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5.12地震13周年 5.12地震纪念日活动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53:45
最新5.12地震13周年 5.12地震纪念日活动大全
时间:2023-06-06 15:53:45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地震周年篇一

“今日之唐山市,位列世界名城,又巍峨大观矣。科技经济齐飞,壮凤山之雄伟;教育文化共进,映南湖之旖旎。世园会盛装开幕,采煤沉降地化身生态美景,昭示城市转型之跨越;中东欧领导云集,十余国大员签署《唐山共识》,见证发展拓路于环宇。”7月14日,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张飙撰写的3700字、总长20米的书法长卷《唐山大地震40年感言》在唐山展出。

40年前,7·28唐山大地震,“天塌地陷”成了一代人难以磨灭的记忆。

40年后,这个曾被西方媒体预言“将从地球上被抹去”的城市,用事实向世界宣告:唐山永远不会被抹掉!

英雄城链上“一带一路”

1917年,当唐山市还是唐山镇,曹妃甸的闻名也还停留在“曹妃殿”。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在“大沽口秦皇岛两地之中途,青河滦河两口之间,沿大沽口秦皇岛间海岸岬角上”(现曹妃甸附近)建设“与纽约等大”海港。

2015年11月15日,巴西淡水河谷散货船“宏远轮”靠泊曹妃甸港矿石码头5号泊位,这是驶入渤海湾的第一艘40万吨级货轮,标志着曹妃甸港区迈入“大船时代”。

这一年,距离曹妃甸港区打下第一根桩基,仅12年。

英雄的城市孕育了英雄的人民,英雄的人民铸就了英雄的城市。

目前,唐山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在全省占比双超1/5。

一项项殊荣记录着唐山人铿锵的脚步,传递着唐山时代精神的最强音。

2015年,由京唐港区和曹妃甸港区组成的唐山港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160个港口通航,货物综合吞吐能力达到5.12亿吨,在全球港口排名榜上位列第七,把纽约港远远甩在了后面。

张唐铁路通车,让曹妃甸正在逐步成为“一带一路”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战略的连接点。

唐山市在推进沿海、城市、县域三大板块协调发展中,着力打造沿海经济增长极,坚持港口、港产、港城“三位一体”协调推进,以建设世界性综合枢纽大港为目标,统筹三个港区规划,完善集疏运体系建设,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和重要枢纽。

绿色转型再现工业辉煌

国内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桶机制水泥等“七个中国第一”,是这座城市辉煌的工业记忆。

唐山过去的支柱产业受到重创,钢铁、煤炭等产能严重过剩,传统工业的优势变为劣势。要从传统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变成新型工业基地,强化科技支撑、发展绿色产业是必由之路。

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唐山全市上下积极适应新常态,着力打好“京津”“沿海”两张牌,推动发展方式由要素投入增长型向创新驱动转变,着力构建以绿色、循环、低碳为标志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唐钢等大型钢企,已打造成为“世界上最清洁的.钢厂”,彻底颠覆了传统钢企“灰头土脸”的形象。

同时,唐山市还坚定不移地以举办世园会为抓手,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唐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倾力打造“靓丽、繁华、和谐、宜居”的新唐山。

4月29日,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不占一分耕地,在采煤沉降区建成化腐朽为神奇的南湖公园盛大开幕。以“都市与自然·凤凰涅槃”为主题,寓意唐山在历经大地震劫难后的浴火重生;以“时尚园艺、绿色环保、低碳生活,都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建园理念,展示唐山在抗震重建、生态修复后,呈现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形象。

2013年以来,唐山已压减炼钢产能2357万吨、炼铁产能1087万吨,削减煤炭消费量1140万吨。压产、减煤、治污、降尘、控车、增绿六措并举。

通过技术设备升级、产品链条延伸、规模档次进阶、“两化”深度融合等手段,改造提升钢铁、建材、化工、能源等传统优势主导产业。“十二五”期间,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23.2%,形成了开滦煤化工、唐钢高强汽车板、津西钢板桩、三友粘胶短纤维等一批行业龙头拳头产品。

“十二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7%。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以高速动车组为龙头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专用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石墨烯等新材料实现产业化。

40年“敢教日月换新天”

随着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部的副中心城市, 唐山首先在交通上构成了以海港、空港为龙头,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纽带,一小时进京、半小时抵津的京津唐交通圈。

为更好地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唐山主动对接、服务京津,精准推进平台建设,全力将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和唐山国家高新区、海港开发区打造成综合性承接平台。

