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新冠疫情影响工作报告的通知篇一
从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who命名2019-ncov。
2、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异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后病情更重。
3、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
4、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会。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关联次序判断,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5、什么是飞沫传播?
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
飞沫的产生:
(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6、什么是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
7、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指14天内曾与病毒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
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学,同机的乘客等。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触者包括病毒感染病人的陪护、乘出租车、乘电梯等。
8、对密切接触者注意事项
所有跟疑似感染病人可能有接触的人(包括医护人员)都应该有14天的健康观察期。观察期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一旦出现任何症状,特别是发热、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短促或腹泻,马上就医!
9、密切接触者监控建议
(1)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要提前通知医院,将前往医院。
(2)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口罩。
(3)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
(4)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进行双手清洁。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5)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都应该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清洁、消毒。
1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仅表现为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11、在临床上怎样识别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同时符合以下2个条件
(1)流行病学史:在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居住区传染病流行情况,是否为聚集性病例中的患者,是否造成他人感染等。武汉市相关市场,特别是农贸市场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2)临床表现:发热;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在观察病例的基础上,采集痰液、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即可作出病原学诊断。
1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措施
1)标准预防措施;
2)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3)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
4)房间通风换气;
5)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热水浸泡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新冠疫情影响工作报告的通知篇二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公司门卫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接触物品后应到卫生间洗手。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公司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应急预案范例,希望大家喜欢。
一、总则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保护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消除因疫情给公司生产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确保公司生产经营顺利开展,根据上级部门、属地管理单位及集团公司工作部署要求,切实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公司实际,加强引导和宣传,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工作目标
1.完善公司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报告网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采取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严防疫情传播和蔓延。
2.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对疑似病例应做到快速处置,切实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严格落实医学观察时限。
三、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董事长、总经理
副组长:副总经理
组员:各部门负责人
疫情处置应急工作由办公室牵头,其他各部门配合。
四、落实日常预防措施
1.上班途中。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私家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必须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2.入楼办公。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公司门卫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接触物品后应到卫生间洗手。
3.入室办公,参加会议。应保持室内环境整洁,注意通风。多人办公应佩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减少集中开会,控制开会时间,多注意密闭空间的消毒,自带水杯;工作区域内不随意走动,减少不必要的串门,以网络办公为主。
