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工作汇报材料(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31:34
最新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工作汇报材料(五篇)
时间:2023-06-06 15:31:34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工作汇报材料篇一

xxx农业开发区是一个偏僻落后的纯农业乡镇,各项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20xx年底通车的过境“邢汾”高速公路的修建,将开发区的村通道十之八九严重损毁,交通状况倒退十年以上,另外开发区12个行政村的村民家家做饭全是用柴草,各村柴草用量大,乱堆乱放现象严重,再加上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畜牧业,现有牛2127头,羊16700只,人畜混居卫生条件较差。三大环境整治“硬伤”给我区环境整治形成巨大的压力。为此,我区结合实际,立足区情,制定了《关于在全区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月的实施方案》,明确整治范围、工作重点,时间进度、责任人员和保障措施,并形成工作台帐,严格按照整治标准把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突出“一把手”负责制,对驻区单位、村进行卫生评比,并将其纳入各村年终目标责任考核,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现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保证了专项整治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全区上下扎扎实实展开了村庄街巷、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田间地头,公路、河渠沿线区域内的垃圾乱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的整治。各家各户的柴堆、煤堆、粪堆、料堆进行集中清理,基本做到柴堆、煤堆要进院,粪堆全部清理到田间地头,料堆全部堆放整齐。各村坍塌破房、残墙断壁进行清理和修整,全面实现街巷通畅,村容整洁。

为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要求,我区召开了各村主要领导和全区干部参加的.动员大会,传达贯彻《武乡县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月的实施方案》的精神。要求各村两委成员要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党员、村民代表、村民组长的作用,把全村的群众真正动员起来,投入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之中。区党委、政府严格落实责任,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并纳入年终区村两级干部考核评比中,更好地调动了区村两级干部抓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区党委成立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组,负责全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开展和监督,建立了环境卫生整治各项规章制度,确实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落到了实处,全区的环境卫生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全区共出动人力3680人次,出动车辆386次,其中大型机器46台次,用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投入资金达到26万元。全区主要村庄及街道墙体全部白化,新建垃圾池17座,清理垃圾近30吨,修复塌陷损毁路面15处,清理和修整残墙断壁5处,挑挖清理水渠1650米,清理全区道路两边杂草15公里,栽植绿化树1200株。今年以来,我区加大宣传,以区党委的名义印发了村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每个行政村都刷写了环境卫生整治标语,办起了健康卫生专栏,并规定包村干部每周至少要组织农户进行一次卫生清扫。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一次教育、引导农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观念的契机,通过组织村民出工,增强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激发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培养村民环境卫生整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理念,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常态化,为今后不断深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车辆、定协议、定制度,统一管理,严格标准。保洁服务队主要负责日常环境卫生的清理、整治工作,形成环境卫生有人抓、专人抓、常年抓的良好态势。现在的__开发区基本实现了村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田园风貌,环境卫生整治时时有举措,天天有新彩。村民逐渐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能主动参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农村“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卫生水平逐步提高。

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工作汇报材料篇二

卫 生 标 准

一、组织管理标准

各行政村有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组织机构;有专(兼)职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队伍;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有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能按规划逐年落实;有村规民约。

二、环境卫生标准

村容村貌整洁,道路平整硬化,达到“八无”标准。1.无明显裸露垃圾和露天粪坑。对路面、河边、墙边、公共地段、村庄内、乡郊结合部、辖区十字路口、零散集市的垃圾彻底清除,目视范围内无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

2.无水面漂浮物。对辖区内所有河道、鱼池、水塘、水沟的漂浮物定期打捞。

3.无乱贴乱画和乱拉乱挂。对辖区内墙壁、门面、电线杆、树木等实物上乱贴乱画和乱拉乱挂彻底清理,规范管理主干路沿线墙壁上的墙体广告和宣传标语。

4.无散养家畜。农户饲养的猪、牛、羊等都要实行圈养,做到不散养。

5.无乱搭乱建和建筑物严重破损现象。对违规搭建的建筑物和破旧危房、残墙断壁,要彻底拆除。

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工作汇报材料篇三

近几年来,尤其是党的召开以来,我村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密结合“三万”活动,立足实际,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努力开展美丽家园建设,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环境绿化等方面有了极大提升。

基础设施跨越发展,实现了家家通公路、通电视、通电话,摩托车、小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竞相入户,宽带网络也进入部分家庭。村集镇中心初具雏形,新建村委办公楼一栋,面积300平方米;卫生室、幼儿园、农家超市先后落成;马路宽阔平整,路灯夜放华彩,绿化带四季常青。极大地方便美化了村民的生活。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山麓之下,村道两旁,别墅式农居处处可见,庭院布局整齐,洁净美观;房前屋后,果木葱郁,蜂缠蝶绕,鸡鸣犬吠。梯田层叠,茶园飘香。无脏物之累积,无秽气之缭绕。融和幽雅,清爽宜人。