而在13年前,曹妃甸还是一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荒岛,如今变成210平方公里的产业重地。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核心区,更是经京冀两地政府签署协议,被定位为北京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的承接地。双方协商决定在曹妃甸划出9平方公里优先用于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先行启动区建设,为建设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探路”。目前,5.5平方公里的起步区水电路信气及绿化等已基本到位,具备了国家级开发区承载能力。

两年来,曹妃甸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京冀两省市对示范区建设指示精神,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取得实质性进展。

今年截至5月底,曹妃甸京津在建项目39个,总投资1403亿元,其中北京项目31个,总投资1379亿元。全年,曹妃甸将承接京津转移项目100个以上。

2016年,是唐山地震40周年,也是唐山出彩的一年,继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后,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在唐山召开,还将举办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

弹指一挥间,40年岁月里唐山兑现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言。

四十年,只争朝夕;四十年,书写传奇。唐山,正朝着“三个努力建成”目标奋勇前进!

“7·28”唐山大地震,是让我国人民刻骨铭心的大灾难。这场灾难已过去整整四十年了,但我一直惦记着唐山。今夏有幸去北戴河休假,专程去考察了唐山地震遗址,采访了地震经历者,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地震可以毁灭一座城市,却强化了生者的意志和生存的价值。

我们驱车前往唐山。40年前几乎被地震夷为平地的唐山,变成了一个繁华的都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如劫后再生之凤凰,展翅于冀东之沃野。我们来到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凭吊,跃入眼帘的是,高高耸立着的长长的黑色的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纪念墙高7.28米,寓意地震时间7月28日,墙体距水池19.76米,寓意地震年份1976年,显示着逝者与生者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墙上镌刻着在大地震中罹难的24万同胞的姓名,一眼望不到边,凝视着墙上那一个个金色的名字。沿着纪念墙,我们默默地走了10分钟。不时有人前来祭扫,还有人在墙上的名字旁贴上了鲜花。我在地里采摘几束野花,恭敬地放到纪念碑前,然后倾听唐山地震遗址博物馆馆长郑湘军讲解那段难忘的记忆。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这个令人悲恸的时间,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城市毁了,可以重建;但失亲的痛却一直深埋在唐山人的心里。每年这一天,街口处处烧纸钱,满城火光飞灰,唐山——整个城市笼罩在悼念亡灵的悲哀气氛之中。政府为使百万唐山人有同一个祭地,在地震遗址公园内建起这座24万亡灵的集体墓碑。唐山许多灾民受到过上海医疗队的治疗,他们至今心存感激。

地震博物馆的外面,有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遗址,或墙倾顶塌、或断壁残垣、或铁锈斑斑……烟囱,原高35米,现仅存19.1米,断成两截,上截套进了下截烟囱里。厂房除中间部分立柱扭曲、倾斜倒塌外,屋架大部落地。当天在现场工作的20人中有11人当场身亡、3人重伤。惨不忍睹的车间遗址,似乎在告诫人们:大自然的破坏力是何等惊心动魄,而我们更要珍惜现今所拥有的一切美好。

唐山市文物局副研究员李子春,今年60岁,采访时,他说着就哽咽起来,泪水不住地往下淌。那年他才20岁,地震那瞬间的毁灭,就像是世界末日来临。在剧烈摇晃后的死一般的寂静中,他意外地发现自己还活着,从被震塌的墙里爬出来,又先后从废墟里扒出了父亲、母亲、奶奶、姐姐等,但最疼他的小姐姐和侄子却永远地离开了他。

唐山抗震纪念碑伫立在市中心,主碑高30米,由4根相互独立的梯形变截面钢筋混凝土碑柱组成,犹如伸向天际的巨手,象征人定胜天。如今,唐山所有的建筑必须能抗八级地震,受访者告诉我,震后人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活着就好!”只要活着,记忆和经验就存在着,一切还可以从头再来。

唐山抗震纪念碑和纪念馆都以“抗震”为名,彰显人类的力量与伟大,这是时代的产物。我觉得如果改用“地震”更为适当,天人合一,能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唐山大地震几秒钟内就天崩地裂般将一座城市变成天昏地暗的废墟,渺小的人类用什么去抵抗?事实上很多时候,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尤其在大自然灾害面前。

地震纪念墙边的树林郁郁葱葱,生命之树常绿。我们今天纪念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体现的正是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关爱。

地震周年篇二

1、我们载着历史的沉重前行,不忘初心,深切缅怀。

2、有人说过,人走了,就会变成一颗星星,我宁愿天上永远没有星星。

3、汶川大地震14周年,山川抚平伤痕,汶川走向重生。祝福汶川,祝福中国!

