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远方演讲稿语和结束语(大全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9 18:00:34
诗与远方演讲稿语和结束语(大全6篇)
时间:2023-08-29 18:00:34     小编:GZ才子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会议上发表讲话的文稿。演讲稿是进行宣传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演讲的作用是表达个人的主张与见解,介绍一些学习、工作中的情况、经验,以便互相交流思想和感情。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演讲稿,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模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与远方演讲稿语和结束语篇一

远方可能是山的那边,可能是天之涯海之角,亦或是n年前的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遥望童年,如同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远方的故乡。

由于种种缘故,我找到了我童年时的钢琴启蒙老师继续学习钢琴。我是一个慢热的人,虽然已经跟老师上了两节课,依然还是很拘谨。下课后,老师送我到电梯口,等电梯时感慨的对我说:“真的是跟小时候不大一样了,以前你可活泼了,现在一看就是长大了,拘谨了很多。你小时候总是时不时把我们逗笑了,连自己都还不知道。”我笑了笑,电梯恰巧来了,匆忙跟老师道了声“再见”便进了电梯。电梯还是童年时的那个老旧样子,但我已经完全不记得自己小时候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只是从老师父母还有妹妹的嘴里感受到,在他们的眼中,小时候的自己比现在的自己要讨喜并且优秀得多。

我要的是什么,我好像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一直记得n年前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的父亲拉着我铺开几张泛着淡黄的草纸,润笔,然后在上面写上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那是我的名字。他问我:“你知道你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吗?”我心不在焉的拿着毛笔,边画着老鼠边摇头,老爸在我画的老鼠旁边用楷书一笔一划的写下了一个“咏”字,边写边说道:“‘咏’自然是希望你能说会道,不轻易怯场,拆开后是个‘永’字,关于永字八法,王羲之曾说能写好这个‘永’字就能写好所有字,‘馨’不只是希望你过的温馨,更是希望你能做个品德高尚的人。”语毕,他在我手上画了只手表,我也不甘示弱的在他手上画了半只老鼠脑袋。

好吧,除了过得还算温馨,对着熟人话比较多以外,父亲的希望我真是一条也没做到。但是我为什么会去学钢琴?因为小时候的我看到钢琴家演奏莫扎特的《音乐瞬间》的那种轻松愉悦激起了我想学钢琴的冲动。那为什么现在会把钢琴当成我的任务压力?因为我的出发点不再是弹好一首曲子愉悦身心了,而是想着如何应付考试,如何利用钢琴当成我未来谋求工作的跳板。可能该改正自己的心态了,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我觉得可能我想要的很多,小时候的我对于我来说是远方,但那已经是真真实实永永远远的远方了,已经不是我能到达的了。但是,我还有更多个远方,是可以踩在脚下成为“当下”的远方。如果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当我跑到一半感到力不从心时,就算在起点时我的状态再好,我也不会回过头去与终点背道而驰。如果不朝着远方前进,远方或将永远成为远方。

莫扎特是音乐神童,从小就经常去宫廷里表演,每天好吃的伺候着,也并不缺什么名利,所以他的曲子大多较为轻松阳光;而贝多芬被称为“乐圣”,身高不高,脸上有麻子,父亲对他苛刻的近乎暴力,贝多芬的曲子比较偏革命性,但他依然无法被取代,也依然优秀。我知道我也不可能一直只弹一种风格的曲子,不可能永远只是莫扎特或贝多芬,我应该试着弹弹别的了。

诗与远方演讲稿语和结束语篇二

我不愿沉湎于过去,远方对于我来说是未知,是希望,是迷雾中摇曳的灯火,那是我未曾到达的远方,那是我终究会到达的远方。因为,梦在远方,心在路上。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那个孤独的背影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在所有人匪夷所思的目光中他孑然一身来到千里之外的瓦尔登湖。在这里他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远没有大都市酒池肉林,灯红酒绿的繁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疯子,没有人能够忍受这种千篇一律的孤独。可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梭罗的生活每天都很充实,瓦尔登湖周围的每一个生灵都是他最忠实的朋友,他在湖边静坐瞑思,想人生,想孤独,想他对于造物主造出的一切持有的所有看法。他不孤独,、他很快乐。就如同他后来所著的《瓦尔登湖》一样,认可他的人很少,可他不曾后悔,大千世界,总有一个人的灵魂能与他产生共鸣。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对于那个远方,他早已心有所属。“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是怎么样的艰难险阻让这个像风一样自由的男子吹嘘感慨。又是怎样的痛苦挣扎让他吟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伤感茫然。面对“冰塞川”,“雪满山”,是望而退却,还是忍受痛苦毅然前行。这位像风一样自由,像太阳一样热烈的男子最终“驾长风”,“破万里浪”,向着他那迷雾重重却又迷人的远方继续前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从容豁达的洒脱让他在每时每刻都能够做好直面困难的准备,让那颗向着远方的心开出一朵花,永不凋零。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艾青说,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在经过几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疛,居里夫人终于终止了她的化学实验,她发现了镭元素。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从她选择了这条艰难无比的.道路起,她就做好了长途跋涉的准备。那是一位普通人对远方的渴望,那是一位科学家对求知的狂热。这是人生之第三境界,她做到了,她为人类发展史做出重大的贡献,这是她所到达的远方,是她的心之所向。暗透了,才能看得见星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偶尔缅怀过往,从不沉溺悲伤。不拖累自己的路,不打扰他人的心。在前往远方的路上,遇到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以秒计算的,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某一个方面不满意就灰心丧气。我们的路还很长,耐心一些,请慢慢走。

