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龙虾的家常简单做法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29 19:42:38
澳洲龙虾的家常简单做法精选
时间:2023-04-29 19:42:38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澳洲龙虾的家常简单做法篇一

澳洲龙虾相较于一般的龙虾体积更大,一般都在一斤半以上,它不仅仅营养丰富,肉质也非常鲜美,细嫩。你了解澳洲龙虾要怎么做吗?现在,小编来告诉你澳洲龙虾的做法。

食材准备

澳洲龙虾1只,橄榄油、料酒、葱、姜、蒜适量,胡椒粉少许,香菜少许。

方法步骤

1、龙虾洗净,处理后切成块备用。

2、葱切段,姜切片,蒜取整,香菜洗净备用。

3、锅中倒入较多的橄榄油,放姜蒜爆香。

4、爆香后继续加葱爆香,然后捞出备用。

5、将龙虾放入锅中大火爆炒片刻后加入少许胡椒粉、料酒盖锅焖片刻。

6、开盖倒入之前捞出的葱姜蒜,翻炒均匀后加香菜即可出锅。

小贴士

龙虾非常的鲜美,所以可以不用放盐。

食材准备

大龙虾两只,酱油、姜、蒜、生抽、芝麻油适量。

方法步骤

1、将龙虾洗净拍昏放入蒸笼中蒸。

2、姜蒜剁碎后加入生抽和芝麻油搅拌均匀。

3、龙虾蒸半小时后即可出锅,将龙虾分解后蘸酱吃即可。

食材准备

澳洲龙虾一只,葱花、盐、海鲜酱、鲍鱼汁适量。

方法步骤

1、将龙虾用刷子刷洗干净。

2、取一大口煮锅放入适量水,加少许盐煮沸。

3、煮沸后将龙虾头部摁入水中,不挣扎后全部放入水中。

4、鲍鱼汁家海鲜酱撒上葱花做成酱料。

5、煮20分钟后全身变红熟透即可捞出。

6、用刀在龙虾背部从头切开到尾,扒开壳即可。

澳洲龙虾材料准备

澳洲龙虾1只,葡萄酒50ml,蘑菇少许,洋葱1/4个,蒜1瓣,白胡椒粉5克,盐少许,黄油20克,芝士80克,锡纸一大张。

方法步骤

1、将新鲜的澳洲龙虾冲洗干净后放入开水锅中,煮7分钟,捞出龙虾放入冰水中过凉备用。

2、当龙虾的温度降下来之后,去掉龙虾的两只大钳子,和其余小钳,用刀切入内部取肉,放入准备好的洋葱,蒜盐等调料备用。

3、锅中倒入黄油,用中小火加热,将黄油溶化后,放入剩余的洋葱与蒜末,小火炒香后,放入蘑菇,中火炒出水份后,烹入白葡萄酒,待酒精挥发后,调入盐,胡椒粉,中火煮至浓稠即可。

4、浇上做好的蘑菇汁放入虾的内部,最后在上面撒入芝士丝,包上锡纸,放入烤箱中层,用180度的温度,烤至表面金黄色即可食用。

澳洲龙虾不仅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也是非常丰富的,不仅好吃还能满足人体营养所需。那么澳洲龙虾的营养价值到底有多高呢?

澳洲龙虾和其他水产品一样,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矿物成分,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钙、钠、钾、镁、磷,含量比较重要的有铁、硫、铜等。龙虾中矿物质总量约为1.6%,其中钙、磷、钠及铁的含量都比一般畜禽肉高,也比对虾高。因此,经常食用龙虾肉可保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龙虾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龙虾富含维生素a、c、d,大大超过陆生动物的含量。龙虾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大多数的淡水和海水鱼虾,其氨基酸组成优于肉类,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而体内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8种必需氨基酸,还含有脊椎动物体内含量很少的精氨酸,龙虾的脂肪含量不但比畜禽肉低得多,比青虾、对虾还低许多,而且其脂肪大多是由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并且具有防止胆固醇在体内蓄积的作用。

澳洲龙虾的做法

有了好的食材不懂烹饪也是大大的浪费!对于不常在家做海鲜的朋友来说,对付一只大大的澳洲龙虾是在有些棘手。澳洲龙虾怎么做好吃呢?赶紧来跟着百科学一招吧!正宗的做法让你毫无保留的享受澳龙的美味。

