年培养和引 进 20 名 高层次领军人才。

二、 主要任务 ( 一)

组建高水平的创新团队。

依托现有的水利科研院所和人才, 组建 8 支水利科技创新团队。

组建每个创新团队人数不低于 15 人, 团队带头人必须为本

— 2 — 单位具有技术水平高、 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 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 占 60%以上, 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 占 5%以上。

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 1~ 3 名 开展项目 合作, 加强与外单位进行合作。

( 二)

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在重大项目 实施中, 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在项目 立项、 专利申请、 奖励申报、 平台搭建、 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和支持, 扶持申报各级各类重大专项。

应优先支持年龄结构、 知识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承担项目 课题研究, 促进创新团队的形成;优先支持 45 岁 以下( 含 45 岁)

青年研究人员 主持重大项目 课题研究; 优先支持“师傅带徒弟”的创新团队申报重大项目 课题, 避免知识断链重视传承发展, 促进青年高级专家的成长。

( 三)

建设知识创新体系, 促进人才培养和成果产出 。

各科研部门 通过与 相关部门 、 部属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 与 各系 统( 如农业、 林业、 防汛、 水文、 海洋、 环保、 国土等)

联合攻关, 建立政府引 导、 部门支持、 群众参与 的大科技管理体系 , 力争研究适合水利行业的创新体系 , 为我区推进水利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各地基层水利 单位将乡 镇水利站所纳入“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 服务范围, 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水利单位工作, 建立健全“简化招聘程序+服务期制度”的引 进方式, 以解决基层水利部门急需紧缺的水利专业人才的难点问题。

鼓励科技人员 积极撰写有影响力的专业论文, 例如国内核心期刊、 ei 检索和 sci 检索论文; 对于在科研过程中发现的新材料、新工艺、 新技术积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科研项目 结题后, 积极组织申报各类科技奖项, 尤其注重国家及省部级奖项。

积极推广项目 研究形成的新材料、 新工艺、 新技术。

( 四)

加强国内 外学术交流合作。

要以科研项目 为载体, 加强与国际灌排委员 会、 国际粮农组织、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以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美国俄亥俄州大学、 清华大学、 河海大学和其他兄弟院所等国内外科研实力强、 影响力大的科研机构合作。

按照“走出去、 引 进来”的方针, 鼓励聘请国内外著名 技术专家担任科研项目 顾问, 为重大水利工程带科研项目 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提供决策咨询, 鼓励科研人员 到科研机构和高校学习 和进修, 安排科研人员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调查研究, 特别是国外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以及国内发展较成熟的实验室、 研发中心和基地, 引 进适合我区的新理念、新技术、 新材料和新设备。

( 五)

实施绩效考评评估。

成立水利厅科技创新领导小组, 建立各级水利部门总工程师和主任工程师技术负责制的技术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其技术把关和参谋作用; 建立以创新团队负责人制度, 同时严格按照立项审查制、 任务书( 合同)

— 4 — 进科技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和制度化。

科技创 新团队建设采用 目 标管理与 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方式。

团队带头人负责项目 计划的实施、 管理和相关资源的统筹安排, 筹措落实项目 建设配套资金, 报告建设项目 年度完成情况和年度经费预决算, 安排接受上级部门对项目 执行情况的检查、 评估和验收等工作。

按实验室职能和人员 岗位, 将绩效评估事项分为目 标任务、 课题研究工作、 日 常考勤和临时性工作等四大类。

一是通过获得科技奖励的等级; 二是通过论文及专利的质量与 数量; 三是出版专著的质量及数量; 四是通过申请科研项目 的数量。

三、 实施步骤 ( 一)

启动阶段( 2013 年)。

依托重点实验室、 研发中心、 推广中心等科研平台, 围绕人才发展总体目 标, 分解任务, 落实责任, 加强人才发展投入, 启动实施水利厅重点科技项目 。

2013 年 6 月 前, 科研机构制定各个科研项目 具体进度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需报水利厅科技处备案),根据实施方案做人才培养、 引 进计划和项目 实施步骤, 各单位确定项目 实施方案后正式下文布置创新团队工作任务。

( 二)

全面推进阶段( 2014~ 2020 年)。

实施科技“引 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制定有效

评价和考核机制。

一是加强人才引 进和学术交流, 以共建实验室或联合研究等形式, 由厅人事处、 科技处牵头与国内外一流水平高校、 科研院所、 实验室开展人才交流与 合作。

以科研项目 为载体, 厅有关部门出台人才引 进优惠政策, 引 进专家学者, 或向合作机构派出 科研技术骨干进行考察以及允许技术骨干脱产深造学习。

加强高层交流与 互访。

大力拓展对外开放合作的渠道和平台, 加快人才培养, 推动学科建设, 形成良性机制, 在全面推进阶段促进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 素质明显提升, 结构明显优化。二是围绕 30 个广西水利科技重点攻关项目 开展研究, 团队负责制定具体项目 的实施计划和方案, 设置专门部门主抓科研工作,做好选题立项、 课题论证、 方案实施、 过程评价、 档案管理、 结题验收和结果推广等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施有监督; 在做出重大决策前, 做好科学论证, 推进科技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和制度化; 单位要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 专款专用。

