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温庭筠的梦江南的诗意汇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06 19:22:33
2023年温庭筠的梦江南的诗意汇总
时间:2023-05-06 19:22:33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温庭筠的梦江南的诗意篇一

寒冷的味道阅读及答案 推荐度: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推荐度:

安徒生童话选阅读题及阅读答案 推荐度:

《生物入侵者》及阅读答案 推荐度:

张枫霞《父亲》阅读及答案参考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引导语:《梦江南·千万恨》为唐代诗人温庭筠所著。这首词以意境取胜,刻画了一个满怀深情盼望丈夫归来的思妇形象。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标准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标准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标准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解析]此词属于小令,短小精悍,完全解读得细细品味其中每个字。同时得注意其中的中学课本常遇见的“天涯”(“天涯共此时”)“山月”(“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碧云”(“碧云天,黄叶地”)等意象以及情景交融的诗句、词句。

首句直出“恨”字,“千万”直贯下句“极”字,并点出原因在于行入远“在天涯”,满腔怨恨喷薄而出。“山月”三句写景,旨在以无情的山月、水风、落花和碧云,与“千万恨”、“心里事”的有情相形,突出思妇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旧称温词香软,以绮靡胜。《花间集》中所载,亦确多秾丽之作。这首《梦江南》,在风格上却迥然不同。非但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而且不假堆砌,纯用白描,全无“裁花剪叶,镂玉雕琼”的藻绘习气。在温词中虽为别调,却属精品。一开口便作恨极之语,全没些子温柔敦厚。比起其他温词特别是那若干首《菩萨蛮》来,这简直不像是同一作家的笔墨。夫“恨”而有“千万”,足见恨之多与无穷,而且显得反复零乱,大有不胜枚举之概。但第二句却紧接着说“恨极在天涯”,则是恨虽千头万绪而所恨之事仅有一桩,即远在天涯的人久不归来是也。就词的主旨说,这已经是一语喝破,再无剩义,仿佛下文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然而从全词的比重看,后面三句才是主要部分。特别是中间七言句一联,更须出色点染,全力以赴。否则纵使开头两句笔重干钧,终为抽象概念,不能予人以浑厚完整之感。这就要看作者的匠心和功力了。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二句,初读感受亦自泛泛;几经推敲玩味,才觉得文章本天成,而妙手得之却并非偶然。上文正面意思既已说尽,故这两句只能侧写。词中抒情主人公既有“千万恨”,说她“心里”有“事”当然不成问题;但更使她难过的,却在于“有恨无人省”。她一天到晚,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却无人能理解她的心事,只有山月不时临照闺中而已。不说“人不知”,而说“山月不知”,则孤寂无聊之情可以想见.这是一层。夫山月既频来相照,似乎有情矣;其实却是根本无情的。心里有恨事,当然想对人倾诉一下才好,但平时并可以倾诉的对象亦无之。好容易盼到月亮来了,似乎可以向它倾诉一下,而向月亮倾诉实等于不倾诉,甚至比根本不倾诉时心情还更坏些!于是“山月不知心里事”也成为这个主人公“恨”的内容之一了。这是又一层。至于说“不知心里事”的是“山月”而不是其他,这也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李白《静夜思》:“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令本通作“望明月”)望山月能使客子思乡.当然也能使闺人怀远。况且山高则月小,当月逾山尖而照入人家时必在夜深。这就点明词中女主人公经常是难以入眠的。这是第三层。《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以日月喻丈天,原是传统比兴手法。然则这一句盖谓水阔山长,远在天涯的丈夫并不能体谅自己这做妻子的一片苦心也。这是第四层。

“水风”句与上联角度虽异,意匠买同。夜里看月有限,昼间看花也还是有恨。看花原为了遣闷,及至看了,反倒给自己添了烦恼。况上句以月喻天,则此句显然以花自喻。借花落,正是惜自己年华之易谢:花开花落正如人之有青年老年,本是自然现象;但眼前的花却是被风吹落的。“空落”者、白白地吹落,无缘无故地吹落之谓;这正是《诗·小雅·小弁》中所谓的“维忧用老” 一语(《古诗十九首》则云“思君令人老”)的形象化,而不仅是“恐年岁之不吾与”这一层意思了。

至于所谓“水风”,指水上之风。这也不仅为了求与“山月”工整相对而已。水面风来,风吹花落,落到哪里?自然落在水中,这不正是稍后于温庭筠的李煜的名句“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另一种写法吗?温的这句写得比较蕴藉,但并不显得吞吐扭捏,依然是清新骏快的风格,可是造意却深曲多了。

夜对山月,昼惜落花,在昼夜交营的黄昏又是怎样呢?作者写道:“摇曳碧云斜。”江淹《杂体·拟休上人怨别》诗云:“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这里反用其意。“摇曳”,犹言动荡。但动的程度却不怎么明显,只是似动非动地在缓缓移斜了角度。看似单纯景语,却写出凝望碧云的人百无聊赖,说明一天的光阴又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不着“恨”字而“恨极”之意已和盘托出。因此后三句与前二句正是互为补充呼应的。没有前两句,不见感情之澈切;没有后三句,不见词旨之遥深。此之谓胆大而心细。

s("content_relate");

【温庭筠梦江南阅读答案及赏析】相关文章:

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古诗阅读答案及赏析12-25

温庭筠《梦江南》阅读答案05-16

温庭筠《梦江南》赏析10-29

温庭筠《梦江南 梳洗罢》阅读答案05-16

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阅读答案11-15

温庭筠《梦江南 千万恨》阅读答案11-15

温庭筠《梦江南》阅读题06-05

温庭筠《利州南渡》阅读答案及赏析10-19

温庭筠《商山早行》阅读答案及赏析11-13

《梦江南·千万恨》温庭筠11-25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82221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