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记录(优秀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15:58
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记录(优秀5篇)
时间:2023-06-06 14:15:58     小编:zdfb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记录篇一

(一)实施的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新课程实施以来,课程的价值取向已由以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提出了课程内容选择与自然、生活、社会实践相联系,使自然、生活、社会成为课程资源,这意味着课程已不再是一份教材,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社会即课程。我们在对部分学校的调查中发现:在偌大的校园里,虽然进行了全面的多种类植被绿化和一些校园景点的布置,但缺少能让学生自主探究、观察体验、动手实践的资源中心和活动基地。在新课程实施的大背景下,建立校园实践基地,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既是促进国家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学校根据周边经济、文化等社区资源,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决定建设一个有效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校园种植实践活动基地,研发《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手册》,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实施的理论依据:

1、教育家米尔曾经说:“所有现存的好东西都是创造的果实。”华中师大教授杨再隋说:“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随着每一个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也随着过程取向变化而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会在这个进程中,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

2、当今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实践活动反映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克服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当今社会迅猛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结合学校实际和周边环境的优势,开发校园实践基地,可以为新课程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工作抓手,通过此抓手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乃至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标。

3、现在世界各地都在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尤其是联邦德国。他们有句名言,“我们的学生考试考不过你们,我们的学生做的产品专门卖给你们。”可见德国人十分重视学生的劳动技术并非常有成就。他们的学生的劳动技术在学校就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劳动素养非常高。我们的学校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适应高考方面做的很多,恰恰忘记了“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千年古训。导致小学生不会做家务,不会自我服务,在考上大学就是成功的背景下,“劳动最光荣”已经是口号、摆设。今天的教育已不能仅满足于课堂,应该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把广阔的生活空间作为师生共同生长的天地。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一项全新的课程已开始显露其勃勃生机,那就是新课程改革中所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4、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有研究表明:人的生活习惯和技能,3岁前形成50%;6岁时形成30%;其余20%是20岁前形成的。儿童和少年精力旺盛,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如果他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实践教育,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与生活能力将有深远的影响。

(一)课程实施的总目标

整体规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序列,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教育实施体系。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开发和研究,进一步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丰富新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开辟、各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渗透延伸、信息技术的学习利用、社区服务的开展,有效地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亲近土地、热爱大自然、关爱社会的思想感情,切实加强和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

(二)课程实施的具体目标和内容

(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开发,引导学生了解关于种植方面的知识,认识并学会使用各种劳动工具进行简单的劳动实践,体验劳动的快乐。

(2)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开发,丰富植物类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实践体验中加深对自然的认识。同时通过花卉类植物的种植活动,绿化和美化校园,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记录篇二

自20xx年以来,我校坚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积极实践,开展以家政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家庭自我服务、家庭礼仪、家居美化、家庭饮食、家庭健康及家庭理财等六部分。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和教育系统的广泛认可。

1、准确定位,科学规划。为了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学校多次研究,确定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思路,即:统一认识,统筹规划,准确定位综合实践课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为了保证活动的有的放矢,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智囊团,仔细分析了学校师资、生源现状,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最后定下以家政教育为主题,以十字壮绣为突破口,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

2、合理安排,重点保障,抓好落实。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落实。

(1)时间和内容的保障。学校每学期统筹安排课程表,统一制定每月的家政教育主题,每周每班安排一节家政综合实践课,保证固定的时间开展家政教育。各年级参照学校制定的家政教育内容自行安排活动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每月的教育主题可以相互渗透,交错进行。

(2)设施和场地保障。为了保证学生有操作实践场地,使家政活动课有实效,我校在教室紧张的情况下,成立了主打项目十字壮绣工作室——“点点绣坊”,专门收集、展示师生十字绣作品,孩子们的部分十字壮绣课可以到绣坊里上,孩子们在工作室里受到壮族文化的熏陶,体会到亲手创作的快乐,提高了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启迪了孩子们的身心。学校的劳技综合实验室也正在积极建设中。

(3)经费和师资保障。为了保证家政综合活动顺利开展,学校每年都有一定的经费用于家政设施的更新和购买工具、材料,在配备师资方面也颇费了一份心思,学校聘请每位班主任为兼职家政教师,聘请科任教师中的能者为师。

另外,还想方设法从社会上聘请民间艺人、社区中家政服务志愿者及有特长的家长充实到家政教育师资队伍中来。还专门了成立家政综合实践课题研究中心组,成员包括南宁市骨干教师和学校各学科骨干教师,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开展研讨活动、组织对教师的培训、进行评价总结等。

