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情况报告精选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7 10:41:41
2023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情况报告精选5篇
时间:2023-06-07 10:41:41     小编:JSX江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是指由单位领导带头,全员参与的,以实现单位发展战略为前提的一项预防风险,进行自我约束的过程。内部控制审计的强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情况报告精选5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情况报告 1

随着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的,我国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全面推行内部控制建设、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开展的监督、评价、咨询活动,是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L审计长提出的“现代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理论(以下简称“免疫系统理论”),对内部审计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内部审计活动与其所在组织的宗旨目标、业务特点密切相关。公立医院是政府为了实现其政策目标,维护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而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就经营形态而言,其兼具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特点。相应的,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体制机制应对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内部审计的最佳实践兼收并蓄,反映经营形态的双重属性特点,成为所在单位的“免疫系统”。

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行业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公立医院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既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也具有政策要求的必然性。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职能定位不清、制度建设滞后等因素制约,像大多数事业单位一样,公立医院也存在着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内部控制措施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内部控制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等不足,严重阻碍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急需完善制度,促进管理提升;另一方面,《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指明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目标和路径。在此政策背景下,公立医院应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与协调机制,建立权力制衡和流程风险管控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建设健康中国的目标。

在此背景下,以加强内部审计、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为切入点,研究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实施路径,必将促进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二、“免疫系统理论”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

诚如L审计长所言,类似于人体免疫系统预防、揭示和抵御病害的作用,国家也必须有一个“免疫系统”来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病害,审计的本质就是“免疫”,审计机关即为所在组织的“免疫系统”。如同家审计之于政府运行,内部审计作为医院内部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可以通过发挥其监督、评价和咨询职能,充当医院的“免疫系统”,改善医院的治理环境,助力运营提升。

一般认为,内部审计的评价、控制、咨询、服务等职能均建立在“通过监督检查,对被审计的事项予以鉴证”的基础上,而作为内审工作的关键基础职能,监督本身是一个不断对业务运营风险进行识别、确认、计量、评估和报告的循环过程。因此,构建公立医院兼具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特色的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实施路径,就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像人体免疫系统一样,提前介入和加强预防,通过主动性、预防性、动态化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及时发现并揭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督促业务部门采取改进内部控制缺陷及应对内部控制环境、系统变化的措施,并帮助预防未来类似问题的出现(预防功能)、抵御未来违规风险(抵御功能)。

三、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实施路径

基于上述分析及工作实践,笔者提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实施路径的基本思路,即以服务医院发展为引领,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以促发展、控风险为目标,加强动态预警监控,建立全流程、多维度的内部审计项目开展机制,实现对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的有效管控、预防。

建立、健全全流程、多维度的内部审计项目开展机制,即建立专项审计与日常稽核相结合,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各阶段,集风险识别、确认、计量、评估和报告于一体的监控体系,对医院业务运营、制度执行、资产管理进行现场与非现场监控,以反映、分析、预报运营风险,实现内部审计监督、评价、控制、咨询、服务等职能。

(一)年度风险评估

所谓年度风险评估,即指医院内审部门应于每年年初制订年度审计计划前,对医院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的评估,包括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两部分。开展单位层面的风险评估时,应重点关注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情况、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及财务信息的编报情况等;开展业务层面的评估时,应当重点关注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业务领域。

通过综合考虑医院战略目标、风险偏好、领导班子的要求以及上述业务领域以往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分析、评估各业务流程和管理机制的固有风险、现有控制水平,衡量剩余风险程度,把握内审风险关注度,并根据评估的风险程度高低,确定审计重点,制订年度审计计划,真正做到审计资源分配以风险为基础,“高风险高密度监督,低风险低密度监督”。

(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内部审计部门于每年年中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报告,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或者参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会[2010]11号)等相关规定,对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有效性进行评价。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应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控制要素,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客观性原则,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与执行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认真查找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并将评价报告上报医院主要负责人,以强化医院各级管理及业务人员的内部控制责任意识,促进对发现问题和风险的及时、有效整改,从根本上提升内部控制执行力。

(三)年度审计项目

年度审计项目是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按照执行频率,其可细分为专项审计和日常稽核两种类型。

