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交警执勤工作报告总结 感叹交警人性化执勤(大全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01 01:30:14
最新交警执勤工作报告总结 感叹交警人性化执勤(大全5篇)
时间:2023-09-01 01:30:14     小编:ZS文王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交警执勤工作报告总结 感叹交警人性化执勤篇一

2004年5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新法的最大特点是体现了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社会各界对新法的关注程度呈现出高涨的热情。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法制建设的完善,广大交通参与者对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交通警察执法工作也开始前所未有的关注。

交警是公安机关的窗口警种,体现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近年来,经过我们持续不断地开展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教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有少数干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意识树得不牢,执法指导思想不端正,执法水平和执法素质不高,执法手段粗暴,交通秩序不尽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警的整体形象。新交法以保护交通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为核心,突出保障交通安全,追求提高通行效率。作为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者,如何使自己的执法行为得到交通参与者的理解和支持?如何在消除违法行为的同时使之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改善交通秩序?走人性化执法之路势在必行。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人性化执法。“人性化执法”顾名思义,有两点意思:一是“人性化”,二是“执法”。这两点相辅相成,但其中也有主次关系,即以“执法”为主,要合理运用执法权,保障守法者的合法权益,对违法者予以处罚;在公证执法的同时,彰显人文关怀,提高群众对执法行为的满意度和支持率。

一、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宗旨,从根源上消除“以权管民”思想。常言道,法律是无情的,但是,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中,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却是对人的关怀,对人权实现的保障。我们讲“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作为执法者,首先要消除以管人者自居的特权思想。那种认为自己手中有权,就可以高人一等,就可以为所欲为的思想是千万要不得的。我们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是神圣的,我们所说的权利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责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同志多次讲话强调,公安机关要把“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历史使命。作为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者,作为一名交通警察,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利就是管理道路交通秩序,依法查处交通违法行为,依法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同时,我们的责任就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安全、畅通,减少交通违法行为,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任何时候,我们心里都要记得我们是一名警察,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以“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为准则,以人为本、与民方便,提升执法形象。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人性化”,或者说是人文关怀,归根结底是基于我们人类共有的同情心,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尊重与关爱。不滥用强制措施,亦即我们平时宣传的“教育为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藉此塑造执法人员形象,彰显人文内涵。这就要求广大交通民警在刚性执法的同时,要学会尊重人,要以人为本,服务为重。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我们执法的根基;人民群众的满意,是我们执法的意义。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每一个执法者带着感情去执法,换位思考来监督,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以人为本,服务为重。

“人性化执法”,其实质是亲民执法,让习惯于领教法律的威严的民众享受到法律的温情。以往,交警在查处一些不戴头盔的摩托车驾驶员时,往往是罚了款后就放行,而在一些地区,交警部门对摩托车驾驶员驾车时不戴头盔,除按规定处罚外还会主动借给违法者一顶头盔。被查处的违法驾驶员对此做法非常赞同感觉心里暖洋洋的。这只是一件看起来很小的事情,交警在执法时只需面带微笑打个敬礼、告知其违法行为、送上一顶头盔、叮嘱一声请注意安全,在群众的心里执法形象就得到了很高的分数,群众由此对整个执法队伍满意度和支持度就有了很大提升。由此可见,人性化执法并不是很难做到的,往往就是一个细节体现整体,只要在工作中切实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牢记党的宗旨,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地办实事,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诚心诚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人性化执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楚、运用条款适当、程序合法;同时要切实牢记执法为民,急人所急,妥善处置弱势群体,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培养我们交警队伍的服务意识、正义感与社会良知。坚持执法为民,从严治警,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按照公安部***部长所说的,“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和气,办事公道”的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严格规范执法,切实履行职责,坚决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尊重和保障人权,不与民争利,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全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要完善监督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执法责任倒查制、投诉追究制、执法监督制、执法曝光制、执法考评等制度,并且对执法情况进行不定期地明查暗访,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强化监督和管理。