学校非常重视具有我校鲜明特色的家政教材的开发,及时成立了家政综合教育校本教材研发小组,经过五年的摸索,初步形成了特点鲜明的教材体系,教材由“自我服务、具体组织和开展家政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组织对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实施活动,进行评价总结等。家政校本教材的开发对于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因此学校还成立家政综合教育校本教材开发小组。

以教导处牵头,教科室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经过5年的摸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材体系,教材由“家庭自我服务、家庭礼仪、家居美化、家庭饮食、家庭健康及家庭理财”六大部分组成,充分体现了我校家政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是一本集知识性与指导性为一体的校本教材。

(4)工具和原材料保障。家政综合活动中的烹饪、手工制作等需要工具和原材料,为了保证家政课活动不陷入无米可炊的困境,学校免费为孩子们提供一部分原材料,还发动学生充分利用家中废旧物品,如挂历纸、各类纸盒、布头等用于手工制作。

3、延伸教育空间,优化教育资源。 家政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都是在教育过程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光靠几节专门的家政活动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坚持把家政教育融入学校的整体育人工作当中,渗透于学校、社区等的各项活动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1)与学校各项活动相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始终与家政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如"六一"开展美食节,“三八”开展"亲亲好妈妈"中队活动以及"名厨展名艺"等小队活动。在“爱科学”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了“绣出壮乡文化的春天”十字壮绣进课堂的科技创新探究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到广西博物馆和文物苑等地参观考察、和专家进行座谈、走进社区刺绣坊进行访问等探究形式,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弘扬壮乡文化和传承民族传统科技,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创新思维,从动手中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为了推进家政教育“勤劳节俭”主题,结合家政教育组织学生缝衣服、扎拖把、烧饭菜等家政技能竞赛,让学生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进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使传统美德教育更加深入。

在20xx年与加拿大友人举行的“中加手拉手 绿城迎圣诞”的圣诞节活动中,我校的“打油茶”、“包饺子”、“剪窗花”、“做绣球”、“做中国结”、“包粽子”等校本课程——家政课的成果展示项目,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散发着清新的乡土气息,加拿大友人对孩子们的精湛的技艺和精彩的劳动成果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2)社区活动中渗透。为了拓展家政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空间,学校经常与附近的金湖社区、南湖街道办等联系,共同组织一些综合性的家政活动。2009年2月24日下午,我校家政课老师和部分学生深入大板二社区,对社区女性进行工艺手工编织的培训,向前来社区考察工作的新加坡考察团的嘉宾展示了学校与社区联动。20xx年5月7日上午,学校家政课老师及学生再次走进大板二区,对社区下岗女工、返城女工、进城务工女性等进行家政工艺手工编织的培训,为她们提供了再创业的平台,促进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的创建,得到了莅临现场指导工作的第十届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晴宜的高度评价。

(3)家庭生活中实践。家庭是开展家政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重要阵地,是我们开展家政活动的实施点,实践的内容全,机会多。因此,我们通过家长会、家访、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家政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积极配合,为孩子提供更多家政实践机会,让孩子在家中学拖地、学整理、学做菜、学修理等,专门设计了《家政实践活动记录卡》,要求家长对学生参与家政实践活动情况进行记录,作为期中期末进行评比表彰的一项依据。

在五年多的家政教育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四环双向”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学生的活动:实践中发现 → 实践中领悟 → 实践中创新 → 实践中成长。教师的活动:实践中点拨 →实践中帮助 →实践中引领 →实践中发现。如:在上“豆塑”课时,一上课就让学生把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豆放在课桌上,让学生先玩豆子,教师指导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有的学生用豆拼个人,教师就引导他思考:什么形状的豆才适合做头、身子、四肢?选择不同颜色的豆时,又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教师的及时点拨,使原本单纯的玩,变得有价值,学生的思维顿时开阔了。

我们在了解和把握小学家政课程的特点的基础上, 探索建构了以家政教育思想、家政教材开发思想、家政课程评价思想为经,以家政教育开发、家政课程评价方式为纬度的小学家政课程体系。

(1)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

一是学生的知识空间得到拓展。家政课程的开发、实施,丰富了学科资源,延伸了学科课堂,拓展了学生发展的空间,使学生继承和宏扬了优秀的本土文化。如周琳老师在上《美丽的壮绣》一课时,把壮文化融入家政课的教学之中,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了壮族民俗、经济和文化,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是学生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家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发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课程主要是根据学生需求而开设,不断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三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升。家政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能力,增强了学生审美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综合素养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我校学生在多种比赛中取得了教好的成绩。

四是增强了学生自信心。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全员参与,对于那些过去在学习成绩上不理想的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找到了那一片属于他们的天空,他们并不比别人差,甚至在某些方面遥遥领先,因此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久违的自信。

