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月十五作文字(实用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6 13:23:01
2023年八月十五作文字(实用六篇)
时间:2023-05-26 13:23:01     小编:文友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八月十五作文字篇一

中秋节这一天,我早早吃过晚饭,端坐在卧室的窗边,望着无月的天空,时不时端起茶杯品几口清茶,不知在想什么。装在碟子里的几块“黄金酥”月饼发出的香气与龙井的清香缠绵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味道。我轻轻叉起一块送进嘴里,感到一股甜腻的味道在舌尖绽放。“月亮怎么还不出来?难道是害羞了?”我无意识的说出这句话后,瞬间楞住了,好熟悉的话语,我用手轻轻碰着嘴唇,眼里有说不出的迷茫,“不要着急,月亮马上就出来了”,一声回答传进我的耳朵,“谁?”我立即警觉起来,看向四周。奇怪,没有人啊,而且为什么回答这么熟悉呢?我左思右想,也没想起是谁来,我不知不觉有些困了,趴在窗台上迷迷糊糊睡着了。

“爷爷,月亮怎么还不出来?时不时害羞了啊?”一句话传进我的耳朵,声音悠远,好像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的,逐渐在我眼前清晰起来。我仿佛看见小时候的“我”嘟着嘴巴不耐烦的向身边的爷爷抱怨,“不要着急,月亮马上就出来。”爷爷微笑着抚摸着“我”的头,活泼好动的“我”静不下来,不停的跳着,直到“我”累的一屁股坐在地上时,月亮依旧没有出来,“我”不高兴的嘟着嘴,爷爷坐在岩石上,把“我”抱在怀里,拿出一块用油纸包着的月饼,轻轻打开油纸,将香喷喷的五仁月饼递给“我”,刚好这个时候月亮出来了,一边吃月饼,一边窝在爷爷怀里赏月,成了我童年最美好的事情之一,也成了我再也无法实现的梦。或许在别人眼里,五仁月饼的味道是他们最接受不了的,甚至是最讨厌的味道,可是,它却构成了“我”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最独特的味道,它弥漫的是一种名为思念的味道,每次闻到这种味道,我都有一种眼睛发涩,想要好好哭一场的感觉。

正在梦中的我忽然被惊醒,眼角残留着一颗在梦中留下的泪滴,喉咙中好像被棉花堵住了一般难受,从嘴里流出两个音节:“爷爷……”

许久,无言……

直到我去拿放在窗台上已经凉透的茶杯时,我却发现茶杯的水中倒映着一轮清月,我小心翼翼的抬头看着那一轮清月,好像怕它下一刻要消失一般,我突然拿着水杯与碟子跑出房间,再返回来时,我的手里端着两杯茶水,两只碟子,碟子里放的不是现在包装华美的“黄金酥”月饼,而是最普通的五仁月饼。

我把它们放在窗台上,坐在窗边的椅子上,一边赏着八月十五的月亮,一边对旁边空荡的座位轻声呢喃……爷爷……

八月十五作文字篇二

八月十五晚,我们一家人坐在阳台上品尝月饼,我抬头仰望苍穹……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美”,可是,今晚的月亮却似乎蒙上了一片薄云,那层薄云叫牵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诗恰到好处地写出了我此时的真切感受。牵挂之意涌上心头——不禁想起我那远在老家的好朋友——欢忆。

她是否记起了我呢?——小时候,我们俩形影不离,是的朋友!一次,父母不在家,我又忘了带钱,心里很着急。这时,欢忆拍了拍胸脯,自信满满的说:“这事简单,我有带钱,我给你吧!”我的困难转眼迎刃而解。可是谁知,欢忆由于把钱给了我,那餐饭她自己只好空着肚子。后来,当我知道这事时,心里是多么内疚与感激啊!“欢忆,你在哪里啊!”此时,你是否也在牵挂着远在厦门的我呢?