置身村间,四望群峰逶迤,雾霭氤氲。茂林修竹,郁郁葱葱。四时之花,流芳吐艳。公路如带,时隐时现。山泉潺潺,溪流淙淙。獐兔奔走,雀鸟和鸣。耳接目遇有尽,心旷神怡无极。实宜居之胜境,休闲之梦都。

xx县xx镇xx村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二日

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工作汇报材料篇四

**乡有个行政村,个自然屯,住户户,人口人,耕地万亩。自从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乡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组织动员,努力抓好落实。

一是立足乡情,抓好落实,努力推动全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境卫生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常态。二是做到宣传教育与提高意识相结合。加大宣传,提高意识。以党委政府的名义印发了**乡乡村环境卫生整治通告,把整治工作内容、标准、时限和乡政府的奖罚措施全部纳入通告之中,并责成包村干部把通告发至每个农户家中,做到了家喻户晓。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一次教育、作为引导农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观念的契机,通过组织村民出工、出车、出资增强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激发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为今后不断深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做到了香化美化与队伍建设相结合。一个方面在香化美化村屯环境上重点推进。全乡各村都育有8种花苗,已全部出齐,处于待栽状态。近期,将全面完成对全乡各村村内中心路两侧栽花种草工作。另一方面是队伍建设,各村建立长效机制,落实管理人员,拿出管理资金,成立保洁服务队,采取定工资、定人员、定车辆、定协议、定制度、定统一服装的方式,统一管理,严格标准。保洁服务队主要负责日常环境卫生的清理、整治工作,形成环境卫生有人抓、专人抓、常年抓的良好态势。

二、下步打算:

变农村“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卫生水平,把**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乡人民政府

2011年6月9日

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工作汇报材料篇五

一、工作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市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和全区村庄整治暨重点推进工作动员大会精神,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全面开展以“洁美家园绿色行动”为主题、以“两清两改”为基本内容、以清理垃圾为重点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统一部署、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城乡一体化,扎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整治内容和要求

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主要包括“两清两改”,即清理垃圾、清理河道和改水、改厕。这四项工作要互相结合、分步推进,也要与“多城同创”、“村庄整治”、“场外拆解整治”“小冶炼整治”等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城乡排污一体化,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当前(今年的5-7月份)是以垃圾清理为重点,同时启动清理河道和改水、改厕等三项工作,打一场垃圾歼灭战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战,使我区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观。

(一)清理垃圾。对所有农村村头地角、河边沟渠、房前屋后、公共场所、室内室外等存量垃圾,集中三个月时间进行全面清理,“路泽线”、“104线”两侧的村,城乡结合部、集镇周围的村,已验收通过或正在整治的166个整治村(示范村)要作为清理重点。要突出“拾荒族”整治,采取“死堵”措施,彻底清理“搭荒族”聚集点和分散零星点,及时进行复耕、绿化、按照规划用于建设,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不回流,营造“拾荒族”无立足之地的群管环境。要不忘记农田废旧地膜的回收,畜牧业粪便的综合、生态处理(集中、沼气化处理)。清理出的存量垃圾全部运往黄琅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5个海岛村就近、就地自行分类处理或堆肥、回收、统一收集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统一处理农村垃圾处置机制(城区和镇建成区范围内的村已由街道和镇环卫所统一收运、区统一处理;5个海岛村可自行化整为零、就地分类处理)。今年,争取农村垃圾处理率达到85%以上;三年内,争取农村垃圾处理率达到95%以上,全区除5个海岛村外,基本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

(二)清理河道。加快推进我区农村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步伐,提高农村河道抗旱排涝标准,加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护作用,全面改善城乡水域环境,努力实现我区河道“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对农村河道实施清障、清淤,改造完善水利设施,保持水体流动,恢复农村河道综合功能。加大水政管理力度,建立河道的长效管理维护机制,落实河道保洁、管护责任,禁止倾倒垃圾、粪便或者丢弃其他废弃物,禁止直排生产、生活污水。今年,全区整治河道1.92公里,疏浚河道25.91公里,清淤22.32万立方米;“十一五”期间整治河道10.92公里,疏浚河道72.81公里。

(三)改水。区里将出台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力度和加快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进度方面的政策,促进 20个靠山村、偏远村、经济薄弱村和17个深井供水村(长浦片和金清)改水,扩大自来水覆盖面。今年,重点对无供水管网的32个村加大改水力度。一是5个海岛村要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确保饮用水安全;二是其他32个村约5万人口争取自来水饮用人口年增加1-1.5万人。三年内争取除5个海岛村外台州供水公司网水统一供水和地域山水以行政村为单位统一供水全覆盖。

(四)改厕。加快农户卫生厕所、三格式化粪池和沼气化粪池的建设,农村居住区要全面清除露天粪坑,建设公共厕所。加强已建公共厕所管理,公共厕所要达到无蝇、无岨、无臭、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四无”要求的卫生厕所。今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三年内,争取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

