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课件ppt 西北地区课堂小结(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07 12:05:03
西北地区课件ppt 西北地区课堂小结(8篇)
时间:2023-05-07 12:05:03     小编:zx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西北地区课件ppt 西北地区课堂小结篇一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发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区、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区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用图、画图的能力概括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干旱,并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讲述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草场众多,看到本区农牧业发展前景很好,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学生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

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课件、课前学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西北地区课件ppt 西北地区课堂小结篇二

初二地理西北地区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对其他地理特征形成的影响。

5.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比较法、启发引导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打开大屏幕,显示图5.4(课本第4页)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与同学们一块儿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青藏地区的地势及地理位置。今天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板书: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讲授新课]

读图5.4:西北地区的地形。

同学们从图中找出本区的主要地形及位置,然后提问。

大家已经知道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那么来自海洋的水汽容易到达这里吗?(很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用亮线分别显示中国主要东西方向的山脉。

想一想:这样的走向对来自海洋的东南湿润气流有何影响?(阻挡气流)

总结: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理位置加上东西向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使湿润的海洋气

流很难到达这里。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

1.这里的`降水情况如何?(稀少)

2.气候有何特点?(干旱为主)

3.河流分布多少?(河流稀少)

4.河流多为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内流河。教师提示、点拨学生从气候、地形方面找原因)

3、4两题目要通过大屏幕显示中国河流分布图,把推理结果在现实中得到印证。 板书: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活动1:(课本第12页活动1)

这个题目,学生很快即可完成。通过提问,看有无问题,适当点评。

承转:我们知道本区降水稀少,所以气候干旱,那么本区各地干旱程度一样吗?

学生看图、思考,教师点拨:降水有东西差异(东部多,西部少),干旱程度也应是西部较东部地区更为干燥。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降水的东西差异,会导致植被差异吗?

播放录像片段:(有画面,有解说)

1.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景观。

2.荒漠草原景观。

3.荒漠景观——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看完后,教师简单介绍水分与景观的联系。完成第12页活动第二题。

想一想:

1.西北地区制约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缺水)

2.西北地区的西部都是沙漠吗?(不是)

3.哪些地方不是呢?(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

教师进一步解释为:地表水、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录像片段: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我们把沙漠地区,水分条件较好,能生长植物的地方,叫绿洲。

提问:这些绿洲的分布有何特点?

盆地边缘。

[课堂小结]

(师生一起复习总结)

提问: 回答:

1.本区地理位置?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2.东西方向山脉? 对湿润气流阻挡。

3.结果呢?

4.特征包括?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降水稀少 。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反馈练习]

1.填空

(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 遥远与 方向山脉的共同影响,形成 为主的气候特征。

(2)西北地区的河流特征表现为:数量 ,且多 河。

(3)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是 的差异引起的。

2.判断

(1)西北地区具有受海洋影响小的共同性特点。

(2)西北地区内部没有差异。

(3)西北地区干旱区面积广大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4)我国山脉的走向与西北地区气候特征的形成无关。

3.填图

在西北地区填充图上,填出下列地理事物: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塔里木河

参考答案:

1.(1)海 东西 干旱 (2)少 内流 (3)水分(降水)

2.(1)√ (2)× (3)√ (4)×

3.略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通过各种媒体,调查、了解西北地区与北方、南方地区自然特征方面较为具体的差异。

西北地区课件ppt 西北地区课堂小结篇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发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区、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区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用图、画图的能力概括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干旱,并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讲述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草场众多,看到本区农牧业发展前景很好,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学生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教学重点

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课件、课前学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现在,请大家欣赏某个地区景观图。(展示课件) 请思考: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吗?和我们学过的几个分区一样吗?为什么有这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西北地区。(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

师:请同学们,看课件西北地区图。

思考:谁能指图说出本区的范围和作为地理界线的事物,及所包括的省区和相邻的国 家,然后概括出本区的位置特点?(从纬度、海陆和相对位置不同角度引导。)

小结: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属于内陆地区,跟海较远,越往西跟海越远。

教师提问:本区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这对本区的降水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降水少,跟海洋越远降水越少,即越往西降水越少。

读图指导:指导学生用地图册“中国年降水量”图进一步说明本区降水量的分布:在内 蒙古东部为400毫米,往西逐渐减少到200毫米以至50毫米以下。所以,干旱成为本区的 主要自然环境特征。

想一想:除海陆位置外,还有什么能影响到水汽深入西北内陆呢?(地形)本区有哪些主要地形区?

