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走进篇一
;春天是最美的季节。4月初的清晨,我与江西作家徐小荣老师,一行四人,带着雨水的欢歌,由南昌出发,去领略风景独好的江南,黄山黟县是最好的去处了。
一路风景,阴云浮动,细雨绵绵。高速两旁的绿化带,在雨水的浇灌下,显得青翠绿涌。越是接近黄山,两旁的山峰,越是葱茏和繁茂。大小的山峰連绵不绝,云海里的烟雾翻滚着,奔腾着。有时像海上的轻舟,轻轻地漂泊,生怕惊醒如大海般云雾萦绕的酣梦。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的景致。
中午十二点半,我们的车,终于到了黟县宏村,下车后,我环顾四周的风景,这里的居民建筑吸引了我。远远望去,是整齐的小江南风格建筑。白墙青瓦,檐角上翘,形状各异,精心手工制作的各种雕花活灵活现,好看极了。
黟县宏村,是明清时期徽州居民建筑群,三面环山,坐北朝南。徽派建筑,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代表建筑有南湖书院,乐叙堂,承志堂等。徽雕在建筑、家具中彰显富丽恢弘的格调。又赋予建筑及家族吉祥美好的寓意,也承载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和美学风格。
吴大千博士非常客气地迎接了我们一行人的到来,我怀着好奇的心走进山水画家吴大千的家——一栋二层楼的雕花小洋楼。一进门,浓郁的绘画气息吸引了我。墙上的山水画,分几条长幅画挂在墙上,都是画着中国名山大川的风景,惟妙惟肖。进入中央大客厅,墙上还挂着一幅生动有趣的“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色彩画,绘画的格调,色彩,让我眼前一亮。
安顿好住宿,吴大千博士很是客气地用不少好菜来招待我们。在谈话中,我开始了解了吴大千博士的人生轨迹,和他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从他的谈吐中,能领略到他的人生传奇和坚韧不拔的勇气。他披着艺术家的长发,脸上微有年轮般的皱纹。爱喝酒,也爱调侃,为人真挚坦诚。他爱唱青藏高原的长调,每每唱着,眼里都闪着泪滴,让我对他的了解更加深刻。
吴大千,字石仙,号千山老人,是古城青海省西宁市人。1992年元月一日,为了能获得灵感,于是从北京天安门出发,开始徒步单车历时10年,走遍了全中国,走访了大千世界,因而改名为大千。
2005年8月10日,吴大千在黄山创作完成长450米、宽2.5米的巨幅长卷《锦绣中华》,描绘名山大川142座、江河湖泊47处,构画象征祖国56个民族的松柏56棵,把爱我中华锦绣河山与统一祖国的愿望融入画中;
另配诗歌、文学故事17万余字。整幅作品画面巨大,内容丰富,开创了中国画先河,创出多项中国之最、世界之最。
吴博士为人和善,谈吐幽默风趣,多才多艺。虽然人到中年,但骨子里的沧桑,写满了对家乡的想念,尤其是对他的母亲。每一次唱着高原长调,都有他母亲的身影在思绪里荡漾。他的歌声,苍茫而辽阔,就像站在草原上,深情地遥望家乡天边的云彩。在歌声的长调悠扬中,突显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回忆。把对家乡的爱,融入到灵魂深处。
黟县宏村,在黄山山脉及其南北两坡上,境内峰峦绵延,山高谷深,具有明显的皖南小区特点。那青砖黛瓦,河水中倒影的小桥流水,房梁上翘起来的檐角,和人们簇拥着行走在阳光下的清丽,让我感慨和兴奋。我用手机拍下了许多影像,心儿灿若桃花般,开放在春风里。
走进明清遗留下来的大大小小的房屋,可以看到墙角边,连着小渠流水的和声在回荡。它反映了几百年来的守望,却依然在青山深谷中朝气蓬勃,急切地向前方奔流。清清的流水哟,你将去往何方,是否有牵挂的亲人,在召唤着前行的脚步?我不得而知,只知道清辙的小溪,是带着欢快的节奏,是带着新时代的风貌,和对家乡的眷恋,向前奔腾的。多想捧一杯清水,去亲近你的世界,亲近你的未来。
在若大的世界,认识吴大千博士,我很开心和自豪。在我眼里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走进他的内心,仿佛走进了他的山水画的世界。他敢于拼搏,直面未来的人生,用大胆的尝试,发展祖国绘画艺术,传扬中国美术事业,走向更高的山峰。
走进黟县宏村,走进吴大千博士的艺术人生。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这座江南小镇,开着桃花的艳丽,伴着清清的流水,正带着春的讯息,流向更远的远方。
