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国土地日的意义优秀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30 07:10:48
最新全国土地日的意义优秀
时间:2023-04-30 07:10:48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全国土地日的意义篇一

2.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3.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4.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5.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

6.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7.加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8.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制度,严守耕地红线

9.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

10.落实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进土地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

1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依法依规保护耕地

12.珍惜土地,集约用地,促进绿色发展

13.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4.推进土地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15.实施国土规划,建设美丽中国

16.建设法治国土、生态国土、美丽国土

17.加强产权登记,维护土地权益

18.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全国土地日的意义篇二

全国土地日,是每年6月25日。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纪念这一天,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土地它是人类生产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

中国的农业问题或者说粮食问题实际上就是土地问题,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是加拿大的1/5,人均棉花产量是美国的1/3,人均肉类是加拿大的1/4。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

虽然我国现有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仅及世界人均1/3;耕地面积列世界第二位,而人均排在世界第六十七位。在这有限的耕地中,缺乏水源保证、干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的耕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后备资源2.01亿亩,其中可开垦成耕地的仅1.2亿亩。考虑到生态保护的要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受到严格限制,今后通过后备资源开发补充耕地十分有限。截至2006年10月31日,我国的耕地面积比上年度末又净减少了460.2万亩,已从18.31亿亩降至18.27亿亩。

我国目前的人均耕地仅有1.39亩。这是国土资源部对全国2006年度(2005年11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和逐级汇总的最新结果(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据《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供的测算数据,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总潜力约合2.01亿亩。

其中,土地整理补充耕地潜力约合9000万亩,占补充耕地总潜力的45%。“十五”期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全国补充耕地2140万亩,同期建设占用与灾害损毁耕地的面积为2022万亩。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76345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