读图: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 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说明本地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师:本区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部风蚀作用显著,戈壁滩上形成奇形怪状的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等;塔里森盆地 中部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码干沙漠,沙漠地区随处可见绵延起伏的新月形沙 丘。由此可见,西北地区地形主要是以高原、山地为主。

提问:请同学们在地形图上找找x疆境内的主要山脉、盆地,说说x疆地形的显著特 征是什么?

板图:x疆“三山夹两盆”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并指导学生在书本上画)。

指图讲解:x疆的地形就像“疆”的右半部分——“畺”,从北向南三条横线依次代表阿 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脉,两个“田”分别代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形成“三山夹两盆” 的地形结构特点,天山横亘在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之间。

出示投影片:西北地区的草原和荒漠分布图。

提问: 本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回答: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指图讲述: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夏季降水稍多,水草丰美,马牛羊成群。贺 兰山以西的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x疆两大盆地,由于降水越来越少,草原上的牧草 越来越矮小稀疏,逐渐成为荒漠。

读图:在“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上找出塔里木河。观察本区河湖有什么特点?

师:本区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其中最长的是塔里木河。湖泊也多为内流湖。与 南方地区的“水乡泽国”形成鲜明对照。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强烈,所以河流稀 少,水量也小。河流沿途多沙漠、戈壁,水分大量蒸发、渗漏,因而水量越来越少,下游多 消失在沙漠中或流入内流湖,不能流入海洋。

思考:有人说,在西北地区水贵于金子,你同意吗?为什么?

师:因为本区气候干旱,水是多么稀少,所以水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来说,都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就农业来说,水源就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提问:请问西北地区主要适宜发展什么农业呢?(畜牧业)

思考:假如你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位农场主,要建个畜牧业基地,你觉得建在哪里比 较合适呢?能在图上画出来吗?还有什么地方可建畜牧业基地呢?

展示投影:由山麓到山顶植被有什么变化?如何利用这里的草场资源呢?山上是冬季 牧场还是夏季牧场?为什么?这就是x疆天山山地牧场,因水热条件引起牧场分布具有垂直 分布的特点。

提问:除了发展畜牧业,在西北地区还可适当发展什么农业?(种植业)

水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之一,在西北,大气降水的可性不大,那么水从何而来 呢?请你帮助找水,并设想一下种植农业区可能分布在哪儿?为什么?

师:对,大家的眼光不错,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可以引黄河水灌溉,这里因为有 了水,而发展成为物产富饶的绿地,因而被誉为“塞外江南”。

提问:还有哪儿可发展农业?怎样解决水的问题?

师:夏季,因为夏季时气温高,冰雪融化。

提问:那么,怎样利用地下水呢?

展示投影:介绍坎儿井原理。

师:坎儿井真是保护灌溉、节约用水、防止蒸发的一处好方式。

小结在西北地区发展农业,必须要有水灌溉,那么这种农业,我们叫做“灌溉农业”。师:西北地区流行一句话:麻雀、孔雀东南飞,这话什么意思呢?

要想发展西北就必须有世界眼光,而世界发展的出路无非是工业化问题,怎样才能迈 上工业化的道路呢?让我们找找西北地区发展的优势。

展示: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主要城市、交通分布图。

提问:西北地区要发展经济,靠的是什么?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西北的交通情况怎

学生回答。

小结: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近几十年来,利用本区资源和特有的地理环境特点, 大力发展相关工业,交通运输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展示图片:有关西北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动物遭杀的图片。

过渡:但是,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所以,在资源开发 中必须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西北地区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它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深居内陆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也很丰富,但我们开发时,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四、课堂练习

1.我国面积最大的_______沙漠,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地区。

2.西北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_为主。

3.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___ 。

4.我国四大牧区中位于西北区的有_______ 、_______。位于青藏地区的有_______、_______。

5.青藏地区著名的畜种有_______ 、_______、藏山羊。

五、作业布置

西北地区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呢?