相关热词搜索:;走进篇二
小学阶段的生活,像一只只五彩的贝壳,丰富多彩;也像一本时间老人的记事本,记录着点点滴滴;还像一部连续剧,有快乐也有伤心。
回首过去,留下美好的回忆;看看未来,充满无限的期待与憧憬。
十三岁了,进入了初中,初中的学习、生活一定会比小学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初中,充满了艰辛与快乐。思想品德老师说,初中是人生的一个黄金时期,也就是最重要的时期。是的,有人说,人的一生就像是盖房子,小学是地基,初中是造楼,高中是粉刷,大学是装修。只有如此,人生才会建造出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大楼。
开学了我们迎来了为期六天的军训生活。这是为了让我们拥有军人一样的组织纪律,军人一样的吃苦耐劳精神,军人一样的身体素质。
正式上课后,我认识了新同学和新老师。同学中有的陌生,有的还是老朋友。有开朗爱笑的邓令丰,憨厚而一丝不苟的王杰栋,积极大胆的徐志豪,负责守纪的毛杰;老师中有上课生动有趣的语文老师,不拘言笑的社会老师,和蔼可亲的数学老师。
初中的生活,或许像一颗五味豆,有着酸甜苦辣咸,或许像大海中行驶的帆船,少不了跌荡起伏;或许还像一部精彩的电影,充满戏剧性。这一切将在前方迎接我们。同学们,让我们珍惜初中生活的一分一秒,努力、刻苦地学习知识!
走进篇三
抬头,仰望天空,阳光明媚。
有人常问:“阳光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阳光是一份好心情,一个好心态,一个好天气,一个好生活。”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冬天快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想诗人雪莱正是走进阳光中,看到寒冷背后躲藏的温暖。在杜运燮的《光与影》中令我看到了阳光,正大步迈向阳光,因为我知道人与人之间会看到别人暗谈无奇的一面,也害怕别人最阳光,最夺目闪烁的一面。
你一定看过《落难的王子》,文中王子由开始“天啊,太可怕了……”到后来正式地对“我”说:“世界没有什不能担得起的事,只要活着就可以扛过去。”读完后我隐隐约约明白了王子不仅是心智上的改变,而是让自己走进阳光,沐浴在阳光下,让自己保持对未来信心。
放眼过去,看古今中外有多少人走进阳光中,霍金仅有两根手指可以动依旧不停思考,海伦双目失明写下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陈润景在艰苦中奋斗勇攀数学高峰……也许有许多人,但也有许多人依旧活在内心的黑暗角落,他们会问:“怎样才能走进阳光?”也许没有人可以帮,但可以自己帮助自己,帮助自已性格更阳光,心情更阳光。也许我们也可以帮助他人走进阳光,偶尔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浅浅的笑容,一次伸手……都将人引导,引导走进阳光。
我曾经对生活十分失望,学习,作为子女的承担等压力随着年龄增长,但一次过年与母亲聊天,讲到学习压力好大时,母亲浅浅一笑,温和地说:“新一年开始了,你们又将长大一岁,我们也长大一岁,你的总活在幻想中却不知已成为现实,我们却要随着岁月一起流逝,岁月‘‘狠心’’刻下一道道伤疤,终有一天我们会离开,但我们并不深感害怕,因为我们从头至尾都沐浴在阳光下,你们也将走进阳光。”那一刻我才真正走进阳光下,享受温暖。
当我回到学校,我会以一个微笑去善待每一个人,给别人一份微笑,让生活充满阳光,引导别人走进阳光,给自己一份微笑,让世界因阳光而春暖花开。用阳光的双眼去看阳光下的一切,去明亮灰暗角落的一切,一点阳光足以带领家人,朋友,他人走进阳光。
朋友,请走进阳光,相信自己,因为我们是一群富有幻想的人,我们是一群会微笑的人,我们是一群斗志昂扬的人,我们是一群走进阳光的人。
走进篇四
;老一代经济学家董辅曾说,作研究工作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屁骨”,敢于坐“冷板凳”;
一个是“脑袋”,即“创造性思维”。从刘守英的实践看,还要加上一个条件,即“两条腿”。两条腿的作用就是要走进真实世界,到农村、到底层、到现实经济生活中去观察,去感受,去访谈,去思考。