4.食堂用餐。为避免人员聚集,食堂改变供餐模式,实行一人一桌、错峰就餐,食堂尽量提供餐盒,餐厅每日例行消毒,餐具用品需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不生食。
5.下班途中。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家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6.公务采购。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
7.公共区域。每日须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的保洁用具要分开存放。
8.公务出行。车辆内部及门把手每日用喷雾进行消毒,车内保持干净且通风。乘车须佩戴口罩,车辆使用后再次进行消毒。
9.后勤人员。食堂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按要求戴好手套;食堂人员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食材,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安保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做好来访人员登记及体温测量,快递做好喷雾消毒。
10.废弃口罩处理。防疫期间,废弃口罩应放入废弃口罩专用垃圾箱,每天由保洁人员对垃圾箱进行喷雾消毒。
五、主要工作流程及应对措施
1.针对公司职工,门卫在员工进入办公楼前进行体温检测及双码核查,当发现员工体温异常时,立即安排员工到当地发热门诊就医,按医嘱进行相关检查,确定是否存在患病可能;当发现员工双码异常时,将异常员工就近隔离在办公大楼门口设置的隔离区内,并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当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时,要迅速将疑似患者转移至公司临时隔离区,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安排员工就医,同时按要求将接触人员进行隔离管控。
2.针对外来人员,不邀请有近14天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和有疫情发生地的人员来公司参加业务指导、洽谈、培训、会议等活动。对低风险地区的外来人员严格执行信息登记及“三查”:查戴口罩、查测体温、查看健康码及行程码(有星号的人员必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进入)。若发现异常,禁止外来人员进入,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按要求采取防控措施。
3.针对施工班组,一是以班组为单位,做好务工人员健康台账,进行每天不少于两次的体温检测,督促人员作业过程中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二是防疫期间充分利用好线上办公软件,尽量采用电话、微信等线上形式交流对接工作,减少人员走动,降低传播风险。三是在建项目严格按政府要求执行项目开、停工,重点关注××在建项目的班组,与项目负责人加强沟通,严格落实测温、查码、消杀等各项防控措施,如班组内人员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公司报备。
六、预防与预警行动
1.办公室要与集团公司、属地管理单位、卫生防疫部门密切联系,随时接收疫情方面的预警预报,协助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做好预防、控制的安排工作。
2.办公室收到疫情预警预报后,及时报告领导小组,并通过电话、微信等各种渠道将疫情信息和工作部署传达至部门,层层下达到每位员工。
3.办公室要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持续加大员工疫苗接种的正向引导,特别是提升在建工地施工人员接种意愿,做到“应接尽接、应接必接”。
4.办公室应确保保障物资采购的合理使用,统一调配防控物资尽量做到随时应急、随时使用。
5.在解除疫情警报前,公司要尽量减少现场集中开会、集中客户接待和服务活动,尽量采用电话、微信、视屏等分散、非现场方式召开各种会议。
新冠疫情影响工作报告的通知篇三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工作报告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科学应对,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安排调度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由书记任第一指挥长,乡长任指挥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指挥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任副指挥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成立十个工作组集中统一开展工作,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制定下发《xx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xx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建立了高效的指挥协调体系、联防联控机制迅速运转。多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对全乡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加压,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严峻形势,全面做好“三防一加强”,要求包保干部、村医、卫生院每天与包保对象至少保持一次联系,加强监测。要求乡纪委加大督查力度,每天与涉湖北尤其是涉汉人员进行沟通,督查包保干部、村医、卫生院等包保责任落实情况。党员干部全员签订疫情防控
承诺书
、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强化责任落实。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
持续全面开展地毯式排查、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排查精准。截止x月x日,全乡共摸排从湖北流入本地人员x人,其中涉及武汉有关人员x人。目前所有人员未发现异常。
通过乡村干部积极宣传和劝导,乡内宗教场所x处全部关闭,乡内x家农家乐暂停营业,所有公众聚餐场所一律关闭;x家喜宴取消或推迟,各村对主动配合支持工作取消喜宴的农户进行了通报表扬,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引导作用;境内娱乐活动全部停止,最大限度减少公众聚集活动。每村根据实际设置卡点和劝返点,严厉禁止走亲访友及聚众聚餐、聚众打牌等娱乐活动。
建立以包村点长+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村民组长+党员、村民代表为责任主体的防控体系。所有涉湖北人员都实行乡干、村干、村医包保,另对每名涉汉人员就近安排了一名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村民组长等作为群防联系人,对涉汉人员进行严格监控,充分发挥群防群控作用。严格落实边界车辆、人员管控,对边界x条主干道实行封路管理,每日安排专人值班。
全乡活禽市场、农家乐餐馆全部关闭。区、乡充分调动所有护林员加强对非法狩猎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进行管控,积极摸排野生动物交易活动的情况,暂未发现此类线索。同时保障市场供应和物价稳定,确保疫情期间社会稳定。
充分利用网络、电子显示屏、短信、微信、qq工作群、发放张贴