六、板书设计

西北地区

一、干旱的土地

1.位置、范围——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深居内陆

2.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三山夹两盆”)

3.地表景观(由东向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4.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二、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1.主要畜牧业基地:内蒙古牧区、x疆山地牧区

2.种植业少,为灌溉农业(宁夏平原、河套平原、x疆沙漠绿洲)

三、矿产资源丰富:(x疆)石油、天然气;(甘肃金昌)镍矿;(内蒙古)煤

四、生态环境脆弱

西北地区课件ppt 西北地区课堂小结篇四

本节课的亮点是比较成功地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地理复习课之中:

1、本节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综合性非常强的地理知识之间的记忆链接,加深了记忆: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象、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可以非常有效地把综合性非常强的地理知识归纳起来,增强记忆的深刻性。

本节课只用了2幅思维导图就把《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整一章的主要内容生动有趣地归纳出来,右总到分,知识之间的记忆链接非常有趣紧密,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2幅思维导图如下:

2、本节通过思维导图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反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反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 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无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号、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的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接,而每一个连接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主题中心,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点的连接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发散能力越强就意味着更加庞大有序的数据库,个人的综合分析能力也就越强。

如本节课《青藏地区》这部分内容,最中心的主题就是“青藏地区”,由于地区轮廓也是需要掌握的内容,因此本节课“青藏地区思维导图”就以青藏地区的轮廓和轮廓内部的`“青藏地区”主题作为导图中心。为加深学生记忆和加强记忆的有趣性,本人将青藏地区的轮廓进行加工,使其与海豚的轮廓有几分相似。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本部份内容的重点,因此延伸出去的两个关键词就是“高”和“寒”,自然环境特征深刻地影响了青藏地区人文特征,因此第三个关键词就是“人文”。而“高”、“寒” 和“人文”三个关键词又可以继续发散,发散内容可以有很多,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本人就只列出一些学习过的内容进行适当发散。发散过程中非常注意思维的逻辑过程,因为无序的发散会使知识变得凌乱,违背思维导图的宗旨。通过这张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地建立“青藏地区”的数据库,也同学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他们地理的综合分析能力。

3、本节通过思维导图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鼓励多用生动的图形来取代生硬的文字,鼓励根据个人喜好形成自己风格的思维导图,鼓励多发散等方面的特点都说明了它将非常有效地激发教师和学生进行创新兴趣。

如本节课的“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都是我国地理环境非常独特的地理单元,也是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可能很多学生都去过这些地方旅游,这样他们就可以把一些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加到思维导图里面去,体验到创作的喜悦,激发了他们创作的热情,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4、本节使用的思维导图框架预先设好并印发给学生,减少笔记时间,增加思维空间,而且 方便学生进行再次复习。

今后努力方向:

1、由于时间关系,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进行思维导图创作,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 能力未能充分发挥,今后会继续思考改进方向。

2、据相关文献介绍,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教学中以普遍运用了思维导图并越来越成熟,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仍然是相当欠缺,相关研究也比较少,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这一块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今后会密切留意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发展,并搜索外国相关的发展研究,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3、本节课的思维导图是利用制图软件“coreldraw”进行绘制,耗时较长,思维过程在图上没有很好地呈现,今后将尝试用思维导图的专门软件进行尝试创作,相信多尝试多创作,一定可以设计出思维过程更加清晰的思维导图。

西北地区课件ppt 西北地区课堂小结篇五

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

各位评委:

上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设计理念三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定位教材

我所说的课是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十三页第五单元第三课课题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学生学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基础之上进行了解地理位置,对分区地理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进一步学习分区地理

3、三维教学目标

依据前倨后恭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以下数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运用地图说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与位置,范围及主要地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地图分析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与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了解地形与相互关系,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结合地图分析青藏地区以高寒为特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由此形成与其他地理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本节课学习认识地理环境中各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地立统一关系,并地量步体会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4、重点和难点:

重点:(1)位置范围地形

(2)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青藏高寒的特征。

难点:地形各要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立统一关系。

5、教法与学法

学案导学,读图比较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6、教具学具、课件、导学案

多媒体课件比较直观,导学案使学生学习有目的地。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图片塔克拉马干沙漠,呼伦贝尔草原,西藏布达拉宫等等,西北和青藏的自然风光,同时播放歌曲青藏高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苦恼、恐惧等消极感受,使学生全力以赴的去学习,