只要全体交警执法人员能够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做工作,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执不好的法,不断打造一支忠于法律,为民、亲民、爱民的人性化交通警察队伍。

交警执勤工作报告总结 感叹交警人性化执勤篇二

高速交警先进事迹材料

践行服务宗旨 力保一方平安 ——某某同志报请个人三等功事迹材料

长期艰苦的工作磨练,不仅练就了某某同志果敢、刚毅、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培养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在工作岗位上累立战功。

对于查处报废车辆工作,某某同志总是坚持认真细致、严谨办事。一是对每辆车的资料进行细致核对,二是主动耐心地对报废车主进行耐心教育,指出使用报废车辆上路行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使每位车主都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理。据统计,自xx年至今,共处理报废车xx辆。在负责处理大队交通违法申诉工作上,坚持教育和处罚相结合,合理合法地搞好解释和处罚工作。对于每一宗申诉,某某同志总是先耐心地听来人把情况讲清,听他们申辩和讲理由,然后才向来人讲清违法可能产生的后果,讲法律法规的规定,使违章者真心接受处罚,至今没有发生一宗因没有处理好申述工作的投诉。在交通违法处理工作中,他坚持做到及时送达、准确无误。由于违法超速是交通事故的重大隐患是大队加强对路面的监控的重点,每天要寄出的《交通违法通知书》均在200多封并且要按省交管局规定在2个工作日内录入,在邮寄前还要经过整理、校对和打印等多个繁锁工序,他经常加班加点工作,保证每一宗违法都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寄出。此外,他还积极协助股里做好事故处理工作,不管是不是他值班,辖区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他都会毫无怨言地去协助值班民警去处理事故现场。

某某同志在公与私的天平上,处处以公安事业为重,无私奉献,舍小家保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他有一个年幼的孩子,因整天忙于工作,便将教育子女和家务重担交给爱人承担,赶上妻子加班时,只好将孩子托付给别人照看,像这样的情况,一年不知有多少次。在他的心目中,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从来不因家庭琐事而分心。不仅对子女、妻子不能尽到应有的责任,而且对父母也未能尽到时常前去问安照顾的义务。他的父母都已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年迈体弱,作为近在咫尺的他,理应多在父母身边尽孝,但公安工作的性质和他自身担负的任务,使他不能对父母多尽颐养天年之责。因工作忙碌,一年到头,他难得回上几趟家,即使是回去一趟,也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归,更不用说在老人面前尽孝道了。当谈起这些,他总觉得愧对老人。某某同志在父母眼里不是好儿子,在妻子面前不是好丈夫,在孩子心中不是好父亲,尽管对自己苛刻一点,但对待人民群众始终带有深厚的感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只要人民群众需要办的事情,他总是乐此不疲,竭尽全力加以解决。

某某同志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十几年如一日,与时俱进抓学习,解放思想干事业,保持了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浩然的正气,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展现了新时期人民警察的高度政治思想觉悟和良好精神风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某某同志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面对成绩和荣誉,他没有骄傲自满,而是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以实际行动报答党和人民的教育和培养,以更扎实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

交警执勤工作报告总结 感叹交警人性化执勤篇三

我:交警叔叔我能采访采访你吗?

交警叔叔:对不起小朋友我正在工作,如果你有耐心的话请再等半小时。

我被交警叔叔对工作任劳任怨的精神感动了,心想:这冬天,寒风刺骨,北风呼啸,交警叔叔虽然已经穿了加厚的制服,但对于刺骨的北风这点厚度还是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交警的脸上冻得红通通的。可他还是继续坚守着岗位。不一会儿半个小时过去了,交警叔叔换班了,采访又开始了。

我:交警叔叔现在我能采访你了吗?

交警叔叔:当然可以,小同学请说吧。

我:交警叔叔过年了难道你不想多回几次家吗?

交警叔叔:我们也很想多回几次家,可是春节期间回家过年的车辆越来越多。如果我们回去了,交通事故就很容易发生。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团聚而让人民群众的安全受到威胁啊!