1.专项审计

一般而言,专项审计项目通常按照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后续跟进等步骤开展,其程序性较强,主要工作流程包括:选择审计对象、制订项目审计实施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与被审计单位(部门)管理层沟通、开展现场审计调查、收集与审定审计证据、确认审计发现、提出审计建议、撰写审计报告、开展后续审计等。

除每年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以外,内审部门还应针对各项活动及业务操作的规范性、经济性、准确性进行监督、评价。具体而言,内审部门应依据年度风险评估结果,对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绩效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查。其对象及评价目标包括但不限于:运营管理的合规性和规范性;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运行和管理维护;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机构运营绩效和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等。

可以说,专项审计项目是发挥审计职能的有力载体,其对于强化重要岗位的监督、及时揭示运营管理的薄弱环节、促进医院治理水平提质增效有着重要意义。但应予关注的是,专项审计作为静态、事后监督工作,存在着覆盖不足、监督滞后、灵活性不足等缺陷。

2.日常稽核

为了弥补专项审计前述不足,可以通过开展日常稽核,进行动态、持续监控,促进监督关口前移。所谓内部审计动态预警监控,即充分发挥内审工作的日常性、内部性优势,通过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对医院运营及业务管理过程中的财务指标和关键环节进行日常稽核、分析监测,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发挥非现场审计持续性动态识别风险及精准打击功能,弥补专项审计覆盖不足及滞后性的缺陷。

(1)确定风险指标及关键环节

风险指标方面,全面考虑医院各个业务单元的重要性及风险高低,挑选业务收支结余率、医疗收支结余率、资产负债率、百元收入药品消耗、百元收入卫生材料消耗、药品支出率、净资产增长率、收支结余增长率、业务收入增长率等财务综合评价指标,并设定相应的阀值,定期测量,实现对医院运营状况的动态监控;关键环节方面,综合衡量风险发生的条件、形式、影响程度、作用方式及性质等因素,定期抽查收费窗口现金收付、退费、非招标采购等单项金额小、发生频率高的业务,以及对招标采购、建设项目等金额大、周期长业务的关键节点施过程监督,以确认操作的规范性、合规性、时效性。

(2)定期进行对标分析

综合考虑业务风险程度、业务数据生成周期和信息化程度,对各项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和分析。依托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半年度、季度、月度的业务扫描。一旦发现某项指标超过阀值出现异常波动或关键环节操作不规范,则应及时调阅相关业务资料,访谈相关人员,适时安排现场检查,查明异动原因,并视异常波动程度高低判断是否需要对年度审计计划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专项审计和日常稽核,内部审计一方面要发挥监督、评价职能,当好单位内部经济运行的守门人;另一方面,也应充分发挥咨询与服务职能,扮演单位领导班子的“参谋”、“助手”角色,为医院事业发展保驾护航,进一步推动医院管理水平提升。

(四)督促审计发现整改落实

为提升审计效能,应建立、健全审计闭环管理机制,着力督促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及审计建议落实,实现审计检查与整改落实二者并重。

在制度层面上,应通过审计章程等相关制度明确整改措施、时间安排、责任追究等内容,为落实转化审计成果提供制度保障,确保审计发现的整改落实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操作层面上,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内审部门应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提升建议,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并对整改和落实情况进行持续性跟踪检查;同时,将存在整改不到位、屡查屡犯等情形的部门或人员信息报告给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增强制度执行刚性。

四、结语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夯实、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基础,构建符合公立医院运营特点,集事前风险评估、事中内控自评、事后审计监督及日常动态监控机制于一体的动态、全方位、多维度的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实施路径,推动业务流程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持续改进,助力医院内部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效能不断提升,进一步促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参考文献:

[1]徐元元.宏观公益性医疗改革探索与微观医疗服务机构应对举措――基于公立医院战略成本管理的视角[J].会计研究,2014,(12):46-52.

[2]何艳秋.浅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5,(9):21-22.

[3]唐大鹏,李鑫瑶.国家审计推动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路径[J].审计研究,2015,(2):56-57.

[4]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08,(3):4.

[5]戴志华.商业银行事后监督理论体系初探[J].金融论坛,2014,(2):78.

[6]谭劲松,赵黎鸣,宋顺林.跟踪审计的“免疫防线”:体系构建与案例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1):23.

[7]周莲姿,潘敏,郭文博等.公立医院财务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的实证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5,(9):75.