落叶归根,游子终归家。离乡多年,心,哪刻平静过?八月十五,哪次不曾思乡?合上双手,默默地向月亮祈祷:不久在家乡会与欢忆共同嬉戏。

啊,你看,月亮似乎也传递来了欢忆的美好祝福:它钻出云层,发出淡淡的银光。渐渐地,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又柔柔地沐浴着我,温暖了我的心。

霎时,我又浮想联翩:“太阳过于热烈奔放,让人望而生畏;星星又孤寂清冷了些,使人毛骨悚然。只有这温柔恬静的月亮,给了我的安慰、和谐和舒适。”

仰望夜空,中秋的月亮的确格外的美,格外的圆。我倚着阳台的栏杆,望着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感到十分的惬意和满足。

此时,我正含着一口香甜的月饼,那香甜沁入我的心田。我要托嫦娥姐姐为欢忆送去我最真挚的祝福!

八月十五晚,月圆,人圆,心好甜……

八月十五作文字篇三

一轮明月,正在高空中挂着,不时有几片云丝从月前飘过。这轮明月,正是十五的月亮。让天空中的星星,也害羞地躲进了云层之中。

皎洁的明月,照得周围的天空通明通明。

我漫步在林间小径之中,望着天空中的那轮明月。今晚的月儿分外的圆,分外的明。

月光透过林梢,洒下一片银辉,地上、树枝上,像有一层薄薄的霜撒下。“月儿真美。”几位坐在草茵上的外地人说,“不知家乡的家人是不是也看着这轮明月?”

是啊,这一句话突然牵引起了我无限的思绪。不知外公外婆是不是在品香酥的月饼,还有我那在外地上大学的表哥有没有在欣赏这美丽的明月呢?

这让我想到了一句千古名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月亮又继续上升着,升到了中天,月亮还是那么的皎洁、那么的清晰、那么的让人有丝愁怅。八月十五月儿明。

八月十五作文字篇四

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

也是一年之中最丰收的季节!

中秋节来源于古代时期,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时间的月亮更满圆,象征着团圆,所以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

中秋节的晚上奶奶早早的把各种各样的水果摆在盘子里,有葡萄,苹果,石榴,火龙果……,到了八点多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出来赏月,来欣赏着这大自然之美但美中不足的是,今年的中秋是阴天,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天上月亮的一部分!

今年的中秋节虽然没有看到皎洁的月光,但是我很开心,我和家人坐在院子里聊着天,笑着,玩着。

充满着浓浓的亲情。

我期望明年的今天能和家人一起团团圆圆的.吃着月饼欣赏着明月。

感悟明月的皎洁,感悟家人的亲情。

八月十五作文字篇六

八月十五晚,我们一家人坐在阳台上品尝月饼,我抬头仰望苍穹……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美”,可是,今晚的月亮却似乎蒙上了一片薄云,那层薄云叫思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诗恰到好处地写出了我此时的真切感受。思念之意涌上心头——不禁想起我那远在老家的好朋友——欢忆。

她是否记起了我呢?——小时候,我们俩形影不离,是最好的朋友!一次,父母不在家,我又忘了带钱,心里很着急。这时,欢忆拍了拍胸脯,自信满满的说:“这事简单,我有带钱,我给你吧!”我的困难转眼迎刃而解。可是谁知,欢忆由于把钱给了我,那餐饭她自己只好空着肚子。后来,当我知道这事时,心里是多么内疚与感激啊!“欢忆,你在哪里啊!”此时,你是否也在思念着远在厦门的我呢?

落叶归根,游子终归家。离乡多年,心,哪刻平静过?八月十五,哪次不曾思乡?合上双手,默默地向月亮祈祷:不久在家乡会与欢忆共同嬉戏。

啊,你看,月亮似乎也传递来了欢忆的美好祝福:它钻出云层,发出淡淡的银光。渐渐地,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又柔柔地沐浴着我,温暖了我的心。

霎时,我又浮想联翩:“太阳过于热烈奔放,让人望而生畏;星星又孤寂清冷了些,使人毛骨悚然。只有这温柔恬静的月亮,给了我最大的安慰、和谐和舒适。”

仰望夜空,中秋的月亮的确格外的美,格外的圆。我倚着阳台的栏杆,望着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感到十分的惬意和满足。

此时,我正含着一口香甜的月饼,那香甜沁入我的心田。我要托嫦娥姐姐为欢忆送去我最真挚的祝福!

八月十五晚,月圆,人圆,心好甜……

八月十五作文字篇七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 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 。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02825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