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优秀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29 09:51:45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优秀
时间:2023-04-29 09:51:45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篇一

ok3w_ads("s005");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一年级语文《静夜思》原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语文《静夜思》原文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注释:

(1)静夜思:安静的夜晚产生的思绪。

(2)床:此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今传五种说法。

①指井台。

②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

③“窗”的通假字。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④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⑤马未都等人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也就是现在的“马扎”(北方可折叠小板凳)。在唐代以前门窗都非常小的,门是板门,不透光的,窗非常小,月亮是不可以进入室内的。尤其当窗户糊上纸、绫子的时候,光线根本就进不来。所以,李白是坐在院子里的一个马扎上,在床上是不可以举头和低头的。

(3)疑:好像。

(4)举头:抬头。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小学一年级语文《静夜思》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准备:课件:星星字卡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我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会背古诗吗?指三四名背。

二、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咱班小朋友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小诗人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2、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1)齐读课题。

(2)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重点认读生字“夜”,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组词:安静夜晚思念

(3)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安静的夜晚,大诗人李白在思念什么?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三、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提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小朋友还能背诵,但是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要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还要把诗歌读得正确,有感情。

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当你在读诗遇到困难,如有的字不会读,怎么办?(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准确认识这些生字宝宝。

2、带拼音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

(1)小老师领读(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生字宝宝们跑出课文要和小朋友们交朋友,谁做小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它们叫什么?

(2)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3)同桌互相检查。

3、生字组词,帮助记忆

(1)你们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

(2)游戏巩固:开火车读词语

4、去掉拼音及词认读生字。

(1)生字宝宝离开了它的拼音朋友和词语伙伴,你还认识它吗?齐读

(2)游戏巩固:做“摘星星”的游戏。

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许多星星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后面藏着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这颗星星就送给谁。”

5、识记字形。

(1)交流方法

这么多的生字中,你记得最牢的字是哪个呢?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大家吧!(学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认识新偏旁“攵”。)

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来识记这些生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可以编字谜,儿歌,故事,还可以做动作,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动脑筋,一定会认识更多的字。

(2)猜谜语强化巩固

同学们刚想了很多办法,那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脑筋动的快!听老师叙述,猜猜是什么字。

谜语一:此木虽宽,供人卧躺。

谜语二:他是何方人氏,老爱脚踢石子。

谜语三:大字左上有两点,像人把头点又点。

(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三、指导书写

看来大家都是认字小能手了,我们已经会认8个生字了,现在,我们要学会写生字。比比看,谁把今天学的生字写得最漂亮。

1、课件出示“头”,齐读

2、要写好字,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读。(课件出示笔顺规则)

3、生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师范写。

5、学生书写,师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写字要注意身坐直,本放正,拿稳笔,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

四、朗读诗句,感悟诗韵

1、体会诗意

(1)指名读古诗

(2)“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3)指名说说

(4)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师讲解诗意: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2、入境朗诵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在柔和的古筝声中师插入: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再现意境。

(3)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4)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5)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6)游戏:谁是“小李白”。指名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7)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五、欣赏儿歌《静夜思》

小朋友们,这首《静夜思》还被编成了儿歌,让我们在美丽忧伤的歌曲中结束这节课吧!

小学一年级语文《静夜思》教学反思

《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的美。然后让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战时自己的风采,让学生都很羡慕他,从而带动其他同学也愿意站起来读,还通过小老师领读、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朗诵、背诵古诗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根据拼音自己练习读,发现自己读得不正确的可以请同桌帮助。然后通过与“字娃娃”交朋友的游戏来调动认字的积极性。、将生字与音节打乱,“找朋友”、“认朋友”等游戏性的教学环节中,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学生愿意在玩中学,这样既补充了丰富的拼读练习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在认读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字音的纠正,如:“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学生读起来不容易读标准,我采取的方法是: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读不准的就看老师的口型读,直到学生读准为止。