专款主要用在订阅科研资料, 外出开会学习、 科研试验、设备购置和科研成果奖励上。

对重点课题要重点投入, 以保证课题实验的时效性。

四、 保障措施 ( 一)

强化组织领导。

纳入各单位总体发展规划中, 各单位组建建设领导小组, 由一把手任组长, 分管领导负 责领导监督团队运作, 在人力资源、行政后勤、 项目 资金予于保障。

整合优势资源, 建立团队班子,

— 6 — 根据班子建设实际, 调研制定加强团队建设、 团队考核奖励办法、加强团队干部日 常管理意见等系 列制度规范, 把从严管理的要求落到实处。

建立健全团队主任和副主任负责制的技术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其技术把关和参谋作用 。

( 二)

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建立与 水利建设投资相适应的水利科技投入长效机制, 加大工程带科研力度,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支持团队创新经费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投入的引 导作用, 把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按国家有关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建立用 人单位与 职工个人合理分担的多元化教育培训投入机制( 比如奖励或学费补贴等)。

鼓励各单位设立水利科技创新奖励基金, 用于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引 进培养、 拔尖人才奖励以及人才开发项目 资助等。

在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支持团队创新主体作用 的同时, 努力探索团队创新经费多元化投入机制。

( 三)

畅通高层次紧缺人才引 进渠道。

对引 进高层次人才、 学科带头人的紧缺水利专业人才, 经上级同意, 可简化程序, 采取面试、 答辩、 考核等方式, 直接引 进或从高校招聘, 补充急需水利专业人才。

一是对符合自 治区财政厅、 人社厅印发的《关于广西壮族自 治区事业单位按项目 工资分配的指导意见( 试行)

的通知》( 桂人发〔2009〕 12 号)

和《关于广西壮族自 治区事业单位实行优秀人才协议工资制的指导意见( 试行)

的通知》( 桂人发〔2009〕 13 号)

文件规定条件的优

秀人才, 经批准可实行项目 工资、 协议工资, 以引 进和留住人才。二是采取“退一进一”的方式补充急需的水利专业人才。

三是针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水利高层次人才, 可采取设立特设岗 位的方式予以聘用 。

( 四)

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团队工作的有利环境。

1. 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利人才工作舆论宣传, 大力宣传中央和自 治区人才工作方针政策, 宣传和表彰水利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和人才队伍建设先进经验, 加大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力度, 树立科技团队品牌, 将水利人才纳入领军人才、 高端人才认定范围, 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设立水利人才荣誉称号。

关心优秀人才的工作、 学习 和生活, 营造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争相创新、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以有效的手段促进水利事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

在提高科研人员 待遇上, 要对获得重大科技成果的个人和团队给予重奖和荣誉。

完善人才长期居留、 住房、 保险、 子女入学、 配偶安置、 承担重大科技项目 等生活和工作政策, 完善科技人员 分配激励政策, 向科研关键岗位和优秀拔尖人才倾斜。

附件:

广西 8 支水利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任务一览表

— 8 — 附件

标 责任 单位 责任人 1 水利重大研究攻关科技创新团队 1、 研究高效节水灌溉模式下广西主要作物( 糖料蔗、 蔬菜、果树、 旱粮作物等, 下同)

不同生育期的灌水定额; 2、 确定广西主要作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的主要参数; 3、 归纳、 总结广西不同作物、 经营方式、 灌溉方式等条件下的管理模式; 4、 结合广西水利综合试验研究基地的现代农业灌溉技术示范园引 进、 筛选并推广适合广西高效节水灌溉的新技术、 新材料和新设备; 5、 开发、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自 动化管理; 6、 研究、 开发适合广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优化设计的软件; 7、 解决丘陵山区大规模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布局 、 优化设计; 8、 研究广西暴雨洪水以及洪涝灾害的特点;9、 建立健全防洪信息决策支持系 统关键技术; 10、 研究广西防灾避灾以及灾害评估技术; 11、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筑坝及筑堤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12、 广西中小河流生态护岸技术研究及应用 ; 13、 环境友好型材料在广西渠道防渗工程中 的研究与应用 ; 14、 广西水利水下工程检测平台研究与应用 ; 15、 广西人饮管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 应用。

争取获得自治区级科学技术奖 2~ 3项; 授权专利 1 项; 发表 各 类 论文 10 篇以上。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4061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