这是我未曾到达的地方,这是我终究会到达的远方。而梦在远方,心在路上。

诗与远方演讲稿语和结束语篇三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十班的姜宇乾,非常高兴今天能在这里作国旗下讲话,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诗与远方》。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是高晓松身处困境写下的感受,而对于我们,我们即使享受着眼前的生活,自由,仍然值得去远方走一走,而五月出访则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我也终于再一次踏上了德国的土地。抵达地球的远方和触及心灵的远方是我这次游学的最大收获。

相比上一次酷热难耐的天气,这一次则显得轻松愉快。早在出发的前两周,我便和我的小伙伴取得了联系,她是一个乐观,外向的女生,我们的交流也很愉快,这让我对即将到来的出访更加期待。4月24日,我们踏上了德国的土地,赶往友好学校,在那里我们第一次见到了我们的伙伴,伴着我们不太流利也不太标准的德语,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路聊回了家。她的父母也盛情招待了我,不仅特地烤了水果蛋糕,还带我游览了他们所在的小镇。那里抬头便是碧蓝的天空和紧挨着地面的大片白云,也难怪每个人脸上都充满微笑,一路走着,路上的人都纷纷和我打招呼,坐在婴儿车里的.小朋友朝我开心的挥手,骑着自行车的骑手朝我比出胜利的手势,漫步的老人朝我亲切的问候:gutentag。顿时,幸福感洋溢在每一寸肌肤上。一周的住家让我感受到德国人自由而又严谨的生活,自由是因为他们的时间多,地方小,空气好,设施好,他们才能过着沐浴在阳光中喝咖啡吃甜点的日常生活;严谨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要求高,对时间的把控准,对礼仪的意识强。这些似乎都在我背后不断重复着:这才是我身心向往生活的地方。

游学的第一个星期以在校学为主,我们跟随小伙伴们去了他们学校,参与了他们的课堂,他们的课堂和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多样化,或者说是一种实践体验。在急救课上老师讲到一半会让我们来扮演伤者,模拟急救的过程;在生物课上老师会拿来标本,让我们自己观察,交流,总结;在艺术课上老师会抛给我们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让我们自由发挥……这些都是培养创造力的地方,创造力不仅是他们的重心,更是他们的优势。我们也应当培养起自己的创造力,才有真正可以与他们竞争的地方。

第二周的学则在路上。一路上,看得见的是德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人文,看不见的是凝固在建筑中的历史。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建筑还是凝固的艺术,凝固的诗。伟大的德国文学家歌德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和诗都是情感的表达,艺术的倾泻,遍布德国的古典建筑,皇宫,花园,街头艺人,都是远方的艺术,远方的诗。再现代的城市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印记,那是那座城市的根,很庆幸,德国的城市都还是有故事的城市,而我们呢?我不禁陷入了遗憾。我们去的每一个城市,都能让我们的身心在街道间跨越时空,回到过去,一转眼又醒来,这样的奇妙感觉更让我爱上了德国。

出访确实可以给人很深的感受,至少对我来说已经坚定了我要在德国留学的信心,虽然和学校一起出去的机会已经不多了,但是我们空下来的时候确实应该多出去看看,只要是远方,一定还有你没读过的陌生而奇妙的诗。

谢谢大家!

诗与远方演讲稿语和结束语篇四

远方,那么遥远的地方,或许是人们所向往的。也是风筝最想去的地方。

那天,我在房间里画着画,桌上满是橡皮屑,已经过去十分钟了,连个型都没还没有打好。我烦躁的把笔丢在一边,把纸揉成一团丢在了一旁的垃圾桶里。

这时,爸爸走了进来。拍着我的肩,对我说:“画不好,我们就出去散散心吧。”“哦。”我一眼瞥见挂钟,都三点半了,时间走得真快。 爸爸带我来到公园里放风筝。向远方望去,绿草如茵。

我好像醒悟似的垂下头。“一味的自卑,沮丧只会让人丧失希望,你要拥有梦想风筝的梦想就是希望主人给它机会,给它自由飞翔的机会。” 我站了起来。“我要给自己希望,也要给它希望。”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风来了,麦子仿佛在为我鼓掌。这是我的信心更加坚定,我跑了起来。步伐十分稳健伴随着节奏,在一收一放之间,我将风筝使劲拉向高处,风筝越飞越高飞向了远方。我仰望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风筝,欣慰的笑了。

回到家我想起来那张未完成的画。曾经画画也是我的梦想。我把它从纸篓里捡了起来,展平。又拿起了画笔。朝着远方的梦想前进。

诗与远方演讲稿语和结束语篇五

大家好!