2023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情况报告 2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必要性;完善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是指由单位领导带头,全员参与的,以实现单位发展战略为前提的一项预防风险,进行自我约束的过程。内部控制审计的强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的必要性

(一)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率

面对现有的经济市场,在各种复杂的经济利益的驱使及活动信息的不透明,再加上没有健全完善的相关制度条令,导致产生了许多虚假的信息数据,造成各种的贪污腐败现象。而内部控制审计可以通过强化约束作用,从思想观念上减少员工这样的思想,再通过相关的控制机制限制形成贪污腐败的条件,从而杜绝贪污腐败及其他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率。

(二)能够规避资产的流失

行政事业单位内的资金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得到的,为了让其用到正途从而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妥善的管理。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制度,可以使得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在管理时有据可依,科学规范的按照流程办事,从而避免财政资金被非法占用、挪用。为了更好的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很有必要完善相关的内部控制审计。

(三)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审计,规范相关的管理流程,实现科学的财务管理。因为所有的程序都是规范有序进行的,所以得到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就得到了保障,杜绝了之前造价信息数据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财政资金的完整性,避免资金的浪费。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的完善建议

(一)提高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

首先,应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相关领导的内部控制的学习、认识,提高他们内部控制意识。作为整个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负责人,很有必要弄清内部控制是什么,以及知道他的重要性,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意识,从而指导整个内部控制工作。其次,加强单位内全体员工的相关培训,让他们了解并清楚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很好的配合完成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最后,加强单位内财务人员相关内控知识、技能的培训。作为内部控制的实施者,要根据相关的内控制度规范的完成所有的内部控制工作,充分的发挥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促进单位的整体发展。

(二)健全完善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整个内控工作的依据,对于整个过程有着很大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步骤来健全完善:第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的内部控制建设,在其财务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形成相关的监督约束机制,第二,明确的划分相关岗位的职责,避免一人多职的现象,实现岗位不相容的目标,确保内部控制能够真正的发挥它的作用,而不是只是走一个形式而已。第三,改革授权审批制度,界定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对于不同的授权类型给予不同的审批权限,从而避免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第四,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健全要有针对性,尽可能的全面化,避免出现内部管理混乱的情况。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的预算管理机制

预算管理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所在,对于内部控制最后的成效起决定性的作用。要充分的利用预算管理的控制,来实现高效的内部控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按照《预算法》中的相关条令,建立完善预算的编制,完善资金使用的审批程序和拨付程序,确保资金的效益最大化。扩大预算管理的范围,进行全面化的预算管理,避免财政资金的浪费。第二,加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并且将各个部门的预算有效的结合起来,严格的按照预算进行相关的活动。第三,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的考评,从而实现财政资金的效益最大化,充分的发挥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的作用。

(四)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监督机制是核查内部控制是否正常顺利的进行了,对于其实际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的机制。完善该机制,能够确保内部控制能够更好的完成。首先,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要具有绝对的独立性,要独立于单位内所有的机制,并且要科学合理的配置审计人员,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后再开始审计工作。其次,为了核查内部控制的实际执行情况,审计部门要定期的对于单位内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单位内的内部控制是否按照控制制度进行的,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再者,将抽查结果形成的自检报告上交部门领导,针对报告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核查解决。最后,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的绝对独立性可以很好的规范和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为了确保它的独立性,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定期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人员对其独立性进行评价,针对结果督促单位进行及时的整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审计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很有必要将他健全完善。另外,对于现有的内部控制审计还是存在一定缺陷的,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整改。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审计对于单位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单位有必要对其引起重视,并尽力去做好相应的完善工作。

作者:黄英 单位:贵州省独山县审计局

参考文献:

[1]张芸芸.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4:123-124.