2、自主学习:在学案上设置了填空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图完成西北地区和青藏的范围和位置。

(1)西北地区大致位于 以西,长城祁南山、以北

(2)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是典型的 气候。

(3)西北地区河流稀少大多为 ,其中 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少数民族是

(4)青藏地区位于 以西, 以北,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素有 之称,是典型的 气候。

这些都是基础题目,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挑战学生的智慧,刺激学生的好奇心。

3、合作学习:1、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我把它分成几个小问题,

(1)读图本地区大部分降水是多少毫米。

(2)自东向西年降水量变化有什么规律?为什么?

(3)自东向西自然

(4)制约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2、分析青藏高寒原因

(1)返图本区大部分地区海拔是多少千米?

(2)主要的地形河流是什么?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3)气温海拔有什么关系?

(4)青藏地区由哪些资源?

改变以往机械的接受学习,在合作过程中注入童心、童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4、探究拓展:这是个让学生自己探究完成的题目,我的设计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责任感,并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1)西北地区的种植业分布在哪里?并分析原因?解决西北缺水有哪些建议?

关键词语:绿洲农业、灌溉农业、退耕还林、退耕还节,禁止过度放牧,南水北调。

(2)青藏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里?阐述原因?

关键词语:河谷农业,(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5、达标测试:本题设计有易到难,有一定的梯度,分选择题综合题。

本题设计的目的是: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巩固和锻炼,让学生在做题中体会成功的愉悦。

三、设计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1)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

(2)学生地理思维。

(3)培养地理科学研究能力。

(4)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5)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变接受学习为发现发学习,重视地理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

本课通过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达标测评的教学模式完成了教学任务,达成了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全作意识,符合地理基本理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和谐积极的向上的师生氛围,使师生在课堂上换发出生命的活力。

我的说课完毕,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西北地区课件ppt 西北地区课堂小结篇六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3左右。

二、教学准备:

1、课件、问题卡片。

2、在教室中间空出一条走廊。

3、要求学生准备好铅笔、尺子、小刀、橡皮、铅笔盒各一样。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材分析:《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理解左右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学生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

它们的相对性及学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理解“左右”,

进一步通过对物体位置关系的探索,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策略选择:

本课以活动课的形式,以六大块活动情境串连生成,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左右的含义与相对性。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

四、教学流程

活动一:引出“左右”

1、学生活动:

①让两个小组的学生在教室中间的走廊里随意来回走动 →说说感受(很乱)→假设在马路上大家都这么走会怎样?(交通混乱,容易出事)→你来想办法解决。(有秩序走,靠右走)

②靠自己的右边来回走动→说说感受。

2、引出课题:看来认识左右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左右”。

活动二:感知“左右”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和右。

①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我们常常用左手和右手做什么?左右手是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大。

②找一找我们身上还有这样分左和右的好朋友吗?

③你怎样来记住左、右。

2、学生学做机器人,老师当遥控器,请机器人按遥控器的指令做动作。

伸出左手摆一摆,伸出右手摆一摆;

伸出左脚跺一跺,伸出右脚跺一跺;

拍拍左肩1、2、3,拍拍右肩1、2、3;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左眼眨一眨,右眼眨一眨。

3、显示课件(一个背对学生的小女孩),找出这个小女孩的左

右辫子、左右手、左右腿、左右身。

活动三:体验左边和右边。

1、按要求摆学具。

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从矛盾冲突到解决问题,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认识“左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学生常常因左右手配合做事而较难分开体会,因此教师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和右,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从而感知左和右,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把操作、观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摆一摆,从左往右依次为:铅笔、尺子、

小刀、橡皮、铅笔盒,并回答下列问题。

从左数尺子第( ),从右数尺子是第( );

尺子的左边有( ),右边有( );

尺子在( )的左边,在( )的右边。

2、请大家把学具打乱,再随便摆一次,然后再回答以上问题给同桌听。

3、观察你这排同学,回答以下问题。

从左数我是第( ),从右数我是第( );

我的左边有( ),右边有( );

紧靠我左边的是( ),右边是( );

我在( )的左边,在( )的右边。

活动四: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1、请你转个身,看看现在你的左右各是谁?

