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9 19:57:04
银行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时间:2023-08-29 19:57:04     小编:念青松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银行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篇一

“三农”工作,在中央会议上、在调研考察中,他多次就“三农”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此次集体学习前两个月,就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

定战略、明思路、论办法,主席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重要讲话,为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乡村振兴,是关乎中国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国家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下的一项伟大工程,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下,正逐步成为现实,一步一步的向着目标迈进。

振兴乡村,聚焦三农,需要解决面对的问题很多,这时候就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从上抓起,严格落实《乡村振新战略规划(20xx—20xx)年》的行动纲领。实施乡村振新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最突出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显著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呼唤,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持。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说,就是要切实“三农”作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应认识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在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同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样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乡村振兴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遵循国家策略,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是十分关键的,要想让农民提高收入,一方面是加强农业的帮扶和现代化农业作业的发展,让乡村的土特产有销路,打开市场。另一方面是可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经济收入。在发展的同时,同样要贯彻国家的政策要求,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

国家重视农民,特设了农民丰收节,由此可以看出,国家重视农民的辛勤劳作,同时也为了农民的丰收带来了许多好的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同时也要保留绿水青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在此同时,农村也要大力引进发展需要的人才,引入资金,大力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化的特色农产品。同时在互联网的助推下,开拓网络市场,将市场扩大化。

要以科学、全面、实用、精准为原则,大力发展乡村事业,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务,落实好乡村振兴的计划,未全面实现小康生活努力,为了让乡村城镇共同发展努力。

银行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篇二

湖州市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美丽乡村建设发源地,是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当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正式实施后,湖州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在从“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结出丰硕的成果。此外,还有一点让感触很深,就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精细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化、比较优势发挥的最大化、服务群众的细微化,体现在方方面面。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纪法律范围内主动破除制约乡村发展的条条框框,为创新松绑、为发展撑腰。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方位反思以前在农村农业工作方面的不足和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探讨乡村振兴瓶颈的举措,把讨论活动变成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用讨论的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为乡村振兴想办法,不为不作为找理由的浓厚氛围,树立为干事者担当,为作为者负责的正确导向。

二是政策上要吃透。结合现场教学所去村庄,感悟最深的就是湖州人把政策用足用活了。这恰恰是我们工作的一大短板,我们的习惯做法是用政策限制,不是用政策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执行者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政策研究的力度,提高解读政策的能力,创造性地提出贯彻落实政策的细则或举措,让政策更接地气,更服水土,而不是机械教条式的执行政策,更不能把政策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和依据,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政策变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

三是资源上要激活。这里所说资源指政策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首先政策资源。五四村、鲁家村、向阳村等已经全部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全部流转,股权化既保证了农民的土地收益,又弱化了农民个体实际地块的界限,最大限度地降低用地成本,化解了土地纠纷,很好地处理了农村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极大地释放和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规模化、集约经营。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政策,我们还未用足用活。其次社会资源。乡村振兴不是一部门的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整合使用政府资源、统筹调动社会民间力量,引导企业资本参与。参观的乡村,村级都设有统一战线工作组,统筹调动乡贤、名人等力量助力乡村治理,这个做法真的不错,值得借鉴。第三文化资源。一是湖州的所有村都有文化礼堂,都有讲习所,都有文化长廊,都有农风家训,都有村史馆,都有农家书屋,都有老年公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深入人心,文化育人、文化兴村、耕读传家的氛围很浓。二是村级党组织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眼光和远见着实让我们佩服,可以说照此下去,下一轮的发展引领者仍然是湖州。三是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也要做到极致。这次学习还有一个感受就是湖州的博物馆很多,湖笔博物馆、桑基鱼塘博物馆、荻港村名人博物馆等等。国级传统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等都做到了极致。我们的传统古村落、非遗等资源相当一部分在沉睡,未能发挥文化资源在促进经济、教化乡邻、抚育文明风尚中应有的作用。

