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实施方案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02 18:54:16
延迟退休实施方案
时间:2023-09-02 18:54:16     小编:曼珠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延迟退休实施方案篇一

请问尹蔚民部长,在2014年社保的各项数据中,我们看到这两年社保基金的各项收入增幅均开始低于支出的增幅,部分地区表现尤为明显,社会上开始出现焦虑的声音。有人认为,过几年会不会出现收不抵支,甚至账面亏空的情况,对于这样的说法,您怎么看?谢谢。

尹蔚民:

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问题,是关系到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也是我们在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当中一直在研究的重点问题。

我从三个方面回答记者刚才提出的问题。

第一,养老保险目前总体运行是平稳的。2014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总收入是2.33万亿元,总支出是1.98万亿元,当期的结余是3458亿元,累计的结余是3.06万亿元。这是全国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的收支情况。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支情况去年的总收入是2315亿元,总支出是1572亿元,当年的结余是743亿元,累计的结余是3843亿元。所以,无论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收大于支,不仅确保了待遇的发放,而且还略有结余。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目前是省级统筹,地区之间是不平衡的。

第二,养老保险基金未来收支平衡面临巨大的压力。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不仅涉及到制度内一些因素,比如参保人数、待遇水平、抚养比。同时也涉及制度外的一些因素,比如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经济增长。其中,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影响巨大。据测算,我们国家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14.9%,到2020年将达到19.3%,到2050年将达到38.6%,而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是在下降。与此相关联的,就是抚养比。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也就是3个人养1个人,到了2020年将下降到2.94:1,到2050年将下降到1.3:1。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老年人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也相应的增长,而且养老金待遇是刚性增长的。所以,养老金的支出面临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养老金基金的收支平衡有很大压力。

第三,养老金收支平衡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要解决这个问题,确实需要综合施策、长短结合、多管齐下。至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扩面征缴的力度。现在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的人数去年年底已经达到了8.4亿,符合参保条件的人数大约是在10亿多一点。就是说,13亿人里面,扣除在校的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外,其他的人都应该纳入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现在还有近2亿的人没有纳入到养老保险的制度范围内,这是我们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当然,这里一半是要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半要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我们已经制定了“全民参保计划”,正在扎实推进。二是要实施职工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按照社会保险的大数法则,实行全国统筹以后,我们可以在全国的范围内调剂余缺、分散风险。全国统筹方案力争在2015年出台。三是采取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核心点,就是要延长缴费的年限,相应缩短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四是要多方面的筹措养老保险基金,除了企业、个人缴费以外,还要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同时,我们还要做大、做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因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设立的目的就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时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五是做好结余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能够使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当然,这些措施如果都能够有效实施的话,我相信,我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就是可持续的,也是安全的。大家的养老是有保障的。谢谢。

延迟退休实施方案篇二

延迟退休方案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男女性延迟退休方案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方案遵循三个原则,一个是渐进式原则。他举例说:“5年后你如果是60岁退休,方案实施后,可能是60岁零3个月;另一个人第二年退休,那5年后可能是60岁零6个月退休。” 其次,尹蔚民指出,国家将会对不同群体,针对其特点制定出区别对待的延迟退休方案。同时,尹蔚民表示,凡是涉及公共利益的都会广泛征求意见,今年将会公布方案,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所所长金维刚日前在北京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将在明年正式出台。出台后会有五年左右的过渡期,或到2022年正式实施。

金维刚是在当天举行的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首届峰会上作上述表示的。在论坛演讲中,他表示,“十三五”时期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推进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去年改革方案出台后,还没有正式实施,今年将会正式实施。

他表示,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要实现制度的全覆盖和法定人群的全覆盖。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预计可以把5000万人纳入到这个体系里,包括3800多万在职和1500多万退休人员。

对于延迟退休政策,金维刚表示,由于目前退休年龄偏低,要适度的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实现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的办法。这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各类群体差异比较大,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考虑到不同群体的情况,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尽量稳妥。