2、大家一齐来感受一下,我们来上回体育课,按老师的要求向左转或向右转,再看看这时你的左右各是谁?你有什么发现?(对回答最精彩的学生给予表扬,并与他握握手。)

3、与老师握手,你用哪一只手?老师用哪一只手?你有什么发现?(面对面,我们的右手不在同一边。)

4、出于礼貌我们都用右手与别人握手,请同桌握一握手,进一步体验。

5、我想请大家举右手,我也想举右手,你说我该举哪只手?你请老师做个什么动作,一眼就看出是左手还是右手。(转身)然后我们都举左手,你发现什么?(面对面,左手不在同一边。)

6、师生面对面,看着桌上的学具,请学生回答对方的左右边各

察与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起来。掌握以“谁”作标准来确定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打乱后随便摆一摆”,打破了学生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

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巧妙地用转身、握手、找东西等活动,激起学生疑问,抓住学生注意,引起学生思考,让学生去体验、感受其中的奥秘。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有什么?

教师把铅笔盒、小刀放在身体的左边,橡皮、尺子、铅笔盒放在身体的右边,问学生:现在我们面对面,请问我的左边有什么?我的右边有什么?

活动五:巩固左、右。

1、抢答: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正确的答案。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幸运52?李咏叔叔说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这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玩这个游戏,每组派一人进行抢答。

① 出示

师:它不在最左边,也不在最右边,它在桃子的右边,在樱桃的左边,请问它是( )。

(哪一个学生抢答成功,说明理由后老师就把这张可爱的问题卡片送给他。下同)

②出示一幅图,一个男孩面对大家,他的左边是儿童公园右边是图书馆,后面是超市。

师:星期天,妈妈带小明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在小明的右边,请问他们要去哪?

③出示一幅图,三个动物三个家

师:小狗住小猫的右边,小兔紧挨着小猫的右边住,用线连一连,给动物们找到家。

2、辩论:老师和一个同学走楼梯,一人上,一个下,每人靠自己的右边走,请问我们会撞在一起吗?说明理由。

活动六:实践左和右。

p6生活中的数学。

组织有效的`抢答辨论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引导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去认识、去感悟、去体会,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进一步明确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

五、教学片段实录:

活动一:引出“左右”

师:我们教室的中间有一条走廊,现在请两个小组的小朋友在走廊里随意来回走动。

(两个小组的学生在走廊里来回随意走动。)

师: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场内的):老师干吗要我们走来走去?

生2(场内的):老师这样走都会撞到。

生3(场外的):这样走很乱。

师:假如在马路上有许多车、许多人,也这样走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生1:会很危险。

生2:有可能会撞起来。

生3:会出车祸。

生4:这样走不好。

师:那你想个办法,怎样比较好?

生1:大家都靠一边走。

生2:大家都靠右边走。

生3:大家都靠左边走。

师: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交通规则,我国规定每个公民都靠自己的右边行走或行车。现在请同学们都靠自己的右边来回走一走,有什么发现?不知道右边在哪可以请同学或老师帮忙。

(场内学生靠自己的右边来回走动。)

师:现在有什么感受?

生1:好多了。

生2:不乱了。

生3:这样不会撞到。

师:看来认识左右很重要,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左右”。

……

活动五:巩固左和右。

1、抢答:

……

2、辩论:

师:老师和同学走楼梯,一人上,一个下,每人靠自己的右边走,请问我们会撞在一起吗?

生1:肯定会的,都走同一边肯定会撞起来。

生2:不对,一人上一人下,不会撞起来。

生3:对哪!面对面,两个人右边不在同一边,不会撞起来。

生4:都是右边怎么不会撞起来?

