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二单元演讲稿(汇总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9 14:54:10
最新第二单元演讲稿(汇总6篇)
时间:2023-08-29 14:54:10     小编:QJ墨客

演讲属于现实活动范畴。它是演讲家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判断和评价,直接向广大听众公开陈述自己主张和看法的现实活动。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第二单元演讲稿篇一

大家好!

首先我声明我高中并未做过班长,只做过其他干部。这一次我还是鼓起勇气来竞选20154182班长,这次算的上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吧。关于担任班长我想了很久,我以前觉得自我很自大,凭什么我能够去做班长,我拿什么与别人竞争,怎样去证明我有潜力胜任,靠什么来让同学们信任我,支持我。这几天我一个人时我在思考,我想了很久,也许在别人眼中我很不够优秀,没能引起众人的注意。的确,来学校这么长时间,我与大家接触不多,我一向持续沉默,这也许就是我以前养成的习惯吧,但这一次,我决定站出来,站出来竞选班长,我要展现自我,证明自我的价值。此前我也上网查找一些关于当班长的经验,同时向别人请教。经过酝酿,我想要表达自我的思想。

来学校这段日子我前前后后参加过七场竞选,从校学生会到团**,我一路走来,让我认识了很多人,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记得在我第一次竞选社联会时,我状态不好,事后我给主席、部长打电话,向他们陈述我的想法,主席给了我第二次机会,他说我很执着,最后我还是失败了。但是我不怕失败,因为我追求过,我不后悔。

班长即一班之长,班长是班级在学校的代表,班长的形象直接影响班群众的形象,因此对班长综合素质要求都很高,班长需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对外用心表现自我,同时加强与其他班级的联系。首先他务必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起模范作用。作为班长,应有主见,在工作中敢于提出自我的主意,并说明理由,以理服人;他不需要成绩个性好,但他必须要知识渊博,懂得很多东西,在处理事务方面能够严谨办事,顾全大局,同时能捕捉细微之处,真正好处上管理好班级。

大学班长充当素导和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他需要传达学校下达的指示,并将班级状况向上反馈。在这一方面班长职责尤为重大,他务必做到及时、准确、高效。并且需要拥有多条信息来源渠道,不给班上同学造成麻烦和不便。

班长需要协调管理好班委会的整体性。加强班委会的凝聚力,大提高个班干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并发动班干部一齐努力管理班级。作为班长,不能包揽所有的班级事务,让自我忙着,让别的班干部闲着。要懂得分工,组织协调好班委成员的工作,带领各委员开展好班级活动,定期开展班委会和班会,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和策划下一阶段事务,并听取采纳同学们的意见,共同建设完美班群众。

大学班长有别于中学。他需要管理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因此要经常与同学们交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有人告诉我大学班长很难当,容易得罪很多人。我认为那是班长没有体现他的价值,学生就要为学生思考,我认为很多事不必须要原则性太强,能够谅解尽量不要太严肃。作为班长,应多给同学提示或暗示,给同学留有“面子”,只要不影响大局就行。针对严重事情时,班长就务必拿出威严,耐心给他讲清利害关系,帮忙他,引导他看清事情,真正解决问题。

由于是第一次我想到就这么多,我会履行我上述承诺。我相信态度决定一切。俗话说“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期望大家能投我一票!由衷感谢你们!

第二单元演讲稿篇二

课时安排:

内容 课时数

线的认识 3

平移与平行

相交与垂直

旋转与角 4

角的度量

画角

练习二 1

线的认识

学习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课前准备: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用孙悟空的金箍棒导入。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 线的特征

(1) 直线的认识

(2) 认识线段

(3) 认识射线

(4) 举生活中的例子

师:那大家看如果把老师的头发抻直,可以看作那种线呢?

师:如果这样呢?(揪断一根头发抻直)

(5)猜谜语

师:听说大家学习了线的知识,机灵狗想出几个谜语考考大家。

有始有终是什么段。

有始无终是什么线。

无始无终是什么线。

2、线的读法

(1)线段读法,

学生说教师指。(故意指错)

一学生迫不及待上前面来指。

(2)直线、射线的读法

师:那射线你能把它表示出来吗?

师:直线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师:这条直线也可以读作 直线 l

(3)基本练习:巩固三种线的读法,重点强化射线的读法。

(指导学生边指边说)

师:三种线的读法大家已经掌握了,那你能画出线来吗?

3、点与线的联系

(1) 过一点画直线。

师:现在纸上任意画一个点,1钟时间过这一点画直线。

生画后汇报结果。

师:看了大家画的,老师也想画一画,同学们帮老师数一数吧……

师:过一点大家画了直线,也看了老师画直线,你想说些什么吗?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板书)

(2) 过两点画直线

师:过两点画直线,画好后把结论告诉大家。

学生操作体会,总结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板书)

(3) 两点之间的直线段最短。

师:为什么?

师:同学们请你先估一估,说一说。

教学反思:

平移与平行

学习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重难点:认识平行线,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课前准备:直尺,三角尺,一张长方形的纸,水彩笔,小字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平行。

1、移一移,画一画

2、作品展示,引导分类

让学生分一分类,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分?