(2)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 。

一是教师的课程意识得到提升。家政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通过自学、集体学习、培训交流带来了教师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提升,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开始由课程的最忠实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过渡,催生了教师创新思维。

二是教师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家政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教师与学生与家长与社会合作探讨的多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多了,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成长。

三是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家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研究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扬弃,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近几年来,我校教师的论文有一百多篇分别在国家、省、市、县获奖或者发表。

四是师生间的关系变得更融洽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伙伴、朋友、合作者,他们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真正创建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3)打造了学校亮丽特色。经过五年多的实践,家政实践特色成为了埌东小学一张亮丽的名片。20xx年在青秀区庆“六一”少儿才艺展示活动中我校的家政课“十字绣”展区到了好评,青秀区党委赖贵寿书记欣然提词:“点点绣吧显灵气,样样作品结硕果”;20xx年6月,家政教育还辐射到了北京,家政课程的开发者俞燕寒校长作为北京平谷区教委和科研中心唯一的一个外地邀请人,参加了他们的校本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年8月,学生作品参加学交会,时任中共广西区委李纪恒副书记和南宁市教育局夏建军局长在参观了我们的十字绣作品后,还把四幅作品带到了国外交流,实现了家政综合教育走出广西、跨出国门的重要一步。

20xx年 12月25日,“中国·加拿大国际青年结对社区实践项目”的20名中外友人到我校参加民族趣味联欢活动,我校富有民族特色的家政项目:包饺子、包粽子、打油茶、剪纸、十字绣、豆塑等展示深深吸引了中外友人。20xx年,我校家政综合实践教育成果在全国科技活动周中隆重展出,我校展区得到了南宁电视台等十几家新闻媒体的关注。

此外,我校还多次参加了“家和万事兴 关爱促和谐” 社区活动、学生用品交易会、20xx“青秀民俗风情游”启动仪式上的现场展示,各界佳宾亲临现场展示点,对孩子们精湛的十字绣技艺赞不绝口。今年5月31日,自治区马飚主席到校检查慰问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我校师生及家长们共同现场展示的壮绣、豆塑、民族蜡染、民族编结、包粽子、打油茶等项目的制作过程后,对我校的家政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一是,敢于创新、大胆尝试,是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不断源泉。

二是,社会、学校、家庭是开展综合实践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为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它们密不可分、相互促进。

最后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再朝前走一步即是胜景!前进的道路上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坚守“为孩子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信念,学校的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一定会硕果累累!

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记录篇三

根据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的有关要求,本学期我校将继续正常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要求各年级、各班按对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以认真的态度、务实的措施规划来切实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要求每位任课教师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更好地推进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习惯,不怕困难勇于合作的精神,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对自然对家乡的热爱和公民的意识。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1.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

继续重视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征求意见稿),相关“综合实践活动”的论述及其它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文章,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课程意识。强化校本培训,增强培训和学习的实效性。使全体教师、特别是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教师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和操作要点。

2.抓好课程实施

(1)各教师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及本学期实施计划,明确本学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基本思路,认真制订好“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或“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作为课程实施以及学校管理和检查课程实施情况的依据。

(2)努力组织好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继续按长短线结合的方式推进,其中长线主题活动各年级要求完成两个,由各班自主选择,可以为“江海文化”的“人文篇”(如张謇精神、海门山歌等)或特产篇(如三星绣品、三星葡萄、三和猕猴桃、海门山羊等),也可以围绕“节日文化”(如清明、端午、立夏等),还可以抓住上海世博会召开的契机开展相关研究。同时要注意学科、活动的整合,结合“每月一事”中相关主题活动,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视野统筹兼顾,有效开展活动。每次大主题单元活动,都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要注意丰富阅读内容,增加与社会互动和研究的`成分,同时要注意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并严格按照教研室规定整理资料包。对需要学生上网收集资料的,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协助,按要求认真辅导学生上网收集资料,提高学生网上收集资料的能力。

1.重视评价的过程性

2.倡导评价的多样性

评价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自评、伙伴评、教师评、家长等不同形式;其次是评价对象多样:可以是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可以是模型、展版、研究日记、设计说明,还可以是主题演讲、口头汇报……;手段上可以是开展辩论会、成果展览会、表彰先进、公布评价成果等。

(一)准备阶段(2月份)

1.各年级进行初步选题。

(二)实施阶段(3—6月上旬)

1.各年级根据学校计划制订年级组和各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设计好活动方案。(3月上旬)

2.各年级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并收集好过程性资料。

(三)总结阶段(xx年6月中下旬)