食材:龙虾1只(约重1500克)、黄油25克、芹菜末5克、炸大地鱼(方鱼)末5克、绍酒10克、胡椒粉0。05克、盐3克、味精5克、白糖2克、熟鸡油10克、湿淀粉5克、香油5克、上汤10克、干淀粉25克、花生油适量。

做法

1、将龙虾洗净,将头拧下,斩下尾部,剁去龙虾爪尖不用,虾爪改段用刀拍裂,将虾身洗净,由中间劈开改成核桃块,将龙虾头洗净搌干,装盘待用。

2、将龙虾尾、爪、虾身块入小塑料筐沥净水分,掸入干淀粉。

3、锅炙好,下入花生油烧至七成热,下入掸好淀粉的龙虾块。

4、拉油至八成熟,倒入漏勺沥净油。

5、锅回火上,下入黄油、芹菜末、方鱼未、绍酒、盐、胡椒粉、白糖、上汤,下入拉好油的龙虾块,盖上盖,用文火焗2分钟。

6、打开盖,下入味精、香油、湿淀粉勾芡,旺火翻炒爆匀,淋入鸡油出锅。

7、迅速将虾爪码入装好龙虾头的大盘内垫底,上放龙虾块,虾尾码在后边,成一整龙虾形,点缀香菜即成。

澳洲龙虾价格

澳洲龙虾主要产地大洋洲,这个品种的龙虾体大肥美,一般商品虾龙虾仔体重100—200克,成虾在750克以上,一般市面上是销售2.5—3公斤(2500—3000克)的澳洲龙虾。普遍来说,龙虾这类虾种大概在500克左右,由此可见澳龙是格外地肥大壮硕。澳洲龙虾的生长速度非常快,而且价格在龙虾的多个品种中也不算太高。一般澳洲龙虾价格基本都在350到380之间,而且是水产批发市场才有的价格哦!如果是大酒店里卖的澳洲龙虾,那么就可能会偏高一些了。

澳洲龙虾的每年4—5月份放养,10—11月份收获,每亩鲜虾产量达300公斤左右,最高达400多公斤。同样地,它也是营养丰富,风味别具一格,而且因为并不难买到,所以也是龙虾中价格比较亲民的一个品种了。当然,各地澳洲龙虾价格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季节不同价格可能也有波动,这都是正常的情况,具体大家可到水产市场“实地考察”一下哦!

淡水龙虾喜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水域环境,要选择通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无污染源、排灌方便的地方。面积以长方形为好,3亩~5亩为宜,池水透明度以40厘米以上为好,底部以沙质或硬质土底为好,不能有太多淤泥,池底应有不少于1/5面积的沉水植物。池塘要安装良好的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均要设置网罩,严防青蛙、老鼠、蛇类进入以及澳洲淡水龙虾逃逸。池塘中四周放养水草或凤眼莲等水生植物,其覆盖面积占水面1/3左右,池底布置好足够的隐蔽物,如人工巢穴、蜂巢状pvc管、瓦片等供虾隐蔽栖息。面积约占地塘面积的1/5。

一般新建虾池可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每亩用量100千克,如池中出现青苔,每亩用0.25千克的硫酸铜在有青苔的地方进行喷洒。若利用旧鱼塘养虾,一定要干塘消毒,除泼洒生石灰外,还要彻底清除塘中的鳅、鲶、黑鱼和蛇、鼠等掠食性敌害生物。

虾苗放养时间宜在3~5月,当水温保持在18℃以上数日后,即可投苗。选择晴天早晨或傍晚进行,在放苗前先用少量池水徐徐加入运苗容器内调节水温,直到容器内水温接近池水温度时,再将虾苗放入池中,以防虾苗“感冒”,影响成活率和生长发育。虾苗规格2cm~4cm,密度为每亩放养6000尾~8000尾。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规格要求整齐一致。正常情况下,成活率可达80%以上。