土地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刘守英著《中国土地问题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抓住中国40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中的这一根本问题,既揭示出传统制度矛盾的本质,也彰显了改革探索的艰难和可贵;
既立足于现实既存的基础,又揭示出长远发展的方向。
《调查》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农村土地问题调查”,下篇为“城市土地问题调查”。
在农村土地问题调查方面,刘守英用湄潭土地制度变迁、上海家庭农场、成都农地股份合作社、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例子讲述了农村土地问题。以1983-1984年为界,贵州湄潭家庭承包改革形成两个阶段:承包产量和承包土地。联产承包从“产量的承包”发展为“地产的承包”,农民经济行为不仅受到对产量预期的调节,而且开始受到对财产存量预期的调节,这是农地制度变迁史上的一次实质性的变化。在“大稳定,小调整”的政策规定下,全国各地调地的事情此起彼伏,甚至二轮承包实施后的10年内,调地的村庄时有出现。《调查》用湄潭的实际资料论证了调地的巨大成本费用,以及造成土地分割日益細碎和无法确立承包农民对土地的稳定预期,削弱了农民对增强地力的投资和养地技术的兴趣。这就是湄潭试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因,但此举明显修正了传统集体所有制的内涵,赋予农地产权以激励功能。
《调查》对成都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及湖南和黑龙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深入的考察。《调查》的描述和分析表明,在探索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各地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做出了创造性的业绩。
刘守英的《调查》几乎没有引述他人观点,全是自己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和从中提炼出的看法,按主流经济学的标准似乎不够“学术”、不够“专业”,但《调查》的思想十分清晰,问题把握相当准确,结论又动人心弦,这才是真正的原创性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走进篇五
电视剧《胭脂雪》里有这么一句话:所有的花朵曾经都是种子,所有的花朵曾经都是叶子。是的,美丽的外表都曾经历过一个蜕变的过程。
我走过了人生的小半辈子,一路上,追过风,涉过雨,自以为已经走进了自己的花季。我一直高傲着仰着头向前走,没看到身边的人和事。忽然有一天,有一位前辈叫住了我。他跟我讲了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个人自负地在自家门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来,一位老者拿出一本书给他看,他却一字不识,他羞愧地忙把对联改成“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前辈最后淡淡地对我说,孩子,高傲地昂着头向前走会使你不小心被脚下的石头绊倒的,低下头来看看你身边的风景,看看真正的自己吧!
我掂量了一下那份自以为是的收获,这小半辈子的收获,原来是那么轻,那么不值一提。我自己所谓的花季只不过是一个幻影,一个海市蜃楼。我只不过还是一颗种子,一颗正在孕育的种子。经历的风雨只是成长的必由之路,收获的只是成长的需要。原来我离花季的路还有那么远,那么长。
而今,当我明白了。于是我慢慢地放下了那颗高傲的心,放下了浮躁的脚步。我开始放慢脚步,看看周围的风景,静静地一点一滴地收获;我开始学会歇息,在每一个前进的'驿站里,思考、消化;我开始学会沉淀,让人生慢慢积累,渐渐丰富……不管别人怎么走他们的路,无论他人如何追逐风雨,我只愿慢慢填充内心那一大块的空白。
走进篇六
——题记
一座精致、秀美、淡雅、休闲的城,一座散发着优美妙曼旋律的现代之城!