“现在存在着很多复杂的情况,如果简单用一个政策‘一刀切’的办法,让所有人都按照这种方式执行,可能会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这方面还是需要一定的弹性” ,金维刚表示,延迟退休涉及到很多因素,不能仅仅考虑基金的收支,还要考虑其他因素,要统筹兼顾。国际上有弹性退休的机制,可以借鉴这方面的经验。

如果2022年落地实施,那么以下三个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

3、到2022年,小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是70后和80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每年延长几个月退休年龄,直到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因此对于90后出生的人来说,到退休时估计已经完全赶上了新政。

具体到每个人会工作到何时退休?比如说,如果从2022年起实施延迟退休,每年延迟六个月,按照现行的退休框架(女职工50岁、女干部和男工人55岁、男干部60岁),那么2022年退休年龄将分别是50.5岁、55.5岁和60.5岁。原本在这一年退休的人就要多干半年。以此类推,直到达到新的退休年龄为止。

延迟退休的方向已经确定,具体怎么延迟有很多看点。每年延迟几个月,那么到底是几个月,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每年延迟的时间比较长,那么达到新退休年龄的过渡期就会缩短。反之,如果每年延迟的时间比较短,比如两个月或三个月,那么达到新退休年龄的过渡期就会比较长。

两种做法各有利弊,对普通大众来说,过渡时间长的话适应期相对就要长一些;过渡时间短则适应时间更短,到底如何改,这部分也应考虑民意。

除了每年到底延迟几个月之外。还有一点是延迟到多少岁退休,以及是否延续现在的男女退休年龄不同的框架。目前我国男女实行不一样的退休年龄。但有些国家男女退休年龄一样,比如美国日本等。实际上,女性的预期寿命一般比男性长,这也是部分人要求男女至少一样年龄退休的一大原因。

如果男女实行一样的退休年龄,是统一延迟到60岁还是65岁?如果延长到60,那实际上只是延迟女性和男工人的退休年龄。而如果同步延迟到65岁,对于女性特别是女性工人,这个跨度还是很大的,受影响的人会有很多。如果男女仍然是区别年龄来退休,这个间隔是不是还是现在的五岁,也值得关注。

对于延迟退休,当前公众关注的焦点还集中于养老金待遇。对此,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2019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当期养老金支出大于基金征缴收入的省份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养老金待遇水平连续上调,基金支出增加;人口老龄化效应逐步显现,参保人员中退休人数增速高于缴费人数;部分地区抚养比较高,负担较重。

不过,从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支出情况看,2019年前10个月,全国基金总收入超过总支出2100多亿元,绝大多数省份基金累计结余额都超过8个月以上的基金支付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能够确保当期养老保险待遇支付。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渠道中,财政补助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少数历史欠账较多、基金支付能力较弱的老工业基地省份,将继续加大中央财政补助力度。另外,五中全会的公报中提到要加大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力度,养老金应该会有保障。

延迟退休实施方案篇三

对于2023是否公布或实施延迟退休方案,网上众说纷纭,那么延迟退休对哪些人影响比较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延迟退休方案什么时候公布实施,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按照规划,延迟退休方案公布以后并不会立即实施,将会于2025年实施。这也是跟过去原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提到的一样,要给社会以充足的适应时间。预计到2055年前后,将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

实际上,这样的速度已经比过去预测的慢了。2020年的时候,曾经有人预测是当年公布延迟退休方案,2022年开始实施,用20年的时间推动过渡实施。按照现在的信息来看,实施时间晚了三年,过渡时间长了十年。

按照有关时间的测算,1995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才会完完全全的遇上延迟退休。他们普遍受到了更好的教育,现在也刚刚参加工作,有充足的时间为自己的老年规划、准备。延迟退休以后,对于90后们的养老保险缴费负担可能会减轻(比如说费率降低、基数下限降低),毕竟他们还是近一段时间以来生育的主力军。

对于其他人来说,影响可能会有的,但是绝对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我们要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

弹性实施,这将会效仿日本和美国等多数西方国家,给大家自由选择退休年龄的空间。一般可以提前5年或者晚退休5年,养老金在计发上会予以一定比例的照顾。这种情况下,人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选择退休年龄。按照我国的历史背景来看,允许提前退休的年龄,应该不会超过现在的退休年龄。