我:交警叔叔您站在这儿那么长时间不觉的冷吗?

交警叔叔:冷也要站着啊!这是我们的工作啊!再说了如果我们偷懒一下子,没看好交通,可能就是一条人命啊!

我:交警叔叔,我的采访结束了,谢谢您的配合。

我心想:我通过这次采访和学习,深深感受到了交警的辛苦。请大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做个文明的市民,衢州将因你而文明!

交警执勤工作报告总结 感叹交警人性化执勤篇四

无论严寒与酷暑,无论春夏和秋冬,只要往那个熟悉地喧闹街口望去,我都会看见一位交警叔叔认真地执勤。

我每天早上去上学,总能看见站得比机器人直,动作做的比机器人准确的`交警叔叔,要是来我们学校比广播操,准能拿“特等奖”。我很羡慕交警叔叔,一有空就学着交警叔叔在家里指挥交通,但每次都累得抬不起手来。

我可真佩服交警叔叔!去年夏天我去帮妈妈买牙膏,一开始我兴高采烈,边唱边跳来到楼下,可一出门,我就开始叱责、责备自己,天空中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在我身上,热浪一阵接一阵,两旁的法国梧桐耷拉着脑袋,小狗都热得吐出舌头,好像在抱怨太阳。

汗流浃背的我像蒸笼里的包子,真想吃一根冰棍,逃进空调间。好不容易走到树荫下,总算凉快点儿了,我抬头一望,发现交警叔叔正在烈日下认真地指挥交通,衣服已被汗水贴在了身上,额头、鼻尖、两颊、脖子、胳膊肘接连不断地滴下汗水,像被大雨淋过。

虽然离安全岛不到五米处有一棵参天大树,但交警叔叔却不去躲躲,仍然站得笔直,动作依旧准确。我可真想去给交警叔叔送上一杯冰水,拿上一块湿毛巾,再让他到树荫下休息一会。

就是这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交警叔叔,不分春夏秋冬在岗位上执勤,少了他马路就会堵得水泄不通,人们上班会迟到,学生上学会迟到。

就在这个盛夏,交警叔叔成了我最敬佩的人。

交警执勤工作报告总结 感叹交警人性化执勤篇五

仪容仪表是指一个人的外观外貌及举止风度。公安民警的仪容仪表,体现了人民警察的精神风貌,与公安机关的形象密不可分。公安机关是实行军事化管理的执法机关,警容严整、着装规范是公安机关执勤执法民警特有的行为规范和特殊的纪律作风要求。***同志提出的“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四句话,以及公安部党委提出的“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八个字,就是对人民警察在执勤执法过程中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此外,《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等规章制度也对交通警察的仪容仪表和着装等作了具体和明确的规定。

仪容仪表具体落实到执勤执法民警身上,就是民警的警容警姿、执法用语、执法行为和对待群众的态度,它既属于队伍建设的范畴,又是公安执法规范化的具体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障。在此可以看出包含民警的仪容仪表在内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执勤民警仪容仪表做到警容严整、举止端庄、指挥规范,是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最基本的要求。执法要规范,必须首先规范执勤执法民警的言谈举止,具体体现在规范执勤执法着装、用语和指挥手势等方面。俗话说,坐要有坐姿,站要有站相,执勤交通民警只有做到站姿端正、行姿稳重、敬礼规范、手势标准,才能体现交警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内在修养。只有做到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精神饱满,姿态良好以及使用规范、文明的执法用语,才能体现出公安机关是一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规范之师。