4、14年很长,时间冲淡了我们的悲伤,重振家园。可14年再长,有那么一群人,从未让我们失望。

5、愿时光抚平所有伤痛,愿生命走向美好未来。缅怀,默哀。

6、汶川地震14年,时间抚慰伤痛,也见证重生。往后岁月,风雨无阻,齐心同行。

7、祭奠,只为告慰天堂的亲人、我们活得很好。祭奠,只为让自己明白、如水平静的生活下,我们始终没有彼此相忘。

8、我们从未忘却,缅怀那些在地震中戛然而止的生命,致敬那些抗震英雄!

9、记过往,坚守希望。生死不离,生生不息。向坚强和重生致敬。

10、不忘灾难,致敬坚守。

11、汶川地震14年,生死不离,生生不息,缅怀逝者,致敬重生。

12、愿灾难远离人类,望人类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13、如果有从天堂回来的车,今天应该很挤吧。

14、岁月抹去满目疮痍,抹不去疼痛记忆。

15、14年,时间抚慰伤痛,也见证重生,愿往后祖国山河无恙,人民皆安。

16、缅怀英雄,共悼逝者,愿山河无恙,岁月皆安。

17、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地放弃希望,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连自己都不相信“我能够克服困难”而放弃了希望。

18、转眼之间,瞬息万变,愿你我安好!人生一瞬,直到无恙!

19、为什么我们经常眼含泪水,因为我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愿往后岁月,一切皆安。

20、这世间,永远都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可歌可泣。致敬他们。

21、有一种力量使山川动容,有一种团结叫守望相助,有一种重生叫自强不息。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22、不忘灾难,致敬坚守,致敬所有的负重前行,愿以后的日子,山川无恙,一切皆安。

23、抹去的是时间,抹不去的是伤痛,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康。

24、伤痛不曾遗忘,更要勇敢前行。汶川我们一直在一起。缅怀逝者!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山川永纪,浩气长存。

25、生死不离,生生不息,缅怀逝者,致敬重生。

地震周年篇三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 在“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对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们致意沉痛地悼念。

记得在地震后,我在书上看到过几幅漫画。第一幅上面画地是:几个学生和一位老师被埋在了废墟底下。学生想喊救命,但被老师制止了,直到救援队来了,老师才大声呼喊救命。第二幅上画出了这样的画面:一些学生正在上课,突然地震来了。于是,他们便集体趴倒在桌子底下。掉下来的石块和瓦砾竟一块也没砸到他们。第三幅上面画了:一些人在间什么也没有的空房子里。地震来临时,他们飞快的跑向墙角。没有人受了什么重伤。

我相信,通过灾区人民的努力,有国内国外的支援,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地震周年篇四

20xx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全国人民都牢记的时刻。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一起8。0级的大地震。顷刻间,房屋倒成一片,人们泪流满面。顷刻间,恐慌、悲痛编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笼罩在全国人们的心头。

这场地震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也就是这场地震,彰显出了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彰显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的爱!

5.12日,虽然摧毁得了我们的家园,但是摧毁不了我们坚强的意志!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感人的镜头:那是被困80个小时以后,解放军又成功解救出了一名女孩。另人震惊的是,这名女孩没有昏迷,也没有哭泣。她给了我们一抹灿烂的微笑!她说:“我没事!”尽管她的眼里还闪烁着晶莹的泪珠,尽管她曾与死神擦肩而过!呵,女孩,你是冬日里的一抹阳光,是暴雨过后的一株小草。给人以温暖,给人一坚强!

5.12日,虽然扼杀得了我们的生命,但是扼杀不了我们心中的真情!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一名年轻的教师正在上课。当他感觉地震发生时,他没有先逃走,教室里还有一群可爱的孩子呀!于是,他赶忙疏散学生。只剩下两个孩子了,可,墙就要塌了!这位年轻的教师想也没想,把两个孩子紧抱在一起扑在地上。几十个小时过去了,救援队挖开了废墟。年轻的老师已经牺牲了。可两个孩子还在他的胸前,两个孩子还没死!可当人们试图将孩子从老师手中拉出来时,却怎么也拉不出来,没办法,尸体已经僵硬了。当医护人员说要把他的手锯掉的时候,在场的人都哭了…… 呵,老师!我不想感谢你,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老师的本能,我所能做的,只有鼓励那两个孩子坚强地活下去!

一点儿小爱心乘以13亿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个大困难除以13亿也会变得微不足道!四川灾区的人们,你们要坚强!中国人从不会在灾难面前倒下!从哪儿跌倒,我们就从哪儿爬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64703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