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高二周记400字篇一
我回来时,我看到的还是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但不同的是,语文老师变了,变成了另一位老师,她叫岑老师。可我看到新老师时,我那股开心劲消除了一点点,因为我以后再也看不到何老师了。
第一节课是英语,我又看到教了我们一个学期的英语老师,她给我们发新的英语书,然后开始学新的内容。
一节课很快过去了,我在走在走廊上,迎接我的是同学们亲切的问候,他们的问候使我看到了同学的友谊。是同学给我指明了我前进的方向,使我看到了智慧的光。
下午,我的同学依然像以前那样,在课室里玩耍。突然,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老师来啦!"然后,正在玩耍的同学"嗖嗖"跑回座位坐好。老师进来后,就开始了午读。
"铃铃!"放学了,同学们收拾好了书包,冲了出去排队,班长带队下楼。我们冲出校门,各自回家了。
啊,我喜欢新的学期,新的学期开始。新的学期一开始就证明我们有新的目标,我们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前进,向这个方向拼命追!
高二周记400字篇二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 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题记
旷世才女林徽因为新儿写下这首诗,说这是一首爱的赞颂。人间四月天,那该是一种多么柔嫩喜悦的温存啊,给予我们向上的希望,促使我们不断追求。而那知识海洋里的一本本书籍,就如同人间的四月天,给予我们追求的动力,指引我们更好的生活,给予我们一切“正能量”。
自由
是的,在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书里,我读懂了自由——
自由不是砍断一切枷锁,天南海北,四处遨游,而是忘记自己其实是被束缚的。自由,就是带着脚镣跳舞。
“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
在纪伯伦最的诗歌《沙与沫》里,他这样写道。而也正是这一句话,激励我追求真正的自由。
自由需要我们忘记桎梏在身上的绳索,而不是求人施舍。
纪伯伦,给予我追求自由的“正能量”。
理想
美国作家j·d·塞林格并不,至少在中国是这样。但是他的这一部作品将在世界文学永垂不朽。
《麦田里的守望者》让我看到对于理想的另一种升华——
“成千上万个小孩子在麦田里没有方向的奔跑,周围没有一个大人,除了我。我就站在那该死的悬崖边守望,如果有孩子跑到这危险地带,我就突然出现,一把捉住他。我知道这很不像话,但这是我想做的事。”
理想没所谓荒唐或伟大,自由捍卫与坚守。
塞林格,给予我捍卫理想的“正能量”。
旅行
被誉为”汉语文字美感的作家”,读王臣的书无疑是种绝美的体验。
“所有不能旅行的理由都是借口”,因了这句话,他果断买了机票,只身一人去了日光倾城、美丽神秘的天空之城——拉萨。而我也随他的文字一起,走进了西藏。
“旅行改变三观”。一场旅行,不变的是行者的面容,变的是内心的追求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
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
王臣,给予我随心生活的“正能量”。
洒脱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从三毛的书里,我学会了独立与坚强。
我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做一个三毛般的女子,活成一棵仙人掌,或者站成一棵树,有阳光便能成活,有风便是欢乐,不依赖任何人的灌溉与守护,就那样独自屹立在沙石之中。
坚强,才是真的洒脱。
三毛,给予我走向独立的“正能量”。
书是人间四月天,让我在字里行间品悟人生;书是人间四月天,水光浮动,是我梦中期待的白莲;书是人间四月天,给予我一切“正能量”,助我开拓更美的明天!
高二周记400字篇三
如果一个城市里没有愿意开小咖啡馆的人,那个城市无论多有钱,都只是一个内心空虚的城市。
——春上村树
我生活的这座城市,坐公交车穿越只要一小时。号称有着很高的森林覆盖率,却三天两头的弥漫着化工厂排放的刺鼻浓烟。建市十余年,曾经穷苦的人们仿佛正渐渐褪去纯朴,沾上市侩,每天都在奔波,不知谁又收获了什么。我有时会问:这座城市里的人闲时在做些什么?他们享不享受生活?
三毛说“我喜欢流浪,可是要让我到个一个人也没有的地方,即使有再美的山水,没有人情味,我也是待不下去的”。似乎,寻着人情味,才能找到旅行的意义。我因此记下了北京孩童陶罐里的酸奶,老人手里提着的鸟笼,千回百转的胡同里溢出的粥香;上海洋房里观念先进的青年追逐爱情,又不得不被下海经商的父亲的一封家书换过重洋;还有青岛湿咸的海风中,被馒头和海鲜喂大的山东汉子们像大海一样爽朗的笑声……每一座城市都因为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性格而变得特别,使过客身在其境便能让心迹偏离常轨,另有一片视野。这些在我看来便是充分地散发出城市的魅力了。也因为此,当我在曲阜听到我的人力车夫道出自己是孔子第七十六代传人;在武汉听到市民火爆又小家子气的争吵,也会会心一笑,觉得十分可爱。
我的家乡呢?或许它正在成长。
我常常觉得这座城市的人们相互冷漠,唯利是图,互不关心各过各的生活。与你擦肩而过的人百分之六十想的是晚上在麻将馆里的幸福生活。妇女们不懂时尚,尝试时尚的人却在马路上横冲直撞;人们只知道赚钱却不懂理财;孩子们从小被告知好好学习,长大后离开这里……仿佛这座城市充满了瑕疵。但不可否认而且显而易见的是,这座城市有一股野蛮的进取活力,孕育着一些可爱的萌芽,我相信这里的人心中都藏着张艺谋《活着》中的一句话:“我必须好好活着。”
也许有一天,这里也会如村上春树所说,多出几个开小咖啡馆的人,你可以和他们聊聊最新的电影而仅点一杯白开水,你上街买一包白糖,与那个找你钱的老板交谈,发现他欣赏的哲学家是黑格尔和庄子,一转身却又拿起跑胡子和同龄老人嬉笑开来;你身边蹬单车蹬得满头大汗的高中生,兴趣竟是研究苗饰的花纹。因为居住着懂得生活的人,城市随之生机勃勃。那时的这座城市,依旧不必富有,但所有人能按照自己意愿生活——我这么过日子,不是因为家人要我赚钱,而是因为这么活着使我心灵富足。而那位距离我一条马路的过客,因为被我的家乡深深吸引,暂时离开他的生活,眼睛微眯,嘴角上扬,思索着该搭乘那一路巴士。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53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