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生态规划建设年终工作总结汇报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三篇(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28:52
乡镇生态规划建设年终工作总结汇报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三篇(精选)
时间:2023-06-06 14:28:52     小编:zdfb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镇生态规划建设年终工作总结汇报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一

20__年是石林镇开展国家级生态镇创建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化、巩固、提升“清洁乡村”工作的的重要之年。一年来,石林镇党委、政府始终围绕“建设精品旅游小镇,打造生态休闲石林”的发展战略目标,以国家级生态镇创建为主抓手,以“五大整治”为重点,以提高村民生活品质为目标,坚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原则,从而实现了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较好地完成了20__年度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管理各项工作任务。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1、积极开展国家级生态镇创建工作。国家级生态镇创建设工作是20__年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年来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国家级生态镇创建工作,专门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农业、城建、环保、生态工业、社会综合及资料整理六个工作小组,对照国家级生态镇创建指标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了创建资料的申报工作。

2、进一步巩固集镇生活饮用水源达标区创建成果。一年来,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__市生活饮用水源达标区创建标准》,切实加强对饮用水源达标区周围群众的宣传教育,开展了达标区周围的环境大清理,强化了对饮用水源水质的监测,完善了对饮用水源达标区巩固的一些长效管理制度,进一步巩固了创建成果,保证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3、整合资源,切实加强了村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十百”、库区、环保、改厕等项目工程为抓手,切实加大了对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设施建设。一年来,共投入180余万元完成了167只户厕改建,30只沼气池建设;完成了集镇生活污水设施纳管扩建工程和千岛湖村半坑自然村、双西荷岭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完成了岭足、玳瑁、西岭三个村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完成了8个村20个生活垃圾堆放场,新添果壳箱100只,使环境卫生设施得到了完善。

4、“五大整治”成效显著。以网箱整治为主的五大整治工作是县委县政府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的重要工作,一年来石林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专门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的钉子精神,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石林镇共有网箱上岸户25户,核定缩减面积60103平方面积,到11月底为止,已有13户,46145.2平方面积上岸,分别完成总任务数的87%和77%,超额完成了今年县政府下达的任务数。

5、生态农业和林业基地建设得到发展。全年共完成山核桃基地300亩,新发展了毛竹基地400亩,茶叶基地300亩,同时开展了笋竹两用示范基地、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和无公害茶厂建设。

二、环境管理日益加强

1、组织网络更加健全。调查整充实了镇村两级环境保护和清洁乡村工作领导小组(石政(20__)78号)并发挥作用,专门明确了环保具体办事人员(城建员兼),配齐配强了村级保洁员队伍26名,集镇保洁员2名,并签订合同,实行一年一聘,真正确保了环境管理的常化。

2、环保宣传更加注重。充分利用“6.5”环境宣传日以及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与环保宣传。20__年共组织由公共参与的环保宣传活动5次,环保科普宣传栏4期,环保行为告知牌6块,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宣传2次,举办由镇村两级干部参加的环保知识培训2次。

3、环境整治更加有力。以“清洁乡村”工程为抓手,切实加大对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一年来全镇共开展以湖面湖岸线、村道、河道、阴沟为主的集中整治活动5次(春节前、三八妇女节、五一节、六五环境日、十一国庆节);继续开展“清洁庭院””创建活动,全年共创建清洁庭院户576户,清洁庭院示范户288户,进一步巩固、深化、提升了“清洁乡村”工程,在前三个季度几次暗访中都排到了全县的前三名,得到了县环保局的一致好评。同时严格执行新、扩建项目“三同时”制度的落实监管,全年共有两家企业均实行了环境评估。

4、长效管理更加完善。镇政府将生态创建与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村干部的年终目标管理考核,每年与村委及部门签订管理目标责任书,实行评优一票否决制;专门制订了《二0__年“清洁乡村”工作考核细则》,继续开展农村保洁经费四级筹措工作,共筹措经费23900元,开展了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使石林镇的环境卫生得到有序化、常态化管理。

乡镇生态规划建设年终工作总结汇报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二

20__年8月17日至9月13日,__乡组织6个挎包宣讲小分队、18名基层理论宣讲员深入全乡6个村、1个社区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暨环保工作宣讲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为加强宣讲活动的组织领导,圆满完成宣讲任务,我乡召开动员大会,明确环保工作是全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根据市委宣传部通知要求,我乡组织挎包小分队走村入户开展活动,制订了宣讲安排表,做到活动前有计划,活动后有总结。

