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地理期末测试卷实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21 15:50:42
最新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地理期末测试卷实用
时间:2023-04-21 15:50:42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地理期末测试卷篇一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

方法

是固定的 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 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③都位于第三阶梯 ④雨热同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亚马孙雨林是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但雨林生态系统又是非常脆弱的。下图是美国宇航局eo—1卫星2009年7月26日拍下的亚马孙雨林地区的一张卫星照片:巴西一家铁矿区对“地球之肺”所造成的破坏。据此完成3-5题。

3.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不包括

a.雨林生 物循环旺盛,土壤 养分很少积累和补充

b.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c.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丰富,植被破坏后,很快可以恢复

d.雨林地区降水丰沛,淋溶作用强烈

4.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c.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

d.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5.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 保护性开发的有

①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②雨林观光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生态旅游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a.地形是农业生产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c.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不利于农业生产

d.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7.关于我国东北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

a.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b.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c.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d.舍

饲养

畜业——广大林区和农区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权属、行政管理等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城市片区。据此回答8-9题。

8.造成我国很多大城市存在“城中村”的直接原因是

a.城市经济发展快 b.城市功能区分化快

c.城市人口增长快 d.城市化速度快

9.对“城中村”进行改造首先要

a.缓解交通拥堵 b.搞好城市规划 c.治理环境污染 d.优化产业结构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 )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回答10-11题。

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②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③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④提供短文联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

①提前预报 ②震级较低 ③防震意识强 ④救援及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提高煤炭产量

c.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13.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c.减少了当地大气污染物 d.减缓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的生产模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影响图中不同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性因素为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热量

15.过渡带最不适合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a.小麦农场 b.畜牧业 c.灌草

种植

d.野生动物繁育基地

下图示意某地区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与销售情况。读图,回答16-17题。

16.阶段ⅰ,该地区企业生产特点有

①总体生产能力强  ②专业分工程度低

③各企业联系较少  ④各企业团结协作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17.阶段ⅱ与阶段ⅰ相比 ,该地区企业发展的优势有

①环境污染减轻 ②原料

渠道

拓宽 ③规模效益增强 ④内部交易成本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

18.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产业布局不合理

c.农业用地急剧减少 d.人口出现负增长

19.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

①重复建设造成资金、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 ②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发展地区优势  ④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的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表反映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20-22题。

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

2002年 2003年

第一

产业 第二x§k§b 1

产业 第三

产业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珠江三角洲 6 52.1 41.9 5.1 54.6 40.3

长江三角洲 4.9 49.8 45.3 4.1 52.4 43.5

京津冀 10.0 45.7 44.3 9.5 47.2 43.3

大东北 12.8 49.7 37.5 12.5 50.4 37.1

20.四个地区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b.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

c.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21.与其他三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 b.第二产业轻工业比重大

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 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

22.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工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

①技术密集型工业 ②资源密集型工业 ③劳动密集型工业 ④资金密集型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回答23-25题。

23.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补充气源

c.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 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24.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 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

25.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a.欧洲 b.俄罗斯 c.新加坡   d.日本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山东半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材料二 山东省、日本、韩国位置图

(1)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4分)

(2)山东半岛成为日韩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优势有哪些?(4分)

(3)从工业地域分布来看,日韩产业向山东半岛转移的工业类型可能有哪些?(3分)

(4)简要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3分)

27.根据材料和图13,完成问题。(9分)

材料1:塔里木河位于x疆南部,是中国的内陆河,是重要的棉花、石油化工基地,也是x疆特色果品的生产基地。

材料2:“漫卷风沙埋河道,欲哭无泪哀胡杨”,是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干涸的真实写照。塔里木盆地边缘古丝绸之路南道及连接的古城,几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

材料3:2001年国务院批复《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

报告

》中一些具体做法:上游:实施节水改造,并在源流上建若干个山区水库。中游:修建近800千米的堤防,以减少每年因决口而浪 费的10多亿立方米的河水。下游:跨流域调水,主要是由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的绿色走廊输水。2002年,塔里木河实施了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2003年塔里木河干流开始征收水费。

(1) 如 材料1所述,塔里木河流域是重要的绿洲农业区。在引水灌溉中,应注意避免 _______________的灌溉方式,而采用 ______________等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避免农业耕作区的土地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 材料2中提到“古丝绸之路南道及连接的古城,几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这反映了绿洲因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后退。(1分)

(3) 材料3中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

措施

,体现了在干旱的内陆河流域,应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要考虑上游地区的开发,也要考虑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1分)

(4)该地区生产的棉花在我国质量,请分析该区棉花生产区位优势。(3分)

(5)与南方的高山峡谷相比在西部相对平坦的地区修建水库的最不利条件是: (1分)

a.工程量较大 b.同等库容下,水面面积较小

c.坝高较高,施工困难 d.施工过程中无法保障工人饮水

28.读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

(1)比较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____________ ___。都有大面积的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种植;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分)

(2)比较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小麦种植的区位条件两者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项目 美国玉米带 中国玉米带

纬度 37°n ~ 45°n 42°n ~ 46°n

地形 平原台地 平原台地

土壤有机质 3% ~ 6% 2%

无霜期 180 ~ 200 130 ~ 145

降雨量(mm) 500 ~ 700 450 ~ 650

玉米面积比重 50% 50% ~ 60%

玉米单产(kg/km2) 7500 6750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原因从自然条件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分)

(6)比较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4分)

比较要素 东北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典型土壤 水稻土

工业特征 重工业为主

农业发展最有

利的自然条件 水热充足

29.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 _____________盆地(c地),东到___________ 市(b地),d处的____________盆地、e处的 ______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补充了丰富的气源。(4分)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西北内陆的灌溉农业区是____________(f地),经过我国重点开发的能源基地是____________(g省)。(2分)

(3) 陕西省天然气大量供应京津地区,请谈谈它对京津地区会带来哪些有利影响?(2分)。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d c d d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c a d c d d b

题 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b a b

26. (14分)(1)两国人多地少,土地价格高;劳动力成本高;资源、能源相对短缺;

国内市场狭小(4分)

(2)山东半岛与日韩距离近;经济在全国相对比较发达;市场广阔;廉价劳动力丰富;交通运输发达;土地廉价;煤铁石油资源丰富。(答对四点得4分)

(3)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高能耗工业.(3分)

(4)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3分)

27.(9分) (1)大水漫灌 滴灌或喷灌 次生盐碱化(3分) (2)水资源枯竭(1分)

(3)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的水源(1分) (4)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沙质土壤(3分) (5)a(1分)

28.(19分):⑴商品谷物农业(1分),小麦和玉米(1分)

不同之处:美国还有乳畜业生产(1分);而我国东北部地区则有水稻种植(1分)

⑵ 夏季高温多雨(1分),水源充足(1分),地形平坦(1分),土壤肥沃(1分)

⑶ 热量不足(1分)

⑷ 工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市场广阔(1分);气候寒冷,利于牧草生长(1分)

⑸ 美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我国东北(1分),这里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1分),

降水略多(1分); 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1分)

(6)见表格(4分)

比较要素 该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典型土壤 黑土

工业特征 轻重工业并重,综合性强

农业发展最有利的自然条件 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

29.(8分)

(1)塔里木 上海 柴达木 四川(4分)

(2)河西走廊 陕西省(2分)

(3)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2分)

高二地理题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相关

文章

★ 高二地理题期末试卷及答案

★ 高二地理题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 高二区域地理习题及答案

★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 2018年高中地理会考题及答案

★ 八地理上册试卷及答案

★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附带答案

★ 高中地理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 高三地理的试卷以及参考答案

★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题测试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66326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