生5:不会的哪。

(教室里一大片声音说不会,一小片声音说会,很热闹)

师:谁能拿出有力的证据,说服对方。

生6:老师我们来表演一下,就是最好的证明。

师:好主意。

(师生面对面,各自靠右走,用事实证明不会相撞,全班一片欢呼声。)

……

六、教学反思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的中介,但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材料,它需要每一位教师去实践、丰富及完善。本着这一认识,我对教材进行大胆处理。用六大块活动情境串连生成,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左右的含义与相对性,使学生乐学、爱学。

(二)尊重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

在教学“左右”一课前,我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对左右有了初步感受,但对其相对性、可变性缺乏清晰的认识。基于这一情况,整个教学中教师只是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进行有序的活动。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为正确理解左右奠定了基础。另外,这节课也抓住教材的难点让学生进行思考。

(三)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

《标准》在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此在本节课中我安排了许多活动,创设了许多学生身边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这些活动发展学生猜想、观察、比较、操作、交流、推理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例如活动五中的抢答题,学生完全可以在老师没有念完题就知道答案,因为桃子的右边有菠萝和樱桃,它不是最右边,那肯定不是樱桃,只能是菠萝。在这老师没有禁锢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通过推理解决问题,小小的一道练习题,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成为学生思维放飞的舞台,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从更高要求看,本课在这一方面略显不足,教师可以在这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西北地区课件ppt 西北地区课堂小结篇七

教学目标:

1、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3、用左、右描述物体位置关系。

教学重难点 :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左右

1、由上下楼引入教学

师:为了安全,避免我们上下楼时冲撞在一起,学校要求我们都要“靠右行走”。出示书13页图,问:靠右行我们该走哪边呢?

2、出示课题

师:只要我们认识了左右,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左右”(板书课题)

二、活动中感知,认识左与右

1、借助左右手认识左右。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举的是哪只手吗?对了,在举手发言时,我们通常都是举右手,老师现在要看看你们举的手是不是都是右手呢?

(1)做动作记右手。

拍一拍:让学生用右手轻轻拍一下桌子。

握握手:让学生伸出右手,相邻的两个同学握握手。

(2)认识左手。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右手,另外一只手就是左手。快把左手举起来,看一看,这就是我们的左手,用左手把铅笔盒摆好。

(3)借助儿歌强化认识左、右手。

教师和学生一起听音乐边说边做动作。

我伸出左手去

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来,我伸出左手摆一摆,左手收回来。

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来,我伸出右手摆一摆,右手收回来。

我伸出双手去,我收回双手来,我伸出双手摆一摆,双手收回来。

(4)借助左、右认识左、右面

提问: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有着很多像左手和右手一样的好朋友,看一看自己的身体,你能找出像这样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请你一边找一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活动,寻找身体上的左右。

提问:“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身体上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老师建议,他说到哪儿,咱们也就指到哪儿行吗?”

生汇报寻找结果,边说边指,其余的同学也跟着指一指。

讲述: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找到了这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连老师都佩服你们了。现在我要看看你们身体上的这些伙伴配合如何,咱们做个“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

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

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

左手叉腰,左手举起来,向左弯弯腰。

右手叉腰,右手举起来,向右弯弯腰。

2、各种方位介绍座位。

谈话:在你的位置上,谁能用前后左右来介绍介绍你周围的同学?(先请两个学生说一说,再同桌互相说。)

提问:在这些同学中有你的好朋友吗?你的朋友坐在第几组?第几位?左边还是右边,让我们猜一猜好吗?

提问:你能用左边右边来说一句话吗?可以说说这间教室的摆设。

三、操作中辨别,加深对左右的理解

1、介绍文具的位置。

新学期开学,蓝猫商店进了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想去看看吗?有哪些学习用品呢?它们是怎样摆放的?

先自由说文具的位置,再集体交流。

2、提问:谁来说一说铅笔的摆放位置。引导:为什么铅笔一会儿在左边,一会儿又在右边?(对于尺子来说铅笔在它的左边,对于笔盒来说铅笔在它的右边)。

3、设疑:第二个是什么文具?是尺子还是笔盒?同学们可以讨论讨论。请双方代表上台辩论,明确物体的位置是从右数还是从左数。

过渡:同学们用左右为我们介绍了蓝猫商店的文具,大家说的很好。下面咱们来轻松轻松。

(1)学生齐唱《健康歌》。

(2)喜欢这首歌的同学请举右手(学生举手),老师也非常喜欢(师举起右手),我举的是右手吗?有不同意见吗?为什么?

明确:站立的方向不同,因此左右也就不同。

(3)同座位的同学握手,再次验证左右的相对性。

四、解决中运用,感受实用性

1、师:瞧,你们看见图上有什么?“上下楼梯请靠右行”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判断时应把自己当成上下楼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梯和走路时,也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在校园里同样,马路中咱们也该遵守交通规则。

2、练习书13页6题,用学过的上下、前后、左右说一说。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这节课你认为哪个小朋友表现得好?