二、多措并举、扎实开展

为深入开展环保宣讲活动,我乡结合工作实际,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乡党委书记__同志带头为乡干部、各单位负责同志、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宣讲,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分管村(社区)进行宣讲,确保宣讲覆盖全局,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结合__乡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包片分工情况,制定环保宣讲工作分片责任制,每村(社区)至少召开一次宣讲大会,人口密集的村社要召开院坝会进行宣讲,针对急需整改的养殖大户、河道两边住户、垃圾池周边住户等要按照责任分工确保宣讲到户。

3.重新规范了各村(社区)的“村规民约”,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比重,并在全乡范围内进行公告。发出环保倡议书1000余份,卫生知识小手册200余份,制作环保专栏1个,标语横幅6条。

本次宣讲活动共召开宣讲大会7次,院坝会宣讲20余次,宣讲习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的重要讲话以及省十一次党代会、打好“大气、水、土壤”三大战役等相关知识,受众2000余人次。通过本次宣讲,全局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用实际行动推动__乡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取得更大的提升,为建设“和谐美丽__”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__的__胜利召开!

乡镇生态规划建设年终工作总结汇报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三

今年初,安吉县委、县政府作出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战略决策,这为全县建设生态文明找到了一个最好的结合点,对充分增强我县的生态经济实力、弘扬生态文化的活力、彰显生态环境的魅力,从而推进农村的物质、精神、政治、生态文明的新跨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玉华村迎难而上,今年自行申报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

玉华村素有“鄣南诗村”的美誉,古代文人墨客描写玉华的诗多达四五十首,玉华不仅环境优美,而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以驻地玉华山得名,现有农户179户,总人口608人。鄣吴溪穿村而过,各小溪常年水流不断,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玉华村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并保持着较完整的原生态面貌,静美如画,颇有“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山村韵味,庙家坞“柳暗花明又一村”世外桃源般的和谐安宁更是休闲养生的理想之所;另外,金銮殿、天官坟以及昌硕大师祖坟遗址均坐落于境内。且农民书画氛围浓厚,建有书画苑一座,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属较为典型的农家休闲旅游之地。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创建意识

做任何事情,思想统一是关键。中国美丽乡村创建今年是第一年,也是难得最大的一年,为使全体村民都明白我县提出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目的与意义,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中国美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由联系村分管领导亲自抓,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以及相关的奖励办法。有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玉华村先后数次召开了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了层层的宣传、发动,得到了全体村民的积极响应。在此基础上,村两委认真分析研究,制定了创建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实行村两委班子人员工作领办制,排出具体的时间表,倒推逼进来抓工作。

二、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突出优势创建,提高创建效率

中国美丽乡村创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仅有满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也有别于以往的村庄环境整治,不是仅仅做好表面文章就行得通的,要立足长远做规划,要真正能体现创建的长效。为此,我村多次召集村民代表、老党员、老干部以及村里的企业主等各方人士商量村庄的发展布局,对村庄规划进行了多次的论证,由安吉县城乡规划设计院完成了《鄣吴镇玉华村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今后村庄的建设将严格按照规划来执行。同时,为了在创建过程中充分体现鄣南诗村的文化内涵,并且保留我们原生态的村庄环境,我们专门聘请了杭州合成创设设计事务所为我们设计村庄的环境规划,深度挖掘昌硕故里的历史文化,设计师在多次的实地踏看,翻阅有关昌硕先生的书籍,并拜访鄣吴的民间艺人、文化名人,听取村里老人的详细讲述后,“玉华十景”应运而生,在整个创建的环境提升过程中,我们都是围绕“荷塘披瀑、玉勺亲月、野渡横舟、结庐隐吏、竹篱步道、蕉荫长潭、峻伯书台、龙庭问茶、昌硕祖墓、凉亭古道”这玉华十景来做足文章,做好文章。既突出了我们的文化特色,又保护了一些原生态的古迹,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创建的工作效率。