会读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是否能牢固掌握,我还通过复习巩固加深写生对字型的认识。首先,在教学中,可以用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还让认识字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么认识的,请认识的学生当小老师,教那些不认识字的同学。于是我采用包干到人的方法,让认字有困难的同学自己去给自己选择小老师。大家互相帮助、一起学习、一起读字、一起读书。这种方法一经实施,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小老师认真负责得教,同学们也喜欢学,到了第二节语文课,大伙儿基本上都能熟练地读出这些字了。最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这节课,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一年级语文静夜思教案五篇,方便大家学习。

一年级语文静夜思教案1

《静夜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咱班小朋友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小诗人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2、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1)齐读课题。

(2)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重点认读生字“夜”,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组词:安静夜晚 思念

(3)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安静的夜晚,大诗人李白在思念什么?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二、认识生字,扫清障碍

过渡:这首诗里有10个字,我们一起来读。

1.出示幻灯片:10个带拼音的生字,齐拼读,读准字音,重点读好“静、床、光、望、乡”几个后鼻音和三拼音节的字。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幻灯效果:学生记住了哪个字,那个字即在屏幕中消失,同时配有鼓掌声,以此激励孩子。)

3.幻灯:再出现10个不带拼音的生字,多种方式认读。

4.只留“静”字在屏幕。师:把“静”字放在课题里看你们能不能读准,请读课题。

5.指导写字

(1)生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并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形成写字口诀:

拼“耳”字:ěr ěr

写“耳”字: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数“耳“字:“耳 耳 一 二 三 四 五 六”生边数边书空。

(2)描红、临写,提醒正确的的写字姿势。写字要注意身坐直,本放正,拿稳笔,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

(3)评价学生作业。

三、再读释题,理解全诗

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

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

(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4.老师看到你们是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 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给我看。

(师:这不是举,而是伸手。再举一回,举起千斤重担来。对,这才叫“举”。)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

6.齐读后两句。

7.我们在诗句中找到了“夜”,找到了“思”,但我们不能明白的是,李白为什么要强调静夜、静思?在诗句中的哪些地方隐含着“静”呢?同座讨论一下。

老师引导:天上只有一轮什么?(明月)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四、设境诵读,拓展小结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在柔和的古筝声中师插入: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再现意境。

(3)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4)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5)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6)游戏:谁是“小李白”。指名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7)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晚上观察天空,烁烁自己看到了什么,鼓励用图画来展示。

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诗并摘记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给爸爸妈妈讲讲《静夜思》的故事。

制作月亮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一个生字,互换卡片学习。

一年级语文静夜思案2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1、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

2、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

(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

1、这首曲子,就是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2、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一)初读课文。

1、读通、读顺全诗;

2、检查勾生字情况;

3、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

(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5、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

(1)读;

(2)说(词义——句意)

(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

2、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

[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

3、学习第一行

(1)读整行诗。

(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3)说第一行诗意。

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学习第二行

(1)读整行诗。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3)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行

(1)读整行诗。

(2)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读、引导。

师激情: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6、学习第四行

(1)读整行诗。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

2、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

(一)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

(二)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

一年级语文静夜思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新偏旁“攵”。

2、正确、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型:新授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问:小朋友,喜欢月亮吗?你知道,在这样安静的夜晚,我国古代的大诗人李白,他在想些什么吗??(课件出示夜晚一轮皎洁的明月)

师:小朋友,我国古代的大诗人李白,他也像你们一样,很喜欢月亮。有一年,他离开了自己的故乡,离开了自己的亲人,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在外漂泊。到了安静的夜晚,他看到了天空一轮明月,就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自己的亲人。然后,他挥笔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篇《静夜思》。

二、板书课题

1、跟着老师一起写诗的题目。(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听课文范读录音。

三、自主识字

1、师:老师知道,有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但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还要掌握一项新本领,不仅要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还要把诗歌读得正确,有感情,读出诗歌的韵味!