银行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篇三

(一)县域贷款提质增效。xx月末,县域贷款增速9.33%,高于分行0.7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保持“双降”。县域行增量、存量贷存比分别达340%、100.4%。涉农贷款增量55亿元,实现持续增长。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32%,高于分行23.6个百分点。

(二)巩固成果同业第一。精准扶贫贷款增速17%,余额居全市商业银行第一。脱贫人口小额贷款累计发放44亿元、余额16。2亿元,发放额和余额居全市同业第一。“惠农e贷”提前实现百亿既定目标。

(三)产品服务争做首创。中国农业银行、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推出的“富民贷”首笔在xx农行落地;中国农业银行、全国工商联联合创新的“联企兴村贷”金融服务模式率先在xx农行落地;率先运用卫星遥感技术为农户发放贷款。创新发放全市首笔肉牛活体抵押贷、奶牛活体抵押贷、“惠农e贷·xx质押贷”,率先推出生猪产业“保险+期货”贷款产品。

(四)品牌形象持续提升。xx支行作为全国县域唯一商业银行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个集体、3名个人荣获xx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全市金融机构中获奖最多(占比50%),涌现出“农行功勋员工”傅小康等先进典型。扶贫小额信贷入编国家扶贫办和银保监会典型案例。在xx成功承办中央金融单位定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会,《金融时报》头版头条和央视专题报道。

(一)做好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工作机制、政银合作、政策规划、帮扶责任四个方面做好有效衔接,推动全面转向乡村振兴。

1、创新工作机制。针对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乡镇及所在区县,创新建立“三级”挂点联系机制,落实“五个一”帮扶工作,是全市唯一一家选派帮扶干部全覆盖的单位。

2、推进政银合作。推动总行与市委市政府深化战略合作,已与市农委、市发改委、市文旅委、市商务委、市工商联等市级部门及xx、xx、xx、xx等17个区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逐步推进与38个涉农区县达成战略合作,搭建起“三级”互动合作平台。

3、做好政策规划。出台5个特色服务方案、3个考核方案和“全行+示范区+重点乡镇”3张重点工作清单。针对乡村振兴和县域业务,制定40条支持政策。针对重点区县和领域,制定信贷规模、经济资本、财务资源、优先办结等专项政策。

4、落实帮扶责任。全行直接购买和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948万元,提前完成总行全年计划155%。用好30万元捐赠资金,重点用于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帮扶项目。推进山东、xx东西部行协作,实现信贷合作项目1个。

(二)聚焦“三大行动”,提升乡村振兴精准服务。重点推进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三大营销行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1、服务粮食安全。创新生猪活体抵押、肉牛活体抵押、生猪产业“保险+期货”贷款、生猪e贷等特色产品,联合市农业农村委、6家重点种业企业召开专题调研会,探索创新种业企业品种权质押产品。生猪、粮食等农产品稳产保供贷款余额67亿元、增量3。2亿元,三农产业链客户实现3户新突破。

2、服务乡村产业。抢先同业成为“x东南文旅产业联盟”投融资专委会牵头单位,创新开展金融支持xx小面专项营销活动。与市工商联等六部门共同制定“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方案,联合举办启动大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联企兴村贷”率先在渝落地。乡村产业贷款余额184亿元,增速7%。支持县域旅游项目62个,贷款余额122亿元,增量23亿元,稳居全市金融机构第一。

3、服务乡村建设。与市发改委合作支持xx9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与生态环境局和xx联合产权交易所合作发展绿色信贷抵质押担保、债券融资业务,与市乡村振兴投融资协会共同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乡村建设贷款余额416亿元,增量36亿元、增速9。6%;绿色信贷日均余额增幅57%,发行绿色债券(含碳中和债)3期、31亿元。