西北地区课件ppt 西北地区课堂小结篇八

手抓羊肉

食材:羔羊腰窝肋排一块 800克葱段 70克姜片 25克香叶 1片白芷 2克草果 1小粒砂仁 1克肉蔻 1克

小茴香 1克花椒 5克丁香 2粒 黄芪 1小片

方法/步骤

1羔羊腰窝肋排一块、葱段、姜片、香叶、白芷、草果、砂仁、肉蔻、小茴香、花椒、丁香、黄芪、陈皮、干辣椒、黄酒、盐、大蒜、酱油、烹调油、香油、清水、香葱、小米椒、孜然、苦菊适量。

2把香料放入料盒盖好盖子备用。

3把葱切段姜切片。

4小米椒切成红椒圈,大蒜取三分之二切成粗末备用。

5把另外三分之一的大蒜放入蒜罐,里面加盐捣成泥。

6捣成泥后再加少许凉开水调制成蒜汁备用。

7用刀把羊排从每根肋骨之间划开切断,切的时候,可整根制作显得的粗犷些,还可从中间再剁开制作的精细一些,这要视自己的喜好来定。

8把切好的羊排开水下锅煮5分钟捞出。

9另换清水煮开下入焯过水的羊排,里面放入葱姜和三个小辣椒,锅中再倒入黄酒烧开,改用中火煮1小时。

10然后放入料盒和陈皮再煮15分钟。

11煮15分钟后取出料盒。

12取出料盒后放入适量的盐,用小火再煮40分钟,在制作中需前后共煮两个小时使肉软烂汤浓为最好。

13把煮好的肉排放入盘中,(可搭配一些清火的蔬菜也可单独拌食,我配了一些苦菊)。

14然后另起锅注入烹调油和少许香油,锅中放入蒜末用小火煸炒,待蒜末煸至微黄下入红椒圈、孜然、香葱碎爆香。

15把材料爆香后烹入适量酱油勾兑成汁。

16然后把勾兑好的汁浇在羊排上即可。

孜然羊肉

食材:羊里脊肉 500g 白洋葱 1/2个 辣椒粉 10g盐 5g油 20m 孜然粒 20g孜然粉 10g

步骤/方法

1将羊里脊切成片;洋葱去皮洗净,切成丝,备用。

2中火烧热炒锅,不放油放入羊里脊肉迅速反复翻炒,至羊里脊肉七成熟时,盛出放入盘中。

3将切好的洋葱丝盛入盘中,加入孜然粉和孜然粒(5g)拌匀腌制10分钟。

4中火再次烧热炒锅,加入油烧热,放入剩余的孜然粒翻炒片刻,倒入腌好的洋葱羊肉快速翻炒均匀,最后,调入辣椒粉和盐拌炒均匀即可出锅。(这个是孜然羊肉怎么做的小窍门哦)

大盘鸡

主料:嫩母鸡1只 面粉200克

辅料:土豆250克 青红椒30克 葱姜蒜20克 八角2个 桂皮少许 香叶少许 豆蔻少许

方法/步骤

1准备好所有的食材,鸡剁大块,土豆切和青红椒均切滚刀块,葱切段,姜切大片,面是事先和好的,已经揉了5次。

2烧热锅,放油,下鸡块,煸炒至略带金黄。

3然后把葱姜,香叶,桂皮,八角放入煸出香味,并同时沿锅边蘸洒料酒增香去腥气。

4这时可以加入适量的盐,糖 ,味极鲜,继续煸炒,炒的时候,注意火候,不要糊底了,同时也要有耐心,慢慢来,炒香鸡肉为主。

5倒入适量的开水,如果有高汤那就更好,同时放入土豆块。

6趁着烧鸡块的时候,把面团擀成大薄饼。

7切成宽条,抖散开来。

8放入汤锅中煮熟。

9然后捞出过凉水,同时放少许的芝麻油拌匀,防止粘连。

10此时锅内的鸡块已经烧至成熟,把里面的香料都挑出来,这样吃起来就绝无负担喽。

11然后放入青红椒翻炒。

12临出锅前放入葱段。

13面条铺在盘中,再把鸡肉浇在面上面,欧了,可以起筷。

葱爆羊肉

食材:羊肉500g大葱2根 大蒜1汤匙(15g)切碎 生抽3汤匙(45ml) 淀粉3汤匙(45g) 白砂糖1汤匙(15g) 盐1茶匙(5g) 料酒2汤匙(30ml) 油300ml(实耗30ml) 香醋1茶匙(5ml) 花椒粉1/2茶匙(3g)