倡议书
等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和健康知识宣教,利用应急广播、宣传车循环播放防护知识,在涉湖北人数较多地方有针对性的加强宣传,在村内显著位置张贴公告,公开举报监督电话,对违反防疫工作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 每村设置卡点和劝返点,禁止走亲访友及聚众聚餐、聚众打牌等娱乐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积极组织乡村医生对广大群众,特别是涉汉人员开展专业防护知识培训,全面加强监测防控。乡村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响应,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对各村民小组垃圾进行及时清扫,日产日清。督促村民加强自我管理,做到垃圾定点投放。
三、强化纪律保障。实行最严格的纪律,坚决服从县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严格落实县一级响应、十六条和各项工作指令,确保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确保联防联控机制落实到位。乡村干部24小时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乡纪委每天深入各村、各有关单位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监督检查,并对涉湖北人员进行电话回访,督查各单位及包保责任人工作情况,确保各项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新冠疫情影响工作报告的通知篇四
一、冷链食品集xx易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社区菜市场)、超市、便利店、餐饮、自营电商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具备相应的冷蒸冷冻设施。
二、人员卫生要求
从业人员新冠病毒防控健康管理从业人员的健康是预防新冠病毒污染冷链食品的根本。冷链食品经营者应当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调整和更新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增加新冠病毒防控的管理措施。
(一)建立上岗员工健康登记制度。冷链食品经营者要做好员工(含新进人员和临时参加工作人员)xx日内行程及健康状况登记,建立上岗员工健康卡,掌握员工流动及健康情况。鼓励新员工上岗前自愿接受核酸检测。
(二)员工日常健康监测。冷链食品经营者应当加强人员出入管理和健康监测,建立全体员工健康状况台账和风险接触信息报告制度,设置食品经营区域入口测温点,落实登记、测温、消毒、查验健康码等防控措施,实行“绿码”上岗制。
(三)外来人员登记与管理。尽可能减少外来人员进入经营区域,确需进入的,需询问所在单位、健康状况、接触疫情发生地区人员等情况,通过登记、测温等措施并按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等),方可进入。车辆进出时,门卫值班员、工作人员和司机应当避免不必要的接触。
(四)从业人员卫生要求。健康上岗。上岗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并向经营者报告健康状况信息,主动接受经营者的体温检测,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立即主动报告,并及时就医。做好个人防护。从业人员工作期间正确佩戴口罩、手套和着工作服上岗。工作服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洗,必要时消毒。特殊岗位(生鲜宰杀、分割车间等)的从业人员除工作服外,按防护要求穿戴防水围裙、橡胶手套等。推荐食品从业者佩戴一次性手套,但必须经常更换,且在更换问隙以及未戴手套时洗手。避免防护用品的二次污染,在进行非食品相关活动(如用手打开/关闭门和清空垃圾箱)后,必须更换手套。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不随地吐痰,擤鼻涕时注意卫生。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加强手卫生。在处理货品时,或双手触碰过货架、扶手等公用物体时,要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建立健康异常报告程序。员工一旦发现自身以及共同生活人员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疑似症状,应当及时上报经营者的最高管理者,可视情况采用逐级上报或直报的方式。经营者一旦发现员工出现上述健康异常症状,无论其呈现出的健康状况如何,均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将其及与其密切接触的员工迅速排除在食品工作环境之外。新冠肺炎传播风险高的地区,建议根据当地主管部门防控规定,要求健康员工进行“零”报告。从业人员返岗程序。根据经营区域上岗人员登记和健康档案,及时追踪健康异常、身体不适、疑似或者感染了新冠病毒(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员工的治疗和康复状况,在其康复后科学评定是否符合返岗条件。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症状消退,并且间隔至少xx小时的两次pcr核酸检测均呈阴性的,可解除隔离;针对无法进行检测的情况,在症状消退xx天后,患者可解除隔离返岗。对属于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的从业人员返岗前也应当符合上述控制要求。加强防控知识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引导从业人员掌握新冠肺炎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生鲜宰杀等特殊摊位的食品经营者除工作服外,还需穿戴防水围裙、橡胶手套等。
三、装卸储运过程防控要求
(一)装卸工人卫生要求。除做好个人一般卫生要求外,搬运货物前应当穿戴工作衣帽,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手套等,必要时佩戴护目镜和面屏,避免货物表面频繁接触体表。特别是装卸来自于有疫情发生地区的进口冷链食品时,码头搬运工人等,在搬运货物过程中要全程规范戴好口罩,避免货物紧贴面部、手触摸口鼻,防止接触到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冷冻水产品等。如果搬运过程中发生口罩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二)运输司机卫生要求。除做好从业人员卫生要求外,运输冷链食品的人员(司机和随从人员)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擅自开箱,不能随意打开冷链食品包装直接接触冷链食品。车辆进出时,司机和随从人员应当避免与门卫值班员、工作人员有不必要的接触。
(三)货物源头卫生管理。对于进口冷链食品,进口商或货主应当配合相关部门对食品及其包装进行采样检测。对于外埠食品,经销商应当主动向供应商索取相关食品安全和防疫检测信息。对于本地肉类屠宰、加工、经营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冷链食品的相关质量管理和操作规范,加强环境卫生管理。进口商或货主如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运输、仓储等服务,在货物交付第三方物流公司时,应当主动将相关食品安全和防疫需要的检测信息提供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在冷链物流过程中,物流包装内如需加装支撑物或衬垫,应当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卫生要求。物流包装上应当注明冷链食品储运的温度条件。加强对货物装卸搬运等操作管理,不能使货物直接接触地面,不能随意打开冷链食品包装。应当保障在运输、贮存、分拣等过程中冷链食品的温度始终处于允许波动范围内。做好各交接货环节的时间、温度等信息记录并留存。