2、现在,请小朋友圈出生字。然后同桌互相读一读,认一认,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快把所有生字都认出来,读准确!(灯片出示要求)

3、检查识字效果:(灯片显示十个生字)

(1)指名拼读生字。

(2)指名带拼音读生字。

(3)齐读带拼音生字。

(4)去拼音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5)给“光”找朋友。

(6)教学新偏旁“攵”(副板书:故,并用彩色粉笔强调“攵”,认读反文旁)并给“攵”找朋友,随机出示:做、放等带“攵”的字。

(7)游戏巩固:认读气球上的生字。

师:这些美丽的气球说啊,谁能认识我,我就和谁做朋友!

(8)单独指出“霜”字,问:你见过霜吗?霜是什么样子的?

四、感悟诗韵

1、反复练读课文。

(1)自由认读课文。

(2)指名读。

(3)师生齐读。

2、感悟诗韵。

师:(清幽的音乐再次在教室里流淌,灯片出示课文背景图。)

明亮的月光洒落在床前,好像是,好像是……(指名回答)

师: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这样的美景让诗人忍不住举头凝望。

看到月亮,你想到了……(指名回答)

师:小朋友们浮想联翩,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指名回答)

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明月……(思乡曲响起,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3、学生表演读

学生当堂背诵,指名上台表演诵读。

五、课堂拓展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六、课堂小结

看着你们读诗的样子,我要悄悄地告诉你们,你们不是小诗人,而是小诗仙了!

一年级语文静夜思案4

教学目标

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4个生字。

2.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板书)(课件)

床前明月光,

夜疑是地上霜。

思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设计思路

从背古诗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从初读──理解──诵读──唱读,使古诗教学充满韵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师:李白可是唐代有名的大诗人哦。还会背哪些唐诗?

2.指三四名背。(评价语:你背得真好听!你背诗的样子很可爱!等)

过渡:

咱班孩子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坐正,咱们要认真地学!请齐读这首诗。

二、认识二类字

过渡:这首诗里有10个字,我们一起来读。

1.幻灯:10个带拼音的生字,齐拼读,读准字音,重点读好“静、床、光、望、乡”几个后鼻音和三拼音节的字。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幻灯效果:学生记住了哪个字,那个字即在屏幕中消失,同时配有鼓掌声,以此激励孩子。)

3.幻灯:再出现10个不带拼音的生字,多种方式认读。

4.只留“静”字在屏幕。师:把“静”字放在课题里看你们能不能读准,请读课题。

三、释题-理解

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4.老师看到你们是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给我看。(师:这不是举,而是伸手。再举一回,举起千斤重担来。对,这才叫“举”。)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

6.齐读后两句。

7.我们在诗句中找到了“夜”,找到了“思”,但我们不能明白的是,李白为什么要强调静夜、静思?在诗句中的哪些地方隐含着“静”呢?同座讨论一下。老师引导:天上只有一轮什么?(明月)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过渡:

其实古人读诗很讲究韵味,他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你们听──—

四、吟读

1.师范读。(师边读边在黑板上画拍子:半拍、半拍、向上一拍、半拍。平声拖半拍,仄声向上拖一拍,读来饶有趣味。)

2.生自由读。

3.指一名学生汇报读。(师打拍子指导读:你看着老师的拍子读。)

4.集体汇报读。(师:全体起立,跟着老师的拍子读。)

过渡:

这样读诗才有味道。古人读诗的时候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有时候是唱读的。我们一起来唱—

五、唱读

1.师(放《静夜思》音乐):来,我们一起唱。

2.师:喜欢唱吗?先诵后唱,我们再唱一遍。

六、总结

看着你们唱诗的样子,我要悄悄地告诉你们,你们不是小诗人,而是小诗仙了!小诗仙们,下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古诗,唱读古诗。

2.认识10个二类字。

3.用二类字扩词,比比谁组的多。

二、指导写字

1.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形成写字口诀:

拼“耳”字:ěrěr

写“耳”字:横竖竖横横横

数“耳“字:“耳耳一二三四五六”生边数边书空。

2.描红、临写,提醒正确的的写字姿势。

3.评价学生作业。

一年级语文静夜思案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反文旁”,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古诗的朗读、讲解,学生能够背诵古诗,体会诗中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意境。

【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入

师:同学们很喜欢背古诗,而且在入学前你们已经会背一些古诗了。谁能为大家背一首?

