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汇报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2 14:34:21
最新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汇报精选
时间:2023-05-22 14:34:21     小编:文友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汇报篇一

xx年,我院有毕业生1991名,师范专业毕业生1324人,非师专业毕业生667人。截止11月30日统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6%,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师范专业毕业生,专升本的比例是到11%,到教育教学岗位达到31%,公司、企业的比例是56.6%,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达到98%,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比xx年略有提高。

xx年毕业生就业率到达98.6%,在保持去年就业率基础上稳中有升,就业质量有所提高,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人数明显增加。为了达到目标,学院继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就业联系制度和就业率周报制度;加大就业奖惩力度,评选xx、xx年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推选3名同志省申报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在成功实施院内就业工作评估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督查基础上,申报了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根据各专业特点、社会需求状况和毕业生实际,各系、就业指导中心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在继续做好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同时,邀请有关专家、校友和用人单位到院举办就业主题报告会,组织100名学生参加安徽省“三支一扶”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求职自信心和就业的主动性。xx年,历时半年时间,成功举办院第x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产生“院十佳职业规划之星”,14名同学获优秀奖;在“省第x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有4名同学获铜奖,1名同学获银奖,学院获最佳组织奖。

就业指导中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到广东、宁波、上海、北京等地拓展市场,提供就业信息;中心和各系结合专业特点,邀请用人单位来源举办校园招聘会26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同时组织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求职,和有关人才机构联合,为学生寻求就业机会,探索新的.就业模式。

就业指导中心通过问卷形式,对xx届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意向调查,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同时和各系合作,对93名毕业生、50家用人单位进行就业和社会需求状况调研,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xx年,院就业指导中心和各系加强了对就业网站的完善和维护,及时更新内容,发布招聘信息,做好与有关人才网站的链接;加强就业信息查询室管理,免费开通就业信息查询室,提高使用效率;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加有关网上招聘,拓宽就业信息来源渠道。

一就业指导中心积极引导工作一线人员对就业工作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增强做好就业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xx年开展院第一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论文评选,收到论文14篇,有8篇在省第五届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二、三奖,学院获最佳组织奖。二利用宣传栏、网站、简报等阵地加强就业工作宣传,积极报道在基层就业、创业取得成就的毕业生典型事迹。xx年出《就业简报》25期,网站发布就业新闻102篇,收集91位在基层就业创业优秀毕业生事迹。三注意对外宣传,扩大学院就业工作和毕业生的良好影响。xx年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安徽教育网等媒体对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报道。四是编印《路在脚下——百名学生谈就业》、《xx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论文集》和《xx学院优秀毕业生风采录》,发挥启迪效应,激励在校学生勤奋努力,刻苦学习,促进就业工作人员水平,形成浓郁就业文化。

一是认真做好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成功召开1次教学点就业工作会议,召开3次就业教研室会议,召开4次院就业工作会议。二是成功对4036名毕业生进行派遣,105名毕业生进行改派;三是顺利为1991名毕业生的档案转递,为423名毕业生办理人事代理手续;四编印发放1000份《毕业生就业手册》和1000份毕业生求职材料。五接待用人单位来人和学生个别咨询126人次。六、审核就业信息网毕业生简历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500多份。

xx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对专业对口、单位性质、薪资待遇的期望依然较高,与社会需求、国家要求、政策导向还有一定距离;二各专业之间的就业状况不平衡。理工专业相对好些,有些技能性强的专业还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文科专业相对弱些。三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作机制尚不健全,有待完善。四、工作条件薄弱、人员力量有限、经费投入不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正确的思路来自对形势的研判。xx年,我院毕业生虽然不足1000人,但是,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明年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还是不容乐观。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影响更加明显。目前趋紧的宏观就业形势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就业;二是从就高等教育本身来看,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继续增大。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创历史新高;三是就我院情况看,毕业生以师范专科为主,给就业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当然,在不利因素影响的同时,我们也还有着自己的优势:一是学院领导重视。二是就业工作有一定基础;三、毕业生数量不是太多。我们有信心做好明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三个重点,做实五个关键”。

1、“一个中心”,就是以提高初次就业率为中心。按照教育厅要求,力争初次就业率不下滑,并力争实现稳步增长。

2、“抓住三个重点”,就是唱响一个主旋律,保持“两个稳定”,做好“三导”工作。唱响一个主旋律,就是唱响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号角,实现到基层就业的人数持续增长;“两个稳定”就是保持就业稳定和校园稳定;“三导”工作就是引导、疏导和指导。

一是唱响“一个主旋律”。帮助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价值观,教育和引导毕业生立足基础工作,面向基层工作。

二是保持“两个稳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发展指导、心理辅导等措施,实现毕业生就业安全稳定和校园安全稳定。非常时期、非常责任,需要非常决心。

三做好“三导”工作。就是在观念上,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在心理上,疏导就业带给学生心理上带来的压力;在能力上,指导学生更好的求职择业,提升就业能力。

3、“做实五个关键”,就是“改革、建设、创新、服务、帮扶”。

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深入研究,广泛探讨,制定进一步推进、改革、调整和加强的措施,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机制,切实从根本上、源头上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强市场建设。在当前毕业生就业“买方”市场条件下,谁能主动找市场、跑市场,谁就能掌握主动权。下一步,我们将广泛动员,主动出击,调动全院力量特别是职能部门、各系以及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老师的力量,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