(四)车辆的卫生管理。应当确保车辆厢体内部清洁、无毒、无害、无异味、无污染,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具体消毒措施参见《低温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
(五)贮存设施的卫生管理。仓库装卸货区宜配备封闭式月台,并配有与冷藏运输车辆对接的密封装置。加强入库检验,除查验冷链食品的外观、数量外,还应当查验冷链食品的中心温度,加强库内存放管理,冷链食品堆码应当按规定置于托盘或货架上。冷链食品应当按照特性分库或分库位码放,对温湿度要求差异大、容易交叉污染的冷链食品不应混放。应当定期检测库内的温度和湿度,库内温度和湿度应当满足冷链食品的贮存要求并保持稳定。定期对仓库内部环境、货架、作业工具等进行清洁消毒。
四、保持安全距离
合理控制进入冷链食品销售区域的顾客数量,避免聚集和拥挤,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至少保持x米以上,密闭空间还应当适度增加。可使用地面标记引导和管理顾客有序排队等措施,便于顾客保持距离,特别是在拥挤的区域,例如服务台和收银台。
四、清洁和消毒
(一)冷链食品销售经营区域从业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卫生操作,勤用洗手液洗手消香以保持个人手部的清洁卫生。
(二)对人手频繁接触的各种表面、把手(如门把手、冷藏设备把手、盛放器具把手、推车把手等)、按钮(如计算器,电子称量器具按钮等)等及时清洁并消毒。每天经营完毕后,应当对经营区域进行全面消毒。
(三)方便顾客洗手消毒。应当确保店内洗手设施运行正常,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五、警示告知
(一)在入口处设置标志,要求顾客在健康异常、身体不适或有新冠病毒疑似症状时不得入店。
(二)定期在冷链食品零售区域(商店、卖场、超市)广播或张贴告示,提醒顾客注意保持距离,并注意及时清洁双手。消费者自带购物袋的,建议盛装冷链食品后应当注意清洗后再使用。
六、相关区域的应急处置措施
冷链食品经营者应当制定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方案,用以及时处置和报告疫情情况,有效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播。
(一)出现健康状况异常人员的应急处置冷链食品经营相关区域一旦发现病例或疑似新冠肺炎的异常状况人员,必须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防控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疫点消毒等工作,并对该人员作业和出现的区域及其加工的冷链食品进行采样和核酸检测。如有空调通风系统,则同时对其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根据疫情严重程度,暂时关闭工作区域,待疫情得到控制后再恢复生产。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切断传播途径、隔离密切接触者等措施,同时按规定处置污染物。
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防控明白纸
境采取应急处置。对相关物品临时封存、无害化处理,对工作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对可能接触人员及时开展核酸检测和健康筛查等措施。物品在未处理前,应当保持冰箱、冰柜、冷库等冷冻冷藏设备正常运行,以防止物品腐败变质及可能的污染物扩散。相关物品处理时避免运输过程溢洒或泄露。参与相关物品清运工作的人员应当做好个人防护。
对于核酸阳性产品,应当按照当地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处置。
七、其他防护措施
在收银台和柜台设置玻璃屏薄,鼓励使用非接触式支付,以减少接触。应当考虑不在自助柜台公开展示或出售未包装的冷链食品。
新冠疫情影响工作报告的通知篇五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政府领导向未能及时妥善安置的重症病人代表进行当面道歉,同时严肃处理了处置失当的相关负责人,给予相关街道负责人免职、党内警告处分、诫勉谈话处理。战“疫”当前,出现严重失职失责,究其原因,是在防控期间忘却了为民初心,成了“空心”干部。
疫情防控就是争分夺秒的战场,战“疫”前线失职失责的“空心”干部,必将受到严肃问责。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牢记为民初心,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真正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牢记为民使命,疫情防控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当前,疫情防控进入胶着状态,党员干部要牢记为民初心,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在重点管控和群众性防控等方面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疫情防控工作,做人民群众认可接纳的战疫先锋。党员干部不仅要关心关切重点隔离人群,也要秉持一颗爱民为民之心,把广大群众的防控工作放在首位,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广大群众疫情防控提供人性化服务。
坚持群众立场,疫情防控要始终强化疫情防控的服务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化服务意识就是要拿出“先人后己”的态度真心服务群众,彰显公仆本色。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处于胶着状态,复产复工等各项工作陆续上马,群众的意见和需求也随着假期的结束直线上升,党员干部要在疫情防控方面把强化服务意识作为对自己的基本要求,进一步畅通党群沟通渠道,把在疫情防控期间群众需要什么,诉求什么作为服务的目标和任务。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不懈的在疫情防控方面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做实事。
强化战时状态,疫情防控要深入强化疫情防控的责任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意识是疫情防控的生命线,我们要把责任意识切实压在肩上。在这次疫情“大考”面前,冲锋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和三军将士们,用实际行动交上了令人民满意的答卷,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英雄和楷模,他们的努力必将被历史铭记。但我们也看到,有个别干部在战“疫”面前,忘记初心、推诿扯皮、渎职失责,无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这样的人,必须要严格按照军法处置,以肃清不正之风,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危难时刻方现英雄本色,关键时期彰显干部担当。战“疫”当前,要吹响集结号,对“空心”干部要严肃追责问责,并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党员干部应筑牢为民初心,在疫情防控的同时踏实为民服务。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289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