3、说一说

二、试一试

1、找平行线

有困难的学生可用直尺移一移,再判断是否平行。

2、全班交流。

三、折一折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把互相平行的线用相同颜色画出来

四、找一找。

找找生活中的平行线。

五、画一画平行线

1、小组讨论如何画出一组平行线

2、自学方法

3、指名说一说,并板演,思考为什么可以这么画?

4、自己画一画,再画给同桌看一看

六、实践活动

1、给小字典上的每个顶点标上字母

2、说说哪些线是平行的,并写下来(如ab与cd)

3、全班交流,进一步理解平行线。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演讲稿篇三

现在是20xx年,我穿越到了二十年了。

“这就是新时代的车’啊!”妈妈随口一答。

我一脸疑惑地看着爸爸,他却让我往天上看。我一抬头,天上都是“飞碟”。

“这么多‘飞碟’,就不怕撞到一起吗?”

“不会的,这种车有自动感应系统,怎么都不会撞到一起去的。”

“哦,原来是这样,那喇叭不刺耳吗?尾气不会污染到空气吗?”

安定的生活,从每个人的每件小事做起,从每个精微的细节开始……

老师的话:张婷同学的文思敏捷,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人生体验的丰富,丰富地想象力,大胆地构思。希望你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写作中形成一道属于自己的风景线!

第二单元演讲稿篇四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1、分别出示教室前、后两张照片。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这一张呢?为什么拍出来的两张照片不一样呢?

请仔细观察两张照片,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小结:因为拍照的人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不一样。

2、揭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二、游戏活动,加深体验。

1、游戏:画图形。

方法:以四人为一组,分别围坐在桌子的四面,在桌子的中间放一个水壶,每人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

学生自己活动,交流所画图形,并换位观察、体验。

小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2、游戏:找图片。

方法:组长转动水壶,使把手正对着一个小朋友,每人根据自己看到的找出一幅画,组长再转动水壶,重新寻找,过程同上。

3、游戏:找位置。

方法:请组长把四幅图片合在一起,打乱顺序,然后给组里的每一个小朋友发一张,学生根据自己手里的图片找一找自己的位置,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师生互动,进行相应的评价。

三、实践巩固,提升能力。

1、连一连:课本第90页。

学生先看图想一想每个小朋友看到的小猴会是什么样的,再独立连一连,集体交流时说说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1 题,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判断,指名说说理由。

3、完成“想想做做”第2 题,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

小结:今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物体,知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所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四、拓展延伸,引导观察。

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小朋友课后可以自己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哪些不同的样子?把你看到的情况画下来。

第二单元演讲稿篇五

看一看(一)

在观察活动中,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通过观察教室的讲台,使学生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为了描述的需要,把这三个面分别叫做正面、侧面和上面。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到仅仅从一个面或两个面是无法确定一个物体形状的;引导学生学会从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一个侧面观察物体,并初步感受只有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才能准确把握物体形状。

看一看(二)

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转化,发展空间观念。

“看一看(二)”通过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辨认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形状,实际上,这就是把空间图形(三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二维图形)的过程。实现这个转化,是空间观念获得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情境,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观察和体验的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第二单元演讲稿篇六

1、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议论文阅读的方法。

2、通过复习,学生的文言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

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2、文言文的复习。

一课时

好,下面大家打开课文目录,看看这个单元的课文属于什么文体?(议论文)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自己见解和主张的文体。

2、议论文有哪三要素?

板书:论点、论据、论证

3、什么是论点?

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4、请大家打开第二单元的课文,找一找各篇课文的中心论点。

第九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中心论点是第一自然段的“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第八课《多一些宽容》的中心论点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豁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风格不同的人”。

第七课《敬业与乐业》的中心论点是“但我却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5、看了这几篇课文,你们发现它们的中心论点都在课文的哪里提出来的?(开头)

一般情况下,作者在议论文的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也有的课文在的结尾归纳出论点;有的中心论点偶尔也出现在的中间部分。

考试的时候,题目叫我们找出一篇的中心论点,我们先在开头找,找不到就到结尾找,结尾找不到就到中间部分去找。

7、什么是论据?

(论据就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依据。)

8、论据包括哪两种?

(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主要指事例、史实数字等;道理论据包括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及科学原理。)

9、在第二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它们的各种论据。

第九课的论据:

第八课的论据:

第六课的论据:

10、什么是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与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11、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2)道理论证(3)对比论证(4)比喻论证

12、在课文中找出各种论证方法。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13、议论方式有两种:立论和驳论。

14、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15、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富有概括性,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用词鲜明、生动、严密。

16、议论文中的事例和记叙文的事例有什么不同?

17、小结。

18、议论文阅读练习。

1、复习重点实词与虚词。

名:出名。

斯:这。

馨:指品德高尚。

鸿儒:大儒,博学的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丝竹古今意义的区别。

3、这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作者写这篇的目的是什么?

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追求高尚情操的情怀。

7、你们觉得刘禹锡是否是十全十美的人?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小结。

9、课堂作业。

字词听写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27212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