2023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情况报告 3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的有关精神,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17〕1号)的有关规定,现将本单位2021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内部控制机构设置与运行情况。

单位内控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工作涉及到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内外监督等各项经济活动,需要内部各部门的协作和配合。我单位在工作中意识到单位领导重视是推动实施内控的关键。工作中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结合,使单位领导树立起风险防控意识,为内控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经局班子领导讨论决定成立了由孔润富局长担任组长、副组长:由谢黎宇副局长、瞿生早副局长、字强副局长、段兴仁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张有才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中心主任来担任;杨继磊办公室主任、李加平建设股股长、许章房管股股长、张会荣质监股股长、黄红武章凤环卫站站长、杨春生会计、姚富昌会计、杨晓敏出纳为成员的内部控制规范领导小组,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指出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督促落实内部控制的整改计划和措施,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

(二)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

领导小组负责全局内部控制建设,制定内部控制工作方案,完善内部控制工作机制,组织召开内部控制联席会议,指导、督促、检查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局内部控制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各分管领导要加强对分管股室、中心内控制度建设的指导和督促工作。各股室、中心要高度重视本股室、中心内部控制建设,按照内部控制建设相关要求,认真做好本股室、中心内部控制基础评价工作,确保全局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实施。

(三)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

我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要具备可操作性,根据政策更新有效、稳定地贯彻和执行,对本单位权力结构的梳理,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建立有效的内控评价、监督和责罚体系;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应基于本单位的内部控制目标并结合本单位的业务特点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并建立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的机制;单位应建立与审计、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或岗位联动的权力运行监督及考评机制,以定期督查决策权、执行权等权力行使的情况,及时发现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予以校正和改进。

(四)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情况。

本单位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或岗位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定内部监督的程序和要求,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内部监督与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保持相对独立。内部审计岗位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以及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等,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单位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及其整改情况

(一)本年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发现问题及其整改情况。

存在问题:一是内部控制观念淡薄,对内控制度缺乏正确的认识,内控意识不强,重发展、轻控制,对内部控制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把内部控制仅看成是财务部门的事,对建立内部控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二是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的监控力度不够,监督考核机制不到位,内审机构大多与会计部门平行。内部审计仅限于对财务控制的监督,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分析,以及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三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系统的内控制度体系,内控制度涉及的范围缺乏全面性,未能包含所有人员和业务环节,仅局限于财务管理制定、会计核算管理制定,对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和监督等问题缺乏全面性和深层次的思考,内控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整改措施:一是增强内控意识,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与内控责任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二是加强单位内部审计监督重视内部审计控制,真正落实责任制,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顺利、有效运行。通过对内部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定期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内部会计控制中的漏洞和隐患,尤其是要针对发展中财务及会计核算上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认真研究,不断发现和改正问题,可以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经济违法,这是对单位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再监督,也是保护职工的主要途径。三是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根据《会计法》、《内部控制规范》的相关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找准失控环节,明确自控重点,重视伦理道德规范建设,建立良好的单位文化氛围,对于预算管理、资金拨付与费用支出管理、报销审批程序以及对错误核算与错误支出的纠正等经济活动方面,确定单位内控的重点和目标,设立合理的组织结构,确认相关的管理职能和关系,为每个部门划分责任权限,明确建立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因事设人,责任到位,且责权对等,以增加组织的控制意识。

(二)本年单位巡视、纪检监察、审计等工作发现的与内部控制相关问题及其整改情况。

2021年巡视、纪检监察、审计等未到单位开展巡查、审计工作。

三、单位内控报告审核情况

(一)报告材料的规范性。

报告材料完整,数据填列齐全并符合填报要求,报送手续齐全。

(二)上下年数据变动合理性。

上下年度数据衔接一致,两年报送的单户数量变化合理,差异过大的做出说明。

(三)业务数据的准确性。

填列相关数据与决算报表、国有资产报表口径相同数据保持一致。

(四)数值型指标的合理性。

数值型指标不存在不合理的异常值。

四、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单位在推动内部控制工作中总结出的有关经验做法。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对行政事业性单位实用性较差,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内控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对制度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信息与沟通衔接不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会计核算中心对行政事业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和监督业务,由于会计主体单位与核算部门不一致,双方沟通衔接不够,容易形成帐物分离的资产管理现状,造成核算中心管帐不管物、核实单位管物不管帐、帐物不符的问题,影响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对行政事业性单位实用性较差,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内控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对制度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信息与沟通衔接不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会计核算中心对行政事业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和监督业务,由于会计主体单位与核算部门不一致,双方沟通衔接不够,容易形成帐物分离的资产管理现状,造成核算中心管帐不管物、核实单位管物不管帐、帐物不符的问题,影响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二)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后取得的有关成效。