执法规范化是公安部党委提出的“三项建设”之一。部党委对交警系统执法规范化建设高度重视,2008年9月以来,孟建柱部长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交警系统执法规范化建设,10多次作出批示要求交警部门要开展文明、规范执法的教育,规范民警的执法活动,在规范执法上见成效,努力取得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刘金国副部长也多次要求交警部门抓执法规范化建设要从小事抓起,重点抓好基层,要加强教育培训,尤其是要树立典型。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规范交通警察的执勤执法行为,提升执法形象,公安部先后下发了《交通民警道路执勤执法规则》、《道路交通管理执勤执法规范用语(试行)》等规范性文件,规范了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用语、安全防护、道路执勤、道路执法的基本要求和具体程序,在规范和保障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提升执勤执法形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交通警察的执法形象明显改善。但是,交警系统规范执法,特别是执勤民警的仪容仪表方面存在的问题还不少。民警在执法思想、执法理念、执法能力和水平、执法方式方法上与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发展要求还不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还有差距。为把交通管理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我们要针对部党委和部领导对交警系统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出的严格要求,认真查找差距和突出问题,研究措施,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迅速掀起执法规范化建设学习实践活动新高潮,努力取得执法规范化建设新成效。

下面笔者就仪容仪表的基本内涵及其要求,一线执勤交警仪容仪表的基本内涵、要求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规范执勤交警的仪容仪表、提高交警执法形象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仪容仪表的基本内涵及其要求

仪容,通常是指人的外观外貌。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的仪容都会引起交往对象的特别关注,并将影响到对方对自己的整体评价。

仪表,是人的外表的总称,是人举止风度的外在体现。它包括人的形体、容貌、健康状况、姿态、举止、服饰、风度、语言等方面。风度,是指举止行为、待人接物时,一个人的德才学识等各方面的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风度是构成仪表的核心要素。

仪容美的含义。首先,是要求仪容自然美。它是指仪容的先天条件好,天生丽质。尽管以相貌取人不合情理,但先天美好的仪容相貌,无疑会令人赏心悦目,感觉愉快;其次,是要求仪容修饰美。它是指依照个人条件,对仪容进行必要的修饰,扬其长,避其短,设计、塑造出美好的个人形象,在人际交往中尽量令自己显得有备而来,自尊自爱;最后,是要求仪容内在美。它是指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准,培养出自己高雅的气质与美好的心灵,使自己秀外慧中,表里如一。仪容美的基本要素是貌美、发美、肌肤美,主要要求整洁干净。每个人的仪容是天生的,长相如何不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是心灵的问题。心灵美比仪容美更重要。

仪容修饰的规则。要做到仪容美,自然要注意修饰仪容。修饰仪容的基本规则是:美观、整洁、卫生、得体。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仪容要干净。要勤洗澡、勤洗脸,脸部、脖颈、手都要干干净净,并经常注意去除眼角、口角及鼻孔的分泌物。要勤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二是仪容应当整洁。即整齐洁净、清爽。要使仪容整洁,重在持之以恒。三是仪容应当卫生。讲究卫生是公民的义务,要注意口腔卫生,指甲要常剪,头发按时理,不得蓬头垢面,体味熏人,这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做好的。四是仪容应当简约。仪容既要修饰,又忌讳标新立异,“一鸣惊人”,简练、朴素最好。五是仪容应当端庄。仪容庄重大方,斯文雅气,不仅会给人以美感,而且易于使自己赢得他人的信任。

仪表修饰的原则。成功的仪表修饰一般应当遵循以下的原则:一是适体原则。要求仪表修饰与个体自身的性别、年龄、容貌、肤色、身材、体型、个性、气质及职业身份等相适宜和相协调。二是t.p.o原则。即时间(time)、地点(place)、场合(occasion)原则。要求仪表修饰因时间、地点、场合的变化而相应变化。使仪表修饰先着眼于人的整体,再考虑各个局部的修饰,促成修饰与人自身的诸多因素之间协调一致,营造出整体风采。四是适度原则。要求仪表修饰无论是修饰程度,还是在饰品数量和修饰技巧上,都应当把握分寸,自然适度。

(一)、执勤民警仪容仪表的基本内涵。执勤民警仪容仪表是人民警察素质、风度、气质和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也是人民警察在执勤执法时特有的行为规范和特殊的纪律作风要求。