二、整治标准及政策

(一)垃圾清理:做到“三有两无”。“三有”即:一有工作网络。镇(街道)环卫管理机构全部建立,镇(街道)和村(居)环卫清扫保洁队伍健全,区、镇(街道)、村(居)三级网络健全完善。二有环卫设施。年底前完成区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螺洋、桐屿、峰江、蓬街等镇(街道)年内要建成垃圾中转站,新桥要在明年底前建成垃圾中转站(新桥与横街1998年已合建并共同使用一座垃圾中转站);每个村(居)建有足够数量的美观和实用的垃圾收集点,垃圾清运、清扫器具齐备。除自行处理的5个海岛村和镇(街道)环卫所直接清扫的部分村(居)外,其他行政村都要建立一个以上封闭式垃圾收集房。三有保障机制。建立环卫投入机制,环卫设施建设经费要分级落实。全区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经费由区政府负责;镇(街道)的垃圾中转站建设经费(包括设备、配套车辆)镇(街道)政府(办事处)为主负责,区政府予以补助;村(居)垃圾收集点建设经费主要由村(居)负责筹措,区镇(街道)政府(办事处)给予适当补助;本次清理的存量垃圾无偿进入黄琅垃圾填埋场处理(由区建设规划分局落实)。“二无”即:一无暴露垃圾;二无乱堆乱放。农村环卫清扫保洁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河道清理:对农村河道实施清障、清淤。清障即拆除侵占河道的两违永久性和临时性建筑,清理河岸和充塞河床的存量垃圾,打捞水葫芦等有害生物和水面漂浮物,清洁水面、沟通河网水系,确保行洪畅通。清淤即对淤深0.5米以上的农村主干河道进行疏浚,重点对村庄周围的河道、池塘进行清淤,有效控制河道淤积,为河道总体水环境达到水功能区要求做好疏浚方面的工作。计划内河道疏浚,以农民投工投劳为主,区级补助为辅(执行路政办发[2006]42号文件)。

(三)改水:水源以台州供水公司网水为主,达到国家农村安全饮用水标准的地域山水为辅;地域山水必须至少以行政村为单位统一供水。对未用上台州供水公司网水的经济薄弱村改水工程,区政府将另行出台政策予以适当的资金补助。

(四)改厕:公厕以沼气式化粪池为主,无害化贮粪池为辅,户厕按沼气式化粪池改造或将三格式化粪池统一接入公厕进行二次处理,必须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公厕建设经费主要由村(居)负责筹措,区镇(街道)政府(办事处)予以适当补助(执行路区委[2003]11号文件)。

三、实施方法和步骤

(一)准备动员阶段(2006年4月底前)

各镇(街道)要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实情,依据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工作基础,制定工作方案。建设、城管、环保、水利、农林、卫生等部门要根据本部门工作职责制定实施方案。区里已于4月下旬召开全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各镇(街道)也要相应召开会议,层层发动,全面部署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二)集中整治阶段(2006年5月至7月)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集中3个月时间,对照“两清两改”要求,于7月底前完成各项整治任务,并完成建章立制工作。阶段性整治形象要求:“清理垃圾”要实现“一有两无”,即全区90%以上的行政村要有专职保洁队伍;清理干净存量垃圾,基本无暴露垃圾,基本无乱堆乱放现象。同时建立垃圾集中处理机制。“清理河道”要对农村主河道进行清淤,清除水障碍物,规范沿河垃圾收集处理,全面清理河面漂浮物。“改水”工作要在原有计划上适当提速。“改厕”工作要在农村居住区和河道、村道两厕全面清除露天粪坑。

(三)巩固提高阶段(2006年8月至年底)

不断完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基本形成城乡环卫一体化框架,初步建立“两清两改”长效管理机制,着重对农村增量垃圾实行监管,防止农村“脏、乱、差”现象反弹,全面完成“两清两改”年度工作目标,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观。11月区将组织对各镇(街道)整治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对工作成绩突出者进行表彰。

四、组织落实和措施保障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我区新农村建设中一项全局性、突破性的工作,各级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要将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形成以各级党委、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协调,建设、城管、环保、水利、农林、卫生等部门分线主抓,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局面。尤其是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要下大决心化大力气,要根据“脏、乱、差”地段整治计划表,制定整治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全面开展整治,确保在限期内完成整治工作。

(二)要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农村环境卫生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础,各镇(街道)、各部门和村既要突出垃圾清理重点,又要全面部署,通过对“脏、乱、差”地段的整治,以点带面,推动农村环境卫生的整体工作。在整治中要注重标本兼治,要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措施,对整治后的地段实行常态管理,防止反复。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发动村民参与整治活动,提高村民公共环境卫生意识。

(三)要加强督查,务求实效。区人大、政协、农办都要加强督查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定期、不定期对各地的整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积极主动、进展迅速、完成任务好的,要给以表扬;对推诿扯皮、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要给以通报批评。各职能部门既要认真指导开展整治,又要组织力量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各新闻单位要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要加强舆论监督,对工作不力的单位予以曝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57501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