(指名背诵古诗)

(二)教读古诗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诗题是《静夜思》。可能很多同学在入学前就已经会背诵这首诗了,请这些同学为大家背一背。(指名背诵《静夜思》)

2、教读古诗。教师范读全诗,学生个别读。

(1)指导学生把字音读准,注意“床”、“光”、“望”、“乡”是后鼻音。

(2)读出诗句的节奏,全班齐读。

(三)识记生字

1、教师板书:静夜思。这三个字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啊?

“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呢?

2、小组内学习:学生在课文中用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已认识的,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学习新偏旁——反文旁

你怎样记住这个偏旁?

5、学生说说自已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目”、“耳”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这两个字要写得窄一些。学生描红,教师和学生一起评议。

2学生观察“头”、“米”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示范书写这两个字,提示学生“头”的第五笔要长一点,“米”字的第四笔和第五笔要写长一些。

(五)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教师出示表现《静夜思》诗意的图画。

谈话: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李白躺在床上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子洒落在床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缕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千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诗篇《静夜思》。

2、教师朗读全诗。

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3、学生读古诗,教师略作指点。

4、背诵这首诗。

(六)拓展活动

同学们观察了晴朗的夜空,现在请你们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你们看到的星空。推荐一个学生到讲台前为大家讲述自已看到的星空。

四、板书设计

静夜思

月光——霜

明月——思故乡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案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写教案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样本,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样本1

《绿色的金鱼》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金、课、了、条、世、界、吗、现、以、后”10个生字,会写“了、会、后、我”4个字,学习“竖钩”“斜钩”两种笔画。

2、通过图文对照,理解教师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价值观: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内容分析

这首诗歌写“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满意我的回答,奖给我一颗红五星。课文教育学生从小要敢于想象,善于想象。难点是理解老师为什么会满意我的回答。本课教学老师需要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绿色金鱼图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配乐课文录音,布置学生准备彩笔和画纸。

三、学生分析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不能抹杀学生想象过程中迸发出的灿烂的火花。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而且能极大地发挥他的想象力,这对他一生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有益的。

四、设计思路

激趣引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

孩子们,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金鱼?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并粘贴“绿色金鱼”图片。)世界上没有绿色金鱼,可有一位小朋友却把金鱼涂上了绿颜色。(画一小朋友)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从《绿色的金鱼》这一课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1、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拼音,试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学生读课文,鼓励学生认真听,能听出错误并大胆纠正。

3、出示本课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4、同桌互读课文,纠正字音。

5、学生齐读课文。

三、再读,整体感知。

过渡语: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把课文读得这么流利,真不简单!我们鼓鼓掌,对自己表示祝贺!《绿色的金鱼》这篇课文也像我们前面学过的几首诗歌一样,有几个小节组成。现在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查一查,它有几节组成,并动手标上序号。

1、学生自己动手给三个小节分别标上序号。

2、同桌互查对错。

3、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小节读课文。

(师:全文有三个小节组成,你最喜欢哪个小节?下面,我们分小节读课文,喜欢第一小节的同学一齐读第一节,喜欢第二节的就一齐读第二节……)

四、细读,理解感悟课文。

(一)图文对照说图意。

过渡语:编写这本书的叔叔阿姨们为这篇课文配上了美丽的图画。(出示挂图或电脑课件)让我们边听配乐课文录音边看图。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内容吗?

(二)用引读法,师生配合读课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小节

①师读:“图画课上,我画了一条金鱼。老师看了看说些什么?”

生读:“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

②教师说的话怎样读?

(启发:“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感到怎样?)

③指导学生读出询问、亲切的语气。

2、学习二、三小节

①师问:“我听了笑着说了什么?”

生读:“我喜欢绿色的金鱼,以后会有的。”

师问:“老师听了我的话后,是怎样做的?”