(三)发挥三级联动,推进产品服务创新。用好总行好产品、好模式,推出分行新产品、新模式,鼓励支行大胆创新,总分支合力做好创新服务。

1、率先落地总行产品模式。向总行成功争取将定点帮扶县xx纳入“富民贷”试点行,推动全国首笔落地辖内2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xx县,力争将试点范围扩大到14个脱贫县。成功运用卫星遥感技术为农户发放贷款,成为全国第二期卫星遥感项目唯一试点行。筛选锁定目标客户,实现“联企兴村贷”率先在渝落地。

2、领先同业推进分行创新。领先同业创新开展活体抵押贷款业务,推出“银行+政府风险补偿”“银行+保险”等增信模式,与市农业农村委、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合作推出生猪产业“保险+期货”贷款产品,发放全市首笔肉牛、奶牛活体抵押贷款,累计办理活体抵押贷款36笔、金额1.9亿元。

3、上下联动指导支行创新。指导xx支行创新“乡村振兴e贷”线上产品,推出“惠农e贷·非遗贷”、“卫星遥感·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产品模式;指导xx支行创新“生猪e贷”产品;指导xx支行发放集体联合社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指导xx支行创新发放“惠农e贷·xx质押贷”,把授信额度从30万提升至200万,为xx经营商户经营资金周转提供融资便利。

(四)抓好“两大重点”,强化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重点推进“三资”平台、“惠农e贷”,构建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大农村信用体系。

1、细分市场推进“惠农e贷”。创新探索八种批量获客模式,打造推进表、联络人、微信群、服务点、重要客户“五个一”打法,开展专项培训和储备营销活动,四类乡镇全覆盖刷墙造势,以“低、快、活、高、惠”五字特点塑造同业竞争优势。

2、多措并举推广“三资”平台。编制全行营销手册,制作政府金融服务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减免村级账户和村集体账户服务费用。已在10个区县启动“三资”管理平台建设,其中,3个区县实现系统上线,2个区县签订合作协议,5个区县正在洽谈合作方案。

(五)落实“五项帮扶”,构建“五个振兴”定点帮扶模式。分行党委明确了xx支行三大目标定位、五个有效衔接、五个重点方向“355”工作思路,高质量完成“规定动作”,创造性探索“自选动作”,持续深化“五个振兴”系统化定点帮扶模式。

1、产业帮扶助力产业振兴。今年累计投入和引进无偿帮扶资金2265万元,实施29个帮扶项目,累计投入产业信贷资金4。7亿元,助推xx成功申报x东南第一个市级高新区。创设乡村振兴、电商、“三变”改革等产业基金,帮助引进企业2家、资金506万元。连续四年独家赞助xx县举办“农行杯”青年电商农产品销售大赛,动员采购xx县农产品296万元,提前完成全年计划228%。

2、智志双扶助力人才振兴。总分支三级联动向xx县选派挂职干部、驻乡工作队队员、驻村第一书记等5名帮扶干部。组织开展非遗、技术、干部、高级四类培训,已培训全县乡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专业技术人才5442人。与xx大学合作建设乡村振兴xx远程教学站。

3、人文帮扶助力文化振兴。支持非遗文化传承,以“培训+工坊+展销+体验”模式,帮助建设巾帼土家织锦就业工坊。支持乡村小学提档升级,对5所乡村小学实施班班通信息化建设,创新设立“家园文化走进校园”教育帮扶活动基地。

4、项目帮扶助力生态振兴。发放3。93亿元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建设。倾斜帮扶资金支持清溪场镇产业路硬化工程建设。创设“厕所革命”基金,助推xx人居环境改善;创设医疗救助基金,助力解决因病返贫致贫问题。

5、党建帮扶助力组织振兴。支持总行党建结对帮扶xx居委会,完善党群阵地和帮扶困难群体。协调xx支行引进16万元无偿帮扶资金,建设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支持总行驻村第一书记牵头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控股公司。累计向3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三变”改革基金280万元。

全面贯彻落实总行党委服务“三农”工作部署,咬定目标、狠抓落实,不断巩固和提升县域领军银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地位。