该虾食性较杂,可以吃鲜嫩草根、腐殖质、水生浮游生物到小杂鱼、螺蛳、黄豆,也喜食对虾配合饲料。放苗后3天内,投以绞碎的小杂鱼和碎肉为主,以后的1月内投放小杂鱼,下脚肉或人工配合饲料;待长至6~7厘米时,可全部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饵料。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投饲量约占体重的5%~10%,具体的投饲量要根据其摄食情况增减。大部分摄食在黄昏和夜间进行,晚上的投饲量要占全天70%~80%以上,饲料应沿四边投在池塘浅水处,投喂均匀,防止争食,残饵应及时清除,避免败坏水质,诱发虾病。水温降至22℃以下减少投喂,15℃以下停止投喂。

虾池需有专人进行管理,平时要勤检查,勤巡塘、及时补充池底水草数量,清除池中青苔;经常检查进、排水口的过滤网,注意防除敌害;雷雨天气需要特别注意成虾逃逸情况,增加水体溶解氧,保证虾在水中不会因为缺氧而逃出;澳洲淡水龙虾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虾池水质要经常保持清新,一般每周需换水15cm~20cm深,并有足够的溶氧。同时,还要注意观察虾的各种活动,摄食、脱壳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尽早处理,并要充分做好详细的记录。

该品种龙虾抗病能力强,一般情况下,养殖周期中不会发生病害,主要以防治为主。病害防治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虾体体表消毒,可以采用3%左右浓度的盐水进行消毒,防治病原体带入池塘,可以根据水质和时间情况,不定期地用生石灰、氯制剂等对水体进行消毒,也可用光合细菌液定时全池泼洒以调节水质。若寄生虫病发生,可用高锰酸钾3mg/kg~5mg/kg浸泡30分钟。若发生细菌性感染,可用环丙沙星等抗生素药物拌饵投喂,用量1g/kg~2g/kg,连用3天~5天。藻类附着在虾体表面会影响蜕壳,可用生石灰杀灰。肠胃病多是由于摄入变质饵料引起的因此饵料要新鲜,不用霉变饵料,选用豆类植物作饵料时,一定要经过加温处理以去除抗胰蛋白酶,有利于对植物蛋白的吸收。该龙虾的主要天敌为青蛙、水蛇、老鼠,因此需要定期对养殖池做灭鼠、除蛙卵的.工作,同时定期检查池周围的围网是否牢固,防治水蛇入侵。

澳洲淡水龙虾当年放养、当年收获,一般当年10~11月即可收捕。可采取干塘或围网的方法于傍晚进行一次性捕捞,若分期分批上市,可采用拖网或撒网捕捞,也可利用陷井笼捕,即笼内放诱饵,诱虾进入。当水温低于12℃~13℃时,还可以将小规格澳洲淡水龙虾集中起来放在塑料大棚内,控温10℃~12℃,留待第二年再养殖。

由于澳洲淡水龙虾离开水体的忍耐能力较强,离水30小时还能存活,因此活虾运输较为容易,只要箱中垫放一些水草保持定湿度即可运输。如:采用塑料泡沫箱干法运输,并在上面放少量水草,每只60cm×40cm×30cm塑料箱可放虾200尾左右。运输时要注意通气,不可挤压,运输时间过长,中途要浇水,以免干的坏死。。

从第一年秋天(9~10月份)达到成熟小龙虾开始配种、打洞、抱籽,虾苗幼体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过程是附着在母体的腹部,到第二年春天(2~3月份)虾苗达到2~3cm以上时脱离母体,进行独立生活。经过2~3个多月的生长即为抱卵成虾。因此,小龙虾苗、种的科学投放时间段为春、秋两个季节下塘,春投可以选择在3月底4月初虾苗入塘,秋放应在9月底10月初种虾入塘,在自行休整和适应后,让其在塘中自然繁殖,不但可以为自身塘口提供苗种,还可以出售一部分。因为小龙虾有挖洞、逃跑的习惯,故小龙虾的养殖池塘要用网片、木桩、厚塑料皮或其他片状物在池埂边建好防逃。小龙虾打洞一般在30~40cm,有的达1米左右,因此塘埂的宽度最好在3米以上,以防小龙虾打洞逃跑。