统筹兼顾,指的是全面完善其他配套政策,缓解延迟退休压力。尤其是推动老年人就业权益保障工作。另外前面提到的提高最低缴费年限,还有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制度。

总体来说,国家会通过有效的政策,稳妥推进延迟退休的,还请大家安心。

延迟退休实施方案篇四

延迟退休方案的推出,对你有什么影响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延迟退休方案2019年正式推出”,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昨日,北京梅地亚中心,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尹蔚民回答记者提问。

日记

者会上,尹蔚民在回答“延迟退休政策方案何时出台”的问题时表示,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不仅关系着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更充分地开发人力资源、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尹蔚民表示,这项政策的提出主要针对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定的,当时的人均预期寿命只有40岁左右。6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结构和预期寿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必要对退休年龄作出调整。

尹蔚民表示,在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方案时,会充分考虑到社会各界的意见和看法,综合平衡、瞻前顾后,能够使方案更周到,各个方面都能够接受。

第一,我们会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劳动力的状况,把握调整的节点和节奏。第二,肯定是“小步徐趋、渐进到位”。就是说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达到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第三,会有一个社会预告。就是先把这项方案公布出去,但方案的实施时间至少要在5年以后,给大家一个心理的预期。比如现在公布了这个方案,5年以后才可以实施。比如我是55岁退休,5年以后实施也就是55岁零两个月退休,明年的人可能就是55岁零6个月退休,就是这样一个心理预期,渐进式的。所以这个政策就是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目前,社会各界对延迟退休的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尹蔚民表示,考虑到这项政策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在这个方案正式出台之前,会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使方案制定的更完善、稳妥,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

对于方案出台的时间表,尹蔚民表示,希望今年能够把这个方案制定出来,明年在报经中央同意以后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修改完善,应该是在后年正式推出。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细化,针对干部、白领、技术人员以及体力工作者需要有不同的退休方案。尤其是针对重体力劳动者,他们到达一定年龄,体力的确有限,应该允许这部分人群提前退休。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考虑延迟退休问题,不应从这是谁的责任来考虑,需要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入手,因为延迟退休是保障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让个人自由选择,可能每个人都想少交多领,但这会造成养老金领取的不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是共同缴费、共同分担风险、共同受益的机制,如果这个机制运转不灵,受害的也是每一个缴费的个体。

褚福灵表示,为了保证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交多少年,领多少年,这有一定的比例,达到这个比例才可以保证社会保障制度持续运转。如今人类的寿命普遍延长,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变长,延迟退休符合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全世界来看,我们国家的退休年龄已经非常偏早,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要求。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表达了跟郑新立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可以通过促进就业、鼓励大学生创业等其他手段去调节。

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教授郑秉文则表示,学界对此已有过多年研究,这些研究的结果并不支持延迟退休会影响年轻人就业。他拿瑞典和希腊两个国家举例说,瑞典的退休年龄为67岁,希腊的退休年龄为60岁,但瑞典的就业率远高于希腊。

延迟退休实施方案篇五

延迟退休方案一直是公众的关注点,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养老保险延迟退休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延迟退休的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尹蔚民表示,采取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这么一个实际提出来的。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1953年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1978年,国务院104号文件再次明确,就是女工人退休年龄是50岁,女干部55岁,男职工60岁。我们现在人均的预期寿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是74.8岁。也就是说,建国6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预期寿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建国初期制定的退休年龄政策,很显然和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所以有必要作出调整。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目前社会上对这个问题没有形成共识,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建议。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从2019年开始,16岁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下降。再往未来看,虽然还有较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和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项政策是“一举数得”的政策,但还需要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

第一,我们会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劳动力的状况,把握调整的节点和节奏。第二,肯定是“小步徐趋、渐进到位”。就是说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达到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第三,会有一个社会预告。就是先把这项方案公布出去,但方案的实施时间至少要在5年以后,给大家一个心理的预期。比如现在公布了这个方案,5年以后才可以实施。在这个方案正式出台之前,会把这个方案的要点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过程也是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我们会把各个方面的意见吸收了之后,使这个方案制定的更加完善、更加稳妥、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渐进式的退休年龄政策是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政策,有一些发达国家目前的退休年龄已经是65岁甚至67岁,而我国现在已经领取退休待遇的8000万企业退休职工退休时的平均年龄只有54岁。

