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五篇(优秀)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9 17:44:33
科学教案五篇(优秀)
时间:2023-04-09 17:44:33     小编:zdfb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篇一

小动物们都有各自的尾巴,可它们长的什么样?有什么用?却是幼儿平时非常容易疏忽的。小动物我们都要全力保护它。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在本活动中层层深入地展开,先让幼儿通过“做朋友”,观察发现它们尾巴的不同,在互相讲解中激活幼儿兴致,在“捉迷藏”中进一步巩固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则本活动的重点顺利通过。再则,活动的难点“尾巴的用途”又在多媒体课件所设置的情境中得到解决。

针对我班幼儿园不同发展水平,我先让能力弱的幼儿在来园活动中先接触了一下内容,相信这样在活动中,幼儿的发挥会均衡些。

1、认识一些动物的尾巴,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习词:平衡、观赏。

2、加深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发展幼儿良好的观察力和操作想象力。

重点是认识各种动物尾巴不同的样子;难点是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

1、各种动物图片挂件若干。

2、背景图一幅,动物图片和象征物若干。

3、多媒设备及课件。

4、录音机、磁带。

一、带领幼儿说说讲讲动物,观赏动物,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

1、师:“今天,有好多小动物到我班来作客,这些小动物是谁

它们的尾巴是怎样的?让我们跟它们做做好朋友吧!”

2、幼儿在音乐中自由地讲解各种动物,教师指导幼儿比较它

们尾巴的不同。

3、集中幼儿讲解尾巴的不同。

师:“你同谁做好朋友,它的尾巴怎样的。”

二、幼儿独立操作。

师:“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想来和你们做朋友,可它们把尾巴忘带了,我们帮它们装上尾巴吧!”。幼儿操作,并互相检查。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奖五角星。

集中讲一讲幼儿的操作。

三、玩“捉迷藏”游戏,认识一些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目的1)

1、师:“现在还有一些小动物要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来找找它们是谁。”

2、幼儿找出小动物:猴子、牛、燕、袋鼠、松鼠、鱼、孔雀。

3、认识这些小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师:“这些小动物真粗心,身体藏好了,尾巴却露在外面,我们看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象什么?”幼儿讲解,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四、初步了解尾巴的用途。(目的1)

(一)听录音,了解

1、幼儿自由讲。

师:“尾巴有粗有细,各不相同,那它们有什么用呢?”幼儿讲解。

2、听录音。

3、再次讲解。学习词

(1)“平衡”(不摔跤,很平稳)。教师做不同动作让幼儿猜,再请幼儿做不同的动作,进一步理解;学习词

(2)“观赏”(让别人观看,得到他人的赞扬)。

(二)看电脑,了解:设置情境“换尾巴”。

1、看电脑。师:“换尾巴后,发生了奇怪的事,你们猜是怎么回事。”

2、幼儿互相猜测,再讲解。

3、听电脑告诉大家,再讲解。

4、集体给小动物换回尾巴。

五、动物舞会。

师:“今天,你们做了这么多好事,高兴不高兴,我们一起来扮演喜欢的小动物,参加它们的舞会吧!”

幼儿找喜欢的.动物挂上,集体跳舞。

在音乐中跳舞,离开活动室。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选择的儿歌内容与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有关,所以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因为孩子们已经积累一些有关动物知识,又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所以一开课创设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动物园比尾巴大赛的情境,让幼儿调动各个感官,仔细观察,细心发现,大胆地说。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翁的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儿歌的内容,也了解了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所以在创编儿歌时,小朋友也能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来进行创编。但也由于我是一个刚转岗的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语言不够儿童化,上课的语言艺术也还有待加强。

科学教案篇二

探讨光和影子的关系

1、图书<<熊的影子>>

2、手电筒、蜡烛

3、粉笔

讲故事《熊的影子》——引导幼儿在室内做出影子——去室外找光和影子的关系——观察光源和影子距离的关系——游戏:〈〈捉影子〉〉

1、给幼儿讲故事<<熊的影子>>。(这是一个讲一只熊想去掉自己影子的故事。)

提问:

(1)你知道影子是什么吗?

(2)你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影子?

(3)你在什么时候看到过影子?

2、引导幼儿在室内做影子。

(1)教师启发:你在教室里看见过影子没有?那怎样才能在教室里看到影子?

(2)鼓励幼儿尝试自己的想法:教师为他们提供一些可能用到的材料,如手电筒、蜡烛等。

3、去室外找影子和光的关系

(1)带幼儿去阳光下,让他们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老师观察他们怎么做。

(2)提问:把你的影子藏到大的影子里会怎么样?在游戏场的阴凉处呢?

(3)启发幼儿动脑:怎么改变自己的影子,让自己的影子变得大些、小些、瘦些、宽些?怎样改变影子的形状?并让他们试着用不同的物品制作影子,如伞、书等.

4、观察光源和影子距离的关系,并学习记录。

让幼儿结对在走道上游戏观察,并互相记录对方的影子。每2~3小时回到同一点,看看影子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变大了、变小了、还是变宽了、变长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又是什么样子?

5、游戏:<<捉影子>>。

一个幼儿试着通过踩另一个幼儿的影子去捉住他。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踩影子,如用自己的影子去碰别人的影子或用自己手的影子去碰别人的影子等。

3你认识我吗?

