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吃空饷的自查报告篇一
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县级北屯市的批复》和《关于调整自治区地税局系统有关机构的批复》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机构规格由科级调整为正处级,隶属关系由阿勒泰地税局的派出机构改为自治区地税局的直属机构,行政编制由原来的29名增加到40名。其中:核定局机关行政编制18名,局领导职数4名(含纪检组长),总经济师1名;内设6个科室,核定科级领导职数12名。下设:北屯地税局稽查局,机构规格为科级,核定行政编制6名,领导职数2名;北屯地税局城区分局,机构规格为科级,行政编制16名,领导职数3名。城区分局设征收所、管理所各1个,机构规格为股级。北屯地税局于20xx年8月8日揭牌成立后,现实有在职人数33人,退休7人。
组 长:张孔文
成 员:吴丽、黄丽萍、杨璐、覃伟。
根据文件要求,我局对以下十项内容进行了认真的清理检查:
3.已经调离但不办理人员工资核减手续的;
5.开除、辞职、辞退、自动离职但未核销工资的。
吃空饷的自查报告篇二
兰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编办核定我办行政编25人,工勤编制4人,现有在职在岗人27人。下属管理单位兰州仲裁委秘书处编办核定12人,现有在职在岗人员12人。经过认真自查,不存在长期在编不在岗、伪造人员编制及长期在册不在岗骗取财政资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销及其他形式的“吃空饷”问题。
一是规范管理,建立机制。有效防止和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根本在机制,关键在责任。我办领导高度重视,自觉加强管理和制度建设,规定了内设机构的设置及职能编制,规范了人事管理的制度。二是多管齐下,防患未然。我办从制度入手加强管理,落实部门职能责任,建立了相应的责任分担机制。从单位人员编制、干部档案管理、划拨财政经费、完善社保手续、人员合同管理等入手,各个环节严格监管。
我办下属管理单位兰州仲裁委秘书处毛万里同志因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经单位核实后按照人事工资制度发放病休工资;张宗峦同志脱产学习;曹志新同志编制在兰州仲裁委秘书处,但工资关系未转仍在市政府法制办名下。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加大管理力度。设置日常监督举报电话,欢迎并鼓励举报并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此项工作常抓不懈。二是抓住关键环节。坚决杜绝拿着工资福利不干事的行为,从严管理打着学习、治病等旗号,长期旷工的人员,切实加强考核监督。三是科学建章立制。根据相关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纪律处分有关规定,修改完善综合性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干部人事管理,从制度上严防“吃空饷”现象发生。
吃空饷的自查报告篇三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清理整治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市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进行了专项清理整治自查。
这次清理整治自查工作安排四个阶段,即动员部署、自查清理、抽查核实和清退处理。通过自查自纠,纳入清理整治范围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294个,七县一区机关事业单位3567个,共涉及财政供养人员72269人。清查出存在各类“吃空饷”问题的单位25个,共5类36人。
其中:自动离岗10人,病休期间未按国家规定执行病假生活待遇,仍按原标准领取工资、补贴的人员8人;判刑2人;辞职1人;非组织选派离岗学习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的人员;进修逾期未归15人。
在清理整治工作中: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确保清理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省上文件下发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下发了庆阳市《关于清理整治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的通知》,明确了责任和具体落实措施。
由市人社局牵头,从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委办、市监察局、市财政局抽调工作人员成立了庆阳市清理吃空饷工作小组,全面负责这项工作,确保取得实效。采取个人申报、单位自查、举报反映、抽查核实等多种方式,逐级核查,逐级审核上报,确保清理整治工作不留死角。
要求市直各部门单位和县(区)主要领导负总责,明确责任,靠实任务,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范围进行清理整治,自查结果在本单位公示,并经主要领导签字后上报。
二是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清理程序,确保清理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清理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确保清理核查结果的真实可靠。把清理整治工作与正在开展的“效能风暴”行动有机结合起来,要求各单位要以这次清理“吃空饷”工作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严肃编制、人事纪律和财务管理。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杜绝出现新的“吃空饷”现象。
三是积极跟踪指导,重点抽查核实,确保全面完成清理整治工作。
市清理吃空饷工作小组组成了四个联合核查小组,采取交叉对调的方式,适时将对部分县(区)、部门、单位上报的自查自纠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抽查核实。
*月**日已将清理整治工作自查报告上报省人社厅。
吃空饷的自查报告篇四
我委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全体干部对开展“吃空饷”问题专项检查工作的认识。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分派专人负责,做到清理目标明确,机构健全,人员到位,措施得力。
对照文件要求,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库、组织人事档案、工资基金管理手册、财政统发工资数据库等为基础依据,结合实际情况,在对照编制使用单、工资表、在编人员花名册、考勤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审核和汇总,从查身份、查调入调出关系、查工资底册、查审批手续、查在岗情况做到全面排查。经自查,我单位没有“吃空饷”人员。
有效防止和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根本在机制,关键在责任。我委着手制定关于加强单位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制度,讨论研究制定防止“吃空饷”的内控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清理制度,严格规定了准假权限以及备案制度,明确规定了单位主要负责人清理“吃空饷”的第一责任人等规范人事管理的制度。
9月1日—5日,我委在政务公开栏将在编人员名册、当月工资表、自查自纠报告、xx县财政自聘人员情况统计表、xx县财政供养遗属人员情况统计表、xx县吃空饷部门(单位)自查表、xx县吃空饷人员自查表等内容一一公示。
吃空饷的自查报告篇五
20××年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深刻指出了干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从严管理干部、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国、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和《关于全面清理超编制、超职数、超规格配备干部等5个问题的通知》(毕组通〔20××〕22号)、《中共纳雍县委纳雍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纳雍县清理“冒充人头、吃空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纳党发〔20××〕18号)文件及相关会议精神以及维新镇教育管理中心工作要求和安排部署,我校积极组织“冒充人头、吃空饷”清理工作,现将清理清理“冒充人头、吃空饷”的情况报告如下。
