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养老保险新政策及新规定解读篇一
涞水县东界涿州、高碑店,北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房山区相接,自去年以来房价持续上涨。根据《规定》,非涞水县本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且购房者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限购自2017年3月1日开始执行,非本地户籍居民在涞水县买房需要先到房管局开具准购证明(需携带户口本、身份证和结婚证),开发企业凭准购证明与购房人签订购房合同和网签备案。本地户籍居民购买第二套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60%。
而就在昨天,涿州市刚出台了限购措施,实行住房限购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规定对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二手房)且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对本地户籍居民家庭购买第2套住房时,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对于本市引进人才和外地驻涿州单位人员可享受本市购房优惠政策。
涞水县房管局表示,“新一轮限购已经启动,涞水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分析人士认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热点城市限购升级,购房资金正进入热点城市周边区域,房价涨幅开始以热点城市为中心加速外溢,热点城市周边地区也开始陆续出台相应的调控政策。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京津冀地区特别是环京周边区域的产业、资源、人口等出现明显的优化配置,市政设施特别是交通得到了根本改善,随之而来的就是区域价值升值,房价随之上涨。
在美房网首席分析师康辉看来,在环京地区中,廊坊、大厂、香河、燕郊、三河以及固安等地从去年就已经开始限购,但其房价依然保持快速上涨趋势。如今新一轮限购开始,说明房价涨幅已经蔓延到更大区域,出台限购政策是为了维持这些地区房价平稳。他预测,房价过快上涨不会只限于涿州、涞水两个地方,因此后续还可能有更多地区加入限购大军。
康辉认为,自去年下半年调控以来,全国热点地区房价基本实现平稳。在今年两会中,房价势必成为热点话题,一些城市在两会召开之际密集出台限购政策,就是为了平稳房价,防止房价反弹,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良好的调控状态。
养老保险新政策及新规定解读篇二
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满15年时,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缴费年限由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参保年限组成。不满15年的只能将个人账户本息累计额一次性支付参保人,养老保险关系同时终止,不能按月领取。
缴费年限已满15年但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仍将继续参保缴费,履行缴费义务。养老金待遇的确定与参保人的缴费年限的长短以及缴费基数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延长自己的缴费年限。
不少人误认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时间到达15年以后,就可以不缴费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15年只是按月享受养老金的最低年限,并不意味着到达5年以后就可以不再缴纳,在这种情况下,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处于最低水平,对个人的损失是很大的。要改善退休以后的'退休待遇,只有在工作期间尽量地多缴费。
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
参保人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1月1日起,距规定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年龄不足15年的参保人,应当逐年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领取待遇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应当一次性补足所差年限养老保险费;距规定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参保人,应当按年缴纳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不得少于15年。
参保人达到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年龄时,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在行政村(社区)范围内对参保人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
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死亡的,从死亡次月起停止支付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余额依法继承。同时,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发给丧葬补贴。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积极会同市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对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核对,并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等领取记录进行比对,确保不重、不漏、不错。
一、养老保险补缴对象
2、未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中断缴费的;
3、个体工商户,可以以个人身份补缴养老保险。
二、养老保险补缴基数
以个人身份补缴的,均以补缴时执行的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进行补缴。
三、养老保险补缴年龄
1、截止12月31日,男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人员,以个人身份补缴的,可一次性补缴15年,按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手续。
2、截止12月31日,男年满45周岁未满60周岁、女年满40周岁未满55周岁的人员,以个人身份补缴的,一次性补缴的期限不得超过10年,其中个体工商户补缴时间不得早于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时间。补缴以后每年继续缴费,到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可按规定办理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不满15年的,可继续缴费至满15年,再按规定办理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
3、截止12月31日,男未满45周岁,女未满40周岁,以个人身份补缴的,只能从参保之月开始缴费,累计缴满15年后,达到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
四、养老保险补缴材料
1、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复印件)
2、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有从业经历者提供原始档案、《劳动合同》、用工登记表、工资台账等证明其工作经历的相关原始材料(原件、复印件)
3、个体工商户应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原件、复印件)
4、部队复员军人提供军人档案。
养老保险新政策及新规定解读篇三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金需要缴满15年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才可以领取,如果退休时没有缴满15年可以继续缴存,直到满足年限,退休后每个月领一次养老金。
根据养老金的计算方法,退休后能领多少钱与四个因素相关:所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个人工作历年来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缴费年限和退休时个人账户余额。由此看来,缴得越多时间越长,退休后领到的养老金就会越多。但需要注意的前提是,领取人员必须得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一直良好,起码要在退休后的139个月的个人账户领取期限内一直健在,才能把本来就属于自己个人积累的养老金领取完。
这也正是近期“多缴长缴未必划算”的观点起因。不少网友认为,已经缴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且“最终可能不能领完自己缴纳的所有金额”,因此缴满15年就可以停止缴费。
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者多缴划算
如果从事的是社会基层工作,比如清洁工、服务员等,个人工资水平要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那么就会从养老金制度中获益———工作中缴纳很少的养老金,在退休后反而能获取较高的养老金。从这方面来看,养老金制度也有一点“劫富济贫”的意思。
寿命问题确实会使“多缴多得”
相反,如果是高知识分子、从事技术性工作、个人工资水平远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可能会比较“吃亏”。
寿命问题确实会使“多缴多得”的说法存在变数。现行政策下,养老金领取人去世后,统筹账户中单位缴纳部分划归公共财政,所以很多人觉得与其最后“充公”,还不如少缴一点,反正有财政兜底,拿最低档养老金也无所谓,至少没“损失”。
一次性补缴15年社保到底划算不划算?
有媒体报道称,个人可以一次性补缴15年养老保险。补缴的政策是:一次性补缴近9万元,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可以每个月领1100元左右的养老金。随着时间推移,每个月的养老金还会增长。
如果一次性把这9万交给政府,每月领养老金,每年的养老金预计有5%的涨幅(根据历史规律)。也就是说,大约第8年的时候,投资收益+本金与领取到的养老金大约持平,也就是说个人到68岁左右的时候,可以把养老金赚回来。
综上所述,如果参加这次养老金补办好处:
1、考虑到现在的平均寿命等,10年内把养老金赚回来还是没问题的。之后领到的都是赚到的。
2、每个月有1000多块钱的“工资”可领,生活水平可以保障,心理上也更有安全感。而且每年1万多的养老金,比投资收益每年4500元多很多,生活水平可以更高。
当然,坏处主要是:
1、万一生病,尤其是大病,需要大笔资金的时候比较麻烦。投资的话,至少本金9万是可以备用的。
2、如果有不测,虽说会退回部分养老金中的个人部分,但只有很少的8%(约7200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652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