那个远方,令我神往。

“那个远方,什么模样,萦绕着发烫的梦想……”mp4里播放着这首我听了无数遍的歌曲。它是那样的动人心魄,每一个音节仿佛都深深触动着我的心,而我的思绪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从前。

“同学们,这是你们步入初中以来的第一堂政治课。”多么令人怀念啊!就在这节课上,老师让我们在书上写下自己的理想,我便照做了。至于什么是理想,我一点儿也不清楚。只是写了一个近似于梦想的“理想”。现在看来,当时自己真是可笑,把理想这个字眼看太轻。当然,老师那里也给过我们提示。她说,理想不是空想,他就在远方,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都不知道,所以我们才要一步步走向远方,走近他,慢慢看清他的面孔。可惜我当时并没有好好听这句话。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一年前,班主任时时刻刻都在训戒我们,告诉我们许多人生道理。但是,我却没有牢记,日子过得浑浑噩噩。到了初二,我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于是,班主任的每一次教导,我都认真倾听,仔细捉摸。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却发现虽然我比以往更会规划自己的生活,但是却变得更加懒惰了,所谓的计划都是成了空谈。因为我总有一大堆理由说服自己不去实现,不去努力,不去坚持。

现在,到了初三,面对新的生活,我愿意开始“新的开始”。回首往事,我们不过是倒下了又站起,站起后继续行走,朝着远方。汪国真曾写道:“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远方的那个东西,望不见,够不着,令我向往。而人生路上的羁绊便是我们走向远方的不竭动力。

“那个远方,什么模样,萦绕着发烫的梦想。就奋不顾身撑起手掌,够不到又怎样……”歌声依旧回荡在心中。

诗与远方演讲稿语和结束语篇六

“喂!姥爷!你知道吗,今天我有了一个有趣的事呢!我和同桌呀!……”小时候,一放学回到家我就要和姥爷打电话,告诉他我身边发生的故事,听听姥爷的声音。姥爷家远,我从未和姥爷见过面,但姥爷的声音特别的亲,那声音里,我感觉姥爷一定很慈祥,就象妈妈告诉我的——姥爷是一位特别特别好的'老人一样,每次,他都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地,他还声音不大的乐上几声。这所也许就是亲情吧,姥爷,姥爷,我真的好想你啊!

在我上一年级那年的四月份的一天,姥爷突然对我说:

“小耕呀!姥爷下个月过去看你好不好?”

“真的?好呀!好呀!真是太好了!”电话那头不等说完,电话这头的我已是高兴地手舞足蹈了。我就要见到姥爷了,姥爷下个月就要来了!我数着日子,盼着,盼着!

“姥爷,你一定是姥爷吧,我是小耕啊,你怎么来的这么慢啊!”

呵呵,姥爷一下子把我抱在怀里,那笑,跟我想象中的一样!

“因为我从远方来啊!”

“远方有多远啊?”

“当然很远啊。”

“那很远的远方有多远呢?”

“额……你这孩子!!”

见到了姥爷,我简直高兴的要飞上了天!

“妈妈,姥爷去哪了?”

“他去很远的远方了。”“那他什么时候回来啊?”

妈妈苦笑着不答。

我生气了不理妈妈——妈妈为什么不告诉我姥爷去哪了呢?

一连好多天,我放学回到家就坐在家门口,望着远方的蓝天,等待着姥爷的回来。我听妈妈跟爸说:“小耕这闺女,想姥爷象是想病了啊”。

“小耕,别再等了,你姥爷他走了,驾鹤西去了!不会再回来了。”

“怎么不会回来?他既然驾鹤西去就一定能驾鹤回来呗!”妈妈听了,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任我倔强的等着。

远方,我恨远方了——为什么要有远方呢?

那些记忆我不愿再想起,一想起我就会伤心。可不愿意想却时不时地想起,挥不去,忘不掉。那远方的天空像拥有魔力一般,看到它,记忆就犹如开了闸的水库一般,怎么也止不住。

我举着那把弥留着他味道的雨伞,来到他的坟前,和雨水掺杂在一起的还有两行具有热度的“水滴”,它们从我脸庞无声地划落,划落。

我将雨伞举到坟碑上,喃喃道:

“姥爷,您在‘远方’,过得还好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27473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