(一)落实好专项行动方案。重点围绕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三大领域,分体系建立重点项目和客户清单,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持续推进落实总行与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xx市委市政府战略合作协议,争取在种业企业品种权质押、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等重点产品服务上再做首创。

(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尽快出台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专项政策,持续抓好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4个脱贫县信贷稳定投放,对贷款增长较慢的城口、开州等行,加大督导和指导,提前做好续贷和项目储备,确保实现正增长。

(三)提升农户贷款发展质效。稳步实现“富民贷”、卫星遥感技术试点推广。保持住“惠农e贷”增长态势,用好八大批量建档模式,不断巩固提升“惠农e贷”品牌效应。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后续管理,确保农户资产业务质量稳定和可持续性。

(四)全力打造数字乡村服务优势。在县域智慧政务、“三资”管理、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特色产业、智慧生活等7类领域,加大场景创新推广,打造数字乡村服务生态。持续推进“惠农通”服务点升级改造,稳步实施推荐积分管理试点,将服务点打造成服务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

(五)坚决落实定点帮扶工作。层层压实帮扶责任,高质量完成总行各项任务计划,确保年末xx支行贷款增速高于总行平均增速。联动推进无偿帮扶资金支持的29个项目落地见效。

银行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篇四

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部署20xx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对扎实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20xx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在这重要的一年,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继续稳住农业基本盘,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20xx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由谋篇布局进入具体施工阶段。要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开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着力促进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巩固脱贫稳势头提后劲、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立足自身抓好农业,依靠自身端牢饭碗,才能更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第一层次是抓好粮食播种面积,推进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进而稳定粮食年度产量;第二层次是下力气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提高大豆和油料自给率;第三层次是稳定生猪长效性支持政策,保障“菜篮子”产品价格稳定。这三大层次的落实均离不开压实地方责任,要开展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坚决杜绝大规模返贫现象发生是过渡期“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20xx年,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然而,脱贫地区发展基础仍比较薄弱,脱贫产业需要接续培育,脱贫人口需要持续帮扶。今后要在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重点是壮大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和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让脱贫群众从中获得更多收入,共同走上致富道路。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是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夯实现代农业的基础,筑牢种子、耕地、农机支撑。种子方面,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耕地方面,加强耕地质量提升和种植结构管控,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农机方面,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同时,聚焦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做优乡村特色产业。念好特色经,写好融合诀,建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产业平台。

乡村振兴是个系统工程。今年还要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加强改进乡村治理,系统谋划农村改革。乡村建设方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改善通村组路、农村供水、乡村物流等基础设施。乡村治理方面,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努力解决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问题。农村改革方面,稳慎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发展以生产托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唯有汇聚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合力,乡村才能聚要素、添人气、增活力,广大农民生活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们才能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

银行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篇五

xxx在江西考察时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要切实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我国都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政策,新时期我们实现了总体小康,但是要实现全面小康,就一定好抓好乡村发展,要充分认识关键在少数这一重要观点和论述,抓好乡村振兴工作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要借助“五条腿”齐发力才能顺利抵达全面小康的幸福“人民公社”。

乡村振兴,核心要抓产业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固本强基”在结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前提下,既要搞好平原地区的大机器生产作业,也要发挥“丘上林业,丘间塘,花田瓜谷果鱼粮”的丘陵地区农业发展,要深度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让农业产业走上产业发展之路,走“规模化、机械化、融合化、集体化、常规化、网络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让群众在大发展中凭土地和劳动力享受农产品的红利,提高群众的积极性;适时建设一批高标准、成规模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引领农村产业发展,在农业生产中,打造汇聚生产、加工、服务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综合体,逐步建立农产品的“直销”路径,让群众既掌握生产环节也掌控销售环节,同时还明白市场需求环节,从而开展符合社会需求的农业生产活动。

