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西游记读书笔记摘抄西游记读书笔记摘抄篇一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
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
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领、猪八戒的活络、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行端正,会念真经,不怕“千刀万剐”,有坚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西游记读书笔记摘抄西游记读书笔记摘抄篇二
感悟:如来给了观音三个箍儿,本意是想让取经人收三个徒弟,每人一个头箍的吧,只是后来看到只有孙悟空最不服管教,所以就只给他一人戴了。我想八戒被观音等菩萨戏耍,捉弄之后不敢胡作非为了,菩萨觉得没必要戴了。
感悟:原为卷帘大将的沙和尚为了免受飞剑穿胸之苦,毅然皈依。失手打碎琉璃盏就遭受这样残酷的刑罚,未免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但是也只是这样的源头,才有了这里躲在流沙河的后来。让我不可思议的是,吃掉的九个取经人是受谁的旨意去取经的?难道是如来吗?我觉得很有可能是吴承恩设下的一个悬疑。这九个人一直在取经轮回的路上,都不是凡人。骷髅的用处可能就是牺牲自己保唐僧渡河吧。
感悟:孙悟空被压了五百年了,仍然心高气傲,不服输,这种精神让我佩服。但是历经这五百年的心灵洗礼,已经知道天高地厚了,有皈依佛门的心境了,只是悟空本性如此,真正降服他靠的始终不是暴力,而是接下来的师徒情。
西游记读书笔记摘抄西游记读书笔记摘抄篇三
选自:《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点评:有了这一段的对话,才会有后文八戒死心塌地的跟着唐僧的故事。
摘抄:行者哪里肯放,执着棒,只情赶来,呼呼吼吼,喊声不绝,却赶到那藏风山凹之间。正抬头,见八戒在那里放马。八戒忽听见呼呼喊声,回头观看,乃是行者赶败的虎怪,就丢了马,举起钯,刺写着头一筑。可怜那先锋,脱身要跳黄丝网,岂知又遇罩鱼人。却被八戒一钯,筑得九个窟窿鲜血冒,一头脑髓尽流干。
选自:《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点评:现在看来猪八戒也不是那种只会吃,不会干的人啦。
选自:《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点评:孙行者也有不擅长的东西,虽说他下得了地,上得了天,可就是不擅长水战,不知水性。人无完人嘛!
选自:《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点评:整天辛辛苦苦赶路的日子,难免总会有一些抱怨。但是取到经之后,回头想想一切总都是值得的。
选自:《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点评:这个唐僧不认得人参果,却不愿意吃一点。才会有后来的一场闹剧。
选自:《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点评:说明了八戒的莽撞,匆忙和贪吃的个性。
摘抄:行者道:“你们且慢行。等老孙去照顾那两个童儿睡一两个月。”三藏道:“徒弟,不可伤他性命,不然,又一个得财伤人的罪了。”行者道:“我晓得。”行者复进去,来到那童儿睡的房门外。他腰里有带的瞌睡虫儿,原来在东天门与增长天王猜枚耍子赢的。他摸出两个来,瞒窗限儿弹将进去,径奔到那童子脸上,鼾鼾沉睡,再莫想得醒。他才拽开云步,赶上唐僧,顺大路一直西奔。
选自:《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703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