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优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22 08:32:28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优质
时间:2023-04-22 08:32:28     小编:zdfb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一

课堂是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阵地,只有把握课堂,抓牢“双基”,学习必要的方法,才会有拓展、提高的可能。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物理要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对于每一个实验探究不仅要知道怎样做,而且要理解为什 么要这样做,并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作出适当的评估;除了学习物理知识,还应学习相关的研究方法,如:转化法,控制变量法,对比法,理想实验推理法,归纳法、等效法、类比法、建立理想模型法等。

课外适当做一些补充练习是消化、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提高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措施。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培养、提高审题能力。

如遇到学习的难点、疑点,由于初三阶段的学习较为紧张,不能花很多的时间去慢慢“磨”,应做好标记,跟同学讨论,最好求得老师的解答,理解过程,掌握方法。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并将新学的知识和前面的内容联系起来,注意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做到前后贯通。如学习功率的概念时可以对照已经学过的速度概念进行综合思考。

“规范”在考试中主要体现在简答题、作图题、计算题中。历年中考中,因解答不规范而失分的情况屡见不鲜。

具体来说,要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主要有功、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内能、热量、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要学习的物理规律主要有杠杆原理、功的原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焦耳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要学习的物理模型主要有杠杆、滑轮等;要了解的物质主要有磁场、电磁波、能源等;要学会使用的仪器仪表主要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其中学习要求较高的主要有:理解功率的概念,理解机械效率,理解欧姆定律,理解电功,理解电功率,这些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二

一、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

①音调(声音的高低)

②响度(声音的大小)

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二、运动和力

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口诀一:筷子和树同长高;空中角度总是大。

意义:研究光在界面的折射规律时,无论是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筷子),还是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树),折射所成的虚像都在物体的上方;无论光是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还是光从其他介质中斜射人空气中,光在空气中的角度(无论是人射角还是折射角)都比在其他介质中的角度(无论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大。

口诀二:平等放大都正虚,照小幻大皆倒实。

意义:平面镜成等大的正立的虚像,放大镜成放大的正立的虚像;照相机成缩小的倒立的实像,幻灯机成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口诀三: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

意义: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当物体放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外成像时,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近,像距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反之,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远,像距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小。(注:此口诀在解答有关照相机和幻灯机的物、像调整等问题时非常有效)

口诀四:(1)p点分放大缩小,f点分虚实倒正。(2)远照相,中幻灯,焦点以内放大镜。

意义:研究凸透镜成像时,把物体在凸透镜前的位置分为三个区域:远(2倍的焦距之外即p点以外)、中间(l倍的焦距和2倍的焦距之间即p点和f点之间)和焦点以内(即f点以内)。

(1)当物体在p点以内成像都是放大的,在p点以外都是缩小的,p点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但在p点成像既不放大也不缩小。当物体在f点以内成像都是正立的虚像,在f点以外成像都是倒立的实像,f点是成像虚实、倒正像的分界点,但在f点不能成像。

(2)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远(大于2倍的焦距即f点以外)时,成像的规律就像照相机一样,即成缩小的、倒立的实像(像在1倍的焦距和2倍的焦距之间);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处于中间(在1倍的焦距和2倍的焦距之间即p点和f点之间)时,成像的规律就像幻灯机一样,即成放大的、倒立的实像(像在2倍的焦距以外);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即f点以内)时,成像的规律就像放大镜一样,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口诀五:熔汽升华都吸热;双凝液化皆放热。

意义:熔化、汽化、升华都要吸热;凝固、凝华、液化都是放热。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67144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