三、 资源整合,统筹兼顾,加强项目结合,激发创建激情 玉华村曾在去年成功创建县级生态村,全村卫生厕所的普及率已达到60%以上,今年又创建了市级生态村,结合农村爱国卫生改水改厕工程,我村出资15万元用于农户建设水冲式卫生厕所、三格式化粪池的无害化厕所及化粪池湿地池联建的补助,无偿拆除村域范围内所有露天粪坑,新建了无害化公厕1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了93.30%;根据个别自然村住户分散的特点,采取分散式和集中式湿地处理进行污水处理,目前已建成污水湿地处理池86个,总容积达到198立方米,污水处理受益农户136户,污水处理率为75.98%;“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无害化垃圾处理模式在我村已经运行了三年多时间,村里长年聘请有固定保洁员,负责垃圾的收集和清运,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也逐年增长,乱扔乱丢现象已然杜绝,垃圾入箱率达100%。

今年鄣吴镇小流域治理工程也是我村创建美丽乡村的一个结合点。玉华十景之一的“玉勺亲月”,其实是一个亲水平台,在小流域治理项目玉华段施工过程中,整个亲水平台的基础部分都与该项目做了充分的对接,既大大节约了资金,也加快了创建的进度。村里在此基础上对中心村入口处进行了荒地治理,以绿化、菜园、荷花瑭、水幕墙、石篱笆等进行点缀,建设了“玉华龙庭”主题公园,使玉华龙庭变得豁然开朗,既大气又不失原生态。

所谓“梧桐树好凤来栖”,玉华在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做好项目开发文章又是一个非常巧妙的结合点。通过积极争取、洽谈,邀请投资商来玉华实地踏看,上海复筑投资有限公司在安吉投资休闲项目考察中,一眼就相中了玉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优美的自然风貌,以及这儿淳朴的乡村风情,总投资一个多亿的“龙庭〃心家园”项目顺利落户我村,项目主要是利用玉华龙庭原生态的山村美韵和文化底蕴发展休闲养生及文化创意产业。在此次美丽乡村创建中,上海复筑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案也提前加以运用,村口的停车场、玉华山楼的设计即取之他们的设计方案,这样既可防止项目进驻后的重复投资,也能加快项目的落地建设,可谓一举两得。

四、扬长避短,强势推进,以创建为契机,带领群众致富 美丽乡村创建的最终目的,是要带领农民致富。玉华村是个典型的山区行政村,林地资源丰富,共有林地7300亩,人均拥有林地12亩。近几年玉华村通过林道建设、毛竹低产林改造等手段,不仅打造了20xx余亩毛竹高效林示范基地,年人均增收200元,而且今年还被评为省级兴林富民示范村。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玉华村开办的4家竹帘厂和1家拉丝厂,安臵劳动力近百人,年人均收入在120xx元以上。中药材的种植一直是我们玉华种植业的一大特色亮点,今年在原有元胡、贝亩等品种基础上,又成功引种了20亩杭白菊,每亩净收益20xx元左右,我村的中药材种植也达到了近210亩的规模。同时我村的养殖业发展也居全镇之首,年产10万羽竹林放养鸡,深受上海、杭州等地客商的青睐。自开展美丽乡村创建以来,群众自发参与生态农业、休闲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此村里专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兴办家庭工业的奖励制度,对于当年兴办的农家乐业主、家庭工业户主一次性给予5000元的奖励。今年x月初,玉华村第一家农家乐—龙泉山庄开张营业。受昌硕遗风影响,我村爱好书画的人比比皆是,书画夜校也应运而生。今年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与我村开展共创美丽乡村结对,利用暑假期间开办了书画培训班,大大提高了学员的整体水平,如今夜校的学员每年为扇子厂画扇面,最多的一年收入可在一万元以上。

通过创建美丽乡村,我们有几点体会:

一是心要齐、劲要足。美丽乡村创建任务重、工作量大,村班子是火车头,要统一全村上下的思想认识,不定时召开会议,讨论创建工作细节,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实行责任分片承包制,将工作与年终考核挂钩,充分调动起每个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是要发动群众主体参与。创建单靠我们村班子四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调动全村群众的积极性,把心拧在一起,在政策处理、房屋拆除、围墙粉刷等各个阶段,全村百姓都体现了舍小家、顾大家的集体意识,支持村里的创建工作。

三是要做好项目结合。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我们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么多的资金投下去,到底能回报我们什么?通过一步步的探索,我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子,那就是要做好项目的结合,发展文化创意和休闲产业,把城里人引进来,让村民搬出去,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富裕了村民的腰包。

美丽乡村创建,我们克服了资金压力大,时间紧,任务重的多种困难,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村百姓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所有的创建任务,但离县委县府提出中国美丽乡村的十六字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把玉华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美丽乡村!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58778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