1.各班级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资料包的整理

严格按照教研室规定整理资料包:①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和一学期年级计划②每次主题活动方案③每次主题活动年级里简单的实施方案④四到六年级每次主题活动要有班级实施小计划⑤学生活动手册(要求原生态,可挑选一部分有意思的,不少于10本)⑥活动照片⑦师生围绕活动写下的文章(约10篇)⑧相关佐证资料,如活动照片、手工作品等⑨每次主题活动总结。

2.根据教研室要求,每个活动都要撰写过程性案例反思,并上交。过程性案例反思包括五个版块:活动主题—活动方案描述—活动过程写实性描述—活动效果介绍—活动反思。

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记录篇四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校本特色和地方特色,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载体,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以非指定领域为拓展”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以学校各年级为重点,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验工作,任课老师要以布置综合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班级要制订好班级的活动计划,鼓励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活动,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教务处。

5、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地方特色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课题的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1)开发学校资源。

二是在规定时间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

三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

五是继承好学校传统活动,办好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篮球赛等系列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开发社区资源。

三是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

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五、规范管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水平。

第一:要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倾听学生心声;

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各项自控能力,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做事有序;

第三:大胆而又真诚地指导学生,及时给他们真诚的鼓励和帮助;

第四:遇到问题,学会冷静,善于引导,运用最利于见效、最科学的方法去解决。

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其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同时,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4、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5、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可采用作品(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等)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

五化中学

二0x年九月一日

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记录篇五

小学四年级学生

3月~4月

1、鉴于本班学生不会细心观察生活,不懂得留心大自然的变化,于是设想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的足迹,借机了解春天的一些特征及变化,目睹生物成长的快乐,激发起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由衷的喜爱。

2、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多个方面感受春天,让他们发现大自然所存在的问题,并引发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做出思考。

3、通过为期一个多月的活动,考验学生的耐心,培养他们搜集信息的能力、观察生活的能力以及表现能力。

4、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1、学生的习作、诗歌等。

2、有关活动的图画、照片等。

3、举行“咏春”综合展示活动成果。

班级内举办一次“我给大地母亲美容”的活动,组织同学们以实际行动改变大自然中存在的不和谐的现象。

活动设计

第一阶段:搜集资料——读春

教师课前找一些描写春天景色的成语、优美词句和诗歌,打印后上课发给每个学生。学生自主挑选读。

第二阶段:走进自然——赏春

1、利用上学、放学、周日的时间,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田野、树林、花圃等地方寻找春天,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观察、了解春天的特征。

2、赏春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看到了什么,看到的景物是什么样子的,鼓励他们及时用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尽量用上阅读时积累的成语、优美词句。

3、指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景色拍下来或结合美术课,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见到的春天画下来。(可以是一样事物,一处景色,也可以把看到的全画下来,还可以是想象的画面)。

4、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收集标本。

第三阶段:汇报交流——咏春

1、同学互相交流

与自己的同桌、好朋友或同组的同学相互交流心得。

2、集体交流,赞颂春天。

一、思春光

二、议春景

(一)介绍自己眼里所见到的春天的景色

1、回忆去过哪些地方。

2、谈话:你最喜欢哪里的景色呢?

3、学生以“喜爱的地方”分组练说。

(二)全班交流说自己喜欢的景色

1、指名谈谈自己所见到的田野里、小河边、花园等各处的景色,相机评议。

(各小组汇报:首先组织员介绍小组成员是如何分工的,再让全体同学请欣赏他们拍下来的一组图片,边欣赏边介绍,介绍的内容根据图片定,假如有学生见到的是大自然中某些不和谐的地方,也可实话实说,并与大家共同商议,如何改变大自然不和谐的一面,使之走向和谐。最后组长总结活动收获。)

2、教师总结。

3、把你最喜欢的一处景色连起来说一说,并结合书上口语交际“我的建议”,谈谈你的建议——建议同学去哪里观赏春景比较美丽。

(1)学生自由准备。

(2)每组推荐两名同学到前面说。

三、颂春韵

1、让学生动笔把自己看到的、叙述的景色用语言描绘出来,评比“作文小能手”。

2、也可让学生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歌颂与赞美。

第四阶段:妙笔生花——写春

学生在系列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极其丰富,在活动的每个过程中,及时布置学生撰写文章,推荐优秀作品集结成册。

第四阶段:情真意切——惜春

1、教师介绍自己见到的一些镜头:

2.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想?以后我们该怎么做?

3.小结:通过以上的调查,我们发现:春天不仅能以一个季节的形式出现,而且它还可以以多种艺术形式带给我们春天的感受。在各种作品资料中春天的意义可以无限延伸,所以我们感觉春天是一种艺术,是永恒的。但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春天的美需要大家共同呵护,因此,我们还要用实际行动,“给大地母亲美容”,用我们的双手,再借助春姑娘的巧手,将大自然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姿!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58436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