三是拓展渠道,创新模式。下一步要通过合作或联合的方式,和行业协会、工商联联系,和一些有信誉、有实力的人才机构合作、,推进就业;通过校企联合,促进学生就业。

四是靠前指挥,强化服务。学院领导要靠前指挥,深入到职能部门和系,系领导深入到班,辅导员深入到人,把服务覆盖到每一个毕业生,把服务落实到每一个毕业生。争取更多的用人单位来院招聘,争取更多的毕业生主动走出去,早日实现就业理想。

五是关心爱护,重点帮扶。“双困”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我们将会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关心爱护他们,通过 “一对一”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愿望。

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以全国网络视频会议和黄山会议精神为指导,结合学院实际,认真落实教育厅和学院的要求,力争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汇报篇二

化学工程学院20xx年共有毕业生998人,其中本科生618人,专科生380人。

我院20xx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8.43%,高于省、校的平均水平;其中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8%;专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8.86%。

我院20xx届毕业生签约的就业单位性质主要是民营企业762人,占76.35%;国有企业145人,占14.53%;党政事业单位10人,占1%;专插本41人,占4.11%,考研人数40人,占4%。其中,我校毕业生就业的国有企业以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为主;本科毕业生的升学高校主要有中国科学院、澳门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大学等,专科毕业生的升学高校主要有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院。

我院20xx年的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是在这些光环的背后,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我院的就业工作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只有不断查找问题和工作难点,深刻认识问题的原因,才能找出对策,突破我院就业工作的瓶颈。

1、个别教职工对“就业工作,人人有责”的观念理解还不够深刻,特别是个别专业老师存在着一种观念认为只需要专心于教学工作,学生工作则事不关己,对学院的就业工作投入积极性仍待进一步的提升。实际上,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检验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关系到我院全体毕业学生的切身利益,与我院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是一项影响学院和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工作。

2、某些毕业生就业观念太狭隘,定位不明确,在求职过程中过多关注眼前的薪资待遇,地域以及企业性质,忽略了岗位和企业的发展空间,造成某些岗位和企业无人投简历、空缺现象严重。在针对我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报告中发现,大部分毕业生意向就业的地域集中在广东省内,特别是省内发达地区。在调查的人群中,希望在广东省内工作的人占51%,愿意到外省工作的人只有13.1%,愿意到西部工作的人更加少,只有0.45%。另外,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性质的意向分布也严重失调。在调查的人群中,最希望到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占62.6%,最希望到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占21.3%,把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排在意向首位的分别是6.1%和8.5%,首选自主创业的占1.1%,首选私、民营企业工作的人更加少,只有0.4%,大部分毕业生把私、民营企业排在意向单位的倒数位置,多数原因是认为私、民营企业不稳定的因素太多。

3、毕业生就业诚信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我院领导一直非常重视,在毕业生就业指导课中多次强调加强就业诚信教育,但由于毕业生基数大,20xx年我院毕业生违约人数在学校比例中仍比较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试着从多方面寻找原因,从学生角度分析主观原因,有些毕业生不仅出现一次毁约行为,还出现了二次,甚至三次,对于这部分学生,他们在找工作过程中确实不清楚自己的目标定位,存在骑驴找马心理,在就业压力下,就先签订一份工作以防万一,等有更好的机会时再换;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一开始对公司情况了解不够,等实习一段时间后发现与自己的目标相差甚远,选择终止协议。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有原因导致毕业生违约行为,有一部分用人单位签约行为仓促,不给学生充分时间了解公司和与家人商讨,对公司自身情况和工作环境及福利待遇的介绍含糊不清,特别是在一些大型招聘会场上混杂了一些不诚信的用人单位。

1、我院学生人数位居全校首位,学生的人数和个性的多样性对我院就业指导服务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多、更细、更高的要求,我院应重视加强对就业工作专职辅导员以及其他辅导员的培训,比如就业指导课统一备课,有效指导学生就业和离校办理的相关手续。同时动员全院教职工重视就业指导工作,把就业指导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逐渐形成我院就业指导服务的梯度队伍,提高我院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其次,逐步强化就业指导教育的深度,在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上,逐步实现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贯穿学生在校教育的全过程。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从三个层面系统有序地开展教育和指导:第一个层面是开展成才教育指导,结合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树立良好学风,打好专业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锻炼各方面才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将来就业创造基本条件;第二个层面是进行择业理念指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与事业意识,为择业做好心理准备;第三个层面是进行求职素质和技巧指导,为就业做最后冲刺。

2、我院一直秉着专款专用的原则,在就业经费的投入使用中尽量做到合理、科学。由于我院接待用人单位的任务繁重,大部分就业经费都用于接待事务上,在就业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我院在开创毕业生思想教育品牌活动方面受到了限制。另外,我院在“双困生”的求职资金补助方面的政策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一部分“双困生”正因为没有求职路费而放弃了很多外出面试机会。

3、老师缺乏与毕业生沟通联系。由于教师忙于教学科研工作,辅导员忙于日常繁琐工作,与学生沟通互动较少,学生与老师没有较深的感情基础,毕业后对母校和老师感情淡薄。在跟踪就业信息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棘手的问题是:有些学生很反感母校,反感老师,每次打电话跟踪就业信息时,他们看到茂名电话不接电话,或者关机,发信息也不回。更有甚者,对工作人员恶言恶语,“我就业了,就是不告诉你!”、“我在家搬砖头!”、“你以后不要打电话来骚扰我了”诸如此类现象。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97668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