1、按照规定配套穿着,不同制式警服不得混穿。警服与便服不得混穿。警服内着非制式服装时,不得外露。

2、按照规定缀钉、佩戴警衔、警号、胸徽、帽徽、领花等标志,系扎制式腰带,不同制式警用标志不得混戴。不得佩戴、系挂与公安民警身份或者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物品。

3、保持警服干净整洁。不得歪戴警帽,不得披衣、敞怀、挽袖、卷裤腿。

4、除工作需要或者其他特殊情形外,应当穿制式皮鞋、胶鞋或者其他黑色皮鞋。非工作需要,不得赤脚穿鞋或者赤脚;男性公安民警鞋跟一般不得高于3厘米,女性公安民警鞋跟一般不得高于4厘米。

5、不得系扎围巾,不得染指甲,不得染彩发、戴首饰。男性公安民警不得留长发、大鬓角、卷发(自然卷除外)、剃光头或者蓄胡须,女性公安民警发辫(盘发)不得过肩。

6、除工作需要或者眼疾外,不得戴有色眼镜。第九条规定:公安民警着装时,应当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精神饱满,姿态良好。第十条规定:公安民警着装时,不得在公共场所以及其他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不得饮酒。第十二条规定:两名以上公安民警着装徒步巡逻执勤或者外出时,应当行列整齐,威严有序。《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五条第二项规定:交通警察查处违法行为时应当使用规范、文明的执法用语。

1、交通警察在道路上执勤执法应当规范行为举止,做到举止端庄、精神饱满。

一是严格执行着装规定,树立民警严谨的执法形象。交警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窗口形象,每个执勤交警就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在着装举止方面,部105号令第55条第一款规定:“交通警察执勤执法时,应当按照规定着装,佩戴人民警察标志,随身携带人民警察证件,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指挥规范”。《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等法律法规规定:交通警察在道路上执勤执法应当规范行为举止,做到举止端庄、精神饱满,做到站姿端正、行姿稳重、敬礼规范、手势标准。一线交通警察要树立文明执法形象,必须按照“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要求,从穿衣戴帽、行为举止、装备佩戴等细节上来规范执勤执法形象。如:按照规定,男民警头发不能超过帽边5厘米,执勤时必须穿着平整干净的制服,佩带执勤包、对讲机,腰间裤带不允许佩带手机、钥匙、饰品等物品。

二是严格使用执法用语,树立民警文明的执法形象。使用规范用语是改进执法形象,解决执法态度问题的良方。在执勤执法用语方面,部105号令第55条第二款规定:“交通警察查处违法行为时应当使用规范、文明的执法用语”。交警部门要做到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必须要求执勤民警按照《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的要求,全面落实规范的执勤执法用语,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去执法,杜绝冷、硬、横的现象,在执勤执法、接受群众求助时做到尊重当事人,使用文明、礼貌、规范的语言,语气庄重、平和。对当事人不理解的,应当耐心解释,不得呵斥、讽刺当事人,通过民警规范的用语和文明的态度,使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警民关系进一步和谐。

三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民警的内在素质。要组织基层民警进行执勤执法用语、指挥手势和警容警姿的训练,使每一个执勤民警熟练掌握和准确运用规范用语,确保一线民警在规范言谈举止、提高执法形象等方面有明显变化。要建立并落实法律学习培训考核制度,在培训的基础上进行考核,以考促学,以考促练。要以新修订的部令和工作规范为重点内容,组织集中培训和在岗学习,使民警对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熟记会用。一线民警要严格按照《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的要求,掌握应知应会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并能准确运用,做到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一口清”。要推广上海经验做法,组织开展创建示范标准岗位活动,通过示范作用,促进民警执法形象的明显提高。

四是严格管理约束,狠抓民警的素质养成。要把一线执勤执法交警的仪容仪表情况作为日常勤务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把检查情况及时进行通报,通过严格的管理、严格的督查,使执勤民警时刻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从而促进良好的警容警姿和行为规范的养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0065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