尹蔚民表示,今年能够把这个方案制定出来,明年在报经中央同意以后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修改完善,应该是在后年正式推出。但是实施,还是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在问到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问题时,尹蔚民从三个方面回答称,第一,养老保险目前总体运行是平稳的。2019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总收入是2.33万亿元,总支出是1.98万亿元,当期的结余是3458亿元,累计的结余是3.06万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支情况去年的总收入是2315亿元,总支出是1572亿元,当年的结余是743亿元,累计的结余是3843亿元。所以,无论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收大于支,不仅确保了待遇的发放,而且还略有结余。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目前是省级统筹,地区之间是不平衡的。

第二,养老保险基金未来收支平衡面临巨大的压力。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不仅涉及到制度内一些因素,比如参保人数、待遇水平、抚养比。同时也涉及制度外的一些因素,其中,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影响巨大。据测算,我们国家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14.9%,到2020年将达到19.3%,到2050年将达到38.6%,而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是在下降。与此相关联的,就是抚养比。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也就是3个人养1个人,到了2020年将下降到2.94:1,到2050年将下降到1.3:1。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老年人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也相应的增长,而且养老金待遇是刚性增长的。所以,养老金的支出面临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养老金基金的收支平衡有很大压力。

第三,养老金收支平衡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一是加大扩面征缴的力度。现在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的人数去年年底已经达到了8.4亿,符合参保条件的人数大约是在10亿多一点,现在还有近2亿的人没有纳入到养老保险的制度范围内,这是我们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二是要实施职工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按照社会保险的大数法则,实行全国统筹以后,我们可以在全国的范围内调剂余缺、分散风险。全国统筹方案力争在2019年出台。三是采取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核心点,就是要延长缴费的年限,相应缩短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四是要多方面的筹措养老保险基金,除了企业、个人缴费以外,还要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同时,我们还要做大、做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时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五是做好结余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能够使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这些措施如果都能够有效实施的话,我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就是可持续的,也是安全的。大家的养老是有保障的。

尹蔚民表示,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上我们采取非常审慎的政策,按照目前的规定,只能够买国债、存银行,好处是保障了基金的安全,但问题是没有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从前几年的情况来看,收益率还低于cpi,实际上是处于一种贬值的状态。对于这个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所以在xx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保险基金要投资运营,并且指明了方向和重点。《社会保险法》对此也有原则性的规定,我们按照这个要求,一直在研究、论证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方案,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按程序报请党中央、国务院审定。

在做这个方案的时候,有一些基本的考虑,最主要是要保障基金的绝对安全,不能让老百姓的养老钱受到损失。在这个大前提下,坚持这样几条:一是市场化的原则。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由专业的投资机构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投资运营,使基金能够得到支撑。二是多元化的投资方向。除了继续购买国债、存银行以外,我们会选择一些效益比较好的、有升值前景的项目进行投资,特别是注意规避风险。也不会像有些人士说的,只要是一投资就全部进入股市,对进入股市肯定有比例的限制。三是相对集中的运营。中央制定大的规划,大的投资政策,适当地集中委托给专业的投资机构来进行投资运营,避免投资所造成的一些风险,而且也更有利于选择投资的项目。四是加强监管,就是在市场投资运营方面,政府也要加强监管。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确保基金的安全,这是我们在投资运营方面要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在这个前提下,来实现保值增值。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从成立以来,十多年的业绩足以证明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是可以保值增值的,平均收益率达到了8%以上。但是要说明的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做的战略储备,单独有一个机构,即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来操作运行。人保部管理的是社会保险基金,是由企业和个人缴的。除了现收现付之外,有部分的积累,目前养老保险累计结余有3.06万亿元,可以拿来投资运营的主要是这一部分资金。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3035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