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篇一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放手让学生探究。
本节课从学的角度安排教学过程、呈现学习内容、提供操作材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因此,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得到培养,创新潜能得到开发。教师联系实际从“超市买东西”创设情境入手,观察课件所示图片,引起学生注意,先让同学们动手计算,然后提问:同学们计算的对不对呢?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呢?引出课题(加法的验算)。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总结验算方法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如: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教师点拨引导,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突破教学难点。
2、 关注每一个同学的发展。
由于学生原有认知背景的不同,他们对解答本课时的题目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同样的题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一定的层次。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提出统一的要求,允许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在交流时,各种合理的方法教师都给予了肯定。从教学效果上分析,我觉得教学效率较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受益面大,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3、体验探究的乐趣。
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情感活动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罗老师这节课带给我了很深的启示: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化为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了的旧的教学方式,才会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实践和探索中丰富和改善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探究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断地发展!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快乐的事,学会了更是幸福的事“。
在这次听课活动中汲取的一些好方法,我将其也要尝试到自己的教学中,力争使自己也有一个提高。
建议:情境导入简单些,可节约时间,这样巩固提高就有时间了。
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篇二
10月18日下午第一节课我聆听了张海玲老师执教的《加法的验算》这节课,我觉得张老师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1. 老师能联系实际创设情境——“要开运动会了,学生需要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课件出示此情境图后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提出数学问题,最后学生自己列式解决了,接着老师提问:“你们的计算对不对呢?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呢?最后引出新课——《加法的验算》,再让学生分组交流体验验算方法:如验算的方法有用183-135=48;183-48=135;48+135=183来验算,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突破难点。
2. 老师非常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应用所学的知识找到验算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主要体现在第一、二环节上)。
3. 教学环节紧凑,准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这节课中,可以看出学生是在老师创设环境中先提出数学问题而后轻松学习新知的。
4. 老师非常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强调验算的书写格式等。
5. 教师评价学生的方法多元化,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鼓励。
在听的过程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1、 在引入新课题时,由于验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非常陌生,所以学生可能会说不出“验算”这个词来,我觉得是否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学生把一套运动服和鞋的钱计算出来后就用课件显示教材中小精灵的话:你怎么知道这个结果就是正确的呢?让学生独立思考大约2分钟后再回答:学生可能会说出:用口算再算一遍、也会有学生这样说:我在草稿本上再计算一遍……这时老师就可以说:对!你们的方法很好,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就叫做验算,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研究有关“加法的验算”,大家有没有信心!
2、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从四道题中任意选一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或者分男女两组各做两道题后到视频展台上展示。(让1—2名学生重点讲一讲他是怎样验算的;如果四道题每个学生都做并且验算的话会用去很多时间而影响后面的进程。)
3、 板书验算方法时可以不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当学生汇报验算方法时,教师直接这样板书出来:①183-135=48;②183-48=135;③48+135=183 再让学生在下面和同桌互说,比如生1说:“我是用183减去135看它是否等于48的……
4、 练习设计虽然有层次性但形式有点单一;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将练习展现在学生面前,如:谁是验算大师、智慧大门我来开等形式。
总之,在这次听课活动中,我汲取的一些好方法,将其也要尝试到自己的教学中,力争使自己也有一个提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781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