公务接待节俭高校。严格执行《陇川县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细节》,强化内部管理,努力降低接待运行成本,做到厉行节约;公务用车改革平稳推进。我单位纳入公务用车平台管理的车辆有6辆,其中一部分车辆已安装GPS定位系统和ETC通行卡,我单位严格按照财政局要求做到公务用车定点保险、定点修理、定点加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扎实开展。进一步加大节能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活动。通过展板展示、发放宣传册等形式,传播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为全县公共机构节能营造良好氛围。根据主管部门要求,积极开展节能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抓好以节水、节电为重点的节能工作,以示范带动全县节能工作的扎实开展,确保完成各项节能工作目标任务。

五、有关意见建议

1、建立联合推进的工作机。本单位对各部门实施内控规范工作做出统筹安排和具体部署,明确职责,认真组织实施,扎实做好《内控规范》施行的各项工作。2、加强宣传培训。广泛宣传实施《内控规范》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使风险管控理念深入人心,为构建全方位的内控监督体系奠定思想基础,培养良好的内控意识和内控环境。开展单位内控培训,使财务部门和内控牵头部门准确把握内控基本原理及实施要求。同时,将《内控规范》作为以后年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点,进行普及性和持续性的培训学习。3、有序推进内控建设。本单位按照《内控规范》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抓好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强化信息系统建设、定期开展内控自我评价等重要环节,把《内控规范》的各项制度要求逐项落实到位。4、构建考核验收体系。按照谁主管、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分层次、分级别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建设进行考核验收。将内控责任目标落实到具体部门及个人,并纳入岗位职责范围进行考核。同时,强化财政、审计、专业机构和社会公众对内控执行效果的监督,不断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建设。

2023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情况报告 4

在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按照《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于20xx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工作。根据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统一部署,我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全面启动,通过“以评促建”,加快我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确保年底实现工作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指单位为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等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是指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之前,或在内部控制建设的'初期阶段,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的“摸底”评价。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一方面,明确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使各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旨在发现单位现有内部控制基础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各单位于20xx年底前如期完成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

为做好我州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州财政局拟定了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各单位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依据相关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在10月底前完成自查并认真撰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州财政局将根据各单位自查情况开展重点检查,督促各单位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工作。

2023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情况报告 5

按照财政部门关于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部署要求,我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议,明确内控目标、落实责任,加大宣传培训,内控制度贯彻执行初见成效。下面将我所20xx年以来内部控制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效

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关于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关要求,建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了内控规范的实施到位。强化对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组织学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工作的重要意义、程序管理和具体内容,营造了贯彻实施内控规范的良好氛围。

狠抓制度建设。在坚持内控制度要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性等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我所内部控制制度,使之成为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一套内控制度,大大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及风险防范能力。如:实行预算管理制度,逐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实现资产归口管理,定期盘点,账实相符;实行合同归口管理,规范了合同签订与监督履行;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报告;对单位的支出严格按照审批、审核、支付、核算的相关规定执行;加强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了单位的经济活动与内控流程的信息化等等。

从严规范管理。结合我所实际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相关管理制度,将“三公经费”政府采购、固定资产、建设项目、预算决算和财务收支等各项需内控的项目归类整理,并对风险点高的财政专项资金实施的重点岗位制定严格的风险防控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具体细化到责任人,确保内控工作有岗有责有人抓。

强化协调联动。建立了向上与区财政等部门上下级之间、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各种管理服务活动之间良好的沟通环境和条件的联动协调工作机制,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信息与沟通的需求。并定期召开协调联系会议,研究解决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下一步内控工作部署。同时,节开支陪财源。严控“三公经费”和没有必要的开支,对园林车辆进行严格管理。

二、存在问题与建议

尽管我所内部控制工作有取得初步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一是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内控意识不强,重发展、轻控制,把内部控制看成仅是财务部门的事。二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内控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对制度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监督,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信息与沟通衔接不够。业务股与办公室、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还不够等等。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强举措、建机制。

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需要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定期对下属单位分级分批进行培训,加大内控培训力度,推动内部控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促进下属各单位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3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情况报告精选5篇】相关推荐文章:

事业单位个人自传模板范文1500

眼睛的控制作文【范文3篇】

关于控制情绪的作文【范文9篇】

小区内部道路宽度标准【精选7篇】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作文【通用3篇】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09569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