在我心里,她是一个梦幻一样的岛屿城市。先进的设施,异国的建筑,秀丽的风景,高素质的人群……一直令我向往的地方。没想到,就是这一款载着我梦想与清香的一纸书香,悄悄与我的梦中的城,风度翩翩的约会了。
温润的秋阳下,展开这张小小信筏,她像一只折叠成温暖的小船,穿越千山万水,漂泊到我的面前。我真的想把我此时激动的心刻在我笔尖的浮雕上,夹在生命的书页里,然后,让蕴藏在空白里的真实盛开出草长和莺飞、柳绿和花红,以及飞花溅玉的欢愉。
我长久地注视着那行娟秀的字迹,盖有红色印章的纪念帖,厦门大学的专用信封,墨迹未干的具体年月日期……这一切对于我来说,是莫大的喜悦,突然间,我,热泪盈眶,心,澎湃不已。
她,终于穿越了万水千山,抵达了一个另我魂萦梦牵的地方——厦门大学图书馆总馆。这是她梦之所居,这是她心之所属,所有的坎坷与磨难,所有的阳光与鲜花,所有的幸福与明媚皆因这份容纳而变得美丽丰盈起来。
她,即使经历再多的沧海桑田,拥有了这一瞬间的感动,亦会喜极而泣。她笑了,笑得很美,她终于知道,幸福原来就是我微笑的模样。
谢谢你——这所培育万千优秀学子的摇篮,对于我来说,你是包容,是欣赏,是期待,是你用赢纳百川的气度容纳一个普通女子,是你用纯净的心灵帮我完成蓝色的希望和橙色的梦想,让我在你广阔领土的上空,插上一双本不成熟的羽翼,展翅翱翔。
悄悄走进你,走进你广阔的天地,走进你广博心里,倾听你的声音,感受你的气息,领略你的神奇与美丽。
干净的时光,静静地流淌,每一个名字都悄无声息的走进我的心灵,我轻轻叩开一扇心门,进入了一个空灵的世界。
我安静的躺在一个散发着书香的角落里,睁大眼睛,寻找一个个我喜欢的人物,啊,我看到了《百家讲坛》里的风云人物易中天老师,《品三国》,《中国,掀起你的盖头来》《祖先》《斯文》……100多本巨著,让我目不暇接,爱不释手呵!
啊!三毛,我崇拜的偶像,事隔多年,我依然愿意倾听你《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梦里花落知多少》,我依然愿意陶醉在《雨季不再来》和《滚滚红尘中》。三毛,你知道吗?这么多年了,因为你的文字,让我对大漠多了一份深刻,多了一份豪情!而今,如果你依然在,我愿意牵着你的手,走进大漠,心系天涯。走进长河,白云踏歌。孤烟泛舸,听懂雄鹰在鸣叫中滴下的诗歌。
还有清新风格的诗人席慕蓉,我看到了她的《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我曾经一度奔跑她春、夏、秋、冬文字的柔情里,感受她的清丽。慕容老师,你知道吗?我至今清晰记得记得,在那个简陋的宿舍里,在昏黄的的灯光下,在我十七岁的日记本里,一首首一行行抄下你的优美温润抵达心灵的诗行。
还有李清照的词,苏轼的诗,林语堂的小说,白落梅的散文……
还有很多,很多……唱不尽的,是那一页页风月无边的记忆,这些遥远的,迫近的,清晰的,模糊的,在这一时间蓦地变得鲜活而逼真,一双婉约温情的眸子蓦地闪烁着晶莹的露珠。
感动,在这样一个平凡的上午,一份遥远而真挚的美好,犹如深秋的一缕暖阳洒在我清白的心上,让我度过了一段温馨而幸福的美好时光。
走进篇七
高中三年就像马拉松长跑一样,而三年级则是长跑的最终一段,也是最关键的一段。这一段是我们冲刺的日子。
刚一跨进高三的门就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教师们跟我们说了很多。
语文教师依然说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他给我们适量的施加了压力。他说:“此刻是知识经济时代,没有知识在这个社会上就无立锥之地,人生应当在青春时期好好把握。‘人生无再少’,人的青春仅有一次,应当学会珍惜。如果此刻不努力学习,将来就会被淘汰。”是的,优胜劣汰,这是自然法则,就是人也不能脱离这个自然规律。
数学教师说:“2+1=0。”按照我们常规的认识都明白2+1=3。可是数学教师说的没错,即使我们前两年学习再怎样用功,成绩再怎样优秀,这一年如果把握不好的话,也必须会名落孙山的。
政治教师说:“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此刻的水平离高考的要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所以应当看清距离,戒骄戒燥,根据自我的实际情景拟定一个人生目标,一步一个台阶,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去打这一场硬仗,到达自我梦想的目的。我们农村的孩子要走出去,闯出自我的一片天,学习是我们最便捷的一条途径。
历史教师说:“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过草地,翻雪山,饿了啃树皮、吃草根,渴了饮雪水,这么苦红军战士们都撑过来了,而我们在那里渴不到,饿不到,冻不到,就更应当好好学习了。”我们在那里天天吃的饱,穿的暖,热了还有电风扇,整天还叫苦叫累,真为自我感到惭愧。