我们目前所说的淡水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20世纪初日本从美国引进后不久又经日本传入我国南京,现在分布范围已经超过20个省、市,变成了我国淡水小虾类中的重要资源之一。目前在江苏、安徽、湖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养殖的小龙虾均为一个品种,还有一种“杂交”的小龙虾品种,它是水产专业部门研究的对象,基本处在实验阶段,技术水平还有待成熟与提高。人工驯化过的种苗与自然繁殖苗是有区别的,人工化繁育苗,由于成本太大加上目前沟、塘、河、湖野生种苗产量很大价格便宜从而难以大面积推广该项技术品种。当然,人工培育的苗种其成活率很高,可达85%左右,而野生苗一般只能达到70%左右,同时也有水体地理位置的局限性。通常来讲,塘口养殖小龙虾苗种选择与投放只是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更重要的是日常养殖中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如果管理上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养殖则成功概率较大,反之则失败。

小龙虾的养殖产量与虾苗的投放、水体环境的控制、饲料的荤素搭配、日常科学系统的管理、常见病害及时的预防治等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一般选择4、5月份每亩放养规格130~150尾/公斤的虾苗50~70公斤左右,经过70天左右的快速生长,在6月份就可以开始采取卖大养小的方法,一直到10月底基本结束,总计每亩塘口能捕获小龙虾150~180公斤,根据养殖水平,一般平均规格都在20~30尾/公斤,养殖技术、池塘条件好的可略增加虾苗投放数量,加大投喂,亩产量将会有一定提高,至于那些不切实际地夸大、鼓吹能达到更高的产量则毫无科学依据,最多是个案。

通常小龙虾对养殖水体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造成了部分人误解为小龙虾喜欢生活在发黑、发臭的水体中,水体质量好坏都不重要。而事实却是,生活在肮脏水体中的小龙虾又脏又黑,外壳硬厚,体小头大,既没有卖相,也让人难以产生食欲。正确的认识应该是水质清新、水草丰富、溶氧量高、无污染才是养好小龙虾的关键。缺少水草的水体,一是溶氧量不足,二是在小龙虾脱壳时没有较好的蔽敌害区域,它们会受到同类或其他食肉性水生动物的攻击,从而产生动物的应急反应,很多小龙虾会出现生长慢现象,“老头虾”发生的情况会很明显。

小龙虾的精养塘口,一定要加大饵料投喂力度,可以减少小龙虾因缺少饵料而自相残杀,提高小龙虾的成活率。在饲料品种选择上,注重粗精、荤素科学合理搭配,采取荤—素—荤方式,即:前、后期动物性饲料占70%,中期植物性饲料占70%,条件允许时尽量不投禽类内脏等动物料,日常动物性饲料可以选择未变质的小野杂鱼、螺蛳肉等为主,植物性饲料以玉米、豆饼、小南瓜及伊乐藻等水草为主。饵料投喂量要结合适时气温、阴晴变化、小龙虾的活动、食欲及现有存塘量等情况及时调整,一般投饵比例是饵料占存塘虾总重的3%~5%,以投喂后2~3小时吃完为宜,要密切观察,严防残留饵料对池塘水体造成污染。

由于小龙虾对病害的抵御能力较强,一般不会生病,而当其被人工精养后,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都容易引起疾病。如前几年在盱眙县沿淮片乡镇小龙虾养殖塘口出现了近千亩连片的白斑病状况,很多养殖户最后只落得一池空水。究其原因,小龙虾养殖一定要做好疾病预防治工作。第一、开始就做好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工作,每亩用生石灰80~160公斤进行全池泼洒,彻底杀死各种敌害和病原微生物。第二、在5~9月份养殖过程中,每隔10~15天用生石灰或氯制剂全池泼洒,可以有效地杀死多种病原体。第三、7~8月份高温时适当提升水位达1.2米左右,降低养殖水体坏境温度,使小龙虾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保持一定的生长速度。第四、到了养殖中后期,池塘中积累过多的有机物由于缺氧得不到充分的氧化分解,厌氧分解代替了氧化分解,产生了大量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造成小龙虾慢性中毒,各种病原体大量滋生,导致小龙虾生病或者出现死亡。此时要用生物制剂、em菌调节水质和改善底质,通过生物拮抗的方式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产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五,做好日常塘口巡查工作,当小龙虾有异常现象出现时,要迅速排查诊断,摸清是水坏境发生问题,还是虾体生病,要对症下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要把死虾从池水中捞出离池掩埋,切断病害再次扩大传播。

s("content_relate");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75959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