乡村振兴,关键要抓人才振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鼓励大批具有农技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投入基层、奉献基层,为农村一线发展注入专业技术血液;采取“授人以渔”的模式,利用夜间、午间农民空闲时间组织专家教授到农村开展巡回培训教学,着重以理论培训、现场教学、问题简答等方式丰富教学课程,全力破解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尤其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讲解,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农民掌握种植技巧、领会发展思路、开阔行业眼见,大力培育新型化职业农民。

乡村振兴,重点要抓文化振兴。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要站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展现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要善于挖掘农村最本质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家风家训等民俗民风,要提高乡村文化个体的综合素质,着力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让乡村意识形态引领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基层文化发展;乡村文化发展起来了,就能实现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让第二产业有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让农村更有看头、更有想头、更有奔头。

乡村振兴,基础要抓生态振兴。随着现代农村发展,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与城市的差别也在缩小,农村废弃物随处投放、垃圾不能及时清运和进行无害化处理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长期以来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这是农村的先天优势。实现乡村振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认识,不断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要在农村采取建立畜粪尿、生活垃圾、危害性垃圾分类处理的垃圾桶,对垃圾进行科学无害化处理,要把农村最美好的生态环境优势保存好、利用好、规划好、发展好,要在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河中,把宜人、宜居、宜旅游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护好。

乡村振兴,根本要抓组织振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始终是党最关心、最关切的问题。乡村振兴发展还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员干部工作能力行不行,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的好与坏。乡村振兴进程中,基层党组织必须突出问题导向,着力破除积弊、夯实基层基础,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工作方式,带领群众积极投身到农村产业发展进程中去,让农村发展有带头人、有目标、有方向、有成效。

银行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篇六

没有农民的共同富裕,就没有乡村的真正振兴。我们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如桃花江的东部片区,曾经是全国竹凉席的加工销售集散地,有大小十多个花卉苗木场,小水果产业也一度兴盛起来。所以我们要利用这一产业优势,挖掘潜力,规范引领,锦上添花,将这一片区打造成全县的样板区。

要加大秀美村庄的建设力度,利用空坪隙地,打造微景观,一棵古树就是一座小公园,一片草地就是一处小花园,要大力栽种名贵本土树种,绿化房前屋后,既美化庭院和村庄,也可增加农民收入。

要大力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靠身边的人和事引领,只有身边的典型才有说服力、影响力,才能真正引领示范。乡村两级的干部要会写、会总结,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要对先进给予评比奖励,对不文明行为给予曝光和谴责。比如,村上的烟花爆竹禁放起到了效果,要巩固提升,对大操大办还要制止引导。

村上的工作能否正常开展,村干部有没有威信,在于村集体经济的强大造血功能,桃江的村集体经济薄弱的主要原因是村没有集体资产,所以要出台政策,通过流转、租赁等方式掌握土地、山林等生产要素,通过项目入股等方式使村集体资产增值,增加村集体收入。

银行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篇七

湖州市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美丽乡村建设发源地,是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当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正式实施后,湖州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在从“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结出丰硕的成果。此外,还有一点让感触很深,就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精细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化、比较优势发挥的最大化、服务群众的细微化,体现在方方面面。

。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纪法律范围内主动破除制约乡村发展的条条框框,为创新松绑、为发展撑腰。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方位反思以前在农村农业工作方面的不足和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探讨乡村振兴瓶颈的举措,把讨论活动变成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用讨论的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为乡村振兴想办法,不为不作为找理由的浓厚氛围,树立为干事者担当,为作为者负责的正确导向。

结合现场教学所去村庄,感悟最深的就是湖州人把政策用足用活了。这恰恰是我们工作的一大短板,我们的习惯做法是用政策限制,不是用政策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执行者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政策研究的力度,提高解读政策的能力,创造性地提出贯彻落实政策的细则或举措,让政策更接地气,更服水土,而不是机械教条式的执行政策,更不能把政策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和依据,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政策变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

这里所说资源指政策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

首先政策资源。五四村、鲁家村、向阳村等已经全部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全部流转,股权化既保证了农民的土地收益,又弱化了农民个体实际地块的界限,最大限度地降低用地成本,化解了土地纠纷,很好地处理了农村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极大地释放和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规模化、集约经营。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政策,我们还未用足用活。