地理教师说:“坚持下去,只要越过了这条‘昏线’,我们的前途将会一片光明。”我们都明白北半球自西向东,绕过昏线就是光明,所以说这条路我们要走稳。虽然是在黑暗中摸索行走,但应当坚信前面太阳公公正在向我们展示前途的光明与完美。教师也常说我们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学习,让我们的光芒照耀大地。
高三是我们人生的关键时刻,我们应当努力的向前冲。
走进篇八
小时候,幸福是很简单的事;长大了,简单是很幸福的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间,我竟发现自己已经不是许多年前的那个我了。我,走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叫做青春。
大家都在说:青春期是人生最宝贵的年华,同时也是人生最危险的时期,因为,它充满叛逆。没错,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正是这样。渐渐地,我也不情愿地从我的身上发现了这莫名其妙的东西。而我,也许还不知该怎么去面对。
怀念从前的时光,但又同样喜欢着现在。不知道该怎么释怀这一切,只是突然觉得,从前的那些脚印既熟悉又陌生,感觉现在的我好孤单呀!也许,这就是青春吧,呵呵。
青春是叛逆的,也是美好的,同样也充满了挑战。我开始逐渐发现,父母的呵护不再那么多了,越来越多的绊脚石需要我自己去把它们踢开,哪怕把脚踢破了,那痛苦,也要让它烂在心里。生活的挑战越来越多了,我知道,我需要变得更加坚强。
指针一点一滴地走着,学习的压力便不请自来了。诚然,我不想要它们,可慢慢地,我竟发现,我推不掉了。我想,我知道该怎么去做。该是选择人生之路的时候了,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艰苦的路,就不会后悔。我想,就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我不会退缩的!
走进篇九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个故事就是一个人感动一座城市。故事讲年仅28岁某部军官孟祥斌,为了救一名落水的女子奋不顾身的跳入冰冷的水中,落水女子获救了,孟祥斌却牺牲了。他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在我们身边,虽然不多赫赫有名的大英雄,但是却有着不少爱的真情。我从报上看到一则新闻,报道说有一个从青川回来的志愿者受人之托要找一个温州的金大爷,看完了报纸的连续报道,我终于明白原来就是这个78岁高龄的金大爷自己省吃俭用,为灾区的孩子们捐钱捐物,他家里厚厚一叠捐钱捐物的收据和证书更是体现了金大爷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还有一件发生在我们杭州的感人事迹。临近春节,许多民工们冒着严寒在车站通宵排队买票,盼望着能在春节与家人团聚。于是有热心的网友组织起来为这些民工兄弟送上热乎乎的姜茶,让排队多时的民工兄弟们在寒冷的冬夜喝上了暖人更暖心的姜茶。别以为送送姜茶很简单,这些义工们白天都要上班,要在自己的休息时间去采购原料再把煮好的姜茶不辞辛劳送到车站,一杯一杯地送到排队买票、候车的人手中。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几天,送姜茶的志愿者越来越多,连外国志愿者都吸引进来了,给无数素不相识的人送去了温暖。
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还有很多很多,桩桩件件都让我感动,都让我深受教育,也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们应该尽己所能多多帮助别人,这样既可以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也可以在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在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时候真切地感受到温暖、和谐,这就是我就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她是一种朴素而美好的愿望,是人人拥有平等、尊严、独立和自由的生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65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