步骤/方法

1.剔去羊肉上的筋膜,用温水漂洗30分钟以去除血污和膻脂,使羊肉的色泽更鲜艳、细嫩,然后再放入冰箱中,冷冻至半硬。

2.将羊肉逆纹切成大薄片。

3.大葱去根,剥去外皮,切成5cm长的斜丝。

4.将羊肉片放入碗中,调入花椒粉、生抽和淀粉,搅拌均匀后腌制10分钟。花椒粉也可用其他辛辣的胡椒粉、生姜粉、八角粉、桂皮粉等代替,在烹制过程中会产生浓厚的香气,都有助于去膻味。

5.中火加热锅中的油,待烧至七成热时将腌制好的羊肉片放入,大火快速拨散,待羊肉表面变成熟色,再捞出沥干油分待用。

6.锅中留底油,烧热后将蒜碎和大葱丝放入爆香。然后将羊肉片放入,再调入白砂糖、料酒、香醋和盐,大火翻炒片刻即可。

西安羊肉泡馍

煮羊肉汤

1羊骨和羊肉用冷水洗净,浸泡5小时去除羊骨和羊肉中的血水。

2将羊骨砸断,羊肉切成大块备用。

3羊骨和羊肉放入汤锅,注入足量冷水,大火烧开。

4将汤水弃之不用,捞出羊肉和羊骨,用冷水洗净血沫。

5汤锅中重新注入冷水,放入羊骨、羊肉、葱段、姜片大火烧开。

6将所有香料放入纱布包中,用棉线扎紧,再把装有香料的纱布包放入汤中。

7使用较大炉火使汤保持翻滚,加盖煮2小时。

8再调成小火,继续加盖焖煮5小时。

制作馍

1用1汤匙30度左右的温水溶化1g干酵母。

2取50g面粉,加入酵母水搅拌均匀成面包糠状。

3再加入适量温水,揉和成光滑面团,用保鲜膜盖好放置在室温下发酵2小时。

4将剩余的面粉放入面盆,一边搅拌,一边加入适量冷水揉和成较硬的面团。

5揉和好的面团用保鲜膜盖好,放置30分钟。

6将未发酵的面团与发酵完成的小面团一起揉和成一个较硬的光滑面团。

7面团再次反复在案板上用手掌根部推着向前揉搓至筋韧光滑。

8将面团分成5份,制成5个小剂子。

95个小剂子分别擀压成10cm直径的小饼。

10饼铛用大火烧热,放入小饼每面各烙1分钟。

11调成中火,每面再次各烙2分钟至微微焦黄。

12最后调成小火每面各烙2分钟,将馍烙至7成熟即可。

制作泡馍

1冷水浸泡30分钟至泡发。

2木耳去蒂,撕成小朵。

3黄花菜去掉老根。

4青蒜和香菜分别洗净,香菜切段,蒜叶切碎备用。

5馍掰成小指尖大小的小粒备用。

6锅中放入1碗羊肉汤和等量的水煮开。

7放入掰好的馍粒和黄花菜,大火煮2分钟。

8再放入木耳、粉丝煮2分钟。

9最后调入盐和白胡椒粉盛入碗中,将切成片的羊肉摆入碗中。

10上桌前撒上青蒜碎和香菜段,搭配辣椒酱和糖蒜即可。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春节家常年夜饭菜谱

2.春节年夜饭家常菜谱

3.年夜饭吉祥菜菜谱

4.年夜饭糕点菜谱

5.年夜饭吃什么好寓意

6.家常年夜饭菜谱

7.春节年夜饭菜谱

8.各大菜系年夜饭菜谱

9.春节年夜饭吃什么

10.年夜饭各地美食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83219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