我校有在职教职员工13人,其中男教师10人,女教师3人;食堂工勤人员2人,学校安保员1人。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本次清理范围为我校全体教师、工勤人员、安保员。
2、按照上级的要求和工作安排部署,我校于20××年5月29日中午1点组织全体教师、工勤人员、安保员认真学习了《中共纳雍县委纳雍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纳雍县清理“冒充人头、吃空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纳党发〔20××〕18号)文件精神,并传达了维新镇教育管理中心528会议精神。
3、本次会议应到16人,实到xx人,病假1人,事假3人。
4、按照《中共纳雍县委纳雍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纳雍县清理“冒充人头、吃空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纳党发〔20××〕18号)文件精神如实对我校教职工、工勤人员、安保员进行清理排查,并认真对照《纳雍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冒充人头、吃空饷”人员登记表》填写。
1、我校全体教师、工勤人员、安保员正常上班,并无无正当理由长期不上班人员。
2、我校无未经有管理权限部门批准和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离岗或带薪学习人员。
3、我校13名教职工中有xxx教师经纳雍县教育局批准请病假,具体假期截止到20××年6月5日。我校已于20××年5月27日上午9时37分去电通知该教师于病假结束的次日上午8点准时到校上班。根据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和要求,xxx教师请病假超过规定时间未执行病假工资。
4、我校无被开除或已辞职、辞退后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或未及时办理解除关系人员。
5、我校无在职人员、离退休(职)人员死亡后和被宣告失踪逾期仍领取工资的人员。
6、我校无受党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罚后,未按规定降低工资或停发工资人员。
7、我校无不经批准到县内其他单位工作,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人员。
8、我校无跨地区交流后未迁转工资人员。
9、我校无借用及抽调人员。
10、我校无原批准停薪留职、留薪留职人员。
11、我校其他人员均在岗工作,无其他形式“冒充人头、吃空饷”人员。
1、提高认识。清理“冒充人头、吃空饷”是一项严肃的组织人事工作,各相关人员要认真对待清理,多支持、不干预。
2、认真落实。严格按照《中共纳雍县委纳雍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纳雍县清理“冒充人头、吃空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纳党发〔20××〕18号)文件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贯彻执行。
吃空饷的自查报告篇六
县委党校,县编办核定我校行政编制人,事业编制人,现有在职在岗人员人,其中行政编制在编在岗人,事业编制在编在岗人。经过认真自查,不存在长期在编不在岗、伪造人员编制及长期在册不在岗骗取财政资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销及其他形式的“吃空饷”问题。
一是规范管理,建立机制。有效防止和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根本在机制,关键在责任。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自觉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二是多管齐下,防患未然。我校从制度入手加强管理,落实部门职能责任,建立了相应的责任分担机制。从单位人员编制、干部档案管理、划拨财政经费、完善社保手续,各个环节严格监管。
一是加大管理力度。设置日常监督举报电话,欢迎并鼓励举报人员,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此项工作常抓不懈。
二是抓住关键环节。坚决杜绝拿着工资福利不干事的行为,从严管理打着学习、治病等旗号,长期旷工的人员,切实加强考核监督。
三是科学建章立制。根据相关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纪律处分有关规定,修改完善综合性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干部人事管理,从制度上严防“吃空饷”现象发生。
吃空饷的自查报告篇七
一、基本情况
延安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和延安市民防局为两块牌子,一套人员。机关行政编制12 人,现有在编在岗人员12 人。经过认真自查,不存在在编不在岗“吃空饷”问题。
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按照全市清理“吃空饷”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办党组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清理“吃空饷”工作,同时组织全办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文件和会议精神,及时将文件转发给下属事业单位,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开展清理“吃空饷”工作的重要意义,为清理整顿工作创造良好氛围。
三、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按照市纪委有关要求,为了确保清理 “吃空饷”工作取得实效,我办及时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对清理 “吃空饷”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由党组书记、主任陈学成任组长,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延春、副县级纪检监察员任学明、副主任高北平任副组长,副调研员赵海生和各科、站长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秘科,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严格把关,认真自查
扎实开展自查工作。按照文件要求,严格按照清理工作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清理工作。我办及时组织人员,如实填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实有在编人员情况公示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吃空饷”人员自查自纠情况公示表》,由单位主要领导和纪检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后,在单位醒目位置公布本单位在编人员工资表和自查自纠情况表。下属事业单位根据要求,也认真开展了自查登记工作,并公布了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经过认真细致的自查,我办及下属事业单位不存在在编不再岗“吃空饷”现象。
五、严格纪律,改进作风
为了进一步改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我办严格纪律要求,上下班实行签到制,并不定期进行抽查,同时明确规定了单位工作人员请假的程序,根据请假的时限、原因等确定了不同的审批权限,严禁单位工作人员未禁组织同意擅自外出学习培训。通过一系列举措,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我办清理 “吃空饷”工作在办党组的领导下,严格按照工作步骤、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清理 “吃空饷”工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完善配套制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确保清理 “吃空饷”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11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