其次社会资源。乡村振兴不是一部门的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整合使用政府资源、统筹调动社会民间力量,引导企业资本参与。参观的乡村,村级都设有统一战线工作组,统筹调动乡贤、名人等力量助力乡村治理,这个做法真的不错,值得借鉴。

第三文化资源。

一是湖州的所有村都有文化礼堂,都有讲习所,都有文化长廊,都有农风家训,都有村史馆,都有农家书屋,都有老年公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深入人心,文化育人、文化兴村、耕读传家的氛围很浓。

二是村级党组织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眼光和远见着实让我们佩服,可以说照此下去,下一轮的发展引领者仍然是湖州。

三是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也要做到极致。这次学习还有一个感受就是湖州的博物馆很多,湖笔博物馆、桑基鱼塘博物馆、荻港村名人博物馆等等。国级传统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等都做到了极致。我们的传统古村落、非遗等资源相当一部分在沉睡,未能发挥文化资源在促进经济、教化乡邻、抚育文明风尚中应有的作用。

银行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篇八

20xx年10月12日至21日,我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乡村振兴域外专题培训班,培训形式非常好,主要以授课、现场教学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既有新思想的学习,又有红色教育的传承。培训让我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使自己在政治理论、党性修养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知识得到了提升。走进每一个考察点,都能感受到组织强、党建好、产业兴、群众富所带来的美丽乡村振兴之美。

(一)抓实党建促引领。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使基层组织强起来,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例如,义勒力特嘎查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党小组会议、建立微信及网格群等方式,深入实施“党建+”系统工程,牢固树立融合党建理念,引领带动各领域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互促协调发展。

(二)抓实服务促治理。以党建为引领,网格治理为手段,信息化为支撑的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健全完善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配强网格员力量,将党小组建在网格上,不断提升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组织力、行动力和号召力。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例如:乌兰浩特市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以信息化为支撑,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长发村通过党群服务中心开展道德讲堂;义勒力特嘎查通过党群服务中心以“文明嘎查”创建为载体,广泛普及道德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弘扬社会新风,提升文明水平,营造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抓实产业促振兴。乡村要振兴,农民要致富,产业是核心。兴安盟有很好的地域资源优势,最为可贵的是三产融合发展的好,每个村级组织都是实体,而且都有殷实的集体经济积累,都有健全的功能,带领群众致富。例如:三合村以特色产业发展为基础,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种植经营模式,生产“绿色有机”品牌大米,发展民俗特产旅游,促进农业融合发展;义勒力特嘎查按照“农业+旅游”的思想,大力推进农家乐、采摘体验、开心农场等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通过此次域外培训,大路镇要借经验,结实际,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党建+”模式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我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一)“党建+服务”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1、重点培养强能力。积极创新学习教育方式,组织内容科学,形式多样的党员干部培训活动,强化党员干部意识,更新业务知识,创新活动载体,依托各种培训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网络学习e支部等平台互动共学等多种形式,丰富党员干部学习内容,使党员干部具有服务群众的本领能力。

2、抓意识,强服务。依托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秉承“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理念,通过党员服务队、网格员入户宣传,把党的决定、政策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宣传到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确保村级“两委”班子干部担当作为,搭建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二)“党建+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把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开展文艺演出,举办农民运动会,丰富载体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巾帼美家超市”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村规民约,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树立良好家风民风,将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软实力。

(三)“党建+产业”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进一步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组织引领作用,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形成支部引领、专业运作、农户参与的格局,采取政策引领和党员带头致富、大户带动等模式,实行一村一品,盘活村集体资产,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等措施,主要依托项目建设加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领农户形成产业集群抱团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总之,我镇将以党建引领抓产业、抓品牌、抓项目、抓融合,推动大路镇乡村振兴工作快速发展,实现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农业更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27600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