生读:“老师看看我,点点头,满意地笑了。在我的图画本上,画了一颗红五星。”

②理解内容:

过渡:老师看到“我”画的绿色金鱼,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我们再来读读“我”说的话。

③电脑课件(小黑板),出示“我喜欢绿色的金鱼,现在没有,以后会有的。”这一句话。

让学生反复读后,说说“我”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孩子。

五、实践活动。

过渡:课文中的小朋友敢于想像、敢于创造,得到了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让我们也展开自己想像的翅膀,来创造吧!

请同学们拿出画笔、纸张,画出自己喜欢的金鱼,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1、学生画金鱼。

2、在黑板上张贴学生的作品并评比。

3、你想将来发明什么东西?它是个什么样的?请你想好后说给全班听。

同学们,想发明的东西真不少,请课下做一做或者画一画。将来我们班要组织一次“发明创造博览会”。比一比,谁的手最巧,谁最会发明创造。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样本2

《敕勒歌》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老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并配乐)

2、老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3、老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老师:诗中哪句是描写中的内容?

指名朗诵

在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教师评价: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示范读第1、2句。

教师评价: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样本3

《小小竹排画中游》

一、教材简说

在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一个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他观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感觉自己如同在画中游览一样。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易激起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小竹排顺流而下,“鸟儿唱,鱼儿游”,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课文对两岸树木、禾苗的描述,饱含着赞美的感情。全诗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适宜学生诵读。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个笔画和“、、纟”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1)在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求他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十二个生字中,“中、唱、树”是翘舌音,要提示学生读准字音。“绿油油”的“油”课文中注的是本音,朗读时应读第一声。可通过认读生字卡片、同桌互读等形式巩固要认的字,并鼓励学生相互纠错正音。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时,可先学习新偏旁“、、纟”,然后让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的方法,使学生在互相启发中,提高识字能力。如:

①加一加:

树=+对

苗=+田

②比一比:雨—两

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三个字,笔画都比较少。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发现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是三个字都有“口”这个部件,但形状不同。要引导学生看清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口:认识新笔画“”。防止学生把“口”写成方块。教师可写一个方块与口比较,让学生自己得出写好“口”的要领: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

日:认识新笔画“”,提醒学生注意“日”的两竖要直。

中: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二)朗读感悟

1、让学生读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句。先同学之间答疑,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作指导。可借助插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竹排”,可通过看图,让学生知道“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筏子,是江南水乡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然后演示小竹排的活动状况,让学生知道“顺水流”的意思。又如,指导学生看图或投影片,让学生懂得“密”是树木很多,一棵挨着一棵,而且枝叶茂盛。“禾苗”是指水稻的幼苗。“绿油油”是形容禾苗颜色浓绿,而且有光泽,说明禾苗茁壮,长势喜人。江南一带小河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叫“江南鱼米乡”。拉动投影片或演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小小竹排就像在画中游。

2、在了解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鼓励学生用适当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可读得轻快些,表达出喜悦、欢快的心情;“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读得缓慢些,以表达赞美的感情。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

(三)实践活动

1、课外收集有关介绍江南风光和物产的图片、照片,张贴在教室里,供大家观赏。

2、学生展示自己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向同学介绍旅游景点的美丽风光。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例一

(一)课题导入

读课题,先理解“游”的意思,再理解课题的意思。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播放小竹排在画中游的课件,配乐范读课文。也可以播放课文朗读的录音。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四)朗读感悟

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富饶。

1、播放“小竹排在画中游”的课件,请学生说说小竹排顺水流,如果你坐在上面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鸟儿、鱼儿、树木、禾苗)读有关句子,理解“密”、“绿油油”。

2、看到这些美景,你会说些什么?

3、为什么说小竹排是在“画中游”?

