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计划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3篇(汇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3:35:27
招生计划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3篇(汇总)
时间:2023-06-06 13:35:27     小编:zdfb

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招生计划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篇一

一是志愿填报率高,普通类三段平均志愿填报率为95.65%,大部分考生填报了60个以上志愿,近半考生填满80个志愿。

二是志愿投出率高,普通类平均志愿投档率为96.82%,在去年95.00%高位的基础上又创新高,其中第一段高达99.80%,比去年的99.59%又有提升。

三是志愿满足率高,在第一、二段平行投档中各区域院校生源分布尤为均衡、未出现地域空缺,本科专业生源普遍爆满,部分热点专科专业在第二段线上10分即生源满员,第三段首轮投档后公办专业基本完成招生。

四是匹配度高,考生高考成绩与学校层次、专业水平高匹配;考生选考科目与招生计划选考要求高匹配,考生和高校之间相向而行的意愿高匹配,考生录取的都是自己填报的专业,高校招收的都是有志愿的考生。

五是退档率再创新低,其中第一段退档率约0.34‰,为老高考第一批文理科的1/68,退档人数锐减至去年的1/6,“不服从专业调剂而退档”不复存在。

同时,今年录取无专业计划调整,既加快了录取节奏,又提升了公平性。

招生计划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篇二

2016年全国各省高考录取分数线

2016全国各省各院校高考投档线汇总

高考录取通知书查询

高考录取查询最新信息汇总

2016年全国各省一本录取时间汇总

2016年全国各省二本录取时间汇总

2016全国各省三本录取时间汇总

2016年全国高考录取查询时间及入口安排表


招生计划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篇三

历史知识: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中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57707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