科学教案篇三

每逢节假日,很多幼儿会随父母外出旅游。九寨沟、青藏高原、蒙古草原、桂林山水… 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景色给曾经到那游览过的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活动旨在通过引导幼儿欣赏《天路》、《对山歌》、《天堂》3 首有代表性的歌曲以及藏族、壮族、蒙古族等民族自然风光的图片,让幼儿在感受歌曲旋律的同时,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景色。同时,帮助幼儿直观形象地理解词汇:五彩斑斓、一望无边、静美如画,激发幼儿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1.欣赏、了解藏族、壮族、蒙古族地区著名的自然风光。

学习词汇:五彩斑斓望无边、静美如画。

2.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

3.感受祖国风光的美丽,欣赏、尊重各民族的多元文化。

1.收集幼儿旅游时的照片布置展板;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各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景照片、资料,然后按不同的民族景区分类布置在主题墙饰上。

2.有关九赛沟、青藏高原、蒙古草原、桂林山水等风景的视频或图片。

3.歌曲《天路》、《对山歌》、《天堂》,“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我爱你中国》。

【活动建议】

1.出示幼儿旅游照片展板,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旅游照片,讲述自己的旅游经历。提问:你去过哪里旅游?什么地方的景色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2.请幼儿欣赏景点的视频或图片,感知祖国风光的美丽

(1)播放歌曲《天路》,展示青藏高原、九寨沟景色的录像或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藏族地区的美丽景色。学习词语:五彩斑。

提问:听到这首歌你感觉我们来到了哪里?青藏高原哪里最美?秋天九寨沟的水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青藏高原天蓝、云白,九赛沟的秋天水天相映,十分美丽。

(2)播放歌曲《对山歌》,展示桂林山水的录像或图片,让幼儿体验身在画中游的美好。学习词语:静美如画。

提问:听到对歌,你觉得我们来到了哪个少数民族地区?桂林的山像什么?漓江的水美在哪里?

小结:“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形态各异,漓江的水又清又静,江边的一切都留下了美丽的倒影。雨雾中的桂林山水好似一幅幅水墨画。

(3)播放歌曲《天堂》,展示蒙古大草原的录像或图片,帮助幼儿了解蒙古草原的景色。学习词语:一望无边。

提问:听到歌曲你觉得我们来到了哪里?蒙古大草原上有什么?大草原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蒙古草原上有羊群在吃草,有马儿在奔跑。

3.展示搜集的其他各民族地区的景色图片,让幼儿感受各民族多元的文化。

(1)请幼儿选择喜欢的图片,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提问:你最喜欢哪里的景色?为什么?

(2)引导幼儿阅读《我爱你中国》第 67 页,分组讲述图片内容,进一步了解朝鲜族和藏族的民俗习惯。

科学教案篇四

1、了解不同种子的生长过程,探索最适合种子的生长环境。

2、学会简单的观察记录方法。

3、体验探索、观察种子生长发育过程的奇妙。

1、只有一头破碎的鸡蛋壳人手一个。

2、水、泥土、沙子、小石子

3、各种种子

1、引发幼儿探索欲望

——将准备好的材料出示,引导幼儿观察、发现。

2、幼儿操作

——幼儿自主选择不同的培育种子的方法,将种子种在鸡蛋壳里。

——给种子贴上标签,摆放在自然角观察。

3、师幼一同设计观察记录表

——设计一张简单的观察记录表,记录不同材质里的不同的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

4、活动延续

——将幼儿制作的记录表及种好的种子摆放在自然角供幼儿后续观察。教师指导幼儿做好观察记录工作。并在一个月后。选出最适合种子生长发育的环境。并了解不同种子发芽的周期!

科学教案篇五

很多孩子对有着相同颜色、不同花纹的一些动物皮毛特征还缺乏仔细判断能力,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动物花花衣》。旨在让幼儿发现几种常见动物皮毛花纹、颜色的不同,引发幼儿喜欢、亲近各种常见的动物,分辨动物明显的特征。

1、了解动物皮毛的主要特征。

2、用对应方法为小动物穿上花花衣。

活动准备:

斑马、斑点狗、梅花鹿等对应图案若干。

活动过程:

1、这里有几栋房子?

2、小动物的房子哪里不一样?(颜色、大小不一样)

3、房子里住着谁?猜一猜。

1、房子里住着谁,猜一猜。(露出斑马皮毛的部分)

这是什么动物?(斑马)

小斑马身上的斑纹是什么样的?(黑色和白色条纹的)看上去像马吗?

2、喜欢汪汪叫,最爱肉骨头,爱穿斑点衣。

它是什么小动物?(斑点狗)

斑点狗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许多黑色的小圆点)像什么?

3、出示梅花鹿的影子,猜动物

身有一朵朵小花,它是谁呢?(梅花鹿)

它身上的图案为什么像梅花?

1、在不同的图文中找出小动物的花花衣。

2、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动物图案,将对应的图案贴在它们的身体上。

活动反思:

在第一环节中,我出示了三栋房子,颜色,大小不一样,根据颜色的不一,孩子进行了大胆地想象。有的说住着斑点狗,有的住着梅花鹿,都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孩子了解动物皮毛的主要特征,孩子们在第二环节中能通过观察,去猜测这是什么动物,有的幼儿看到斑马的皮毛说是斑点狗,说明孩子们对于动物的花纹并没有完全了解,所以我在这里强调了花纹是有块状的,有条纹状的,让孩子去区分各种动物。

最后环节中,孩子们能通过不同的图文找出小动物,但我发现孩子们在最后找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图案时,他们出现了抢的现象,可能在教具准备上不够充分,下次可以多找些动物供孩子们选择。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53239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