4、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感悟“江南鱼米乡”的美景。

(五)拓展说话

再创情境,练习说话。

继续播放课件:小竹排游到了江南的其他风景名胜区,让学生进行情境说话练习,说几句赞美风景的话。

(六)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七)课外延伸

收集江南的风景图片,在教室里展览;准备旅游照片,并作介绍。

例二

(一)看图,揭示课题

1、学生一边听表现江南风光的民族乐曲,一边看图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小竹排是什么?小竹排怎么能在画中游?)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字音并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三)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播放乐曲,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江南水乡美丽的风光。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六)指导学生写字

(七)完成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我会读”,并练习用本课要认的字口头组词。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样本4

《画家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贝、男、虾、原、爱、跑”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家乡美在哪里。能读出家乡的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课文

1、出示“乡”,组词,再练习()的家乡

2、揭题《画家乡》,齐读课题

3、出示第一自然段,朗读,突出“美丽的”

板书:美丽的家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生找一找:课文写了几位小朋友的家乡

2、交流,划出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读一读

3、自由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书姿势及读准字音。

4、跟录音轻轻试读

三、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标有拼音的词语。点名读;齐读;

2、擦去词语中的拼音。点名读;齐读

3、四人小组学习生字,并说说怎么记住它。

4、单个生字变序抽读

四、再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己选择最喜欢的段落练一练

五、巩固练习

1、圈出正确的拼音

奔(ben、beng)宽(kuan、kan)市(si、shi)原(yuan、yan)

2、比一比

四——匹;下————-虾;贝——-见;现————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点名检查

2、抽个别词语检查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2、教学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平平的家乡美在哪里?

(2)交流,师指导并板书:

海边

美丽的家乡、山里

平原平坦、宽广(风景美、物产丰富)

草原

(3)有感情地朗读。练读;录音

3、四人小组自由尝试学习其他段落

4、交流,师指导,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板书:

海边、蓝、宽

山里、山高水清

美丽的家乡、平原、平坦宽广、风景美、物产丰富

草原、一眼望不到边

5、整体朗读课文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指导朗读

2、练读

3、背诵

四、语言文字训练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他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

——那么——,那么——。

五、书写指导

六、课后延伸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样本5

《静夜思》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咱班小朋友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小诗人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2、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1)齐读课题。

(2)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重点认读生字“夜”,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组词:安静夜晚 思念

(3)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安静的夜晚,大诗人李白在思念什么?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二、认识生字,扫清障碍

过渡:这首诗里有10个字,我们一起来读。

1.出示幻灯片:10个带拼音的生字,齐拼读,读准字音,重点读好“静、床、光、望、乡”几个后鼻音和三拼音节的字。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幻灯效果:学生记住了哪个字,那个字即在屏幕中消失,同时配有鼓掌声,以此激励孩子。)

3.幻灯:再出现10个不带拼音的生字,多种方式认读。

4.只留“静”字在屏幕。师:把“静”字放在课题里看你们能不能读准,请读课题。

5.指导写字

(1)生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并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形成写字口诀:

拼“耳”字:ěr ěr

写“耳”字: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数“耳“字:“耳 耳 一 二 三 四 五 六”生边数边书空。

(2)描红、临写,提醒正确的的写字姿势。写字要注意身坐直,本放正,拿稳笔,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

(3)评价学生作业。

三、再读释题,理解全诗

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

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

(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4.老师看到你们是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 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给我看。

(师:这不是举,而是伸手。再举一回,举起千斤重担来。对,这才叫“举”。)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

6.齐读后两句。

7.我们在诗句中找到了“夜”,找到了“思”,但我们不能明白的是,李白为什么要强调静夜、静思?在诗句中的哪些地方隐含着“静”呢?同座讨论一下。

老师引导:天上只有一轮什么?(明月)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四、设境诵读,拓展小结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在柔和的古筝声中师插入: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再现意境。

(3)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4)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5)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6)游戏:谁是“小李白”。指名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7)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晚上观察天空,烁烁自己看到了什么,鼓励用图画来展示。

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诗并摘记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给爸爸妈妈讲讲《静夜思》的故事。

制作月亮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一个生字,互换卡片学习。

看完小学一年级语文《静夜思》原文及教案有什么收获吗?欢迎分享给您的朋友及同学!

相关热词搜索:

教案

小学一年级

原文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75178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